登陆注册
23242200000003

第3章 茶亦有道(3)

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而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得酩酊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茶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

笔阵兵陈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成,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

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入仕”的士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士,以及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才俊、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人生之真谛。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

“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诗兴;

三是以茶会友;

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一种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术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又形成其他几个流派。所以说是中国的“士”创造了中国茶道,原因就在此。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了不朽之功劳。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举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清饮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仝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士显然是化名,以“居士”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自释门便不足为怪。

陆羽自小就跟着智积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在建中元年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更主要是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这三条皆是经验之谈。

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士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3个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舍,饮茶即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这些原因合在一起,使得茶成了佛门的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屯溪绿茶曾名松萝茶,由一位佛教徒创制。明代冯时可于《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评,其中又以“大红袍”为佳。传说崇安县令久病不愈,和尚献武夷山茶,这位县官饮此茶后竟出了奇事,百病全消。为感激此茶济世活人之德,县官亲攀茶崖,把一件大红袍披于茶树之上,故此茶以“大红袍”名之。不论此说是否合情理,武夷茶与佛门有缘则是真实无伪的。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列。别说产于中国的茶,就是日本的茶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的。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的发现、培植、传播和名茶的研制,佛门僧人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天台雁荡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应灵县金山号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东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戏场,染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可观。

当茶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历史话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诸国,借此打开外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太宗时,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文宗李昂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锏,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筹码。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清代官场钦定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茶作为有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挖门子搭桥铺路也得靠它。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但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在广州,“请吃早茶”是商业谈判的同义语。一盅两件,双方边饮边谈。隔着两缕袅袅升腾的水汽打开了“商战”,看货叫板,讨价还价,暗中算计,价格厮杀,终于拍板成交,将茶一饮而尽,双方大快朵颐。没茶,这场商战便无色彩,便无诗意。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纵商战败北,但那茶香仍难让人忘怀。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江湖各帮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着“摆场子”打个高低,而多少讲点江湖义气,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物出面调停仲裁,地点多在茶馆,名叫“吃讲茶”。

茶道进入社区,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社区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城市的茶馆就很世俗,《清稗类钞》记载: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茶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

民国年间的北京茶馆融饮食、娱乐为一体,卖茶水兼供茶点,还有评书茶馆,说的多是《包公案人》、《雍正剑侠》、《三侠剑》等,顾客过茶瘾又过书瘾;有京剧茶社,唱戏者有专业演员也有下海票友,过茶瘾又过戏瘾;有艺茶社,看杂耍,听相声、单弦,品品茶,笑一笑,乐一乐。

文人笔下的茶馆虽不甚雅,却颇有人间烟火气,在老残先生的“明湖居茶馆”,可欣赏鼓书艺人王小玉的演出;在鲁迅先生的“华老栓茶馆”里可听到杀革命党的传闻并目睹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镜头;在沙汀先生的“其香居茶馆”可见到已成历史垃圾的袍哥、保甲长、乡绅之流;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你更可见到1889年清末社会各色人等,比如闻鼻烟的、玩鸟的、斗蛐蛐的、保镖的、吃洋教的、特务、打手……最后是精明一生的王掌柜解下腰带无奈地了其一生……总之,一个小茶馆几乎就是人间社会的缩影。

茶叶进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中有温馨。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富贵之家,茶事务求精妙,可夸示富贵、夸示高雅,不足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纵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亦可得茶趣。

综上所述,茶作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发出五花八门的茶道,可叫官场茶道、行帮茶道、商场茶道、社区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中有官气、有霸气、有匪气、有江湖气、有市侩气、有脂粉气、有豪气、有小家子气,这一切都发端于“口腹之欲”,其主旨是“享乐人生”,非道非佛,更多儒学的内蕴。将其完整化、系统化,我们可概称为“世俗茶道”。

进入80年代,生活节奏加快,市面出现了速溶茶、袋泡茶。城市里最便民的还是小茶馆,饮大碗茶,花钱少,省事,是最经济实惠的饮料。小茶馆和卖大碗茶的增多使饮茶的富贵风雅黯然失色。中国老百姓最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主要指大众化茶道)。中国人在,茶道在,但茶道不再复现明清时代的格局。

同类推荐
  •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年轻人如今所承受的物质压力,似乎产生的种种问题都于钱有关:住房、教育、出行……似乎有了钱就可以解决掉一切问题。但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钱,本身无所谓善恶,我们追求金钱也无可非议。并且生活在如今社会中,想要过上好生活,是不可能离开钱的。吃穿住行、看病吃药、看演出、逛街游玩……样样都离不开钱。钱,是享受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
  • 带来好运的210贴小秘方

    带来好运的210贴小秘方

    一个人有没有办事能力决定这个人在社会上立事和处世的成败。办事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大凡能办事和会办事的人都能在事业上行得通,在工作上站得住,在社会上吃得开。一个人如果得到了“能办事”和“会办事”的评价,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为社会所承认和所欣赏,其人生和事业的夭室也就逐渐露出了绮丽的曙光。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虚心:山外青山楼外楼

    虚心:山外青山楼外楼

    本书为“青少年心灵成长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七章: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水满则败;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贵而不显,华而不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幸福的12堂课

    幸福的12堂课

    这是一位幸福的成功人士用近50年的人生悟出的简单道理。作为人子、人夫、人父、人师,他说:人生不过是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生老病死。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幸福从心开始。把心打开,需要信心、用心和耐心。信心造就梦想,用心汇聚力量,耐心带来坚持。成功贵在坚持,专业源于敬业。不放大,不放松,不放弃,不自满,不傲慢,不张扬;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不为浮名所累。知行,知足,知止。这是生活的觉醒,也是幸福的觉醒。
热门推荐
  • 她从东方来

    她从东方来

    东方大国于时间流逝后仅剩的繁华记忆,掩盖了那些古老的奇术,渐渐失传成了它们注定的下场。但……请神容易送神难,它们并没有离去,只是换了种身份与我们一同生活。
  • 重生暖婚:傅少蜜宠小娇妻

    重生暖婚:傅少蜜宠小娇妻

    季向暖前世,被闺蜜和男友联手害死重活一世,她发誓要让渣男渣女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抱紧极品老公的大腿。世人皆知,傅寒琛是商业界的王,只手遮天。他从指甲缝里随便掉点零花钱,是一个普通男人一辈子都赚不来的。是所有女人宁愿倒贴也要嫁的对象。对女人不感兴趣的傅寒琛面对季向暖只有一个字:“宠!狠狠的宠!”她受伤了,他心疼。她被人欺负了,他狠狠的还回去。她和别的男人说话了,他吃醋。“老公,你会把我宠坏的!”“怕什么?宠坏了也是我的!”傅寒琛将季向暖搂进怀中,语气宠溺至极。看着面前的男人,季向暖眼眶温热。特别感动“呜呜呜~老公,这辈子我就砸你手里了,死都不离开。”①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②主角主甜.配角主虐③欢迎大家阅读,谢谢支持!④甜文!甜文!甜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问酒寻途

    问酒寻途

    主要记录一些关于生活的小事,与其不如说是在写书,倒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回忆
  • 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就叫永远

    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就叫永远

    遇见你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会这么喜欢你,没想过遇见你会是过错,我只知道我喜欢你,这就够了,哪怕你和别人在一起,我也依然很喜欢很喜欢你。一天一更,欢迎你走进,曾经我和他的点点滴滴。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天国花园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天国花园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福星高照春常在

    福星高照春常在

    在又一次失恋后,高照失去了方寸,失魂落魄地想要去用钱买快乐,即使喝得大醉,也发挥着专业素质与女人讨价还价,可想不到在他的床上醒来的,竟然他最看不起的公司新人,符星,那个夏拥风用来取笑他而招进来的无头苍蝇般的讨厌鬼。高照一向扣门,视钱财如生命,现在竟然破天荒地觉得亏欠了这个女人,说了好五千,他把家的所有的现金给她,仍都觉得不够,不,他一定是生病了。那钱自己留着不香吗?
  •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本书是一位有20多年职场经验的IT企业高管撰写的一系列有关职场悟道的短文集成,讲述的是在企业里如何修炼自己,如何摆平自己的心态,怎样做到“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如何“搞定老板”,怎样做到工作和生活平衡等诸多话题,涉及到跳槽、转行、升迁、环境、沟通、老板、下属、老外等等。每一篇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故事说明道理,语言简洁流畅,妙趣横生,更有不少经典片段和发人深省的职场警句,读起来就像是一个睿智幽默的老朋友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
  • 妖孽纵横行天下

    妖孽纵横行天下

    “狂歌狂笑狂做神,虚无缥缈非贤人,喜风与竹傲天笑,涅槃重生冲登尊”是什么改变了她的命运,又是什么让他一再沉沦,是命理使然,还是让遭人算计,是陷阱还是魔域...是自己主宰一切还是命运由别人主宰,混沌世界不一样的纠结...
  • 暗恋泰迪熊

    暗恋泰迪熊

    安紫芹知道,聂瀚东身边已有个和他堪称天造地设的未婚妻,她也知道,他向来只当她是妹妹,对她只有疼,没有爱,可即便晓得今生与他无缘,她依旧无法嫁给父亲中意的对象,因为她的心早被他偷走,十多年的暗恋岂能说收就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