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3000000010

第10章 求人之志章 志向是成功的方向和动力(1)

人之志向犹如信仰,它是指引人成长进步的目标,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方向;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动力。

控制自己的欲望,善于舍弃

【原典】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注曰:“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昕牵,舍己逐物。”

王氏曰:“远声色,无患于巳;纵骄奢,必伤其身。虚华所好,可以断除;贪爱生欲,可以禁绝,若不断除色欲,恐蔽塞自己。聪明人被虚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洁己;若除所好,心清志广;绝色欲,无污累。”

【解读】

人无志而不行,立志首先要从绝嗜禁欲开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为了清除人生的不必要的累赘。

佛陀曾言,人生是悲苦的,其原因就在于人有三大嗜欲:贪婪、嗔恚、愚痴。这三大嗜欲就犹如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心头,使我们迷乱,步履维艰。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我们立志,是为了走得更远、更高。试想,一个将要远行的人,如果他是背着三座大山远行,最终他能走出多远呢?庄子曾说过:“嗜欲深者,天机浅。”你的嗜欲越是强烈.那么洞察天机的概率越是渺茫,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小。

但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完全断绝,孔子也说“食色性也”,没有了欲望人就缺少了必要的动力。这里讲的“绝嗜禁欲”,是希望有志者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使之泛滥,“人到无求品自高”,而不是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那种程度。

【活学活用】

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孙,经过二十多代,传到允常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交战结下仇怨,相互攻伐。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兴兵讨伐越国。允常的儿子越王勾践就派敢死队排成三行,到达吴军阵前,大声呼喊着刎颈自杀。吴军光顾着观看,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之际,对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报吴之仇。”

三年后,勾践听说吴王日夜操练军队,将要报复越国,就想在吴国没有出兵以前先去攻打它。范蠡进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兵器是不祥之物,战争是违背道义的,争夺是最差劲的处事方式。暗中策划违背道义的事情,喜欢用凶器,亲身尝试着去干最下等的事情,上天就会禁止,干这种事的人必定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发兵。吴王听说后,调动全部精锐部队打败了越军,把越军包围在了会稽山。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不听你的意见而落得如此地步,怎么办昵?”范蠡说:“能够保守成业的人必定会得到上天的保佑,能够力挽危局的人必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能够节俭做事的人必定能得到地利。现在只有低声下气,向吴王敬献厚礼,如果他还不答应,就只能把您自己作为抵押去给吴王做奴仆。”勾践于是让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文种跪地用膝盖前行,向吴王叩头说道:“君王的逃亡之臣勾践派陪臣文种大胆地向您报告:勾践请求做您的奴仆,妻子甘愿做您的侍妾。”吴王原本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不能答应他。”文种回到越国,向勾践报告。勾践想杀掉妻子,烧毁宝器,拼命决战。文种劝阻勾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嚭很贪婪,可以用利益诱惑他,请让我暗中向他游说。”于是勾践就把美女和宝器交给文种,让他暗中交给吴国太宰伯嚭。伯嚭接受了,就带大夫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叩头说道:“希望大王赦免勾践的罪过,把越国的所有宝器都收归吴国。如果不幸没有赦免他,勾践就将杀尽他的妻子儿女,烧毁他的宝器,率领所有的五千人马与吴军决战,吴军一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伯瓠趁机劝吴王说:“越王已经降服为臣,如果能赦免他,这对吴国有好处。”吴王又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再次进谏说:“现不灭了越国,以后必定后悔。勾践是个贤明的君主,文种、范蠡是贤良的大臣,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将会作乱。”吴王不听,最终赦免了他们,撤兵返回吴国。

勾践被困在会稽山时,喟然叹息说:“我将要死在这里了吗?”文种说:“商汤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囚禁在羑里,晋文公重耳逃奔到翟国,齐桓公小白逃到莒国,他们最终都成了王霸之业,由此可见,祸怎么不会转化成福呢?”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勤劳吃苦、深思焦虑,把苦胆悬挂在座位上面,坐卧时就仰视苦胆,吃饭时也要品尝苦胆,说:“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耕种劳作,夫人亲自纺纱织布,谦虚恭敬,礼贤下士,厚待贫民,吊唁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他想让范蠡治理国政,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文种不如我范蠡;安抚国家,使百姓亲附,我范蠡不如文种。”于是越王把国家大政托付给文种。范蠡和大夫柘稽去吴国讲和,在吴国充当人质。两年后,吴国放回了范蠡。

勾践从会稽回来的七年里,一直安抚他的士卒和百姓,想以此向吴国报复。大夫逢同劝谏说:“国家刚刚遭到流亡的事情,现在才重新殷实富足,如果修整军备,吴国一定会害怕,一害怕,灾难就必然降临。况且凶猛的鸟袭击目标时,一定故意隐藏它那凶猛的形体,如今吴国的军队侵犯齐国、晋国,又与楚国和越国结下很深的仇怨,名声虽然高过天下诸侯,但实际上却损害了周王室的威望。为越国考虑,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并且厚待吴国。吴王的野心很大,一定会轻率用兵。这样,我们联络各种势力,让齐、晋、楚三国讨伐吴国,越国趁它疲惫,就可以打败它。”勾践点头称是。

过了两年,吴王将要讨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勾践吃饭不注重美味,与百姓同甘共苦。这个人不死,必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吴国有越国就好比有心腹大患,而齐国对吴国来讲,只不过是疥癣之类的小病。希望大王放了齐国,先打越国。”吴王不听,坚持讨伐齐国,结果在艾陵打败齐军。回到吴国,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吴王大怒。越国大夫文种说:“我看吴王当政已经非常骄傲了,请尝试着向他借贷粮食,以试探他对我们的态度。”文种向吴王请求借粮,吴王想要答应,伍子胥劝谏不要给,吴王还是把粮食借给了越国,越王于是暗自高兴。伍子胥对吴王说:“大王您不听劝谏,三年后吴国就要变成废墟!”太宰伯嚭听说后,就多次和伍子胥争论对越国的态度,趁机进谗言诋毁伍子胥说:“伍员貌似忠厚,其实是个残忍的人,他连父兄都不顾及,又怎么能顾及大王呢?大王先前想讨伐齐国,伍员强行阻谏,后来取得胜利,他因此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吴王一开始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吴王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等他出使回来,吴王就派人送给他一把属镂宝剑,让他自杀,然后任用伯嚭主持国度。

三年过后,勾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了伍子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进攻吴国了吧?”范蠡说:“还不可以。”

到了第二年春天,吴王北上与诸侯在黄池会盟,吴国的精锐部队都跟随吴王北上,只剩下老弱残兵和太子在都城留守。勾践又询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勾践派遣善战的水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君王的卫兵六千人、在职军官一千人,讨伐吴国,杀了吴国太子。吴国向吴王告急,吴王正跟诸侯在黄池会盟,害怕天下诸侯知道这一消息,就加以保密。吴王在黄池会盟完毕后,派人用厚礼向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没有能力消灭吴国,就跟吴国讲和了。

这以后的第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把吴军围困了三年,吴军彻底失败。吴王被困在姑苏山,派公孙雄赤裸上身,用膝盖跪地前往,向越王求和说:“孤弱之臣夫差冒昧地倾吐肺腑之言,曾经在会稽山得罪了君王,夫差不敢违背天命,得以跟君王讲和然后返归。如今君王像当年在会稽山一样,赦免了孤臣的罪。”勾践心中不忍,想答应他,范蠡说:“会稽山那件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如今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能违背天意昵?况且君王早起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它,可以吗?再说上天给予而不接受,一定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砍伐树木做斧柄,斧柄的模样就在旁边’,君王忘记会稽山的厄运了吗?”勾践说:“我想听从你的话,却又不忍心这样对待他的使臣。”范蠡于是击鼓进军,说:“越王已经把政事托付给办事人员了,吴国的使臣赶快离开,否则就要得罪你了。”吴国的使者哭着离去。勾践很可怜他,于是派人对吴王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做一个百户人家的君王。”吴王辞谢说:“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于是自杀。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靠着“绝嗜禁欲”,打败吴国夺回了自己的江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是完全可以被克制的。而且,也唯有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使其泛滥的人,才有可能最后获得成功,实现自己追求的“志”。

【智慧金言】

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克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一言以蔽之,人无求则无敌。这个求,就是“欲望”。成功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成功的条件,都是在立下宏图大志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一步步达到的。立志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但立志却必须从“绝嗜禁欲”开始,就像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一样,排除一切杂念,心里唯有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不做恶事就不会有过错

【原典】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注曰:“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王氏曰:“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解读】

每天能抑制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思想,每天能减少一些自己的恶习,这样就可以减少过错,使自己达到完美。禳,是去除或者消除的意思。当错误悄悄靠近你的时候,好像你用手轻轻地推拒它,让它自动离开。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也!定改!”士季这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这世界任何人都会有过错,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善改,依然是好人。

相传,在罗马古城的城门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人这一生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具体地说就是自己的“非与恶”,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所以老子说“自胜者强”。

清代名臣曾国藩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在日记中检讨自己的不足与过错,说了什么错话、办了什么错事、动过什么邪念,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并且提出改正的措施与方法。正是他这种“吾日三省吾身”态度,使他在人格上、事业上都达到了巅峰。

我们不妨也学学曾国藩,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静坐下来,检讨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给自己一个评价。如果你能坚持几年,精神面貌、心理素质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甚至你会有不认识自己的感觉。

《周易》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尚书》云:“改过不吝。”

“论语》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耻近乎勇。”

《易论第九》:“过而不能知,是不智;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活学活用】

常念“八字真言”

一个人要想不犯错误,就要抑制邪念、消除坏心。“抑非损恶,所以禳过”,便是避祸的八字真言。禳,就是当错误正接近自己时,用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地推它、排斥它,让它自行离开。在这一点上,孔子被围于陈、蔡,然后安然脱身,是最好的注解。

孔子移居蔡国后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前往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讽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如今久居陈、蔡之间,大夫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孔子的意愿。楚国是个大国,前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受到楚国的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因此无法前行,粮食断绝,随从的弟子生病、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给他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子路面带怒色来见孔子,问:“君子也有窘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面对窘困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窘困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只用一种基本原则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走。”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有仁德的人心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剖心呢?”

子路出来,子贡进去见孔子。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贡说:“因为先生的学说太博大了,所以天下诸侯没有哪个能容纳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要求迁就一点世俗呢?”孔子说:“赐啊,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庄稼,但却不能保证一定有收获,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器具也未必使所有人都称心。君子能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说,能用一定的方法规范社会,按照一定的秩序管理国家,但不一定能被社会容纳。如今你不勤修自己的学说,却想降低标准,迁就别人以求别人容纳。赐啊,你的志向不远大啊!”

子贡出来,颜回进去见孔子,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颜回说:“先生的学说极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君子风范。不能研修和完善我们的学说,这才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已经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用,这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更能显示出不随流俗的君子风范!”孔子高兴地笑道:“是这样啊,颜家的孩子!要是你有很多财产,我愿意做你的管家。”

同类推荐
  •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只有学会疗伤,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为你讲述这一人生智慧,这些故事或浓郁,或清淡,或欣喜,或忧伤,可以让你快速调整自己,摆脱负面情绪,不忘初衷,不失方向,直面现实的迷茫与艰难。让所经历的苦痛,变为成长的最好礼物。
  • 永远没有分外的工作

    永远没有分外的工作

    本书认真剖析了责任心对个人与企业的重要影响,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对案例的细致分析,指出了责任心乃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职场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但只要你在工作中本着一颗负责的心,它同样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 读心术:人际交往的第一项修炼

    读心术:人际交往的第一项修炼

    当你想要在职场和生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时,就不得不了解人性,学点读心术。本书结合各种表情图片,教你于细微处察人于无形,瞬间看穿朋友、老板、同事或竞争对手的身体语言暗藏的玄机。让你出色地运用比说话更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在社交场上左右逢源,成为拥有超强人气的人家关系大赢家。心理活动主导着人的一切行为。
  • 感悟父爱故事

    感悟父爱故事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内心震颤。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 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

    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演讲词,在领略演讲词的精彩语言和严谨思维的同时,体会演讲者所阐述的人生与社会哲理,了解历史和文化这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知识储备,获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完美,而且可以培养好的口才,提高演讲技巧,为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
热门推荐
  • 宠物小精灵最强训练家

    宠物小精灵最强训练家

    姚天本是一位普通游戏高玩,突然有一天被一道金光带到了宠物小精灵的平行世界,成为最强训练家,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 恶魔的天使宝贝

    恶魔的天使宝贝

    路上捡了个女娃娃,长得还不错,捡回家去养了。
  • 剪影和熊照

    剪影和熊照

    笔者希望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写些短文。还是希望各位读者审视后,能够从中获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赤舞天迹

    赤舞天迹

    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只有那悬浮于天空之上的大陆,人人修炼天空的气象一座偏僻的小镇一朵天下为之疯狂的奇花一个讨厌麻烦的少年一双血红的双眼父母神秘失踪从而踏上寻亲之路,体验那爱恨情仇,解密悬浮于天空的大陆之谜
  • 清风徐来白衣未央

    清风徐来白衣未央

    一场毫无准备的悸动,一次预谋很久的暗恋,原来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你喜欢的人也喜欢着你,而且早已把你规划在他的未来里。墨笙从小就是一个很佛系的女生,所谓佛系就是三分钟热度,两分行动。反正她在心里规划的梦从未实现过。不过作为一个资深的颜控,她唯一的乐趣就是评价那些所谓的帅哥。不过凭她那智商能考进一中也着实难为她了。沈舒,人送外号天才少年。六岁获得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冠军。八岁自学计算机编程,成为一名黑客。十六岁成为中考状元进入一中。是一中视为国宝级的人物。不过他性格冰冷,仿佛什么都入不了他的眼,待人也是保持三分热情,七分冷漠。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奇迹般有了交集,到底这场青春的悸动能擦出什么火花呢?
  • 王你的夫人又跑了

    王你的夫人又跑了

    前世舒璃辰为了救傅凌爵,把自己的内丹给了他自己却跳下了封神台,舒璃辰跳下去的那一刻傅凌爵发疯到了几点,边跟着跳了下去。“阿辰!”傅凌爵从封神台跳下来之后发现自己虽然已经身体已经无力了,却因为舒璃辰的内丹而没有死,而舒璃辰却不见了,,,20世纪,舒璃辰我终于找到你了。
  • 一触即发(电视剧《一触即发》原著小说)

    一触即发(电视剧《一触即发》原著小说)

    云谲波诡的上海滩,一对孪生兄弟阿初、阿次因家族惨案而从小分离。哥哥阿初自幼寄人篱下,刻苦努力的他最终成为了医学博士。弟弟阿次虽身在豪门,却并无豪门子弟的纨绔之性,心系国家的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红色特工,作为侦缉队员长期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兄弟俩默契地联手作战,在他们一步步接近真相时,却发现了更大更惊人的阴谋……2012年收视最火爆的谍战电视剧,男神钟汉良领衔主演,看手足情,家国梦,双子谍战,一触即发!
  • 网游之创神录

    网游之创神录

    曾经华夏网游界的顶尖高手,因为一次失败删号退隐,最后沦落到交不起房租而不得不充当群众演员的地步。然而,一次阴差阳错的相遇……一次偶然的英雄救美……一个让人难以把持的夜晚……从此开启了他在网游界的另一段传奇征程……青衫持剑,横刀立马,谱一曲英雄歌!天下纵横,莫敢争锋,载一本创神录!
  • 7日爱情

    7日爱情

    爱情的保质期有多久?我们太明白还是太糊涂?一段感情究竟能走多远,一段经不起时光雕琢的爱情,渐行渐远渐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