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3000000013

第13章 求人之志章 志向是成功的方向和动力(4)

【活学活用】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虚心求教、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可以以善者为师,还可以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

现在,我们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例如,在一个班级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写了一手好字;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阅读了大量的古今诗词;有的通晓中外地理;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这些同学学习,不就可以使我们——这置身于万绿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另外这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很有裨益的。

【智慧金言】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或者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较。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比自己优秀、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宽于责己而严于责人;看不起有缺点和错误的人;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这样做,既阻碍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有的甚至会发生冲突。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深谋远虑才能神通广大

【原典】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曰:“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道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

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解读】

具有恭敬、节俭、谦虚、简约这四种品质的人,进可以成就大业,退可以完善品格,坚持操守,无论进与退,都是一种成功;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遇事思虑周全、深谋远虑,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手足无措。

【活学活用】

想成功,一定要有完美的计谋

有一次,孝成王、临武君、荀子等在一起讨论用兵取胜的关键。孝成王说:“我请问用兵的要术。”临武君说:“上得到天时、下得到地利,中间观察敌方的变动,在顾及到这三者之后发动战事,就是用兵的要术。”荀子说:“不对,为臣听说,弓箭调和得不好,后羿就不能把微小的目标射中;马匹调合得不好,造父就不能把车赶远;士民如果不能亲密地归顺,即使汤王和武王也不能取得胜利。所以,善于顺抚人民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也就是说,用兵的要术,只在于抚顺人民。”

历史上自以为善于“深计远虑”的人太多了,但其中有几个可以和荀子相提并论呢?所以他们的计谋未必都称得上是完美的计谋,就算是历史上著名的管仲、商鞅也是如此。

管仲的计谋可以使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却不能行仁义之道。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管仲年少时常与鲍叔牙往来,因为家贫,常常骗取鲍叔牙的财物。鲍叔牙知道管仲很有才能,一直好好待他,不提这些事。后来鲍叔牙跟随齐国的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随了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时,管仲也被囚禁起来。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重用管仲,让他执掌齐国之政。后来,齐桓公之称霸,九次会合天下诸侯,匡扶天下正道,都是用了管仲之谋。

管仲担任齐国宰相、执掌齐国之政后,因为看到齐国占地狭小,又靠近海边,便重视通商,积累财富,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并顺从百姓的好恶意愿。所以他说:“只有仓库里的粮食堆满了,老百姓才会重视礼节,只有老百姓丰衣足食了,他们才会知荣辱。在上位的人遵守礼度,亲属内部才会团结。不讲礼义廉耻,国家必然灭亡。上面发下的政令好比是流水的源头一样,一定要使它顺乎民心。”

管仲执政时,善于把坏事变为好事,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注意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桓公本来因为蔡姬之事发怒,要南下袭击蔡国,管仲却劝桓公讨伐楚国,谴责楚国不向周室朝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想往北征讨山戎,而管仲却借此劝燕国修改召公时的国政。在柯地会盟时,齐桓公想背弃跟曹沫签订之约,管仲却劝齐桓公守信,使天下诸侯归心于齐。所以说:“知道了给予就是取得,是为政的法宝。”

管仲富比国君,但齐国人不认为他奢侈。管仲死后,齐国仍然遵循管仲立下的政令,使齐国强于诸侯,一百多年后,齐国又出了个晏子。

晏子名婴,字仲,是莱地夷维人。他曾辅助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奉行节俭,注重身体力行而受齐国人尊敬。晏婴担任齐国宰相后,每次吃饭不吃两道肉食,他的妻妾不穿贵重的锦帛。他在朝廷时,一旦国君和他说话,就正言以对;国君不与他说话时,就肃立在那里。国家有道,他就顺从国君的命令;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权衡国君的命令行事。正因为他这样做,使齐国在灵公、庄公、景公时在诸侯国家名望很高。

越石父有才能,但正被拘役中。晏子外出时,在道中碰上了越石父,便用自己所乘马车的左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一道乘车回家。回家后,晏子没有向越石父打招呼,便进了内室。过了很长时间,晏子仍未出来,越石便请求离去。晏子感到很惊讶,整理好衣帽向越石父道歉说:“晏婴缺乏仁德,但我把你从厄难中解救出来,你为何那么快就要离开我呢?”越石父说:“话不能这样说。我听说君子可以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而在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就必须能伸展自己的意志。刚才我在被拘役时,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我,而你既然因了解我而把我赎了出来,就可以称为知己。既然已是知己而又待我无礼,那我还不如仍被人拘役得好。”晏子于是把他请人内室,作为上宾看待。晏子担任齐国宰相时,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他丈夫的样子。她的丈夫因为做宰相的车夫,车上面罩着大盖,驾着驷马,意气风发,感觉很满足。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车夫问是什么缘故,他的妻子回答说:“晏子身高不足六尺,却担任了齐国的宰相,名扬诸侯。今天我看他出去时,思虑深沉,常常显出很谦虚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只不过是人家的车夫,思想上却已以此为足,我就是因此请求离开你的。”她丈夫自此后就开始收敛自己。晏子感觉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车夫如实告诉了他,晏子就推荐车夫当了大夫。

【智慧金言】

大凡有志而成功的人,都不是完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此类人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在某些品格上异常突出,而且他们会终身坚守几条原则。而那些普通的人,不见得有更多的缺点,却没有突出的品格。所以,成功道路上行走的人,并不是缺点最少的人,而是优点最突出的人。

我们每个人总会有一些优点,只要我们将自己原有的优点坚持、放大,并做到在这一点上能够超越其他人,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好朋友是事业的助力

【原典】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注曰:“闻誉而喜者,不可以得友直。”

王氏曰:“父母生其身,师友长其智。有仁义、德行贤人,常要亲近正直、忠诚,多行敬爱;若有差错,必然劝谏、提说此;结交必择良友,若遇患难,递相扶持。”

【解读】

好的朋友是事业的助力,能够在你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在黑暗之时,送来一丝光明;在你得意忘形之时,给你当头一棒。

那么什么是好朋友呢?《论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正直的朋友,真诚大度的朋友,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让我们受益良多;而事实上并不正直的朋友,善于迎合别人、讨好别人,而欠缺诚信的朋友,善于随口胡说却没有真才识学的朋友,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测试:大家拿出一页纸,然后在纸上写下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人,也可以说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6个朋友,记下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然后,算出这6个人月收入的总和,最后算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这个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个人月收入应该有多少。

中国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美国也有句类似的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告诉我们择友的重要性。

【活学活用】

交朋友是一门大学问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里孔子教了我们交朋友的标准。有三种朋友是有益的,当然这里的益不是利益,而是对辅助自身的仁德修养有益。分别是正直无邪的朋友,诚实守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交多少个都不嫌多。另外有三种人,是不宜结交的,和他们相处久了,近墨者黑,会有损自身的品德修养,分别是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孔子千年前的教诲到现在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时刻谨记于心。首先,我们要学会判断,什么是益友。然后还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虚荣,因为这三种损友,都是善于说好听的话,惯常讨人喜欢的,而谁都喜欢被人奉承,喜欢听顺风话,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做到“闻过则喜”,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要学会判断什么人是自己真正的朋友,是一门大学问。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在宦官缪贤的门下作舍人的时候,缪贤曾经有罪,暗地里打算逃往燕国。蔺相如问他:“您怎么知道燕王一定会收留您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跟随赵王与燕王会见于边境之上,燕王私下里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我深交。因此,我想逃往燕国。”蔺相如阻止他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当时又被赵王宠爱,所以燕王想同你深交。现在您是逃出赵国去往燕国。燕王害怕赵王,他必定不敢收留你,而且恐怕会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您不如脱衣露体背着斧子去向赵王请罪。只有这样,才能幸免。”缪贤听从了蔺相如的计策,果然获得了赵王的赦免。

春秋时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一个县城。侍从说:“这里有大人的老朋友,为什么不休息一下,等待后面的车子呢?”文子说:“我爱好音乐,这个朋友就送我名琴;我喜爱美玉,这个朋友就送我玉环。这是个只会投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于是迅速离开。后来这个朋友果然扣下文子后面的两部车子献给他的新主子。

蔺相如能在燕王的殷勤中看出祸患,救了缪贤一命;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锦上添花的朋友未必是真朋友,当某位朋友对你,尤其是你正处高位时,刻意投其所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你,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时施以援手。

东晋的大将军王敦,生前权势熏天,向他卖乖讨好的人遍地都是,其中王舒是最殷勤的一个,而有个叫王彬的太守,独独不买王敦的账,王敦对王彬很是不满,于是两人交恶。后来王敦死后遭到清算,他的家人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则劝他去投奔王彬。王含说:“大将军平时同王彬的关系怎么样?你还想去归附他!”王应说:“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应当去投奔王彬。江州王彬面对着别人的强盛,能不趋炎附势,这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比得上的;他看到别人衰败危急的时候,必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荆州王舒,做事墨守成规,又怎能破格行事呢?”王含没听儿子的话,投奔了王舒。王舒终于把王含父子沉没到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要来投奔自己,便偷偷地准备了船只在江边等候。没有等到王含父子的到来,王彬深深地感到遗憾。

【智慧金言】

能够雪中送炭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在危难时,曾被怀疑的朋友往往成为救星,十分“信赖”的朋友却往往背叛你。这是因为人在有权得志的时候,有些小人会看中你的权势而虚伪地拍马,他们不讲原则地百般迎合,而真正的朋友怕你吃亏,则会以诚来告诫你。

宽容的人才能朋友遍天下

【原典】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注曰:“极高明而道中庸,圣贤之所以接人也。高明者,圣人之所独;中庸者,众人之所同也。”

王氏曰:“亲近忠正之人,学问忠正之道;恭敬德行之士,讲明德行之理。此是接引后人,止恶行善之法。”

【解读】

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宽人厚物,这就叫“近恕”;但对自己选定的目标,一定要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这叫“笃行”。有了这两种品质,就可以获得大家的支持,成就事业。

【活学活用】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字可以成为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孔子回答说:有啊,那就是“恕”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这个字在孔子看来是多么重要,它是一个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

同类推荐
  •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 别让内向性格阻碍你

    别让内向性格阻碍你

    内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内向性格的人一般喜欢安静的环境,离群索居,能够在一个人的空间里尽情地享受,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舞,安静地发挥想象力。内向者在独处中拒绝与外界接触,喜欢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向性格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内向的人很容易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害怕失败。然而,这样的人日常生活有规律,做事严谨、可靠,但多少有一些悲观、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同时也有着强大的心理能量,比如,他们善于思考,有着坚强的韧性和耐力,做事十分专注,有较强的上进心。因此,别让内向性格阻碍了你,只有发展好自身的内向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地伸展开来。
  • 青少年自我保护实用知识100问

    青少年自我保护实用知识100问

    本书针对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护自救常识,提出了预防和应对各种危险的有效方法、措施及有关的法律规定。
  •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35岁前一定要作的88个选择

    在人生的长河中,35岁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创造力和最容易成功的时期。可以说,35岁前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段。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立足于当前社会,充分结合人们在35岁以前的特质,总结了这一阶段必须要作的88个选择,帮助读者设定人生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掌握高效学习和工作的方法、熟悉为人处世的艺术。35岁以前,有了这88个选择,会让渴望成功的人少走很多弯路,能让人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 人生忠告

    人生忠告

    本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分四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名言集”,第二部分“格言集”,第三部分“警言集”,第四部分“赠言集”,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罪全书3:逐臭之夫

    罪全书3:逐臭之夫

    一本对人性深层次揭示的罪案推理全书。无比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刺猬少女、畜生怪谈、冰封之脸……善与恶的较量,我们将付出多大的代价?寻找真凶,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赎罪的四年

    赎罪的四年

    李晨亨享年25,喜欢她喜欢了17年,和她在一起4年……大家快来康康皇帝李晨亨与他心心念念的宠妃李云若的爱恨情仇吧
  • 大话娱乐故事

    大话娱乐故事

    人生不能没有欢笑,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论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使用哪一种语言,笑都是表示善意,表示友好,表示合谐的通用表情。
  • 进化狂潮

    进化狂潮

    一场空前的病毒风暴袭卷了全球后,世界变成了废土。当欲望失去了枷锁,弱肉强食便是唯一的法则。当生命丢失了重量,只有进化才是唯一的归途。2012年12月21日,幸存的人类睁开双眼,发现世界变成一片废墟,恍若地狱。然而当段飞睁开双眼的一刻,却发现自己身处天堂!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易天神道

    易天神道

    一路逆天,为爱红颜,轮回百世,迷失千古,只为再得那倾城一笑,世事无常,孤星晓月,只恨月难圆,遗恨人间………人道,魔道,神道,道何在,何处寻世道?
  • 我是地球治理者

    我是地球治理者

    (新书《原始开端》已经发布,喜欢原始文和荒野求生的可以去看看)陈玄很怀念自己以前的十二只脚和六只眼睛,以及肉嘟嘟的白色身体上流淌的香喷喷粘液。他只想好好的治理星球,再找只母虫一起过完虫生。现在变成了两脚兽,真的丑爆了。还有母两脚兽喜欢我?不行!不可能!他是拒绝的!两脚兽,真丑!
  • 四叶草奇迹

    四叶草奇迹

    一个因车祸失去行走能力的女孩,在医院昏迷了十一年,做了一个奇妙的梦,然而这个美丽的梦境还帮助她重新拾回了行走能力......
  • 通灵神医,门主大人请放手

    通灵神医,门主大人请放手

    她,本是现代古医世家的唯一传人,却阴错阳差穿越到了一片架空的大陆,在一段旷世爱情之间不断纠葛。薄相思:“你们都给我滚!”上官权:“相思,你说地球是圆的,我无论怎么滚都只会离你越来越近!”月菲白:“我滚了,又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