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100000002

第2章 进山

仪式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干什么事都讲究仪式。有时候举行一个仪式虽说只是一个形式、一个过场,但能显示出领导们的重视。至于内容上重视到什么程度,领导在心里有没有重视起来反倒是次要的了。

就在领导们忙完庆祝‘七一’活动的第二天上午,龙越县举行了下派干部到村任职欢送大会。

在县委小礼堂里,彩旗飘扬,主席台前挂着大红的条幅。到会的县领导有县委胡佳军书记、县长程大鹏及县四大班子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的有下派干部所在单位及受派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全体下派干部。

全体下派干部坐在会场的前排,每个人身上披着彩带,胸前佩着大红花。

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县委胡书记亲自作动员报告,他强调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中央的重视程度,要求各级各部门和选派干部按照省委“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 的总目标、总要求,强力推进选派工作。接着他对选派干部提出了两点要求:首先,要理清发展思路 ,针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逐项去抓好落实。其次,要尊重民意、调动民智、集中民力,充分挖掘农民群众的潜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齐心协力谋发展。选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和选派单位要站在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的高度,把支持选派村工作当作份内的事来抓,当作“反哺”农民的具体措施来落实,尽最大努力多为选派村办实事、办好事。最后他预祝全体下派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有作为,圆满完成任务。

县长程大鹏随后作了简要的会议总结,希望选派干部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经受磨练。尤其是面对着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内容和全新的工作要求,一定要注意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自觉置身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之下,自觉置身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会议的议程还有下派干部代表发言,下派单位代表和受派单位代表发言。

天气十分炎热,张卫民不时擦额头的汗。此刻他才真正见识“文山会海”的繁琐和威力,他想起有人对这种会议的精辟见解:“官话,套话,都是正确的‘废话’”。

好不容易议程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盛大的欢送仪式。张卫民与其他下派干部列队从礼堂鱼贯而出,来到县委大门前的广场上,县领导也列队与下派干部一一握手送别,电视台的摄相机在捕捉着每一个镜头。

广场上围观的群众也热烈地鼓起掌来。

张卫民佩着大红花,手里还拎着一大包行李,行进在队列中。此刻他的心中既感到新鲜刺激,也感到风光自豪,他甚至埋怨给他的镜头太少了。

受派单位安排了面包车来接人。张卫民上了高山乡的面包车,乡党委书记陈安邦和另两位下派书记已经就座了,只有一位汪书记还在接受电视台采访,他激昂的声音老远都能听见:“我们一定不忘领导的嘱托,扎根山区,情系百姓,利用三年的时间,彻底改变山村的贫困面貌,让组织上放心,让领导和群众满意…”

张卫民此刻心中也充满了豪言壮语,这些话语在心里打着滚,越滚越烫…

钱书记讲完上车后,车子离开张卫民熟悉的县城,向黄洼山区驶去。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一块空阔的平地前,平地后面是一座五层大楼。大楼的中间,挂着一溜儿牌子,有“中国共产党高山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高山乡纪律检查委员会”、“龙越县高山乡人民武装部”白底红字牌子及“龙越县高山乡人民政府”、“龙越县高山乡人大主席团”等白底黑字牌子等,在烈日的炙烤下,泛着白花花的光,显得特别耀眼。

张卫民走下车的时候,发现楼房每个层的过道上许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他们看,几个人还在嘀咕着什么。这种场面他见过,乡下的人喜欢看热闹,一听说什么地方来人啦,总要出来看看,对人对车评头论足一番。

陈安邦说:“这就是乡政府,大家先上楼到会议室开会,乡里的其他领导和各部门的代表都在等着欢迎大家呢。”

小小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张卫民一行进入的时候,掌声四起。会议室前布置了横幅“热烈欢迎下派书记到村任职”,他仔细地打量着主席台前的每个牌子,想将每个人的特征与他们的名字对应起来。张卫民感觉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工作最头疼的事就是要记住许多陌生的名字,这些名字与他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马虎不得。陈书记在主席台正中位置上就座后,全场静了下来。

这时坐在陈书记旁边的一个中等个子模样的人站了起来,他拿起话筒,声音高亢地说道:“我代表高山乡党委、政府对各位下派书记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哗哗)接着他简略介绍了高山乡乡情,高山乡是位于龙越县西北部,距离县城四十公里,共辖四个村,全乡人口九千余人,是一个交通僻塞、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山区小乡。

这个说话的人叫高玉虎,张卫民是看他前面的牌子知道这个名字的。他是乡长,小牌子上虽然没写他的职务,张卫民根据座位判断得出。中国人讲究排位,上至中央政治局,下到乡党政班子,都是一个样。书记是核心坐中间,左大右小,高玉虎一定是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卫民坚信自己的判断。

这次下派到高山乡的共有四位同志,每村一位,都是任第一书记,汪磊到东岭村,胡大海到西岭村,陈昊到岭下村;张卫民到高岭村。其他三位下派书记张卫民在县党校培训的时候就熟识了,毕竟是下派到同一个乡任职,大家来往就密切些。

高玉虎给各位下派书记介绍了来参会的各个受派村的书记。最后他语气激昂地说:“希望各位书记珍惜这次下派机遇,大胆工作,励精图治,早日做出成绩,我代表乡党委和政府也表个态,全力支持大家的工作。最后请陈书记发言,以陈书记说的为准,大家欢迎。”掌声响起来,既是对高乡长讲话的褒扬,又是对陈书记讲话的欢迎。

陈书记十分肯定了高乡长的讲话,他要求下派书记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与生活的关系,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分清轻重缓急,搞好工作的同时,又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最后他也预祝下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下派之前高山乡共有十一个小村,高玉虎调来当乡长时,进行了调整,将十一个小村合并成四个大村。这在当时是一个超前的举措,也创了龙越县县的先例,下了一大批干部,一些下来的干部想不通,有的甚至跑到上面上访,但撤村并村是符合上面政策的,大多数群众也支持,这起矛盾也就渐渐消化了。但这件事使高玉虎在高山乡树立了强人的角色,一些人对他是又爱又恨。

在下派之前的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张卫民就听人谈起高玉虎这个人,今天看来,果然很有霸气,是个厉害角色,凭自己刚直的个性,今后的矛盾不可避免,但他是上级领导,得罪不起的,一定要虚与委蛇,张卫民在心里暗暗盘算。

简短的见面会后,乡政府安排在食堂就餐。就餐的时间一到,食堂的师傅就按响电铃,一阵铃声响过后,人们三三两两的从办公室、从房间里出来,有的手上拿着搪瓷缸,有的手上拿着瓷盆,有的则直奔厨房,拿起碗筷,用开水涮涮,拿到师傅那打饭打菜,一份两元钱,有用钱支付的,有用菜饭票的,熙熙攘攘的一窝蜂来,很快便各自散去,有的端着饭菜到大厅里就座,有的干脆拿到了办公室或房间。吃饭的时候最是热闹了,大家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边吃边聊,十分惬意。这种场景,让张卫民感到了十分的新奇。

四位下派书记是第一次来,跟市直领导享受同等档次,在小包间就餐,乡主要领导陪同。那时候中餐禁酒令还没下,张卫民第一次领教了乡镇干部的酒量,什么来往酒、知遇酒,三下五去二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张卫民第一次到高山乡就开了“杂货店”。

乡里分管高岭片的领导叫朱宏宝,是位副乡长。

他把张卫民安顿到自己的办公室兼房间休息了一会,并对他说:“根据乡党委的安排,下午的活动是进村认认门脸儿,也算正式报到了,明天就开始上班。”

这个朱副乡长身材威武,面色黧黑,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汉子,张卫民一问果然不错。朱宏宝笑着说:“你法官还会看走眼?不过我不是这个乡的,也是前几年从外乡调过来的。”

两人闲聊了一会,张卫民发觉他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说有水平吧,领导说什么都对;要说没水平吧,他说什么事都点到为止,又颇像个领导样子。

这时,乡人大主席琚天乐走进来说:“张书记,你酒量不行,现在可好些了?如果行,我们就动身去高岭。”

张卫民吐酒后又加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已经清醒多了,说:“行,一切听领导安排。”

琚天乐说:“那我们就走吧,早去早回,那边村干部都在等着呢。”

三个人上了面包车,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前行,一座座山峰迎面而来,又迅速地退后。公路上泛着白光,柏油被太阳烤化了,车轮轧在上面发出粘粘的撕扯声。

车子空调不太好,像个闷罐一样。张卫民索性打开车窗,一股股热浪袭来,间杂着树叶与青草的气息。

琚天乐和朱宏宝好像不怕热,他们一路没话找话地拉着话,不外乎一些口头文学。琚天乐举例说:“张书记,山区工作不可太认真,有的同志总结说,在山区工作,白天山里转,夜里没事干;不是没毬事儿,就是毬没事儿。”

朱宏宝也不甘示弱,说:“还有的同志总结得臊腾腾的,说在山区工作,到了夜里,有‘四个没地方’:‘手没地方抓,腿没地方压,身没地方爬,毬没地方插。’”

张卫民没听进去多少,他的心早已飞向远方,飞向那陌生而又急于相见的小山村。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拐过一个急弯,小心翼翼地过了一座小石桥,转进一个小村庄。车子在一幢两层小楼前停了下来。

朱乡长打开车门,冲小楼方向喊了一声:“张书记到了。”

顿时,鞭炮声噼哩叭啦地响了起来,楼前烟雾弥漫开来,张卫民穿过呛人的烟雾,进入大门内。此刻他感觉鼻子一酸,觉得自己是一个新娘子,嫁到这里来了。未来他要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在这里成家立业。

鞭炮声响完,接着又响起了掌声。张卫民一看屋内,五个人站成一排,向他注视着,他没有时间注意他们的表情,只好一一地握着手,每握一个人的手,他们都要说一声“欢迎”,张卫民不喜欢像日本人那样说“请多关照”,一时又想不起合适的词,只好说“你好”,算是打过招呼了。

在握手的时候,朱宏宝就一一介绍了村两委成员:书记兼主任高德标,支部委员雷鸣,村委会委员钱有财,妇联主任李月英,文书唐松。除了李月英三十岁挂边,其余都是“四零五零”人员。

张卫民是最后一个握李月英手的,感觉这不像一个农村妇女的手,一点也不粗糙反而有些绵软,她的身上还微微散发出劣质脂粉的香味。她模样齐整,皮肤白晰,中等身材,比较瘦弱,有点像《红楼梦》中的林妹妹一样弱不禁风。

琚天乐介绍说这个村是新成立的,系由高沟村和岭头村合并而成,干部也是搭配不久的,刚进行了书记推选,高德标同志任书记。因为明年是村委会换届年,所以村委会主任暂由高德标同志兼任,等明年选举之后再行产生。

朱宏宝向村两委介绍了张卫民的情况,称他是大学生,文化水平高,在市直单位是优秀青年党员干部,这次是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张卫民同志到高岭村任第一书记职,组织上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村两委要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带领高岭人民早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接着,应朱宏宝要求,高德标介绍了高岭村的基本情况。他的声音不高也不低,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在他说话的当口,张卫民仔细地打量了他一下。这是一个年龄在五十开外的小老头,长长的脸庞略显廋削,虽然没有留小胡子,但足以让人感觉十分的精明,就像古代小说中的师爷面相。

张卫民在乡政府听人提到这个高书记,说他是高山乡最出色的村书记,脑子活、点子多,乡领导有时都顺着他,哄着他做工作。想到这,张卫民不由得多留意他几眼。

高德标说完,全场顿时静默下来。

朱宏宝说:“村两委同志表个态吧。”

高德标说:“张书记到高岭村工作,是高岭人民的光荣,我代表村两委表个态,全力支持张书记工作。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张书记来了,我肩上的担子也就轻多了。”

高德标这么一说,也就剥夺了其他的两委干部的话语权,其他干部想说也说不上了。

朱宏宝看了张卫民一眼,说:“张书记也说两句吧。”

张卫民知道是让他表态,这些都是固定的套路,于是说:“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我也不说什么大话、空话、套话,就说点实在话。今后我们在一块儿工作了,是一场缘分,组织上安排我来,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第一次到农村来工作,我愿意当个小学生,向大家学习,向农民朋友们学习。‘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将一事无成。因此,希望大家要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共同带领全村人民把高岭的事情办好。”

张卫民说完,大家鼓起掌来,他一阵脸红,说是不说“大话,空话,套话”,到头来还是说了。人有时候就这么自相矛盾。

村部是新的,没有装修,里面什么设施也没有。

大家就坐在几条长凳上完成这些仪式的,张卫民估计这可能是中国最简陋的会议了,就像村民组开会一样,在晒场上放上几条长凳,队长吆喝几句,大家拉上几句话就算完成了。

张卫民将把行李从车上拿下来,准备住下来。

高德标说:“张书记,虽然这个村部做了一年多了,前不久才搞了封闭和吊顶,粉刷了墙壁。办公设施因为没有钱还没有置备,你把行李先搁这里,等我买好床铺和办公桌,再通知你来上班。”

张卫民一看村部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吃饭、洗澡、睡觉那也是大事呀,还是入乡随俗、听候安排吧。

高德标挽留琚天乐和朱宏宝吃过晚饭再走,他们二人竭力推辞,高德标只好作罢。

朱宏宝招呼张卫民说:“你还是跟我们车一道回去吧,这几天高温可以休息一下,等村里安排好后再来上班。”

张卫民要了高德标的电话,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临走的时候说保持电话联系。

张卫民又上了乡里租的面包车。这时不少群众都围过来,一些人叽叽喳喳地:“看,那个穿白衬衫的就是张书记。”“他那么年轻呀,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知他能不能行呀?”“张书记来,听说是带资金来呢,希望他来真给我们办点事…”

车子发动的时候,一个人跑了过来,是支部委员雷鸣。他边上车边说:“我看车子坐得下,正好顺路载我一程。”

张卫民仔细打量了一下雷鸣,只见他身材魁梧,方面大耳,眉宇间露出一股英武之气。“张书记您好,我叫雷鸣,今后还靠您多关照。”

“彼此彼此,还靠你大力支持呢。”张卫民说道。

车子顺着来时的路风驰电掣而去。回首环顾,只见一抹夕阳的余辉穿过山峰的缝隙,向车窗这边闪耀,西天正彩霞满天。

这一天的所见所闻让张卫民感触颇深。他成了“张书记”,怎么这么别扭呢?小时候,父母喊他“民民”,邻居喊他“张伢子”,工作以后,同事喊他“小张”,当事人喊他张法官。现在他成了“张书记”,一下子成了官,虽然只是个村官,但也是一千多号人的带头人。

忽然一声“喇叭”鸣响,把张卫民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张书记,到了。”司机提醒说。

“朱乡长他们呢?”张卫民问。

“他刚才看你好像睡着了,以为你酒喝多了,就没有叫醒你,他嘱咐我一定要把您送到家,并说今天是政府安排车全程服务,明天您要和他一样搭车上班了。”

张卫民下了车,向司机道了声谢,向家走去。

晚上,张卫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安睡。他的心又飞向那遥远的小山村,他在那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像一个攀登者,向那最高的山峰进发。

张卫民明白,从他踏上那片土地的第一步起,人生新的一页篇章已经翻开,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新的生活不可抗拒地到来,他生活的道路也像这崎岖的山路一样,将充满坎坷和曲折,困难和挑战将纷至沓来。

他无法回避,只有勇敢地去面对。

同类推荐
  • 把你扁成一张画

    把你扁成一张画

    余一鸣,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中、短篇小说选共四本,在《人民文学》《收获》《中国作家》《钟山》《花城》《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50多个,小说十多次入选选刊和年度选本。中篇《愤怒的小鸟》获人民文学奖,中篇《不二》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和《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奖,中篇《入流》获2011《小说选刊》年度奖和《人民文学》2011年度小说奖。
  • 深渊之上

    深渊之上

    萧竹进入金果国际调查取证,第一次见到战尧,他穿着花衬衫,大开着的领口流露着满满的流氓气质,事实证明,他确实是‘流氓’!酒吧动乱,战尧突然出现,拉着萧竹走暗道逃跑,萧竹触到他手掌中凸起的纹路觉得他和曾经救过自己的那个男人很像,“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萧竹问。战尧笑容暧昧的说“是啊!”“在哪里?”萧竹满眼都是喜悦之色。“在梦里,你对我说……”男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与女人调情,她彻底给他贴上‘流氓’标签。但,人非表面,许久以后,萧竹知道了男人的秘密,原来,他竟然是一个行走在深渊里的……‘演员’!
  • 白天不懂夜的黑

    白天不懂夜的黑

    这是一部反思80年代文学热的中篇小说。在当下,怀念80年代突然成为一个热潮,而且在怀念中还加入许多美化的感情,让80年代变得更加面目模糊。而叶兆言在怀念80年代的热潮中保持了冷静,正如小说题目所写,“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在远观80年代时,忽略了许多“黑”。他用小说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了自己对80年代的思考,尤其是表达了当时文学热的思考。
  • 此情可堪回

    此情可堪回

    在我青春的时光里,丢了我作为女人最为宝贵的东西,我曾经一度认为,爱情与我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直到有一天,我邂逅了林余恒。他靠近我,让我身上生了叫做爱情的刺,不过,他与我之间,有的不仅仅是爱情。在揭穿了一切丑陋的秘密和不堪以后,试问有情人,此情可堪回。
  • 渎心者

    渎心者

    一桩发生在灵堂里的残杀孕妇案件;一个关系疏离、表现奇怪的受害者家庭;一个拒不认罪的嫌疑人……随着嫌疑人落网,更多的疑点浮出水面,陷入危机的警局、遇害的女警;一案两凶,犯罪心理学究竟如何让正义战胜邪恶?
热门推荐
  • 唐大小姐不太甜

    唐大小姐不太甜

    唐歆甜上世被渣男蒙骗被继妹陷害,一朝重生,要狠狠的报复回来!不过那个赖在她家不走的某男是啥子鬼。某甜:“我要专心搞事业!”某男:“小甜甜,我把陆氏国际送你,你养我嘛!”某助理:“总裁你已经一周没上班了,你公司还要啵?”(甜文,前期女主会专心搞事业哒,后期就专心恋爱咯!)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卢照邻诗集

    卢照邻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系统它可能是月老

    快穿系统它可能是月老

    本文已停止更新,作者大事抽空,没灵感了。哭
  • 香江好地主

    香江好地主

    就发现写不了科幻,回归都市类。秦风赶上了穿越大潮,带着金手指回到了过去,并且知道了老爹为啥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混迹于香江,成为了香江的大地主。就发现了,现在香江的小说比较火,跟风吧,不过,肯定不会跟主流的香江小说相同的,因为咱们最喜欢的就是另辟蹊径!
  • 父子救援队

    父子救援队

    林轩和林奇原本只是开着一家小超市的普通父子。爸爸林轩身体单薄,连一箱矿泉水都扛不动;儿子林奇每天窝在收银台后的躺椅里玩游戏,胖得像肉丸子。有一天,他们打开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寄过来的密码箱,然后,一切都变了······
  • 大道渺然

    大道渺然

    旁门八百,左道三千。十四岁的毛头小子,爱看闲书,却似是冥冥中注定要修行。他如何以这样的身份成仙得道,逐鹿仙侠?
  • 擒龙锁

    擒龙锁

    擒龙锁,一锁可擒龙。驰骋江湖四十余年,叱咤风云三十年而盛名不衰的“擒龙圣手”江天宇,自从黄山一役,力战“天山七魔”之后,便从江湖上消失。从此,整个武林都认为江天宇因年迈体衰重伤不治已经驾鹤西归,昔日被他的“擒龙锁”所伤的诸多武林高人,更是既悲且恨。恨只恨,“擒龙圣手”一死,他们的大仇不可报,耻辱莫能消;悲只悲,他们身上大关被“擒龙锁”而锁,江天宇一死,天下再也没有能解“擒龙锁”之人。然而,十年之后,竟有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独步江湖,自称是“擒龙”门下,要替昔年伤在“擒龙锁”下的诸位武林前辈开关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