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9200000016

第16章 经济危机问题(1)

(第一节)经济危机的定义与表现

一、经济危机的定义

前面我们分析了人类耗散体系的多个基本元素,现在我就利用这些概念来解释近代经济学中人们最关心的现象——经济危机。

前文叙述的政府职能重点有三个:防止与抵御战争、防止社会性愚昧、减少经济危机的危害。对人类进化危害性最大的是社会性愚昧,然后是战争,最后是经济危机。人类处在长期和平时期,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使经济危机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重点。

经济危机是什么?教科书中常常说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这种定义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人类社会有经济危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出现的,这样可以说它是人类社会科技发达的产物也不为过;其次,多数和平时期经济危机过后的发展是高于之前发展水平的,这不是说明经济危机是一件好事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经济危机的基本定义中寻找答案。

经济危机这一现象并非资本主义社会特有,也并非商品经济特有,这种现象伴随人类从产生直到现在,关键在对这种现象如何定义。现在从经济热力学的角度定义经济危机:在人类耗散体系中,由于在非控能转化为可控能以及下一步在人类体系耗散消耗的过程中,耗散结构对于已知能量的转化或耗散不顺利或效率低所导致的原机构失控,产生的一段时间内的无序现象。当人类耗散机构由群体内部的个体耗散结构变化,而引发整个耗散机构中,四个环节中的任一环节发生变化或同时几个环节一起发生变化,产生一段时间内的无序状态就称为人类耗散体系的崩溃,即经济危机。在人类社会原始时期表现为部落首领的变换,在有文字记载的古代社会中表现为改朝换代,在近代商品经济社会中表现为经济危机。

我通过研究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发现,经济危机是人类耗散结构中在时间轴上的化学震荡。这些变化的本质是人类社会耗散体系的变化,与人类对可控能的使用变化有很大的相关联性。当可控能在人类社会耗散结构中增加和人类个体能力增加,致使原有分配结构不能有效耗散可控能与使体系内意识熵值负化,原耗散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其结构的变化致使原耗散体系解体,这时新耗散体系还未生成。这一期间的无序状态,在人类社会反应可视为经济危机。当能量积累速度越快时,这种结构无序状态的时间会越短,要完全避免,从经济热力学角度上说是不可能的,只可以通过提高科技水平等方法使新结构建立的时间快些,打破旧结构的方式会平和些。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由原来的残酷到现代的和平,由古代的大规模杀戮到近代社会战争转移,近而到现代社会利用经济政策与通过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实施援助等方式和平解决经济问题,这也是人类对能量的认识与控制能力的进化与发展。如果宣扬彻底的暴力革命,往往不符合人类发展趋势,同时这样的行为带给人类毁灭性后果的几率很大。二、经济危机的种类与经济危机在经济热力学的实验表象经济危机常常在经济学中被分为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两种类型。被动型经济危机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为改革的机会成本。这两种定义偏颇且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这一句。这样的定义与分类表达形式模糊,无法正确解释概念本身。

不过这两个类型的名词是很符合我在耗散理论中对于经济危机的种类理解的,姑且我也不另取名称,也把经济危机分为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两种。但是我这里所说的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是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中发现的形象化经济危机现象。主动型经济危机和被动型经济危机是同一个本质问题,在时间方向运作相反的结果,可以说是一张出城的车票与一张进城的车票。下面我形象的解释这两种危机:从低财富稳定状态到高财富稳定状态之间的无序过程,可以定为主动型的经济危机,即人类进化中,科技水平上升导致财富上升而引起的无序状态。对于这种经济危机,其实是旧有体制无法适应新的耗散能量所带来的人类社会中“快乐的痛苦”。

秩序→—混沌—→秩序

低温度稳定状态(70℃)→主动型经济危机→高温度稳定状态(80℃)

主动经济危机的热力学过程

至于被动型经济危机,正好与这个过程相反。

秩序→—混沌—→秩序

高温度稳定状态(80℃)→被动型经济危机→低温度稳定状态(70℃)

被动经济危机的热力学过程

被动型经济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是自然灾害,或是某种资源的枯竭,或是战争的失败导致对自身耗散体系的影响。总之,应该是灾害效应导致被动型的经济危机。被动型经济危机在人类的历史中往往更常见,而且带有不确定性与突然性。人们用各种方式来回避被动型经济危机,主要形式为牺牲小我来换取生存。最典型的例子是两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为生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手段。对于国家与政府来说,这种手段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集权”。相应的对待主动型经济危机时,国家与政府采取长期指导思想与手段用一个词来概括应当为“民主”。这样看来,民主与集权实施的环境是由社会财富的多少来决定的。不过经济危机需要新制度的建立,这个建立的开始一定需要集权,所以说一切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开始一定是先集权。至于说集权以后实施的政策,可以从效果与指导思想上有“集权”与“民主”之分。

三、主动型经济危机的表现

主动型经济危机往往在社会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社会中各种矛盾突然达到最尖锐的表面化程度。问题首先在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环节,最后导致整个耗散结构混乱。主动型经济危机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转化环节产生的可控能供给超过消耗环节的代谢的现象有所缓和,转化环节得以顺畅进行,分配环节得到调整从而使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上一周期的意识熵值没有完全下降到稳定状态,社会经济呈停滞与部分无序状态。萧条阶段之后,整个耗散结构渐渐稳定,体系的意识熵值趋于稳定。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了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耗散结构呈现相对平衡状态,但不是静态不变状态。这种稳定也有波动性的模糊概念。由于意识熵值的层次有所改变导致市场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扩大生产得到发展。这时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产生良好效果。社会中意识熵值的层次有所提高,这样导致的消耗环节有很大的改善。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导致转换环节的意识熵值层次的增加,社会财富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进入周期性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耗散体系的繁荣平衡也是暂时的,繁荣中包含了不平衡的先兆。随着耗散体系各个环节意识熵值的积累,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又再次爆发。

主动型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正是社会最繁荣的那一刻,我们不能认定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一部分。从古老智慧的《易经》来讲,这是卦象循环。“泰”卦下一卦就是“否”卦,进入“泰”卦也就意味着即将面临“否”卦,也就意味着最鼎盛时期到最危险时期十分接近。但从“否”卦到“泰”卦要经历63卦,就意味着要经历人间百态才能从最低潮时期进入到最高潮时期,这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也就是所谓否极泰来的过程。

由于经济危机是在人类社会中发生的,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与人类意识熵值有互相制约的作用。人类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改变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但是经济危机的主动型和被动型在一定时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主动型经济危机转化为被动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更大些,也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衰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出现的状态,就可以说明被动型经济危机也可以转化成主动型经济危机。但是所有经济危机如果人为控制不好,就可以演化为更具毁灭力的深层次的被动型经济危机。

经济周期现象不是固定时间的周期现象,就是说两次经济危机的时间间隔不固定。人类社会的经济周期是一个耗散结构崩溃又建立的过程,与时间关联不大。人为收集两个经济危机之间间隔的信息,用来推断下一经济危机出现的时间,是不准确的。在人类社会耗散机构中,技术水平没有很大提高的前提下,即转化环节不发生重大变革时,两次经济危机的时间间隔有一定可比性。但要是人类科技水平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某种资源使用相对枯竭的时候,固定的时间周期就会不存在,以此猜测的结果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四、经济危机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

经济危机有时也分为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与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有时在全世界同时几个耗散机构(国家或者是地区)一起爆发,称为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相反则称之为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同期性与否,主要原因是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致使各个地区或者国家之间的相关联程度增加造成耗散形式的互相影响,甚至是互相融合导致的结果。自1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193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欧美各主要国家都一齐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因为工业革命本来就是由欧洲发起并大规模进行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人力、宗教相关联性大幅增加,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某些部门分工就如同同一个耗散结构中的不同环节。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互相之间的贸易有仅供双方进行贸易活动制约的契约,以至于耗散体系出现了地区与国家之间边界的模糊。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在欧洲各个主要发达国家里趋向于同时爆发,具有比较明显的同期性。这也是那时期对于经济危机的认识与国家强制力的作用没有很深的研究导致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纷纷把原有耗散体系进行有效调整,建立互相制约而又独立的金融防御体系,所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还是出现了1957~1958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2008~现今(2012)的同期性经济危机。其他各次危机则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同时我发现,两个经济耗散体系处于不同的经济水平(财富水平或者说科技水平)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例如,美国爆发1948~1949年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西欧和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过程中,并未同时发生危机,而当西欧各国爆发1951~1952年和1964~1966年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则由于处在对外战争状态,使危机分别推迟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发。

1997年亚洲出现经济危机,新兴经济体“亚洲四小龙”与“亚洲四小虎”都未能幸免,但是美国却完好无损。这时我发现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对于财富水平不同的耗散结构在某种程度进行运用,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时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利益的。这种现象很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竞争与淘汰。某种程度来说,战争就是一种利用非同期性的经济危机的手段,使本国获利甚至可以起到摆脱本国经济危机的效果。

五、经济危机的危害

经济危机的无序现象破坏了社会很多环节的正常运转。所有危机都有可能使社会生产倒退几年或几十年,甚至给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由于人类对于经济危机认识不足,使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处理人为的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1933年,美国约有6313万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约170000升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不过直到21世纪以后,有些不发达的经济体也使用这些方法处理消耗环节代谢不了的产品。在看到这些行为不利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破坏也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危机认识有限所采取的无奈选择。这种行为也在当时切实促进有效消费,保障当时基本的工业与农业。

不论是主动型经济危机还是被动型的经济危机,都给原有社会耗散结构以打击,造成社会的某种无序状态,激化了固有的一切矛盾,结束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危机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严重时导致战争。

同类推荐
  • 外资企业问题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研究

    外资企业问题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研究

    继深圳及沿海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西部大开发之后,党的十六大决定,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使之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为优化东北投资环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探索与发展

    探索与发展

    本论文集由109篇获奖论文集结而成,包括《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监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集对策》、《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管理的思考》、《有效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资产管理》等。
  • 错觉

    错觉

    我们的生活总是与一种奇怪的错觉相随:我们的眼睛常常不可思议地欺骗自己,我们曾有的刻骨回忆常被自我意识纠正,我们总是自命不凡,即便今天的股票挣了一笔,也认为自己只是小试身手而已。在这本人类行为学的经典之作中,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一些有趣行为——我们怎样思考,怎样看,怎样记忆,怎样忘怀,是什么东西引诱我们的人生抉择变得非理性。
热门推荐
  • 花样美男1

    花样美男1

    小女猪花雅男被男友说服改名闯入了中国人气偶像团体A.H.Man成为其中一员,遇上了高冷的大Boss花臣男、暖男帅哥花亚男和孩子般喜怒无常的Samuel。女扮男装的她在团队里发生一连串的趣事。在一个不小心下,被大Boss和队员花亚男发现其真实身份。两人奋力维护,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愫......另一边花臣男的神秘前女友突然回国,暗里百般刁难花美男(花雅男),明里又威胁花臣男和她重归于好,本已对大Boss产生感情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然而冥冥之中又是什么让三个花样美男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成为了兄弟,又是什么让花美男狠心放下花臣男离他而去??????
  • 一咒乾坤

    一咒乾坤

    吾诅咒汝,目不可明,耳不可闻,鼻不可嗅,舌不可尝。
  • 快穿之女配梦境系统

    快穿之女配梦境系统

    “女屌丝”殷梦儿无意得到一个梦境系统,有时候成为女配,有时候却是一个从未出现的角色。“喂!这是一个从未出现的角色,要我怎么完成任务啊!!!!!”从此每天晚上别人睡觉发美梦,她睡觉就只能做任务,哎,做着做着,感觉这个系统也是很好玩的嘛.《继承者们》《请回答1988》《学校2015—WHoareyou》等,就让我来推翻你们的剧情吧,拯救这些女配男配吧。这是一个以前得过且过的女屌丝得到梦境系统后,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的故事。原名是《快穿之梦一场》
  • 帝凰:天下为攻

    帝凰:天下为攻

    帝宠,生于华夏国著名监狱秦城监狱,那里关押的不是权贵就是杀手,而她,尽得狱中人的绝学。这一世,她为阶下囚。重生到五国之首扶风国,她是众位皇兄疼爱的扶风皇室唯一一位公主,世人尊称,帝长公主。这一世,她为人上人。他是神秘莫测身份不明的墨凰,本以为一生无欲无情,哪知道,碰上了个黑心的她,这一生,彻底栽了。世人皆说她冷漠,但只有他见过她的似水柔情眸中桃花。世人皆说她狠戾,但她只是为了保护疼爱她的众位皇兄才屠杀了一国。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 超级意念分身

    超级意念分身

    萧白本是个平凡学生,成绩差,家世又平凡,整天逃课游荡,打架斗殴,前途简直一片黯淡。但是有一天,一次小小的见义勇为,让他获得了一枚神奇的戒指,拥有了传说中的特异功能,泡泡妞,赚赚钱,捉弄捉弄对手,再玩玩扮猪吃虎,小日子一下变得无比美妙,简直是舒服似神仙啊。
  • 四季风情是你就好

    四季风情是你就好

    一段初中的恋爱,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期许与等待,是否能再续情缘
  • 凌天仙王

    凌天仙王

    九天十地,诸强林立。少年携天生至尊圣瞳,从荒域中走出,闯入了波澜壮阔的大千世界,踏临九天,成就不朽仙尊!
  • 逍遥上古

    逍遥上古

    穿越到上古世纪,魔兽与魔法横飞的世界。种族的矛盾,原大陆的封印之谜,神之庭院里究竟是什么,十二位英雄的恩怨情仇,将一一为之打开。这个世界因他而改变!!
  • 末世创神录

    末世创神录

    刘小天:我说,灭世啊,你到底有多剑。灭世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最剑。没谁比我剑。我能一剑灭神皇,刘小天:好,你果然是剑中之剑。
  • 娇妾难宠

    娇妾难宠

    阿秀上辈子是国公府世子的宠妾,难产而亡。得知自己真正死因之后,阿秀只想远离府中的明争暗斗,这辈子争取能出府嫁人,无奈她的脸实在是长得太招眼了……就算是绕着走,还是被世子爷给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