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说:“如果你失去了金钱,那么你只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名誉,那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敢,那么你将会失去一切!”可见,孩子不能没有勇敢的性格和冒险的精神,否则他将会成为胆小懦弱的人并无所作为。
少给孩子一些无谓的关心
勇敢和富有冒险精神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成功,但生活中却有不少孩子胆小懦弱,不小心摔了跤就哭泣,遇到小虫子就紧张,听见打雷声就害怕。孩子之所以如此胆小,与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关心有关。
亮亮和小朋友做游戏时不小心摔倒了,他虽没有哭泣,但是也没有自己爬起来的意思,而是看着不远处的妈妈。可是妈妈这时并没有发现他,正当亮亮准备自己站起来时,妈妈看到了这一幕,于是惊慌地跑过来,一把将亮亮抱在怀里,喊道:“可怜的宝贝啊,摔疼了没有啊?”亮亮突然大哭起来。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父母的过度关心和呵护使孩子的胆量得不到锻炼,这就成为培养孩子冒险精神的一大障碍。这些无谓的关心会让孩子认为“原来这件事这么严重,我肯定会很难过”或是觉得“原来这件事这么困难,我肯定做不到”,这种错觉会让孩子失去对问题和自我能力的正确把握,即使面对一些自己能够克服的困难,也会因没有胆量和勇气去面对而以失败告终。
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呵护,对打雷声特别敏感。每次雷电交加的时候,妈妈都会陪在他的身边,否则孩子就不敢睡觉。而每次妈妈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怕,别怕,有妈妈在。”有一次,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听见了雷声,竟然吓得哇哇大哭,而此时这个孩子已经8岁了。
这个孩子之所以这么胆小,责任在于父母。如果父母多给孩子讲一些雷电的知识,告诉他雷电并不可怕,并训练他的胆量,孩子就会勇敢起来。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还表现在:孩子要爬滑梯,家长却说:“不行,那么高要是摔下来怎么办?”孩子要独自一人上幼儿园,虽然只有很近的一段路,但是家长会说:“不行,路上碰到坏人怎么办?”如此等等。虽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爱护,但是过多的关照与保护,只会使孩子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因此,要想孩子的胆子大起来、勇敢起来,父母必须从检查自身开始,改变对孩子过分担心的心态,放弃对孩子的过分保护,然后找出孩子胆小的根源,给孩子充分体验“恐惧”的机会,逐渐训练孩子的胆量。
生活中,父母不妨适时“冷漠”,给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应付所遇情况,从而克服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锻炼独立和勇敢的性格。同时,父母还应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勇敢,这能很好地感染孩子。当孩子胆怯时,父母不要急于安慰孩子,而应以自己的平静态度先稳住孩子,再鼓励孩子要自信、不要怕,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勇敢。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勇敢者的游戏、鼓励孩子进行小小的冒险,并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让孩子感受到作为勇敢者的快乐。
少给孩子一些威胁恐吓
孩子贪玩、自制力差,经常做事不专心、不听父母的话,一些父母见提醒、教育孩子没有效果,便开始恐吓威胁孩子,试图把孩子“吓住”。这种做法对年幼的孩子比较有效,但却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使孩子变得胆小。
玲玲比较好动,吃饭的时候总是坐不住,妈妈哄了半天还是不起作用,爸爸看不下去了,发火道:“再闹别扭就把你送给别人!”玲玲听了这话马上乖乖地端起碗来,爸爸妈妈见这招很灵,后来就经常用。渐渐地,玲玲变得心神不宁,怕见生人,胆子越来越小了。
不少家长常抱怨孩子胆小懦弱,希望孩子勇敢起来,却不知道孩子的恐惧感是后天形成的,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威胁和恐吓。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爸爸就不要你了。”
“再哭,妈妈就让狼把你叼走!”
“下次还撒谎,我要撕烂你的嘴!”
“不走是吗?不走我走了,不管你了!”
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但是出自父母口中的这些话给孩子带来了不安全的感觉,让孩子感到时刻都要被“抛弃”、被“伤害”,因而孩子会变得紧张不安,变成内向胆小的“惊弓之鸟”。
在商场里,孩子站在玩具柜台前不肯离去,母亲费尽口舌哄孩子,但孩子不听劝,拼命地哭。母亲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并装出要离开的样子,孩子哭得更凶了。母亲二话不说,转身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马上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这位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没有必要这样对孩子。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存在着“没有父母就没有安全感”的潜意识,心理学上称之为“基础不安”。在这种心理背景下,父母还对孩子说“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会加剧孩子内心的不安,给孩子带来无法想象的恐惧。这对孩子勇敢性格的形成非常不利。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才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们或不爱他们。作为父母,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其实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教育手段,它不但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还会影响孩子今后良好性格的形成。
研究发现,经常受到父母恐吓的孩子,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容易形成孤僻、胆小的性格,遇到一点小事就会紧张、慌乱,喜欢把事情的结局往坏的方面想,还容易产生自卑感,经常以悲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可见,父母能够恐吓孩子一时,但却有可能害了孩子一生,这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不要依靠威胁和恐吓获得孩子暂时的乖巧,应该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要善于理解和赏识孩子,不要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及时发现他的长处和进步。假如孩子睡觉前总是玩闹,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的精力旺盛、自制力还不完善,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然后通过赏识和鼓励,促使孩子改正缺点,比如:“比起以前你乖了很多,继续加油,就能成为一个乖巧的好孩子了!”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对某种情况存在害怕的心理,你就要及早停止让孩子再受这方面的刺激,并通过讲述科学道理、实际示范和让孩子实际观察,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启发或鼓励等,通过这些途径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
你可以不断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想办法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使他逐渐忘掉那些可怕的事情。另外,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恐怖的事情,要慢慢强化孩子勇敢的表现,不要把孩子斥责为“胆小鬼”、“淘气包”,否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帮孩子克服不敢冒险的心理障碍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出色,但是胆子特别小,甚至连一些年纪比他们小的孩子都有胆量尝试的一些很平常的活动(虽然有点危险,但却算不上冒险)他们都不敢参加。
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人缘都很好。可以说他是出类拔萃的孩子,但是妈妈却发现他做事畏缩,稍有危险或有失败的可能性,他就不敢尝试。
这个孩子的父亲很少在家,妈妈和外婆把他带大,从小妈妈就告诉他这不准做那不准碰,他也特别听话,妈妈不让他喝饮料他就不会去喝。在这种条条框框的教育中,他胆小的问题逐渐暴露。
有一次学校组织攀岩,女同学都敢上,他却不敢,因为他怕爬高。学校运动会他不报名,因为怕跑步、跳远、跳高的时候摔跤。这些事情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没有勇气和胆量去做。
类似这个孩子的胆小的问题不是短期形成的,他已经对冒险行为产生心理障碍,并且难以逾越这种障碍。作为父母,应该彻底了解孩子胆小、不敢冒险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排除心理障碍,让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有冒险精神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发展自己,通过适当的冒险去获得成功,不幸的是有的孩子在开发自己潜能、取得冒险成功的过程中遇到了心理障碍,于是选择逃避。不敢冒险的心理障碍有如下几种。
(1)意识障碍。
所谓意识障碍,指错误地理解了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对自身失去了正确的认识,对冒险的危险性失去了应有的正确的判断。包括自卑型心理障碍:因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闭锁型心理障碍:不愿表现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缺乏自我开发的积极性。厌倦型心理障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或无能为力的事情感到厌倦。习惯型心理障碍:习惯了各种规矩、条条框框的影响,满足于现状,求稳怕乱。志向模糊型心理障碍:没有明确的理想,没有奋斗的方向,从而失去冒险的动力。
(2)意志障碍。
所谓意志障碍,指在冒险过程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放弃。包括意志暗示型心理障碍:易受外界社会风潮和他人意向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而产生一种动摇不定的意志心理状态。意志脆弱型心理障碍:没有勇气去战胜实现目标道路上的困难,不是主动去征服困难,而是被动地改变或放弃自己。意志怯懦型心理障碍:懦弱胆小,畏缩不前,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因而影响自我开发目标的完成。
(3)情感障碍。
所谓情感障碍,指在冒险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持有不正确的态度,主要表现为麻木情感。这主要是由于长期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各种打击,自己又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加以克服,以致形成了内向封闭性的心理态势。
(4)个性障碍。
所谓个性障碍,比如孤僻内向、不善交际,或优柔寡断、缺少魄力,或缺乏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办事武断、鲁莽等,这些弱点严重阻碍了冒险行为。
很明显,很多孩子不敢冒险,并不是因为智力不够,而是因为没有克服心理上的弱点,只有不断地向自己挑战,认真对待以上的心理障碍,才能变得更加勇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消除孩子不敢冒险的心理障碍。
(1)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他,而要单独和他谈,表示对他犯错误的理解,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孩子知道出了问题应该自己承担,而不能赖在别人身上。
(2)培养勇敢的精神。
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故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去战胜困难,或给孩子适当的帮助;经常训练孩子的胆量,比如让孩子独自睡觉,让孩子走平衡木,让孩子荡秋千。
(3)给孩子必要的关爱。
让孩子觉得受到重视,有安全感,减少他心中的压力;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孩子愿意与父母交流;无论多忙,父母也要抽空陪陪孩子,特别是父亲,要以博大的胸怀、男子汉的形象影响孩子,使孩子养成敢作敢当、敢于冒险的性格。
让孩子在受人欺负时勇敢自卫
生活中,父母总是教育孩子不要打架,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可是,当孩子受到一些霸道的孩子的欺负时,如果他一味忍让,不但身体可能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会留下心理阴影。一旦孩子被人欺负惯了,他就可能变得懦弱胆小,这不利于孩子快乐成长。
贝贝与童童都5岁了,他们两家是邻居。一天早上,他们都在妈妈的陪伴下到楼下的草坪玩耍。贝贝和童童在草坪里跑来跑去,玩着互相追逐的游戏。虽然他们摔倒了数次,但是都很勇敢,不用妈妈搀扶自己很快就能爬起来。
突然,妈妈们看到贝贝抓住童童的衣服,用力把童童往后一拽,童童跌坐到地上,愣了一下,然后大哭起来。两位妈妈赶紧跑了过去。贝贝妈妈严厉地对贝贝说:“我看见你把童童拉倒的,赶紧向童童道歉。”贝贝撅着小嘴,倔强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不用了,孩子嘛,打闹是正常的。”童童妈妈说,她觉得自己和贝贝妈妈是朋友,没必要对孩子的事情过于认真。
童童还在哭泣。童童妈妈为了平息事态,斥责童童:“跌一跤怕什么,又没有摔伤,不许哭了,再哭,就回家待着。”可是,童童越哭越厉害。
这件事情之后,童童经常被贝贝欺负,而且在妈妈一贯教育下不予自卫。在小朋友中,童童越来越自卑、胆小,而且玩游戏的时候没有发言权。
一般说来,父母都会告诉孩子打架是愚蠢的行为,但是要求一个孩子在挨打的时候仍然不做反抗,这样的父母无疑是更愚蠢的。
通常的规律是,一些欺善怕恶、霸道的孩子会对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很不仁慈。他们希望拥有好玩的玩具,想根据自己的想法决定游戏的规则。一旦他们发现只要挥舞着拳头打在玩伴的身子上,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缺少反抗意识和能力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受欺负,在群体中越来越得不到伙伴们的尊重。因此,父母有必要教育孩子通过正当自卫赢得尊重。
妈妈一直教育儿子安安不要和小朋友打架,要友好对待朋友和同学。
一次,安安从幼儿园里哭着回家,脸上明显有一道被指甲抓破的痕迹。“呜呜,妈妈。”看见妈妈后,安安哭得更伤心,她委屈地说:“那个琼琼今天又欺负我了,我不想上幼儿园了。”妈妈知道,琼琼是邻居家的女儿,个子没有安安高,但是却很霸道,喜欢恃强凌弱。
为了使安安不再受到无端的暴力伤害,妈妈跟安安说:“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楼下的花园玩,如果琼琼再无缘无故地动手打你,你要记住还击。你并不比琼琼差,你还比她高呢,相信你不会吃亏的。”然后,妈妈告诉安安,什么叫正当防卫,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自卫。
几天之后的一个下午,安安两手插在口袋里,哼着歌曲轻松地走进房间,跟妈妈说:“琼琼刚才又欺负我,所以,我还击了,她被我打败了,以后就不敢欺负我了。”
安安有效地对琼琼“以牙还牙”。从那以后,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就和平多了。
面对别人的欺负,勇于自我保护,通过自卫赢得自尊,是孩子应该尽早具备的能力。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当孩子通过自卫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他会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这样他才会在人际交往中更勇敢、更自信。
在教孩子学会自卫时,父母有必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判断:首先,你的孩子是不是具备判断能力,即到底是不是对方先欺负自己。如果孩子不具备这种能力,明明是自己得罪了别人,别人打了他,他还还击,那么你的孩子就陷入理亏的状态了。其次,你的孩子是否能战胜对方。如果只一味地教孩子反抗,孩子就容易逞“匹夫之勇”。你应该告诉孩子:“当你没有把握战胜对方时,应该学会忍耐,但不是逃避,这才是智慧。”要知道,如果孩子反抗失败了,受挫感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