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95600000004

第4章 家乡美 民风民俗民情

小丫头被大伙笑得有些莫名其妙,皱着一张小脸,一副认真思索大家为什么发笑的表情。那傻憨傻憨的神情,让人觉得特别可爱,简直萌翻全场。

二伯一把将小丫头抱在怀里,开怀的哈哈大笑,看着小丫头的眼神满是怜爱。说来也怪,以往小丫头从不让除杨义山以外,的其他任何人抱,就连相处了三四年的六嫂都不行,更别说自小丫头记事以来,才第一次见面的二伯。

也许是小丫头纯真的心灵,能够分辨出究竟谁真正疼她、爱她,也许是二伯的慈祥和善,让小丫头不抵触。但是看着小丫头一边好奇的打量四周,一边偷偷的用小手抚摸着二伯长长地白胡须,就像找到一件新奇的玩具一般爱不释手,杨义山感觉满头暴汗。

“好了,好了,义山他们跑了一天,连晚饭都没吃肯定饿坏了,先吃饭。”作为大家长的二伯,一发话,其他人也簇拥着二伯和杨义山,往屋里走。

二伯家的房子是山里人家典型的木质吊脚楼,依照传统的大户人家吊脚楼的修建模式,七柱四骑四合天井,上下共三层。一层全是立的大木柱,用来放养牲口和堆一些柴火杂物三面的。

二层才是用来住人的,这样既通风又干爽,而且还能防备毒虫猛兽。二层总共六排扇五间房,三面回廊,中间是堂屋宽敞明亮,中间有个火塘,是专门用来吃饭和宴客的地方。

三楼四排扇三间房,全部都是卧室,很多人家都是用来堆放粮食之类的,谁让二伯家人口多呢。不知道的人走进家里,肯定以为这是一户土家族的吊脚楼。确实也是,二伯家和土家族吊脚楼的唯一区别,就是二楼堂屋的正墙上,有一幅上书“天地君亲师位”的香火,和香案上摆着杨氏先祖的排位。

大家随着二伯走进堂屋,众人一一落座,只感觉黑压压坐了一屋子人。杨义山一一和家人寒暄问候,田田小丫头躲在二伯的怀里,十分好奇的打量着每一个人。

小辈的子侄们上来一一见礼,杨义山也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拿出来,一个个发给这些小辈。不看不知道,这一圈下来就有六七个之多。正当大嫂把饭张罗开,还没来得及吃一口,门口又一下子进来,原来是杨义山的二哥和三哥,领着自家的一帮小辈过来了。

然后又是好一阵寒暄,杨义山看了看这一屋子人,也忍不住感叹,二伯家真是人丁兴旺啊。一屋子老老少少,二三十口子,除了从天府赶过来的,大姑家的二表哥和他家小子,还有跟二表哥一起来的大表哥家的闺女,三个人以外,全是二伯家的人。

杨义山父亲那一辈的,有一个大姑,一个二伯,杨义山的父亲是老幺。杨义山同辈的兄弟姐妹就多了,大姑家有三个表哥一个表姐,二伯家这一房也是三个堂哥,一个堂姐,而杨义山这幺房人原本也有姐弟两,如今却只有杨义山自己了。

而田田这一辈的就更多了,大表哥家一儿一女,二表哥家有一个儿子,三表哥家就不得了,有四丫头两小子,四表姐家两个闺女,单单是大姑家这一家人凑一块,吃饭就得开三四桌。

二伯家的也不简单,大哥家两男两女就四个,二哥家三小子一丫头也是四个,就这两家的小辈,就凑够了一桌,再加上三哥家的丫头和两小子,还有四姐家的一个儿子,就十二个,田田他们这一辈有二十多个,还有一些已经婚配了的,有点数不过来了都。

一家人一边吃一边聊,哥哥们不停劝酒,小辈们也毫不示弱频频上来敬酒,虽说自家酿的米酒不打头,但喝多了照样难受。这顿饭从九点一直吃到十二点才结束,田田早就在一旁睡着了,到最后杨义山怎么爬上床的都不记得了。

一夜好睡,当杨义山被村里的公鸡打鸣吵醒时,才发现自己睡在二伯家的三楼卧室里。身旁小丫头睡得正香,抬头看了看窗外,感觉外面的天还是灰蒙蒙了,结果一看时间都已经快到七点了。

连忙轻手轻脚起身穿上衣服,轻轻将门打开,走到回廊上大大的伸了个懒腰。杨义山极目远望,远近的群山被云海笼罩,白茫茫的一片。整个村子也充斥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偶尔一阵清风吹过,一缕缕白色的烟云从眼前飘过,仿佛自己站在云海之间,亦真亦幻。

将沉醉在美景中的心思收回来,徐徐呼出体内的浊气,杨义山摆出一个古怪的肢势,开始每天的必修课,站桩。这个站桩是杨义山的爷爷教给他的,没有打坐练气,没有武术的招式,就只是摆一个肢势。

从五岁开始练习站桩,一直到现在,没有练出什么突出的能力,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杨义山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生过病,连感冒都很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他练习站桩的功劳,但也没有任何的坏处,杨义山也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杨义山感觉今天站桩的效果特别好,仿佛进入了一种空明的状态,而且站了近一个小时,四肢也没有像往常一样酸软,而且精气神也特别足,相比以前站桩要好出几倍。

杨义山一转头,看见小丫头也在旁边,摆着一个同样的肢势练站桩。不过表情有些痛苦的样子,一张小脸憋得通红,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的盯着挂在栏杆上的一块秒表。

杨义山正想给小丫头加加油,话还没出口,小丫头一屁墩坐到地上猛喘气。“舅舅,伦家今天坚持了十分钟。”小丫头一边猛喘,一边还很骄傲的向杨义山邀功。

等小丫头把气喘匀了,杨义山才将小丫头扶起来。“田田厉害哦,不错不错,以后要继续保持哦。”田田从四岁起就偷摸的学杨义山站桩,开始杨义山根本没在意,以为只是小孩子图新鲜闹着玩的。

再说杨义山也不想让小丫头过早练习站桩,后来见她学得有模有样,而且每天都会跟着杨义山一起练,足足坚持了一两个月,都没有间断。小丫头那股坚持不懈的韧劲,让杨义山很欣慰,从那以后才正式教授小丫头站桩。

从最初的两分钟,到现在的十分钟,别小看这小小的十分钟。杨义山练习站桩二十多年,最长时间也没超过一个小时。而且别看站桩只是一个动作,就算一个成年人来,最多也就三五分钟。

“山娃,这个桩,也就只有你跟七爷现在还在站,其他那些小王八蛋,就没得一个人站下来的,老祖宗的东西都要丢光咯。”二伯不知道从哪里转悠出来,看着杨义山不停的感慨。

“白胡子二外公,田田也在站桩啊,你没看到吗?伦家可是站了十分钟哦。”小丫头一听这个二外公,只表扬了舅舅,而没表扬自己,显得很不服气。用食指交叉比划着,强调自己可以站十分钟。

说到这个站桩,就不得不说一下杨义山他们这一支杨氏宗族。听老人们讲,他们这一支杨姓,祖籍在原来的山东菏泽一带。明末清初的时候,为躲避战乱,先迁居江淮。

随着满清入关,四处败兵如匪盗贼四起,不得以先祖带领家小,沿江而上到了现在这个地方。据说当时这里全是高山密林,根本就没有啥人烟,你一天骑马能跑多远,你就可以占多宽的地。

结果杨氏先祖从早跑到黑,也就占了一个山头,这也就是杨家坡地名的由来。地是占下来了,但在这深山密林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光要与天斗与地斗,还要处处防范不时出没的毒虫猛兽。

如何才能将宗族延续下去,后来杨氏先祖,请来附近土家族寨子里的智者,让其教授杨氏子弟建房屋修村寨。而后又从城里请来教头和先生,让所有杨氏子弟练武强身,识文断字通晓礼仪。

最后还修建宗祠,加强宗族里的凝聚力。又立下祖训,禁止兄弟萧墙同门相残。杨氏宗祠也修建得很独特,它不像别人的宗祠都讲究坐南朝北或者坐北朝南之类的,而是坐东朝西。

据说是因为杨氏先人,是由东边的山东境内迁来的,以后每次祭拜先人时,也会将东边的祖庭也一起拜了。也以此来警示后人,明白自己的来处,明白祖辈们的创业艰难,不要忘本。

就这样一代代延续下来,杨氏的团结,也让杨义山他们这支杨氏远近闻名,只要你惹到一个杨家寨的人,你就是在挑战所有杨家寨人的底线,你将面临的是整个杨家寨的怒火。

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杨家人的头上都顶着一个刁民的称号,走出去就会面临别人异样的眼光,附近的十里八村根本无人敢惹。但是也有好处,那就是杨家的男子不愁娶,杨家的女儿不愁嫁。

在二伯家吃过早饭,杨义山腋下夹这三条黄鹤楼雅香,手里拎着两瓶枝江十五年,和一些老年人的保健品。踏着被不知多少代人走过,十分光滑的青石板路面,一边和路上一些认识的人打招呼,一边往七爷家走。

七爷,是寨子里辈分最高,年龄也最大的人,掌管宗祠三十多年,虽然不是族长,但族长和族老都是他的子侄辈,真正称得上杨家寨德高望重的长者。

刚到七爷家门口,七爷家养的土狗就开始冲杨义山狂叫。“谁在外面?”听自家的狗叫,一个干瘦的老人从堂屋里出来,开口就问。

“胜大伯,我山娃,我昨天刚回来,来看看您和七爷他老人家。”出来的人是七爷的儿子,已经七十多的大伯杨文胜,老人眼神不太好,要走近了才看清人是谁。

“山娃啊,你看你,来就来,拿啥东西嘛,真是。”胜大伯热情的把杨义山让进堂屋,然后让儿媳给杨义山倒茶。

“胜大伯,景恒和景江没在家啊?”

“那两个兔崽子,去后山摆弄柑桔去了,得晌午才回来,一会在家吃饭,你们叔侄好好聊聊。”

“不用了胜大伯,大哥家二丫头景玉不是要出嫁了嘛,家里还有好多事要忙,我这作小叔的,看看有啥要帮忙的,也得出把力不是?七爷还住在祠堂那边是吧,我一会就过去看看他老人家。”

杨义山没在七爷家多坐,从七爷家出来拐个弯,走个两分钟,就到了寨子正中央的祠堂。祠堂是杨家寨唯一一座不是吊脚楼的建筑,整个地基用开凿得很规整的石头磊起来的,高出地面一米左右。

祠堂的墙体和立柱,也完全用上好的大青石修葺而成。正门九根一抱粗的椿木柱子,前三根左右各三根,支撑起门前一个长长的飞檐,两边各有一个厢房,院子的左右都是回廊,正对大门的神堂横竖都是三丈三的进深,神堂上摆放着历代先人的牌位。

同类推荐
  • 长安故里等着你

    长安故里等着你

    再次相遇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长安和顾离又会发生什么甜蜜的日常呢很甜的小说哦――尽请期待
  • 闹钟旁的狗尾巴草

    闹钟旁的狗尾巴草

    即将逝去的青春里的遗憾,对未来我们的生活的向往。春来夏往,秋收冬藏,我们来日方长。
  • 山野随谈

    山野随谈

    本人是广东客家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人文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这里谈谈我在农村生活的一些所见所闻。
  • 唯有花好

    唯有花好

    随便写写的,当不得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精彩的小说,唯一的区别只是我把它写了出来,假作真时真亦假,小说它只是本小说。仅此而已
  • 终极至阳引魂使

    终极至阳引魂使

    十五岁的少年巧得钟馗坐骑白泽兽所化的“锁魂石”,却背负了破解2012世界末日的使命。
热门推荐
  • 特工来袭:懒妃要逆天

    特工来袭:懒妃要逆天

    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命定穿越,她到了蓝月大陆,遇见了那个仙风道骨的他····“浮生有梦的一愿,白首一人为雪倾,这是他对她的执念。多年后,凌霄宝殿上,他的大婚当日,她被告杀人投毒等罪,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无情大火向她烧来,她涅槃重生,两世为神,两世记忆,她唯独忘了他们之间的情。当真相一步步的揭开,她才知道,她爱他,早在两世之前····
  • 眼科阐微

    眼科阐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错位良缘:误打误撞嫁对郎

    错位良缘:误打误撞嫁对郎

    他与她的身份天壤之别,八竿子也打不着,他是身娇肉贵的将军府的大少爷,却是外人口中烂泥扶不上墙的废物。她是带着两个小弟闯荡江湖的女汉子,为了生计不得不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但大多是偷一些达官贵人的钱财,然后分给城郊一些难民。但是这一票她却干大了!将军府迎亲当日,她本想混进丞相府,趁乱偷点值钱的嫁妆,意外闯进闺房,却发现穿着嫁衣的女子已经暴毙身亡,慌乱中成为相府千金嫁到将军府。入了洞房,她将新郎打成伤;第二日,她将夫君吊上梁。自成亲当日,他与她便结仇,每日上演斗智斗勇逗逼的婚后生活…
  • 闲庭花事了

    闲庭花事了

    他是天下女子,皆趋之若鹜的皇帝——陆南城。一双桃花眼,染尽倾城琉璃色,开尽盛世桃花颜。偏偏遇见她!她是右丞沈廷之妹沈媛,为了替兄长巩固朝堂势力而被送进宫。多年相随,患难与共,出谋划策,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就是为了铺就他的大业。众叛亲离。他曾许诺,会将这江山捧到她的面前。可是最后等来的不是三千宠爱,而是一纸废后诏书。“于贞和三年入宫侍驾,不想其妇德损失,恃宠骄矜,不配伺帝近身,实属有罪,着即赐死。”“你此生休得妄想与怜宜相比!”字字诛心将她逼到了绝路。
  • 触不可及是你

    触不可及是你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吧…褚适想就那么一眼,铭记了那么久,那么深。可惜,傅轻辞那年明明触手可及,他还是错过了
  • 给你宋糖

    给你宋糖

    现代女尊1对1当红演员X高冷歌手林卿糖对于粉丝来说他是一颗提神醒脑的薄荷糖,对于宋阮来说明明是一颗甜到不行的水蜜桃软糖,但是对于朋友来说他明明是一颗粘宋阮的牛皮糖。“乖乖”宋阮笑着喊到,林卿糖邹着眉毛问到“叫哪一个男生呢?”宋阮牵过他的手说到:“自然是我面前这个乖乖”……林卿糖是一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男生,当他知道宋阮要去国外拍戏半个月时,他先是跑过去亲了一口宋阮,看见宋阮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的背着台词,他又亲了一口。宋阮抬起头,把他拉进自己的怀抱,问怎么了,林卿糖小声的说到:“到了国外不能被外面的男生迷了眼,国内还有一个我呢!”宋阮哭笑不得,随后说到:“天南地北,我只中意我的乖乖。”
  • 小小剑士维奇

    小小剑士维奇

    少年维奇身怀奇异能力,他的身世朴素迷离。他是王者,是龙族,是黑邪王子,还是只是一个有狗屎运的农家少年?中土大陆上强者数不胜数,在中土之外还有数不尽的未知领域。就让我们期待着,看看这个十四岁少年,如何历经艰险,经历奇闻趣事,闯出属于自己的剑士传奇吧!
  • 上古时代系统在都市

    上古时代系统在都市

    我的异能来自古代的石碑当我开启异能的时候,整个世界我已掌握
  • 堕天使的守候

    堕天使的守候

    云端堕落的天使,洁白的羽翼被墨色渲染。何为堕天使?依旧有天使的善良,只是将其藏在恶魔的外表下。堕天使亦有其守候。即使折翼,也在所不惜。回首,是什么让天使坠落,是什么让堕天使守候...堕天使的故事伴随的樱花甜腻的香味拉开帷幕...盛樱学院,是故事的开始还是结尾呢?注:简介和小说内容没啥关系。新人新文,慢热!
  • 孤独是人生的礼物

    孤独是人生的礼物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对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与凝视,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独一无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属于非常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本书收入周作人《娱园》《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美。他写初恋、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凡是需要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来,平和,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