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09800000004

第4章 学校寄宿生活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

(一)

达尔文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经常会耍一些小聪明。达尔文家中的院子里有许多果树,每到成熟的季节,树上就会挂满诱人的果实。一看到它们,达尔文就惦记着尝尝它们的味道。但等他放学回家后,果园里的大门已经锁上了。

为了能尝到味道甜美的果子,达尔文就自己想办法。靠近果园围墙的地方长着一棵大树,达尔文就顺着这棵大树爬到果园里。果园里的果树并不算高,但达尔文的年龄小,个子也矮,够不到,他就从园子里找到两根木棍去打果实,结果果子都掉到草丛里了,不好找。达尔文琢磨了半天,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把木棍插在空花盆的底洞里,再用木棍举着花盆,将花盆伸到果实下面。这样,只要他用另一根木棍打果实,果实就会掉到花盆里了。这样,他就能吃到新鲜甜美的水果了。

不过,有时打掉的水果太多,达尔文吃不了,就将剩下的水果堆在草丛里,然后跑回家告诉父亲,说他发现有人要偷果园里的水果。父亲听说后,就和他一起到果园查看。

到了果园,父亲看看四周,又看看地上掉下的水果,马上就明白了小达尔文的鬼把戏。不过父亲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说:

“没事的,没有人来偷水果,这显然是有人故意和我们开玩笑。查理,你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注意你的发现是否真实。”

听了父亲的话,小达尔文的脸禁不住红了。

这个时期的小达尔文还形成了一个说谎的习惯。这种表现在他这个年龄属于比较正常的。不过,达尔文说的慌并不是通常的小谎,而是围绕着他搜集的标本的离奇怪诞的慌。他曾宣称自己的化石中有几块是价值连城的珍宝,还扬言自己搜集的硬币中有一枚是古罗马时期铸造的,其实就是一枚压扁了的18世纪的四分之一旧便士而已。

有一次,他还向他的朋友宣告了他使植物发生变异的方法:将几种有色的液体喷洒在多花水仙和报春花的植株上,就能够使同一株多花水仙和报春花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而事实上,这种方法他自己从未试验过。

或许是出于小孩子的虚荣心和对发明的向往,小达尔文才产生了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想法。但是,他竟在那么小时就对植物和它们的变异性发生浓厚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罗伯特对小达尔文的这些谎言并不在意,也不想去制止他。他说:

“这说明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天他可能会将这种才能用到正经事上去。”

父亲的这个预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成年后的达尔文从不说谎,相反,只有真理占据了他的心灵。

就在达尔文进入凯斯先生的学校这年的夏天,母亲苏珊娜不幸去世了。尽管丈夫罗伯特尽其所能地请大夫为她诊治,并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但依然没有阻止厄运的降临。1817年,达尔文永远地失去了心爱的母亲。这一年,他还不到8岁。

在弥留之际,苏珊娜还念念不忘小达尔文。她对丈夫说:

“罗伯特,查理的爱好虽然有些怪,但我希望你能保护好他的兴趣和爱好,不要阻止他。我相信,只要好好加以引导,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母亲的去世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从此,他脸上灿烂的笑容不见了。为了不想念母亲,他一天到晚地与各种树叶、石头、花草、泥土、昆虫等为伍。

苏珊娜去世后,家里的重担就都落在了父亲罗伯特的肩上。不过,罗伯特医生对子女的教育一直很重视,并未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放弃。为了实现对妻子苏珊娜的承诺,也为了让小达尔文得到更好的教育,父亲让达尔文离开了凯斯先生的学校,跟随哥哥伊拉兹马斯一起转到什鲁斯伯里城中的布特勒寄宿学校学习。

(二)

布特勒寄宿学校是什鲁斯伯里城里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曾经培养过很多着名的人物。罗伯特医生之所以将小达尔文转到这所学校来,一是因为学校的名气,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校长布特勒是罗伯特的老朋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布特勒寄宿学校里推行的是严格的古典教育。

罗伯特医生一直都希望达尔文能够受到良好的古典教育,达尔文在这里生活了7年。但是,他却一直都不喜欢这里。多年以后,达尔文对他在布特勒学校所受的教育是这样评价的:

“布特勒博士的学校对于我的智力发展是再糟糕不过了。因为它严格地进行古典文学教育,除了一点点古代的地理和历史之外,别的什么都不教。从教育的这一点来看,这个学校对我简直就是一片空白。”

达尔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布特勒博士是里奇菲尔德大教堂的神父,他的中学是一所文法学校,教的科目主要是古代语言,如拉丁文和希腊文,数学则教的很少,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教的更少了,甚至就连本国的语文——英文也几乎不教。这里的学生只是偶尔把一些古文的散文翻译成英语,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写和背诵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古诗上面。

学校对作诗特别重视,就连校长布特勒博士本人都曾因自己写的希腊颂诗而在剑桥大学获得过两枚奖章。由于学校的因素,达尔文在学校期间没少阅读名人的诗作,如雪莱、拜伦、司各特等人的作品他都读过。他最喜欢的是古希腊诗人贺拉斯的希腊颂诗,认为只有贺拉斯的颂诗才能让他产生学习这门功课的兴趣。

达尔文虽然也喜欢这些诗,但他自己却拙于作诗。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些自己的办法去“应付”这些学校规定的课程。他收集了大量的旧体诗,然后分出类别后加以剪裁。经过不断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归纳,他慢慢掌握了一些窍门,再加上同学们的帮助,他很快也能比较容易地作出一些题目的诗篇来。事实证明,有效的方法可以帮组人们更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诗歌的同时,达尔文还比较喜欢戏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他常常能一连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躲在一个地方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查理二世》等作品。

通过这些学习,达尔文在学校里学到了一些东西,虽然他对学校的厌恶还是一如既往。可是在课外,达尔文却有各种各样的兴趣。他曾跟一位家庭教师学习欧几里德几何。当了解了对定理的一些明确的论证方法后,他就感到很满意。通过对几何的学习,达尔文觉得,他所学到的东西远比他在学校里学习的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有用得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这些帮助他开启思维的课程,让他掌握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工具。

另外,他还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不少自然科学着作,尤其是吉尔伯特·怀特的《自然史和赛尔波恩地区的考古研究》等,让他对观察鸟类的习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促使他对附近各种鸟类进行了许多详细的观察,并作了记录。

(三)

在布特勒中学的课余时间,达尔文搜集的兴趣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强烈。他急切地想要知道和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力求弄清一些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种热心观察、追求理解的个性显然对他日后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达尔文最喜欢收集的是各种矿石和昆虫。不过,这时他采集矿石的方法还不科学,只关心和寻找各种新奇的矿石,没有设法将它们分类,以便日后进行研究。不过,这时的达尔文毕竟还是个孩子,只是出于兴趣,还不是为了做研究而收集。

对各种昆虫的收集也是如此,都是收集那些以前没有见过的品种,有时也能遇到一些十分稀有的昆虫。每当这时,他都会为拥有一个新的标本而高兴一整天。

在读了鸟类学方面的书籍之后,达尔文对鸟类的兴趣大增。他在这样小的年纪就十分喜欢“在刮风天的傍晚沿着海滨散步,观赏那些沿着奇怪而又错误的路线飞回家去的海鸥和鸬鹚”。

所有这些能观察到的东西,达尔文都会认真地将它们记录下来。

有一天,达尔文在课堂上看到一位同学竟然将一本书放到大腿上阅读,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他很好奇,下课后就找到这位同学,想看看他到底在看什么有意思的书。

这是一本名叫《世界奇观》的书。在同学看完后,达尔文就迫不及待地借来阅读。书中讲了许多他没有见过的事物,如埃及神奇的金字塔、罗德里岛的巨型太阳神雕像、神秘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等。

这本书在同学们中间互相传阅,一下课,大家就都聚在一起争辩书中那些不可思议的奇特建筑是否真的存在。这时,达尔文的心中忽然涌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是能到遥远的地方去看个究竟,那将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达尔文没想到,正是他这种潜藏在心底的强烈愿望,才促成了日后对他影响一生的环球旅行。

在达尔文即将中学毕业时,他的哥哥伊拉兹马斯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并在家中的一个储藏室里搞起了一个小试验室。达尔文经常帮助哥哥,并认真阅读了几本化学方面的书籍。当他在实践中了解到试验方法的奥妙之后,又对化学入了迷。此后只要有机会,兄弟俩就偷偷从学校跑回家,一头钻进实验室里去摆弄实验,有时一直搞到深夜。

这样第二天到学校后,达尔文就会给同学们讲许多有趣的实验。不过,很多实验都是关于如何制作各种气体的。同学们见他那副神魂颠倒的样子,就给他取了一个绰号——“瓦斯”。达尔文听了,不但不生气,还高兴了好几天。

达尔文和哥哥偷偷跑回家做化学实验的事终于被校方知道了。布特勒校长将兄弟俩叫到教导室,严厉地问:

“你们两个干的事已经有人告诉我了,说吧,怎么回事?”

两个孩子吓得谁也不敢吭声,不知道该怎样向校长解释。

布特勒校长继续严厉地问道:

“人们已经提醒请我注意,说你们经常在家里玩一些有毒的化学品,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校长,不是这么回事。”听了校长的话,达尔文壮着胆说,好像有了勇气似的。“校长,我们并没有玩化学药品,而是在做些传导实验。”

“啊,小达尔文,是真的吗?”布特勒校长讥讽地笑道。“这么说,我们的学校有一位未来的波义尔(英国物理学家)和戴维(英国化学家)了?在我的印象当中,搞实验的应该都是成年的科学家,而不是那些连贺拉斯的诗都翻译不了,甚至连最简单的英文动词词尾变化都弄不清的小孩子!”

“可是校长……”达尔文仍然想要为自己和哥哥辩护。

“够了!”布特勒校长打断达尔文的话,“我不想再听你狡辩了。你们被送到这里,是为了接受古典文学教育,不是来涉猎科学性的东西的。现在,你们马上回到各自的教室去,认真学好以前的功课。如果你们还要捣鼓那些与你们不相干的东西,我只好严肃地考虑请你们的父亲来这里把你们领走了!”

此后不久,布特勒校长又在一次早祷后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训斥了达尔文,再次批评了他在科学方面的兴趣,并称他“不可救药”。更严重的是,布特勒校长还将这件事告诉了达尔文的父亲罗伯特先生。

(四)

罗伯特医生一向对儿子寄予厚望,要求很高,但他不理解达尔文的兴趣和爱好的意义。在对青年人教育的问题上,他算是一个比较传统而保守的人。

一天,罗伯特医生将达尔文叫到身边,准备狠狠地批评他一通。

“孩子,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应该好好学习学校规定的功课,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用的事情上。在学校认真学习古典文化,这样将来你才能有知识、有涵养,你在天堂的母亲也能得到安慰。”

“可是爸爸,我对学校里的那些课程一直都毫无兴趣。”达尔文对自己一向敬重的父亲坦白道。

罗伯特医生听了儿子的话后,立即火冒三丈:

“兴趣?你每天除了打猎、养狗、抓老鼠、钓鱼、捉鸟、收集烂石头之外,对别的什么都没兴趣!你再这样下去,会给你自己、给我们整个家族丢脸的!”

校长和老师的批评达尔文根本不放在心上,而父亲也这样说他,让他感到很难过。在他眼里,父亲是个有智慧、有远见和和善的人,可现在连父亲都不支持他的爱好,孤独和痛苦占据了他的心灵。

多年以后,达尔文想起布特勒校长及他的中学学习生活时说:

“谁也没有比我更憎恨这种陈旧、刻板、毫无意义的古典教育了。”

由此我们也能隐约感觉出,达尔文对父亲的不满全部转嫁到学校的制度上去了。

罗伯特医生也渐渐意识到,让达尔文继续留在布特勒学校学习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儿子的兴趣的确不在古典文学,他没办法强迫儿子喜欢古典文学。于是,他决定让达尔文和他的哥哥一样,到爱丁堡大学去学习医学。

在19世纪,上流社会的家庭中存在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有三个以上的男孩,长子应继承父业,幼子应当律师,其他的孩子则到陆军或海军中服役。由于罗伯特医生只有两个儿子,所以他一直都计划让伊拉兹马斯学习医学,以后在什鲁斯伯里开家诊所;让达尔文日后到教会中寻找出路。因此,他先将伊拉兹马斯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读书。而现在,他打算将小达尔文也送去学医。

1824年圣诞节期间,罗伯特医生将自己的这个决定告诉了达尔文,要他第二年秋天也到爱丁堡医学院去读书。

“您的意思,是希望我成为一名医生对吗?”达尔文显然对父亲的决定感到沮丧。

“这有什么不好吗?”罗伯特医生看着儿子说,“你很清楚,我在这里有一个赚钱的诊所,而且事业发展也很顺利,因为医生是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伊拉兹马斯和你毕业之后,都可以在这里开设诊所。我们会为很多人看病,也会有比较可观的收入。”

“可是爸爸,我本来是想学习植物学和动物学的。我希望自己可以继续沿着祖父的足迹前进,而且我也觉得,可能我命中注定是要将祖父留下的工作继续下去……”

“命中注定?”罗伯特医生愤怒地打断了达尔文的话,“你怎么有资格说命中注定呢?像你这样的孩子,命运就是操控在父母手中。我告诉你,你注定是要学医的。不要再跟我讨价还价了,明年秋天你要到爱丁堡去上学!”

再继续争论也没有意义了,父亲不可能同意他的想法,达尔文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

1825年,达尔文在布特勒中学的学习生活彻底结束了。然而他并不高兴,对他来说,接下来的生活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解脱,再钻进另外一个牢笼而已。

同类推荐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作为开创大唐盛世的开元之君,其本身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唐朝初年的命运。首先,他是一个有抱负、敢作敢为的英雄少年,他敢于与父亲一起晋祠许愿、毁隋立唐。其次,他是一个懂得隐忍之道的政治家,在唐初那种血雨腥风的储君斗争中,他安全脱身,最终凭借“玄武门之变”除掉对手,夺取帝位。再次,他是一个勇于自我检讨的清明之君,在他的统治时代诞生了诸如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清廉干臣。最后,他还是一个深受百姓拥戴、为历史所公正评价的有为之君,如此世间才有津津乐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以及青史留书的“贞观之治”。
  • 和珅成败论

    和珅成败论

    纵观和珅的足迹,本书以五个阶段阐述他平步青云的经过,围绕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全方位地展开论述,用一个阶段叙述一步失足沦为千古恨。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叙述;由于历史时期的原因,书中也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主要体现材料的真实性。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是以年为经,以事为纬,条块结合,前后照应。
  • 瑞安古代清官故事

    瑞安古代清官故事

    本书精心遴选38位我国古代温州瑞安籍以及在瑞安任职的清官,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细节描摹,配以形象生动的人物插图,讲述其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事迹。本书对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树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意义。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由商传编著。讲述了朱元璋可以说是成功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从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不懈奋斗。
热门推荐
  • 专属爱情:转身再遇你

    专属爱情:转身再遇你

    萧瞳再踏上这片土地,往事一幕幕在心里涌现,看着这片天空,想着自己当初离开时的那满腔的恨意,如今的自己似乎已经可以笑着面对了。
  • 天地有剑

    天地有剑

    天地有剑,生死有命。他能够想到的的是,长安有雪的那一年,皇城一夜之间多出来一座祭坛,国师站在祭坛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身有万丈光芒……直冲天际……长安从此再也没有下过雪。百年后,望城少年,带着满腔热血,踏上了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道路……
  • 肉身的秘密

    肉身的秘密

    如果我告诉你,这片宇宙为人身,星系为人脏腑,星河为人经络,星球为人穴窍~你,会相信么?
  • 少年江湖饮

    少年江湖饮

    公元九百年九十年代初,大宋天下既定,四海归一。怎料江湖之中,风云再起。短短数月,三大门派重要人物相继被杀。与此同时,武林中众说纷纭,世人盛传一白衣少年身怀异宝,或曰“武功秘笈”,或曰“藏宝图”,就连销声匿迹二十多年的魔教也因此重出江湖。三大门派的血案与魔教有无关联?少年身上的异宝是真是假?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否隐含着惊天密谋?敢问各位看官酒是否备好,故事已然开始……
  • 这是我家小软萌

    这是我家小软萌

    慕祁以为自己喜欢这么多年的小丫头是个小乖乖,结果,她不是他想象中的小丫头……甚至,有点~邪魅??时溪:?我可乖了(叉会儿腰)
  • 会走路的大树

    会走路的大树

    《会走路的大树》是《小学生必读名家》系列之一是由著名儿童文学家金近先生编著。金近先生对儿童有着深挚的爱,他通过自己的文字,“寄寓自己的爱憎褒贬,从而启发少年儿童驱除丑恶,追求完美。”他一生致力于为孩子们写故事,他的故事不仅语言清新幽默,富有幻想,而且极富教育意义,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家长们,以及……
  • 何言红豆尽相思

    何言红豆尽相思

    3岁,她开始记得被他欺负;15岁,她莫名其妙被他夺去了初吻;23岁,她迷迷糊糊尝了禁果,他要她对他负起责任;25岁,她歪打正着,做了他的新娘;27岁,当孩子都会满地跑着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牧相思才愕然惊觉,她是不是被何言那个家伙给算计了?已经从俊朗少年成长为成熟美男子的何言,一把抱起地上玩耍的儿子,对着她,笑的意味深长:“儿子,以后你还是像我比较好。”当所有的一切都尘埃落定,她忽然觉得有那么一点感恩,如果有一个人,肯那么用心的对她埋下幸福的陷阱,那么,就算每次都迷迷糊糊的中他的圈套,又有什么不好呢?他和她,从青梅竹马到白首黄昏,差了三岁,满了一生。
  • 开挂大佬不一般

    开挂大佬不一般

    农家田园――女主:我不想种地,也不想女承父业。青春校园――女主:我不想打架,也不想学习。……系统:那宿主,你想干什么,好吃懒做?女主:就算是,那又怎么样,我有人养的,不用你操心,哼。男主:说得对,我养,以后你什么也不用担心。系统:行行行,是我错了,怪我太耀眼。(灯泡????)(爽文)
  • 无为予诺

    无为予诺

    当孟二爷第一次见无为时,无为眨着雾蒙蒙的眼睛,懵懂不谙世事。二爷无奈地想,得护着长啊!没办法,谁让人家的爹救过自己。然后,当无为十八岁的时候,孟二爷便知恩图报地以身相许了。无数的名门淑女为之垂泪,二爷你早说你这么知恩图报,我天天让我爹扒着你家门口等着救你QAQ。无为年幼时只致力于一件事:当神棍。后来变成了:找回自己的狗和在用棋艺花式打败孟二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孤女在局势变幻莫测的惊涛骇浪中,幸运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定海神珠的故事。
  • 灵天神帝

    灵天神帝

    荒古时代陨落的一方强者孟辰,九世轮回降生灵天大陆,且看其踏遍大陆,脱束缚,逆乾坤,重展荒古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