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98800000022

第22章 硝烟弥漫(4)

075

1937年12月12日凌晨三点,国民党将军唐生智要求坚守南京,而蒋介石下达命令让部队撤退。由于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时的混乱,致使守军大部涌向已被日军封锁的长江。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这样报道:“随着夜幕降临,中国士兵溃不成军,纷纷丢下武器,全力渡江,由于船少人多,到后来竟到了几万人抢夺两三条渡船的地步。惊恐的船员拼命阻止想要上船的人群,他们用斧子乱砍抓住渡船和触板边上的士兵的手臂,当最后一条船也无影无踪后,士兵几乎疯狂地抱住或抓住铁轨枕木、木板、澡盆或是从附近人家夺来的木门,跳入江中。”

076

1937年8月的淞沪会战后,宋美龄10月11日在《时代周刊》上发表电讯:“我在下达必要的命令挽救这些英雄的生命与对中国的忠诚之间,经受着折磨。”

077

1937年12月15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想乘车从南京到上海发稿,却遭到日本方面的阻挠。最后,他凭借自己的机警上了美国的“瓦胡号”炮舰离开南京去上海,发出如下报道:“在我登船之前,又一次惨剧发生了,二百个中国男子在江边马路上被屠杀。扫射和刺杀只持续了十分钟。日本兵命令男人们在墙壁前排成一列,加以枪杀,然后许多拿着枪的日本兵,乱七八糟地在中国人尸体周围毫不在乎地用脚踢,如果发现有活着的,就再补上一枪。”

078

1937年12月14日,西方记者德丁驱车离开南京,但到了南京以东50公里就被当地日军挡了回来。几经交涉之后,日本当局最后决定允许德丁、司迪尔、门肯、史密斯4名西方记者于12月15日乘美国的“瓦胡号”炮舰离开南京前往上海。上了炮舰后,记者司迪尔立即以他擅长的社交能力说服了“瓦胡号”上的无线电发报人员,将他亲眼看到的日军屠杀中国百姓的暴行抢先发回了《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当日该报的第一版就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司迪尔的这篇电讯报道,主题是《日军杀人盈万》,作为目击者,司迪尔真实地将刚刚陷落的南京城“地狱般的四天”报道了出来,马路上积尸高达五英尺的悲惨场面公诸于众。

079

1937年12月15日,《芝加哥每日新闻报》报道:“南京已是一片生灵涂炭,用‘地狱般的四天’来描述南京城‘围城’和‘陷落’的惨状最合适不过了。我们撤离这座城市时所看到的最后一个景象,是在南京下关江边,沿着城墙,有一群约300个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正在被集体枪决,而江边早已‘积尸过膝’。这种血腥的场面,在南京陷落后的几天,已成为这个城市特有的景象。数以万计的生命惨遭屠戮。我们一行人不得不从堆积高达5英尺的尸体上走过去。而这些堆积的尸体早已被经过城门的日军的卡车和炮车碾压过多遍了。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080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刊登题为《所有俘虏均遭屠杀》的报道,报道中第一次使用了触目惊心的“南京大规模的暴行”一词,日本侵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引起了世界舆论强烈的、巨大的震动与反响。

081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报道:“日军占领南京后的第二天,便开始了他们疯狂的大规模抢劫,强奸妇女,屠杀平民,烧毁房屋,集体屠杀战俘与身体强壮的男子,把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南京的道路上尸骨累累,汽车经过时要先将尸体移开,才能通行。日本军队占领下关门之后,对守备队进行了大屠杀。中国士兵的尸体遍地成堆,高达6英尺。到15日深夜,日军还没有清扫街头,两三天中,军车来往频繁,从凌乱的尸体上频频碾过。”

082

1938年8月,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冒险驱车在汉口的主要街道检阅了8万名武汉市民,日本刺客很有可能潜伏其中。《芝加哥日报》记者AT斯蒂尔这样报道:“此次检阅是蒋介石在公共场合露面为数不多的一次,对民众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在拥挤的人群中有职员、劳工、学生,还有负责坐在敞篷车里的蒋介石夫妇二人安全的警察。”

083

1938年8月至9月间,美国记者斯诺在汉口待了7个星期,他在《斯诺眼中的中国》中这样写道:“武汉的夏天本就很炎热,再加上日本飞机定期轰炸,使炎热的天气显得更加沉闷了。人民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愿意和日本人一拼到底,只是没有被动员和组织起来。想去动员人民的人却受到重重阻挠。倘若武汉、长沙的城市居民和它们周围的两千万居民都被组织起来,加以训练、武装,我认为日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攻克武汉的。有了适当的防卫和反击,武汉是守得住的。”

084

1938年,日本《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正刚报道:“我于1937年12月15日夜间,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办事处前面马路上,看到数万人头攒动,一望无际的中国人群,被赶赴下关屠场。在天色微明的扬子江畔,一片黑黝黝的尸体堆积如山,在尸山里蠕动的人影,至少有一百人以上,他们在日军刺刀的逼迫下转来转去拖曳着尸体,丢向江里。作业完毕,这些苦力被排列在长江岸边,哒!哒!哒!一阵机枪扫射,这群人仰面朝天、翻身仆地,都跌进江中,被滚滚波涛卷走。据在场作业的一个日本军官说:这里被杀害的中国人大约是两万人。”

085

1939年5月3日13时17分,重庆上空,涂有血红圆盘标志的36架日机,在震天动地的声浪中盘旋。日机从容编组列阵,轮番向两江汇合处的半岛投放炸弹,战时的陪都重庆倾刻间笼罩在浓烟烈火之中。日本海军航空兵部在其第531号战斗简报中这样报道:“第一空袭部队乘着天气良好,对敌首都重庆实施了强烈攻击,这也是本年度我军的第一次攻击。担任第二天空袭重庆任务的日本海军航空兵部继续向该报炫耀,第一空袭部队27架中型攻击机,穿过云雾和山顶之间,乘天色昏暗于20点30分再次对敌首都实施轰炸。”

086

1939年5月3日,日军轰炸重庆,景象惨烈。英国《路透社》报道:“经过三个月的准备,日本陆海军决定轰炸重庆。中午1时17分,日机分两批各18架飞机侵入重庆上空,沿海、长江北岸呼啸轰炸。人口稠密、工商业繁荣的市区,瞬间陷于冲天烈焰、滚滚浓烟之中。”

087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驻远东首席记者白修德于1939年5月3日发回报道:“那一天,我和同事们一起,离开待了很久的防空洞,到嘉陵江岸边看日落。刚到江边,就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警报一齐响了起来。这时候,只听见从无云的天空里传来一阵轰鸣声,接着便看见由27架日本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像加拿大天鹅在春季从路易斯安那州飞向北方一样摆着漂亮的V形阵势,逐渐接近。我们登上一座山顶,那里的视野更开阔。数百枚银光闪闪的燃烧弹倾泄在这个城市,输电线被炸断,自来水干线也被炸毁,街面上遍地积水。在没有灯光的夜,只有火光,没有水救火,全城肆虐的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整个重庆旧城被大火吞噬,狼狈不堪。”

088

1942年,美国海军部部长兴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说:“数周以来,贵国在长沙取得的伟大战绩,不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所有同盟国家共同的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089

194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自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就是中国的长沙大捷。”

090

1942年1月18日,长沙会战结束。美国罗斯福总统给予长沙会战很高赞誉:“中国以劣势装备,对抗优越的敌人,此英勇奋战之精神,极大地激励了其他联合国军民,是难能可贵的好榜样。”英国《每日电讯报》也在当天发表社论:“此时的远东是阴霾密布,现只有长沙上空的云彩日见光耀夺目。”美国记者福尔门氏也做出了报道:“中国第三度长沙大捷证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若中国军队的武装配备能与日军相等,那他们就能很轻易地击败日军。”

091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这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唯一一次境外军事行动。缅甸失守后,英国《新闻纪事报》报道如下:“没有接受中国军队的援助,是我们最大的错误。依靠中国的军事援助,英军本来是可以挽救仰光乃至缅甸全境的。”

092

1942年3月的缅甸同古一战,中国第200师入缅军以9000人的队伍,竟抗击两万多日军达12天之久,使日本的军队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创。同古的胜利,矫正了西方对中国军队以往的歧视和偏见。《泰晤士报》发表评论称:“同古的命运如何,暂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顽强作战的经过,足以在中国军队的光荣册上增添新的一页。”

093

1942年3月22日,《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指出,缅甸之战,对日本是一个考验,足以改变日本之命运。

094

中国入缅军队在缅取得仁安羌大捷,这场战役中,孙立人将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日军一个加强联队,还救出被困的7000多名英军和500多名美国随军人员。一时间,国外多家报纸都以“华军拯救缅甸盟军”、“华军解救在缅被困英军”等标题,大力报道。国际舆论的焦点,从当时战事吃紧的澳大利亚一下转移到缅甸。《纽约时报》还发表文章称,缅甸的战事,是一场真正的“中国之战”。

095

英国媒体对仁安羌大捷中中国军队的支援赞赏有加,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中国派出有力援军向西挺进,打通与英军的联络,中国援军在此役中发挥出空前之抗战威力。”路透社也发表电讯称:“仁安羌一战,中国远征军给予英军极大援助。”

096

1942年4月2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称:“中国的远征军克复仁安羌,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这是缅甸自开战数周以来,盟军部队迎来的首次胜利,足以证明同盟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能产生巨大的效力。”

097

1942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当前战局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中缅边境有一条固若金汤的‘巍然之长城’屹立不倒,而筑成这条长城的,正是那些久经战阵的中国士兵,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刚强不屈的勇气。这些中国士兵虽然作战武器不佳,也没有空军协助,但对敌人毫无畏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

098

《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中国军队在滇西的战斗时指出:“虽然现在的战局不足以判断中国能否再打一场长沙会战那样的胜仗,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中国军队正在以智慧和英勇的努力,再造一个长沙战役。”

099

1944年3月,我驻印军队取得缅北胡康河谷战役大捷,《纽约时报》于1944年3月19日发表评论称:“中国军队正在以他们特有的作战经历,向人们证明,只要他们有足够良好的作战武器,充足的给养和完善的供应,他们就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和最好的战士。”《纽约时报》甚至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惊人能力,世界上绝对没有其他军队能比他们做得更好,他们是任何部队都难以战胜的。”

100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报道缅北胡康河谷战役大捷,倘若有的人怀疑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那他一定没见识过中国军队在胡康河谷的战斗。

101

美国《费城新闻报》这样评价中国军队: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坚韧的和最不寻常的民族之一,他们不辞千辛万难,如钢铁般地为盟国维持着生命线。

102

1944年,美国《纽约日报》发表评论:湘西会战可视为中日战争转折点之暗示。东线战场的局部反攻亦由此展开,直到战争最后的胜利。

103

湘西会战从1945年4月9日开始,于6月7日结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参与作战的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日军投降前中国战区最高负责人冈村宁次策划的此次会战,使得大日本皇军成为中国军队案板上的肥肉。”而美国《纽约日报》也这样评论湘西会战:“1937年亚洲战争发生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以与敌军同等武器在国内骁勇作战,在空军的协助配合下,具有优势装备的华军,现已粉碎日军进犯重庆东南250英里芷江美军基地之妄想,此一佳音,可看做是中日战争转折点之暗示。”

104

1948年9月,沈阳攻克后,山西太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的主要目标。太原是保卫傅作义将军抵抗共产党的最后一座孤岛。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罗伯特·多伊尔赶往山西采访了傅作义将军,后在发回的报道中写道:“飞机在抵达山西省西部边界时,我低头看见山脉连绵不绝高低起伏,险峻的山峰遍布其中,山坡上是一层层梯田,干涸的河谷成为一片焦土。太原形势危险,这是显而易见的。这座正方形的城市四周筑有围墙,与一面山坡相对,山上遍布共产党军队的碉堡。阎锡山的军队占领了西侧一线的几座山,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矿。在距离城墙322公里的地方,共产党的部队可以炮轰太原城,火力范围在北部可以覆盖整个飞机场,在南部可以覆盖两个大飞机场。”

同类推荐
  • 红楼之开国篇

    红楼之开国篇

    早穿了五十年,乱世已现,国朝将立,红楼开国四王八公十二侯,站个什么位呢?我将登基,加冕为皇!
  • 新时代穿越

    新时代穿越

    主角王纲在穿越公司进行的元朝穿越,说是穿越也不是很准确,又类似于网游类。总之看了你会知道了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和平继承刘备家业,带着蜀汉集团文武们一起飞。保荆州,得天下。PS,推荐老书(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有人说:二十四史

    有人说:二十四史

    《有人说》以《二十四史》为史料素材,全书共12篇故事。故事的写作视角为一些历史事件中的人物,以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经历过的故事。比如以秦舞阳为视角去看待荆轲刺秦王的《秦舞阳说》;以屠岸贾为视角去看待赵氏孤儿的《屠岸贾说》;还有以赵祯为视角去还原“狸猫换太子”这个离奇传说背后真实历史的《赵祯说》等。全新的视角描述,在严肃的史料内形成和传统历史观大反差的新观点,激活读者对固有思想的新思考。
热门推荐
  • 江山谁主

    江山谁主

    流水韶光,是谁酩酊旧梦:她十二岁,他说,“待你长成,我便娶你。”十五岁,她赠他纯钧剑。十七岁,她另择济王为夫婿。十八岁,他凌逼济王,与她反目成仇。她囚入天罗地网,他拖着病体营救,以他死,换她生。她为他送葬,从此孤寂行走于万念俱灰的人生。一曲醉生梦死,换谁死生以之:他战场归来,满身戾气,联合对手,扶立新君。“十一,从最初的相救,到后来的相助,都只是你的补偿?”“韩天遥,你令我太失望!”她决绝而去,毅然入宫,成了当朝贵妃,宠冠后宫。他抚琴而奏,奏她教的那支醉生梦死。耳边,是出征前她的誓诺:“遥,待你归来,我将是你的妻。”醉生梦死里,他眸深如夜,誓不罢手,“十一,我绝不恕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强者生活就是这么惊心动魄且浮夸

    强者生活就是这么惊心动魄且浮夸

    无须修炼,便是强者。成熟的男人,只期待种田的快乐。他以为,今后的生活将会朴实无华。且枯燥。却因每次打架都要氪金这件事,变得惊心动魄。且浮夸。
  •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2006-2007年度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课题优秀成果编辑而成。
  • 冷酷总裁小魔女

    冷酷总裁小魔女

    “爹地,等我长大了,我嫁给你,做你的新娘好不好?”“好,那宝贝要快快长大啊!”“恩。”她是他收养的孩子,彼时一句无心的许诺,让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面对她的爱。面对如此出色的“女儿”,他真的还能够对她视若无睹,无动于衷吗?他们“父女”之间又会何去何从?
  • 如若有你易世欢玺

    如若有你易世欢玺

    [请自觉忽略前五章,但是后面肯定好看]四年时间是1460个想你的夜晚,是跨越几个经纬的距离,是日日夜夜挠痒人心的恶疾。我追随着你的脚步,距离不只是刻度尺上的距离。再站在你面前,却失去了当年告白的那般勇气。你属于千千万万的粉丝,我不曾拥有你。四年时间,我从北京走向纽约,从木台走上世界舞台,从嘉禾走到易世。我有近亿的粉丝,我有自己的工作室,我有顺顺利利的星途,却没有你。我见过很多奇迹,太阳从赤道追上极地,百年难遇的星座轨迹,B612星球的玫瑰跟狐狸,却没有遇见你。"你说我怎么就喜欢上你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凉默

    凉默

    本文是一部治愈系的现代小说,何凉从小性格开朗活泼,父母带着他到北方城市打工的这段经历造成了凉的精神分裂,变得内向孤僻的何凉和他的妈妈搬入一栋3层的平房,遇到了不羁的高中生夏默,两人之间的关系......
  • 抗战最牛山寨

    抗战最牛山寨

    军事发烧友高寒意外获得了超强战力,他穿越抗日战争年代,成为了占山为王的土匪,专劫鬼子汉奸,要钱也要命,各种神奇的手段,令日寇闻风丧胆。本书是一本复杂的爽文,爱恨情仇、热血豪情,酣畅淋漓打鬼子。
  • 襄毅文集

    襄毅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蜜来袭:冷少的秘密新妻

    甜蜜来袭:冷少的秘密新妻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方月雨想不曾认识那个叫做凌靖辰的男生,因为他,自己的生活被搞得一团糟,本以为退学远离他身边就好,没想到,有些人并不是你想逃离想忘掉就真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