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9100000023

第23章 领衔:徐则臣(7)

徐则臣: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人吵的地方不愿去,生活上也极力化繁为简,越简单越好,如果不上班、没有别的事,我可以在家里吃一个星期的馒头和方便面不出门。所以,我只会留恋那些能让我安静下来的时间。而我的经历只有三大块:进学校之前,就是六岁之前;在学校里,有一段时间教书,也是在大学;然后就是现在的工作。我很怀念在学校的时候,一是教书时,那时候刚二十二岁,自以为是个知识分子,但其实懵懵懂懂,现在回头想,那种稀里糊涂的感觉非常好,因为我一直在生活内部打滚,跟一群年轻教师东奔西突,没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生活着”的感觉却很清晰;再一个就是在北大念书时,也是好日子,我早早就把学分修完了,就为了有大块的时间看书和写作。我写作喜欢有大块的安静的时间,室友们都去上课了,我一个人在宿舍里敲电脑,整个人沉浸在小说里,谁都不会干扰,哗哗哗地写,速度也比较快。在北大时候写了不少,很多这两年发表的小说都是那时候的存货。写了长篇《午夜之门》,中篇《啊,北京》《西夏》《我们在北京相遇》《伪证制造者》,还有短篇《花街》《大雷雨》《最后一个猎人》等,产量比较高。现在不行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杂事多了,有很多分心的事情,写作速度慢了很多,写作习惯也变了,对文学的想法也有所改变,写的东西就少了。慢有慢的好处,少也有少的好处,一个人哪有那么多话要对别人说?哪有那么多故事要对别人讲?现在写得少,但写作状态我还是很满意的,就是不会想当然地乱写了。过去有点想法就急吼吼地动手,现在尽力让它沉淀,觉得非写不可了才开始。我希望写出来一个是一个。工作可能会耽误一部分写作,我倒是觉得作家还是要有个写作之外的事情做,否则关在家里很容易让自己跟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断了联系。工作是一个你进入生活第一线的通道,是你获得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平台,是你验证感觉和体悟的现场。只要工作本身不足以把写作废掉,我觉得作家还是应该找点别的事干干。

带着卡夫卡标记的“启程”

——评徐则臣的小说

陈彦

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精神出发地。作为读者,我们时常遗憾对世界与自我的理解如此之晚。因为对自我处境没有清醒的审察,所以我们没有什么惶惑,更说不上什么生存的恐惧感,所以也很少能够理解那些颠三倒四、古里古怪的作家,比如卡夫卡。对于我来说,卡夫卡曾经是个古怪的作家。在给情人密伦娜的书信中,卡夫卡不断地描述恐惧,各种各样的恐惧,而其内在都指向那个作为“犹太人”的生存恐惧。当然,在卡夫卡那儿,也有甜蜜与情欲、热切的关怀与惦念。可是,夹杂到如此众多的惶惑与恐惧当中,一点甜蜜的气息竟然好像都是为了衬托那个巨大的不幸——在浩漫无边的生存中,他比我们所有人都站得要低——一直低到把整个世界压到了自己身上。

当我带着卡夫卡给予我们的精神经验,走近徐则臣的小说世界时,我看到了不同的精神形式中潜藏着同样的恐惧和梦幻。在最隐微而内在的层面——那个由文字结构的全部经验世界中,徐则臣笔下的叙事者几乎是带着卡夫卡的精神标记开始了自己的精神成长史。

这里有一个“启程”的故事。它也来自卡夫卡。我愿意把它作为徐则臣小说的开端,是他少年时期的幸福渴望与恐惧战栗的镜像。如果不是,何以在《逃跑的鞋子》中会铭刻着六豁老太这样的乡村传奇,《奔马》中男孩“黄豆芽”对于未曾经验之物的强烈渴望?

“启程”的故事没有起讫结束的时间。卡夫卡总是如此突兀地开始——“我吩咐把我的马从马厩里牵出来”——而这似乎就是关于徐则臣小说的最好譬喻。“我”吩咐把“我”的马从马厩里牵出来。可是,仆人没有听懂“我”的话。“我”便亲自走进马厩,给“我”的马上鞍子,然后跨上马——远方的号角声已经响起来。“我”问仆人是什么意思,他却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没听见。那号角声是吹给知情人的暗语,或者是那些中了魔法、受了蛊惑、血液当中涌动着不安与渴望的人。“我”要离开!可是,你要到哪儿去?仆人问。“我”说“我不知道”。“我”只想离开“这儿”,我只有经常地离开“这儿”,才能达到“我”的目标。可是,目标是什么?仆人又问。“我”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离开此地’,这就是我的目标。”

“离开”的渴望是从对彼处生活的期待开始的,那是吹给知情人的号角,无论它来自构想,还是源于真实。在对本乡本土的记忆中,徐则臣呈现的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变迁,也不凝聚于田园化的乡村经验书写,而是在另外一种维度上开辟乡村。作为一种文本形式的乡村,它是承载徐则臣的焦虑与渴望的容器,就像我在《逃跑的鞋子》中所看到的那样。六豁老太的历史早已耗散于无字记载的乡村历史中,但是作者带着自己被阻滞的热情与渴望,从村人记忆中淘寻她的生命历史。我不把她当作寻常的乡村人物,而当她是作者童年世界的象征。解开她,我们或许就得到了进入作者最初的想象世界的符码。

六豁老太是被一次强行的诱拐或买卖“植入”海陵地方的人物。疏离了原乡的经验和记忆,六豁老太成为海陵地方的一个传奇:她不断地“离开”,不断地“启程”。但是,却遭遇了充满神秘色彩的阻隔。“八条水”,一座被八条水环绕的村庄,这是我所能想象的最可怕的困境。哪里才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多雨的夏季,河水漫溢,时光在此耗尽,生命的多样可能性被锁闭于一座狭小的村庄中。其中,有过一个又一个短暂的时期,孩子充实了乡村女人的饥饿心灵。但是,孩子却不幸地接连死去,于是“离开”的激情一次又一次驱动起饥饿的乡村女人。然而,八条水环绕的堤坝却成为本质性的围困。离开和留下成为一个悖论,以至“离开”的行动已仪式化了——它只是表达着生活于别处的渴望而已,围困却是终成必然的结局。

这种在离开与留下之间实行的自我限制,使得主人公经历着晦暗的精神旅程:从人群中抽离而出,成为形象古怪的游离者,给人带来传说或惊恐。作者在精神上切近这些乡村与小镇上的另类的“他者”。作者貌似平庸地融入生活,可是我们却看到作者在悄悄寻觅游荡在世界边缘的灵魂,并懂得他们。在此意义上,《逃跑的鞋子》这样的乡村故事是寓言式的,它契合着卡夫卡式的精神悖论——启程,“我”不需要带任何干粮,旅行非常漫长,要是“我”一路得不到任何东西,“我”肯定得饿死。但是,干粮是没法救“我”的。那什么能够救“我”?卡夫卡用一种幸存者的侥幸口吻说道:“所幸的是,这的确是一次真正惊人的旅行。”——有些更有价值的收获偿报了这些受到号角声召唤的人,为此而忍受精神以至肉体的双重饥饿是值得的。

《奔马》中的孩子们一旦受到“远方”的招引,就成了那个遥不可及的“远方”的共谋犯。“我”向男孩“黄豆芽”绘声绘色描摹奔马的快乐,“马跑得那个快呀,风经过脸上和耳边就像一只只手。真的,人就像飞起来一样。”可是,“我”也并没有尝到过奔马的快乐。这是梦想的诗学,是关于“远方”“梦幻”“招引”等等一切想象之物以及一切未曾经验之物或者不可能之物的渴望。“我们”都没去过那儿,男孩“黄豆芽”甚至不会骑马。可是,为了获得远方的快乐偿报,触犯禁忌是值得的。“奔马”成为一次启程的象征。我得说,徐则臣的这几个短篇在精神上几乎是卡夫卡的回应。

从乡土世界进入现代性的大城北京,由于日常生存层面的广泛展开,“启程”的精神意味显然趋于隐匿而内在了。在作为文本形式出现的乡村世界,孩子的视角指向通往渴望与恐惧之地的道路。承载着作者的意义焦虑,乡村世界显得抽象而更具象征意味,它不展现复杂的乡村社会的结构关系,好像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那样。当然,这种观照视野的差异我们可以获得社会史的阐释。

然而,徐则臣的乡村书写和沈从文不同。孩子的视角限制了徐则臣对于更加复杂的乡村现实的审察,但是原因不在作者,而在于现代历史中乡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进入现代历史时期,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以后,乡人作为被组织起来的村民,不再具有自主而有机地组织自我社会生活的功能。国家行政权力所贯彻的垂直的乡村管理,使得历史上活跃于乡土世界的士绅阶层彻底消失了。从城、乡、镇、村,被纳入组织化的社会体系的村民成了无须参与筹划社区共同事务的散沙式个体。作为这样的个体,徐则臣很难获得乡村经验的社会历史维度。但是,它却开掘了另一种深度——作为个体的“梦”的深度——一种本质性的渴望与焦虑,以至于徐则臣的乡村书写在其精神形式上是象征性的。

然而,一旦这种现代个体的梦想与恐惧进入更具结构性的现代都市,乡村孩童的渴望与焦虑却获具了更为广阔的现代历史意义——现代性进程中,由“启程”到“进城”,它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语义场。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生存焦虑,城市身份认同的迷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形而上层面的意义的惶惑——“我在‘这儿’到底为什么而活?”——这是徐则臣小说《天上人间》中的主人公们不断面对的问题。无论是边红旗,还是沙袖,还是叙述者穆鱼,都和这个社会性的、同时也是个体性的精神问题纠缠在一起。“乡村”作为徐则臣的“启程”——它既是精神意义上的,也是文本意义上的——而“城市”作为徐则臣“梦想的诗学”的社会性展开,承载着更为广阔的历史意义。

曾经有过一度时期,北京是心灵的故乡,是一处居民的老家。与此相对的是上海,它是一个大旅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在此汇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街头,除了疾驶而过的别克小汽车,它还游荡着来历不明的外国人、打工者、失业者、打劫者、妓女、流浪汉,以及形形色色涌入这个城市的匿名者。但是,老舍时代的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它却既复杂而又有亲切的边际,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我们不用追述得太远,就可以知道,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汇聚到北京的天桥下、胡同口。这些“大门口的陌生人”孜孜不倦地聚集、游动,像水一样钻入每一点狭小的生存缝隙。“他们”让“我们”不安而且厌烦:他们是“外地人”,而且还是衣衫敝陋、口音乡土的外地人。

同类推荐
  • 大仲马经典作品合集(套装共15册)(英文版)

    大仲马经典作品合集(套装共15册)(英文版)

    本套书包括《基督山伯爵9册》和《三个火枪手6册》共15册。《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is an adventure novel by French author Alexandre Dumas (père). It is one of the author's most popular works completed in 1844.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France, Italy, and islands in the Mediterranean during the historical events of 1815—1839: the era of the Bourbon Restoration through the reign of Louis-Philippe of France. It begins just before the Hundred Days period (when Napoleon returned to power after his exile). The historical setting is a fundamental element of the book, an adventure story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mes of hope, justice, vengeance, mercy, and forgiveness. It centres on a man who is wrongfully imprisoned, escapes from jail, acquires a fortune, and sets about getting revenge on those responsible for his imprisonment. However, his plans hav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innocent as well as the guilty. In addition, it is a story that involves romance, loyalty, betrayal, and selfishness, shown thr
  •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著的大作家,也出过不少大评论家,比如唐代司空图,就写过文学评论经典《二十四诗品》等作品。近现代山西文学史上,同样有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评论家,比如李健吾等。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学评论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评家》杂志为核心,凝聚和培养出一支在全国评论界令人瞩目的评论家队伍,成为“晋军崛起”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评论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素养越来越厚实,评论视野越来越广阔,写作成就越来越突出。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

    《天才老师和奇葩学生》主要讲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书中有善于搞怪的学生,也有长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人生路途的师者。校园里的种种经历构成了青少年生活中最为丰富多彩的美好时光。品读这些作品,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感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形之外

    人形之外

    这阴暗潮湿的破地方呆的太久都忘了人间是个什么模样地府就和我家后庭院一样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就连阎老头最后也看不下去了要强行赶我走可判官和孟婆哪管得住我?他们根本对我束手无策离我上次从人间过来到现在得有多久了?五十年?一百年?是时候重新回去了,来见识见识新世代的人类还有新世代的“我”
  • 吃货的世界大冒险

    吃货的世界大冒险

    既然穿越了为啥还要跟着剧情走?当然要把剧情改的一塌糊涂才不算白来好吗。动漫、电影、小说、游戏,想穿的世界很多,并拒绝跟着剧情走,因为那看起来像是个被操纵的傻子一样。
  • 小怪诞

    小怪诞

    放学必经的房屋窗子上的红影,楼上的脚步声……一切一切惊异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 奇妙的科学世界

    奇妙的科学世界

    未解世界许许多多的奥秘现象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简直捉摸不透,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它的真相是什么呢?《未解世界的真相》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展现了宇宙世界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科学探索发展等,具有很强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思考、增加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王龙、文海模编著的《奇妙的科学世界》为《未解世界的真相》丛书之一,《奇妙的科学世界》系统地介绍了科技之谜,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宇宙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各种奥秘现象。
  • 又双叒是哪个大魔王

    又双叒是哪个大魔王

    天才少年封赫作为最后一名人类宣布死亡,机器人占领整个赤县神州。封赫原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解脱,可当他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在1000年以后,人类与机器人和平共处,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作为最后一个人类不是已经灭绝了吗?我又是否有能力除掉机器人,让人类重回世界领导者
  • 荒界主宰

    荒界主宰

    在这个世界,陨落之后谁会记得你?陨落的天才,无名的鼠辈,哪怕是最普通的人都无法留下太大的痕迹。所以我所能做的便是让自己一直活下去,结束自己所仇视的人,直到她再次回来。
  • 混沌第一人

    混沌第一人

    数千万年前混沌第一帝为守护万界而死,而他的本命帝宝成为了无主之物,引得多方争夺,而在一次争夺中帝宝神秘失踪,也因此万界迎来了长达数百晚年的和平但谁也没想到帝宝就在在灵空界,乾坤星的某处的深坑之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帝宝仿佛察觉到了什么,亮光一闪,远在地球的叶天,走在路上似乎感觉到什么,一时失神,结果被迎面而来的卡车撞,但也一次叶天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中学生读简媜

    中学生读简媜

    简媜以散文知名,其文字曾经入选海内外多种文学选本,获得过台湾岛内三大散文奖。简媜的散文颇具古典文学的素养及传统浪漫的情怀。本书精选简媜散文名篇,大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学生语文考试篇目。集实用性和欣赏性于一体。
  • 契约新娘:总裁的迷糊小甜妻

    契约新娘:总裁的迷糊小甜妻

    他,是暗夜的帝王,一手遮天,拥有绝世容颜,令女人趋之若鹜,令男人闻风丧胆。她,只是一个身世不明的孤儿,为救青梅竹马的恋人而不幸身陷囹圄。他在她最绝望的时刻如神祗般从天而降,解救与她。而她,为了报恩也成为了他的契约新娘。冰与火的碰撞,是相互交融还是两败俱伤?他说【在遇见她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在失去她之前,我从不知道有一个人会对我有如此深刻的影响。】她说【他是我最爱却也最恨的人,但这都改变不了我仍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