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9100000048

第48章 领衔:杨志军(7)

扎西尼玛抹着眼泪,看到卓娃身下身边都是草,吃惊地说:“牧草?这里有牧草?”他举目远看,又说,“看啊,前面是绿茵茵的。”

我们走进了我的故乡巴颜喀拉草原,走向了我家曾经的草场。

我们惊呆了:一片翠绿,是一望无际的翠绿。我们离开时那种一片黄、一片黑、一片灰的破败风景已经不见了。

我们抬头望远,更是惊讶:一片冰白,座座雪山列队而来,绵延而去,就像我刚出生时看到的那样。失去的雪山回来了,所有灰铁似的岩石都被冰雪覆盖了。

我们悲伤而兴奋地朝前走。

宽阔的河水在阳光下流淌,沉稳而舒缓,似乎它不想流走,它想永远待在巴颜喀拉草原,待在我家的草场。

不远处,依然耸立着高高的佛塔,旁边方形的嘛呢石经堆被洗刷得干净明亮,七彩的经幡向四面瀑泻着,鲜艳如初,猎猎如鼓。

和佛塔遥遥相对的真言石上,象征人类早期游牧活动的人、马、牛、羊的岩画和苯教咒语更加不清晰了。真言石顶上,硕大的野牛角和一圈儿羚羊角以不朽的姿态,坚顽地定格在时间的流逝里。

河流两边,草新花艳,一任蔓延。离河湾大约两百米的高地上,依然升起着我家的帐房。帐房周围是几头牛、几只羊,帐房向南一百米,那座由草冈变成的光秃秃的土冈,如今又变成青青苍苍的草冈了。

帐房门口传来一阵藏獒的叫声。

我和扎西尼玛都喊起来:“鲁噶,鲁噶。”

公獒鲁噶朝我们跑来,它身后居然跑动着五只小藏獒。

我们从马上下来,迎着公獒鲁噶跑去。公獒鲁噶先和我扑咬、拥抱和打滚,又和扎西尼玛扑咬、拥抱和打滚。

我们跑向了五只小藏獒,抱了这个,再抱那个。

扎西尼玛说:“卓娃和鲁噶的又一窝孩子。”

公獒鲁噶仰头望着我们,吐出长长的舌头,发出了一阵呵呵呵的声音。

我说:“阿爸它在问你,卓娃怎么不来了?”

扎西尼玛说:“它不来了,它已经把自己跑死了。”

我们走进了帐房,看了看里面的佛堂、泥炉和毡铺,又默默地走了出来。然后骑马走向了巴颜喀拉雪山,走向了转山的路。

远远的,我们的眼界里,出现了央金拉姆的身影。她就像当年转山的奶奶,一丝不苟地把双手举起来,在空中拍一下,在额头处拍一下,又在胸间拍一下,然后全身扑地,清晰地念一遍六字真言,再说一句:“河水来,青草来,丈夫来,我们不去城里啦。”

我们的马蹄声打搅了她。她回过头来,望着我们,笑着,红彤彤的脸上笑着,那是原始的灿烂,是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灿烂。央金拉姆的灿烂,是巴颜喀拉太阳的灿烂。

扎西尼玛跪下了,我也跪下了,朝着妙音仙女一样的央金拉姆,朝着她转山的虔诚和无比坚韧的信念,更朝着雪线低低、冰岩累累的巴颜喀拉雪山,磕起等身长头,一点一点地接近着。

终于我们和央金拉姆挨到一起了。我站起来,从胳膊上取下那串红玛瑙项链,戴在了央金拉姆的脖子上。

央金拉姆吃惊地说:“这是你阿妈的项链。”

我默然无语。我阿爸扎西尼玛更是默然无语。

草原一如既往地辽阔着,雪山远了,河流远了,我们远了,一个绿和白的世界,一个山和水的故乡,远了,远了。

我奶奶献出生命的转山没有白转,神山终于有雪了,枯河终于有水了,草原终于有绿了。母獒卓娃旷日持久的奔跑也没有白跑,公獒鲁噶回来了,又和它度过了一段相亲相爱、生儿育女的日子。而我们却没有再搬回巴颜喀拉草原,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的心对我们说:就让那儿永远地安静着,也永远地美丽着吧。巴颜喀拉草原,那儿只有央金拉姆,永远都只有灿烂而寂寞的央金拉姆和那些只属于草原的藏獒。

顺便说一句:德吉平措的藏獒繁育中心越来越红火了。

当我们有草场、有牛羊的时候,藏獒为我们奔跑、守护、操劳。当我们因为说不清的原因失去古老的生活,来到城镇定居点的时候,藏獒又用它们自身的价值,为我们提供了温饱甚至富足。而我,就是靠了出卖藏獒的钱,渐渐长大,有了文化,有了一技之长:我去已经搬到各姿各雅城的巴颜喀拉寺学习绘画,在我经常临摹的唐卡和壁画中,有六位远古时代的獒头女神。我用这些女神的造像印制了许多布艺的饰品和画片,当我不断把它们卖给一些喜欢它们的人时,我就有钱买一切想买的东西了。有时想,我是多么幸运啊。

但在我内心深处,却永远涌动着最温暖的失落、最惆怅的惜别:故乡、草原、藏獒。它们有时是梦,有时是歌——一首悲情的藏族人的歌:

那里有风雪的呼号,

那里有山脉的奔跑,

黄河源头的苍莽地貌上,

走动着回家的狼豹。

嘛呢石经堆上伫立着牛角,

山腰里悬挂着寺庙,

经幡和太阳一起照耀,

一家老小朝着山宗水源拜倒。

夏天穿着羊皮袄,

人怀里揣着羊羔羔,

最好的风景是雪山和鹰鸟,

最亲的伙伴是牛羊和牧草。

更有四条腿的兄弟和姐妹让我们自豪,

他们的名字叫藏獒,

就在昨天夜里,

他们还发出一阵轰轰轰的吼叫。

沉默与激情的矛盾体

张薇

杨志军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存在。他的独特首先在于他的完全边缘人的状态,我无法把他的作品归入任何一个文学史的流派,他的创作在一种完全独立自由的空间,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其次在现实中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没有个人的小圈子,似乎是城市里的隐居者;第三他行走在生活的边缘,没有现实意义上的世俗生活概念,沉浸于自己的理想王国,追求一种极端的精神化,仿佛注定了是一个悲剧中的盗火者。他从20世纪80年代突兀出来,以前卫的思考进入当代,又奇异地保留了80年代的时代精神和品质特征,却与当下的现实保持着审慎清醒的距离与认知。

这样的一个作家,同时是一个天真的人。他可以悠然神往地表达他的文学理想,其时眼神清澈,视点单纯,倾听者会在他的叙述里感受到一个气场的存在,那一时刻,杨志军神飞天外,神思泉涌,神情宛如一个少年。杨志军平日不是一个喜欢言说的人,他更多的保持的是静默与倾听的姿态,他有他自持的对话对象,在很多时候,他凝思的情景使人不忍打扰了他的清梦,——那大草原一般雄浑壮阔的史诗正在他的脑海天人交战。而偶有契机触到他的兴奋点,他所关注的自然与生命、信仰与灵魂、动物与道德等等命题,他便突然发力成为一个天真的孩子,一个倾诉的狂人,一个穿梭于未知时空的勇者。他的滔滔不绝,他的幻想与想象,他的痴迷于自己世界的表情,他目视空旷自说自话的无所顾忌,无一不令人感叹这个作家拥有的如此复杂奇异的气质,他的深沉与天真,是如此怪诞地纠结在一起,呈现出独属于他的生命症候,成为杨志军最具魅力的性格标记。

与此相呼应的,是杨志军潜藏于内心的激情,这种激情支撑了杨志军的全部创作。他可以在作品中让激情一泻千里,也可以在冷峻的描述背后激情如暗潮涌动;可以在私人场合激情洋溢,也可以在公共平台激情四射。2007年《藏獒》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后,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采访杨志军,杨志军在与主持人朱军对话时,不是一个心有城府的作家,而是一个壮怀激烈、念天地之悠悠的古代骑士。节目进行中,就有未见过其面但闻其声的朋友自广州打来电话,说:原来杨志军是这样一个充满激情而不染尘埃的人。他的旁若无人,他的迫切表情,他的慷慨陈词,甚至他的辅助说话力度的手势,都是一种力量,一种迫人而激情的古代文人的古意。

是的,杨志军是一个有古意的人。他自然有众生的欲望与要求,但他保持了高度的自制与敏觉,坦然于心灵的清明与透彻,他追求信仰,在信仰中仰望神圣与高尚,在信仰中获得能量与质量,在信仰中度己与度人。他愿意隐于世而敏于世,也意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到救世的路径,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声音说话,也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吁求,在最后的道路之后,人类将无路可走。

于是,他写了《伏藏》。

他捕捉到了自然最神秘的声音,在那条通往荒原极地的幽密黑洞,他被上天赋予了惊世骇俗的激情,孩童和成人的混合气质,天真与成熟的艺术想象,浪漫而机敏的语言表达,从而成就了他的具有真正独立人格的文学写作。

这是一个有着非常意志的人,他的敏锐和洞悉事物的能力使他领悟了长久被隐藏的事实,他的智慧和犀利又帮助他坚持了独立自守的知识分子品格。他因此比别人承担的更多,也因此决定了他的边缘话语的位置。正是这种边缘话语的出场身份,更加确立了杨志军的知识分子立场。我庆幸,我们能够分享杨志军的孤独并且使他的孤独显得更为深刻,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内心,还有和内心的孤独一起生长的完整健康的生命。

生命、自然、信仰

杨志军张薇

一关于荒原

张薇:读你所有的作品,有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一开始写作,你仿佛就从命定的责任和使命出发,抵达了自然的荒原,你在荒原找到了精神家园、你一切写作的根柢。你把触角直接探进了自然,探进了人与自然惊心动魄的断裂,从而构成了你的庞大的荒原体系。

杨志军:我的“荒原”是一个象征,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我经历过的危险的心理历程,而对一个作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种历程和体验更重要的。荒原也是我思想的载体,更是我一生寻求的神性高地,是我安放灵魂的精神寄所。自从自然与人的断裂发生,现代人就丧失了栖身的居所,是荒原接纳了我,包容了我,安慰了我,也从根本上奠定了我的写作基石。

我的荒原承载了我对人类自然的全部梦想,它是我面对世界的苦难意识的哲学思考。我所关注的是人类以傲慢冷漠的姿势与大自然抗衡时,显示出的所谓人“征服自然”的悲壮与残酷,渺小与无力,而自然在对人类奉献了所有后得不到尊重的冷酷复仇。这是双重的苦难,其结果是两败俱伤的巨大悲剧。

张薇:你崇尚自然主义,喜欢描摹一切原生态的事物,我看到,你的写作态势呈现彻底解放甚至奔放的景象,你用白描手法极端地表达人与生活的冲突、自然与人的分裂,你的写作都是源于天性与内心的强烈呼唤,灵魂深处与自然生命的认定。你的重要著作《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荒原系列七卷本”、《失去男根的亚当》、《江河源隐秘春秋》、《圣雄》(《大悲原》)、《天荒》、“藏獒系列”、《远去的藏獒》、《敲响人头鼓》等,应该都是人与自然、人与生命的现实映象,那些不同时期的作品,具有你的独特印记,最为重要的灵魂,是其中呈现的“自然”。这样的表述符合事实吗?

杨志军:是的,我所写的都是我的内心,我听从内心的声音,听从自然的呼唤,听从荒原的命运安排,听从生命的原生态的释放。除了最近出版的《伏藏》是表达信仰的,之前的作品基本都在诠释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类从暴殄自然中获得满足,而荒原对人类的抵触也由猛兽的威胁变成神祇们的抗议了。人妄自尊大地以为人可以战胜一切。但结果是,人类的必然归宿是人和自然,同归于尽。

张薇:这种灾难性的结果是人类生存的巨大阴影,也是你与世界对话的基石。在人和自然的对抗中,你重视的是生命,关注的是生命,信仰的也是一切生命。因此,生命本身就成为你对世界说话的超验性命题,你所有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和书写,都来自于对生命至高无上的敬畏与信仰。

杨志军:在荒原,我发现了自然的博大与残酷,发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微贱与脆弱,其实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征服都意味着失败,人类永远不能说自己胜利了,在人类所谓“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远远超过了想象和预算。人类的意识是不能超越死亡的,对死亡的轻描淡写永远违背着造物主和人类自己的心愿。

张薇:这是这个时代对生命的神圣认识,也是人对自然的重新发现,我们应该回到生命本身,赋予生命最高的荣誉和尊重。

杨志军:对我们来说,忘记了代价,就意味着死亡。

张薇:你的荒原有一个现实高地——青藏高原,它构成了你的小说母题,也是你所有关于自然和人关系的追问出处。从1987年发表《环湖崩溃》,到2010年的《伏藏》,二十多部的长篇小说创作,你的视野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

杨志军:我所书写的荒原的确有一个实指的地域,那就是青藏高原。在地理位置上,青藏高原被称之为“世界屋脊”,耸立在地球最高处,是真正意义上离天最近的地方。青藏高原是我们人类看着升高的,我们人类是青藏高原看着进化的。而青藏高原的水更是源头的水,长江、黄河、雅砻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都发源于山峰极顶,那些水源之山都是在人文经典和社会意识中取得了崇高地位的山,都是人类精神的制高点。正因为如此,“山水”的意义在青藏高原就非同一般,它涵盖了全部自然的生命魅力。

二关于《藏獒》

张薇:你写作《藏獒》是否在表达这样一个理念:自然是人类与一切生命的同气连枝,因此遵循生命规则,实际上就是在信奉共同的生命本身,自然与人是不可分离的,动物与人都是自然生命体的存在。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德莱塞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德莱塞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成套。这一分册介绍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杰出的、进步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和他的三部代表作:《嘉莉妹妹》、《欲望三部曲》、《美国的悲剧》。
  • 解不开的都交给时间吧·感悟卷

    解不开的都交给时间吧·感悟卷

    《青葱阅读系列-新概念语文阅读-解不开的都交给时间吧(感悟卷)》,那些活在时光中的痕迹,充满温馨。那些青春里的挫折和奋斗,充满激情和热血。那些在职业生涯中的经历,充满挑战和体验。家族的记忆是渗入血脉的情感基因,需要铭记。亲情的濡染,更是人生常开不败的花朵,随手采撷,芬芳扑鼻。一段段真情,一段段光阴,跃然纸上。
  •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本书共20讲,内容包括:《诗经》的传统研究与现代视角、《庄子》研究浅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关汉卿剧作人物论等。
  • 好天气谁给题名

    好天气谁给题名

    本书是仙枝的散文集,收录了在《三三集刊》上发表的51篇散文。作者围绕日常生活的主题,写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人情世故。天真烂漫的笔触里,蕴涵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清新隽永的描摹下,藏不住对人性的见微知著。
  • 北斗京华

    北斗京华

    周汝昌先生在行文当中,在透露出对于旧京风物的低回恋眷之情。举凡旧京岁时风物、风景胜迹、市廛风俗、饮食风尚、师友杂忆,毫不因历史尘封而褪色,鲜活历历如在目前。作者所记均是亲所见闻,故记地如临其境,记人如闻声咳。捧读此书,便犹似置身于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当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来的你楚楚动人

    原来的你楚楚动人

    爱的绝对性是,如果爱,就不要伤害;如果注定会伤害,那就不要去爱。
  • 火影之全能大师

    火影之全能大师

    经历过两次重生的人,第三次重生而且重生在火影世界,并且附带着前两世的记忆以及第一世的武器,他的降临对火影世界会有什么改变?又会有什么样的风暴在等着他?火影世界是否又是那么简单?具体请看火影之全能大师。
  • 龙在校园

    龙在校园

    龙种六岁时曾向神许下一个愿望:衣服不要昂贵,世界名品就行;食物不要奢侈,满汉珍馐就行;房子不要太大,庄园别墅就行;车子不要太炫,兰博吉尼就行;金钱不要太多,世界首富就行;权力不要太大,霸绝天下就行;老婆不要太多,美若天仙就行——然而神又给了他什么呢?
  • 斗罗之戮

    斗罗之戮

    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他踏着漫天诸神的尸骨缓缓崛起。
  • 乱世朝廷

    乱世朝廷

    男主付东流穿越时空,回到古时。练武功,得美女,却发现惊天秘密!但他还是平静下来,最后成为国君。
  • 娘子大人抱回家

    娘子大人抱回家

    ‘喂,你敢不敢和我比?’‘丫,比什么啊?’‘随你挑。’‘嘻嘻,真的随我挑?’
  • 扶摇生

    扶摇生

    幸或不幸?一场意外,另一种人生,本是无关的世界,确又真切的感受着所有人的离合悲欢。
  • 终神曲丶天秘

    终神曲丶天秘

    鸿蒙初开,宇宙一片混沌。而后,诞生了规则,后而生法则。以因果、轮回、生命、时间、空间这五大源规则延伸的法则数不胜数。随着时间长河的缓缓流动,五大规则中的生命规则渐渐地拥有了意识。随后宇宙中诞生了星辰,形成了天与地。天地间逐渐的才诞生了渺小的生命。生命由微小不断地演变,进化成为各种物种,鸟兽、花草?????而人则是这些生命中目前潜力最大的种族。其余的各种生命优劣不同,也是千姿百态
  • 紫铭圣典

    紫铭圣典

    苏宁意外被一束天外紫光射入眼睛,开启透视,渐渐获得了各种逆天能力,修炼起了异世第一秘典--紫铭圣典。从此,青梅竹马的校花,娇俏可人的萝莉,火爆诱人的女警,各种美女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