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9900000059

第59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1)

爱到地老天荒

施立松

柔风细雨的江南,是滋生爱情的温床。18岁的姑苏才子周瘦鹃暗恋了。他爱上上海务本中学“校花”周吟萍——一位活泼秀美、风姿绰约的富家千金。周吟萍豆蔻年华,善唱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诸折,均能朗朗上口。在务本中学一次联欢演出上,台上的周吟萍,生动俏丽,风华绝代,周瘦鹃一见倾心。

少年情事,总是怯怯。周瘦鹃幼年丧父,家道贫困,虽在文坛小有名气,但他的内心是自卑的,“记得城南花巷里,疾心日日伺秋波。”伊人放学回家的小巷,徘徊着他守候的身影,她家门前、学校门口,也闪动着他羞怯的眼神。三月后,被爱的风帆鼓胀得发疼的心,促使他鼓起勇气提笔给周吟萍写信,信里措辞谦和,却难掩殷殷情意。寄出后,他坐立不安,辗转反侧,夜难成眠,怕唐突了佳人,又怕石沉大海,三日后,她回信了!拿着粉红色的信笺,他的心像春风吹绿的林地,蓬蓬勃勃开了遍地的紫罗兰——紫罗兰,那是她的最爱,她的英文名(Violet)——这些盛开的紫罗兰,直到他生命终结,都不曾在他心中凋谢。

两人开始长达六年的书信往来,他们谈《礼拜六》周刊,谈昆曲评弹,谈周瘦鹃翻译的高尔基小说。他写动人的诗词、美文、情笺,他亲手种植紫罗兰,把她的窗户和阳台装点得花团锦簇。爱情的种子在她回第一封信时,就深潜在她心灵的土壤里,六年的风花雪月浇灌,已长成参天大树,他们山盟海誓,私订终身。他们以为,他们用青春和爱排列的方程式,只有一个解,那就是,有情人成眷属。可是,天不遂人愿。她的家人发现了他们的恋情。

她家数代经商,家道殷实,而他,只是个穷书生。这样的恋情,怎为世道所容?她父母坚决反对,不由分说地把她嫁给指腹为婚、不学无术的富家子。

周吟萍饮泣过,挣扎过,反抗过,哀求过,可无济于事。最后,她同意结婚的条件是允许周瘦鹃参加她的婚礼。她偷偷托人带信给周瘦鹃:坚贞共矢百年心。她以为,他会懂。

周瘦鹃参加了她的婚礼,婚礼在教堂举行,新式婚礼,在当时是摩登的。周吟萍身着洁白婚纱,却面无喜色,眼神飘忽,似在找寻什么,她的双手不停地轻抚浅色丝手套,无比爱怜。只有周瘦鹃知道,那是他送她的。那一刻,他珠泪滚滚,他痛恨自己无能,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成为别人的新娘。悲愤忧伤憔悴损,他恹恹而病了。

之后,他们又开始书信往来,也互赠寄托相思的礼物,周吟萍的姊妹们自告奋勇充当“青鸟使”,每得片纸只字,他们都视为瑰宝。

在中国式的爱情里,女方已嫁,男方未婚,这样的爱情是无解的方程式。一年后,“大龄”青年周瘦鹃也奉母命成亲了。结婚那天,周吟萍前来观礼,从不沾酒的她那天喝了满满三杯。第二天,周瘦鹃收到她的信:昨晚我去了剧院看“黛玉葬花”,为林妹妹狠狠掬了一把同情泪。那种心酸和苦痛,他不难揣度。他的心,也是苦涩的。

两年后,她怀孕了,却没有初为人母的喜悦。她在写给周瘦鹃的信里说:想当初家里逼婚,我也曾几次三番抵抗,然总没有效果,后来退一步想,我譬如寄居此间,保持清白,以后慢慢再作道理,一年工夫,居然被我捱过了!而你却与人结婚了,这也不能怪你,我深悔不曾向你明示。

原来,婚后周吟萍并不曾放弃爱情,“记得葳蕤经岁守,灯前仍是女儿身”,结婚一年,她竟然还是女儿身!这一年里,她身上始终揣着一把锋利的剪刀,她就用这一把剪刀,扞卫自己的贞洁,守护自己的爱情。她希望不久的将来,夫家一纸休书,赐回她的爱情。周瘦鹃的结婚,粉碎了她对爱的信心,绝望中,她坚守的防线,土崩瓦解。生下孩子后,她不愿与富家子同居,只身到南京去谋职。

劳燕分飞,爱情却没有熄灭。

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因爱人远行,分别时晶莹的泪珠滴落到泥土中,来春开了一片紫色的花,这就是代表永恒的爱和美的紫罗兰。从此,紫罗兰成为周瘦鹃爱情生活的物化和象征,他不顾妻子的感受,一生低首紫罗兰。他建紫罗兰庵,供紫罗兰花盆于案头,办《紫罗兰》刊物,用紫罗兰色墨水写文章。每当春秋佳日,紫罗兰盛开,香气逼人,他便痴坐花前,在花香花影中回味他们的缠绵往事。他还写大量的悲情小说,如《此恨绵绵无绝期》《遥指红楼是妾家》《恨不相逢未嫁时》等等,主人公都是他的紫罗兰——周吟萍。朋友抱怨,说:“弥天际地只情字,如此钟情世所稀。我怪周郎一支笔,如何只会写相思。”他们哪知,他的胸中尽是断肠辞,他和她的爱情,只合那四个字:刻骨铭心。

恰当的时间遇到恰当的人,那是天作之合,可造化却喜弄人。多年后,他的夫人去世,而她已守寡多年,他以为,上天终于眷顾他们了,让他们再续前缘。佳人迟暮,才子白发,再牵手,也是一段美景。万万没想到,周吟萍一口回绝,她说:年华迟暮,不想重堕绮障。真正爱花的人爱一切美。她知道,他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年轻时不能在一起,人老珠黄,老朽对坐,彼此像一堆熬干煎尽的药渣,那是何等煞风景,今生不能在最美好的年华与你相守,就等来世吧。

晚年的周瘦鹃常戴顶鸭舌帽,墨镜遮面,在“紫兰小筑”,莳花撰文,却没能逃过那一场劫难,他被批为“玩物丧志”,“紫兰小筑”夷为废墟,紫罗兰践踏遍地,他的心碎了,一天深夜,紫罗兰庵里一口幽深的古井,收容了他孤寂的心。

爱情的频率对了

吴淡如

那是一家小巧的画廊,前一阵子,进口了越南画家的作品,不贵,色彩缤纷,很适合居家摆饰。

她在画廊看画的时候遇到他,两个人都在同一张画前驻足良久,最后,两人几乎在同一秒钟内,决定买同一张画。

“你们是一起来的吗?”

“不是。”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对着同一个展售人员,两人对看了很久。他笑了,她也笑了。

“好吧,让给你。”他说:“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她买了那张画。因为她没开车,他帮她把画送回家,和她交换了名片。这是友谊的开始。然后,他开始约她吃饭。

爱情就是这样开始的。他有一个贤妻良母似的女友,她也有论及婚嫁、对她很好的男友,可是两个人都感觉,在对方出现之前,自己的爱情世界黯然无光,只要两个人都在,即使是开着车漫无目的地闲晃,也不觉得无聊,随便一餐饭,都有好滋味。彼此之间说的每一句话,好像都卡得好好的。于是,各自费了一番工夫,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分手,走入了结婚礼堂。

“那样的感觉很奇妙,只能说爱情的频率对了吧。”喜帖上,他们这样说。

频率?真是爱情中最神秘的东西。对不对,自己知道。

频率对了,在一起就能相互体贴,如沐春风;说话时可以无拘束地分享心情,不说话时也能共享静谧时光,就算连小小争吵,也都朝着“我要更爱你”的路上走。

能够找到频率对的人,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

白开水和糖水

尤今

白开水

上广州酒楼吃点心。

这里人气极旺,座无虚席,必须与陌生人共桌。

一张可容纳十二人的大圆桌,坐了四堆互不认识的人。左手边,是四个都市女子,叽里呱啦,谈的尽是吃喝玩乐的休闲事;右手边,是一家三口,小孩是王,特香的、特好的,爸妈都往他碗里夹,偶尔不惬意,他还会尖声锐气地使性子。

吸引我注意的,是坐在正对面那一对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夫妻。他们头发如霜,腹中有诗,没有说话,都在读报。不是囫囵吞枣地读,而是细嚼慢咽地读,狭长的眸子,淡淡地荡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点心,只要了虾饺和叉烧包。一笼叉烧包有三个,你一个我一个,蒸笼里还剩下一个。妻子居中剖开,将一半慎重地放在老先生的碟子里。一人吃一半,就像是婚姻里所有的甜和蜜都一起分享,所有的风与浪都一起承担。无声的关怀,就是他们说了一辈子的语言。

这样的婚姻像白开水,它淡然无味,但是,在最淡最淡的那个地方,却蕴藏着最深最深的甜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糖水

由广州搭乘长途公共汽车到珠海。起身迟了,气喘吁吁地赶到车站,才一坐下,车子便开动了。

座位后面传来了洋汉子以美式英语发出的提问:“甜心,到珠海,要多长时间啊?”那个被他唤作“甜心”的女子以英语回答:“两个小时。”接着,她体贴地说:“你座位的靠背太高了,我替你调调吧,这样,你会比较舒服。”洋汉子以低沉、迷人的嗓音说道:“甜心,你真会照顾我,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的女子。”女子说道:“你对你以前的女朋友也说一样的话吧?”洋汉子立刻指天发誓般地说:“哪里,是她自己缠上我的。”女子嗲嗲地问:“她漂亮吗?”洋汉子说:“漂亮极了,身材也很好。不过,我不爱她,我只爱你,你是我的唯一。”女子心满意足地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又说:“照片,你给我看看她的照片。”洋汉子说:“我又不爱她,怎么可能保存她的照片呢?”女子不放心地问道:“你回广州之后,如果她又来缠你,你怎么办呢?”洋汉子几乎要拍胸膛保证了:“我心中只有你,只有你才是最适合我的女子,谁来缠我也没有用!”

这一男一女,大约以为周遭的人都听不懂英语,所以,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车程两个小时,他们说足两个小时,声声直透耳膜。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这一大段话。洋汉子说:“我的家在檀香山。甜心,你知道檀香山在哪里吗?在夏威夷。夏威夷有美丽的沙滩和蔚蓝的海洋,是人间仙境。我在檀香山有幢很大的别墅,有花园、游泳池、电影放映室,连浴室里都装了电视。甜心,我要带你去檀香山享受这一切。”女子娇声娇气地说:“真的呀,你一定要带我去哦!”洋汉子说:“一定一定。”接着,话锋一转,又说:“不过呢,我们必须先在广州租个房子,住在一起,等彼此适应了,我再带你去檀香山……”

轻柔的海风夹带着沁心花香的夏威夷当然浪漫,当然美丽,可惜,它只是一个幌子,仅仅只是一个用麦芽糖铸成的钩子。这样的爱情,犹如以白糖冲泡的水,有着化不开的甜意,但是,瞬间的甜意散尽后,残留的,是永远的苦涩。

在日益开放而又日渐繁华的社会,到底有多少人还能品出白开水当中那隽永的甜意,又有多少人会被白糖泡成的水冲昏了头呢?

半个世纪的爱

王国民

1943年,他才16岁,父母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炸死了。他身上除了父母留下的10个馒头,别无他物。

拿着简单的行李,他踏上了去远方投奔亲戚的路途。一路上,到处都是落难的人,不少人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了。他小心地揣着那10个馒头,那可是他半个月的口粮,就是再饿,也舍不得吃。

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他去取水,发现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子饿昏在水井旁。于是,他从怀里拿出一个馒头。

女子苏醒后,他问:“你也是去投奔亲戚的吗?”

女子点了点头,他又拿出一个袋子,把剩下的馒头分了5个给她。他说:“我们凑合着把这一段艰难的行程走完吧。”分道扬镳时,女子拉着他的手说:“如果战争结束后你还活着,请来找我,我愿意嫁给你。”

好不容易等到抗战结束,他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兵败后退到了台湾。

50年里,他几次去寻她,但都杳无音信,原本想放弃,但终究心有不甘。在几名大学生义工的帮助下,他再次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

从湖南到贵州,他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找,终于在一间挂满剪纸的老房子前面停了下来。

从里面走出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手里还拿着一堆剪纸。他只望了一眼,就泪眼婆娑了——因为那剪纸上的头像,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她说:“我等了你整整50年。”

他说:“我找了你整整50年。”

她拉着他的手说:“日本人投降后,你没来找我,我以为你死了;从那天起,我就把你的头像剪成纸,然后再烧给你。你知道吗?你那6个馒头让我得以重生,更让我勇敢去爱、去等待。”

6个馒头,50年的情缘,让这对情侣坚守承诺、永生不变,因为那6个馒头的情,本就价值连城。

半生守望,一世情缘

邓琼马志丹

缘分

李丹妮的父亲李树化,是祖籍广东梅县的泰国华侨。童蒙时期,李树化就返回祖国接受教育,在梅州中学读书期间,与同校学习的林风眠先生结为好友。辛亥革命之后,林风眠组织了130位梅州青年出去看世界,李树化瞒着家人偷偷跑出来,随着同乡结伴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

1926年,李树化娶了一位法国女子为妻,同年一起回到北京,李树化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与林风眠共事。1927年5月24日,李树化的独女在北京出生,起名李尘生,法国名字叫丹妮。后来,李树化又带上全家随林风眠搬到杭州,继续在西湖艺专音乐系任教。

1953年9月,福建上杭人袁迪宝进入浙江医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共卫生学科的大学生。他的俄文老师,就是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精通英、法、俄、德和中文的李丹妮。这位漂亮的混血儿,比袁迪宝大一岁。两人都有一双明亮聪颖的大眼睛,一见面,彼此就印上了友善和默契。李丹妮记得很清楚:“那是我这辈子当老师人数最多的一个班,120人!”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每次俄语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给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专业精神也令他感佩不已。

李丹妮说:“我们接触得很多了,无意中我常找他,我想当时是我比较主动吧。”迪宝则回忆:“我们宗教信仰相同。再加上她经常给我拿字典、借参考书给我,甚至还有生活用品……毛衣之类,她也织过给我,白色的羊毛衣。我是很感动啊,那个时候我们可是穷孩子。”

不过她还是承认:“当时我们已经有一个什么感觉呢?我们两个很像,我们是一个人。”

命运

李丹妮身材娇小,可个性很倔强,认准了理就不会轻易屈服。有个例子: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中国各地都隆重悼念。在浙江医学院举行的纪念活动,大家也都自觉戴上了黑纱,可是丹妮说:“我为什么要戴?我家里没有死人。”活动过程中,要多次举起手来喊口号,她感觉烦了,有同学怕她惹祸,拽着她的手举起来。

1955年8月初,因为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浙江医学院卫生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

李丹妮说:“那时我已经有一点预感,他有事不敢跟我说,也怕我难过,肯定是这样的。”花港观鱼的池塘里浮沉着七彩鱼群,坐在芙蓉花树下,迪宝忧郁地讲出了心事:原来在上大学离开家之前不到两个星期,迫于姐姐的压力,迪宝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同事黄秀雪结婚。也就在同一时刻,丹妮还知道了迪宝马上要去成都。

李丹妮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筑在另外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结果我不能接受”。

在袁迪宝快要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时候,1955年8月5日,以三潭印月为背景,他俩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合影,这是青春容颜留下的最后相聚。

等待

然而,不论是言语上的“分手”,还是真正的分别,其实都没有冷却两个人的感情。

他们每天都给对方写信,每封至少两千字,为了省钱,攒足一周的信才一起寄出。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徐志摩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徐志摩作品集(2)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我们去远方

    我们去远方

    旅行,是个灵魂的事件,当你背着行囊走向辽落空旷的山林川泽、谷原皋壤的时候,你脚下的路,却会一步步把你的灵魂引向内在的精神世界里;透过峰岳的雄奇,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高秀;透过江河的涌流,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犷健;透过大漠的苍莽,你会发现自己灵魂的浩阔……
  •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经典作品:纽约外史(套装共7册)

    “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经典作品:纽约外史(套装共7册)

    “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 is the book by Washington Irving, an American writer who was born in New York City on April 3, 1783. It is published in December, 1809, with which Washington living, at the age of twenty-six, first won wide credit and influence. Knickerbocker's History of New York is a satire on self-important loc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 Prior to its publication, Irving started a hoax akin to today's viral marketing campaigns; he placed a series of missing person adverts in New York newspapers seeking information on Diedrich Knickerbocker, a crusty Dutch historian who had allegedly gone missing from his hotel in New York City. Today, author Washington Irving is best remembered for the iconic tales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and "Rip Van Winkle." However, Irving also produced a number of well-regarded works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This brillia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思想拾零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思想拾零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之“思想拾零”收录了中外多位名家的散文,他们有对世态人情的感叹,有看透死生的彻悟,也有在异国的秋思,对故乡的依恋……还有凡间琐事如耳边絮语般在字里行间流淌。他们情之真挚,感人至深,他们语之含义,发人醒思,让我们抚卷静坐,再体会一下这一段段不再复现的名家篇章,再聆听一遍这一首首震动过无数人的心曲。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热门推荐
  • 道钩

    道钩

    历经千辛万苦,修炼天台进化天门,于极殇中悲哀发现这等诱惑原来只是一个骗局,自己被不知来历的人认定为新一代道钩,用来达到某种不可知的目的。后想尽办法,成功将天门镇压,可是镇压了天门,从天门中放出来的人,却为祸天下。为了能够弥补自己的过失,他重新开始修炼,此次的他将换一种功法行走时间,然后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东西,然后借鉴其他功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创出八脉齐修之绝世神功,领悟意境谓之混乱,镇锁己身,能量只进不出,谓之魔道。从此他将以此为根基,震惊天下。待一切结束之后,他发现自己现在生活的地方不过是世界的冰山一角,新的旅途在等待着他……
  • 重生之将门千金

    重生之将门千金

    司徒昕,h国的特工,组织力最出色的特工,她智商很高,但因为从小是孤儿的原因,她很冷情。在她出的最后一次任务的时候,被组织的人出卖,在她灵魂出窍的时候,被她随身佩戴的一块凤型玉佩所救,使得她重生,成了妈妈肚子里的一个胎儿。而且,还随身带着一个空间。且看重生在1988年的她,怎么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娇弱王妃升职记

    娇弱王妃升职记

    本来是路边捡的弃婴,养大了居然会反抗?.....我究竟是谁?15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纸休书你拿好了,以后可别再和我攀关系!我们相处15年,你却只给我一纸休书?少说也要黄金万两!......夫人现在过的可好?诶!打住,我可不是你的夫人,我现在的相公可是旁边这位!
  • 灵台幻境

    灵台幻境

    热闹纷繁的沙滩上,一孤独老者却是在等待生命的结束。原本应该终结的一生,却意外的在新世界带着以前的记忆重生,还拥有了新的年轻身体。机缘之下的重生,让主角在新的世界再次体验人生百味,找回生活的期盼与精彩。
  • 神作:潘多拉入侵

    神作:潘多拉入侵

    天堂与地狱是有着明确分割线的,这条分界线就叫做人间。在这条分界线上赖以生存的人类,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拥有这可怕的力量使得他们变得无所畏惧,一次又一次的征服让宇宙都为之颤栗。面对威胁,造物主们畏缩成一团:我们由衷的害怕,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沦为他们的奴隶,但在这到来之前我们就应该亲手将他们扼杀,让这一切变得不再可能!
  • 我是三界讨债员

    我是三界讨债员

    一场意外,王小二光荣的成为了三界最牛讨债员,喂,太上老君,你该还钱了!什么?没钱?那给你分期好了,不过利息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悠青色

    心悠青色

    (1v1甜宠文,甜到能齁死你,你信吗~)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就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依旧和谐。奉婚约之命,回国上学,在她不在的这几年,他原形毕露,而突然回国的她,把他逮个正着。旁人:呵呵,衿少,我们只能同情你了,谁让你撞枪口上了呢……【一场夹带着青春的爱情之约,愿走过又一个似锦年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