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6600000004

第4章 北线三国遗迹畅游(2)

现存祠宇大门上高挂“庞靖侯祠”几个大字门匾,里面是正殿、栖凤殿及厢房等建筑。正殿上有庞统和诸葛亮年轻时的塑像。祠及墓四周有古柏八百余株。这些古柏中,又以祠内天井中两株古柏年岁最老,名为“张飞柏”,民间传说此柏是张飞为悼念庞统而亲手种植的。殿后两侧分别建有白马亭和胭脂亭。里面各塑白马和红马一匹,以应刘备与庞统换马的民间故事。

出庞统祠往西半公里,有一处自然形成的石叠平台,民间称做点将台,传说是张飞思念庞统,在夜梦中所筑的召集军士的点将之处。

在罗江镇至略坪的古驿道旁,有一条“换马沟”,百姓们说刘备就是在此跟庞统换的马。现今这里还保存着清代绵竹县令贾文召所立的石碑,上面书写“换马沟”三个大字。

整个罗江镇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当然是庞统祠、庞统墓,因为那里地势高远,又有松柏古树围绕在方圆数里,形成了一块集古迹与环境交相辉映的旅游区域。加上祠外那条充满古韵的驿道,深深的车辙压出的不仅是古人行路的艰辛,又是刻满历史风雨的记录,人们在那里遥想当年背背肩扛,吱吱哑哑的车轮声,心里顿时有进入时间隧道的感觉。至于那些“点将台”、“换马沟”、“血坟”等传闻中的遗迹,则要看游客们自己的雅兴而定,去还是不去了。

下面我们介绍的是绵阳地区的蜀汉三国遗迹了。

罗江镇再往前行30公里,就可达绵阳。

绵阳古称涪城,位于古代金牛道、阴平道的交汇处,背倚大山,面向成都平原。北通秦、陇,南屏成、渝,“中分益州之地,断水陆之冲”,素有“剑门锁钥”、“蜀道咽喉”之誉。

三国时,刘备应刘璋之邀由荆州入蜀,准备北上抗击张鲁。以后刘备由北边葭萌挥兵南下,攻占涪城并以此为据点历三载而取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诸葛亮北伐又以此为中转地,驻军扎营,筹集粮食,为北伐的后方基地。蜀汉政权后期,姜维驻守此地近两年。大司马蒋琬也在涪城经营了三年之久,死后就安葬在此。诸葛瞻率兵在这里抵御过魏军,魏将邓艾偷渡阴平道攻占涪城,成就灭蜀的头功。后来姜维奉后主诏,在涪城降于钟会。从刘备入蜀的211年到蜀汉灭亡的263年,短短的52年间,涪城竟与蜀汉政权联系得如此紧密,竟有如此众多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发生,真可谓:蜀汉兴亡事,维系在涪城。

涪城的三国遗迹众多,最主要的也便于游人参观的有:刘备、刘璋相会涪城遗址-富乐山;涪水诸葛营遗址-旗堡梁俗称黄土梁;平阳亭侯李福墓阙-平阳府君阙;蜀汉大司马蒋琬祠、蒋琬墓;姜维和诸葛瞻扎营处-营盘嘴。另在今绵阳市辖区内还有卧龙山、送险亭、张飞柏、演武铺、李严故居、孔明坟、演兵坝,三台的刘家营、石鼓坝、老马渠,平武的江油关等。这些古迹中,有的是真实的实物遗存,像平阳府君阙,有的则纯属民间传说附会之地。不过在一个地区能有如此多的胜迹,哪怕是附会的,都只能说明一点,此处三国文化积淀深厚。

富乐山又名东山,在绵阳城东约2公里处。刘备和刘璋昔日相会于此。富乐山是绵阳第一名山,山不高,但溪壑幽深。自刘备、刘璋相会此山后,遂叫“富乐山”。据《方舆胜览》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冬,昭烈入蜀,刘璋延至此山,望见蜀之富盛,饮酒乐甚。

刘备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选”故得名富乐山。

富乐山是以三国遗迹为主,山水结合、赏乐并举的风景名胜区。历来以高、广、秀、雅着称,被人们称为绵州第一山。富乐山有豫州园、富乐园、凝漪园、桃园、绵州碑林、富乐阁等园中园,占地八百余亩。有藕香榭、烟霞楼、听涛阁、诗画轩等景点四十余处。富乐阁是绵阳市海拔最高建筑之一,仿武汉黄鹤楼的形状而建。黄砖碧瓦,极尽富贵之势。登高而望,涪江如练,逶迤东流。山川形胜,尽收眼底。最可欣赏的是,楼阁中有以《三国演义》故事取意的小型三国故事场景近20组,虽然模型较小,但充分表现了三国故事深入人心的情况。

与这些景点毗邻的富乐堂,又称富乐寺,为纪念刘备而建。其始建于宋代,明代被毁,清代又重修,这里是富乐山的主体建筑。1989年在原址上设计复建了亭、廊、楼、厅对称分布于主殿两侧。大殿面对仿古戏台。富乐堂前有五虎上将群雕,人物造型生动,聚合巧妙,向人们展现了刘备手下五员大将的英姿和不凡的气势。主殿内塑有三国故事的人物像。内容是表现二刘涪城会面的情形。刘备、刘璋坐在上席,下端有庞统、魏延、张任、张松等人物。

刘备手举酒爵脸上浮现出捉摸不定的笑意,刘璋同样高举酒樽,一脸兴奋的笑容。人物造型有个性,又生动地表现了两位心中各有所思的内心世界。

富乐堂前有水塘,名为芙蓉溪,后倚宝盖峰,左右两侧流水潺潺绿阴掩映,堂的左侧有古桃源洞、冷源洞,相传是刘备曾经避暑的地方。

与富乐堂紧邻的是豫州园,取宋代绵州刺史唐庚诗句:“富乐之名谁所留?建安年间刘豫州”

而得名。此园纯粹是一处园林景观。其中曲池环峦,垂柳依依。步移景异,诗情画意,既得苏州园林的精髓,又有蜀汉历史的风韵。

汉代三国的石阙,是我国现存于地面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这些石阙都是当时祠庙或坟茔前神道的阙,阙上以花草树木、神灵异兽、人物故事为题材,采用浮雕、线刻等技巧,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反映出汉代艺术凝重沉雄的时代风格。

那么什么叫“阙”?从古至今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如汉代许慎说:“阙,门观也。”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说:“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前,所以标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不管怎样,阙是一种古代在通道旁、坟茔神道旁修的高大的建筑物。汉平阳府君阙,据学者考证,是三国蜀汉平阳亭侯李福的墓阙。它位于绵阳城东北芙蓉溪畔、仙人桥西侧。是一座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端庄的三国古石阙。

现存的平阳府君阙,为子母双阙,全部采用巨石和板石堆砌而成。阙上用浮雕的手法雕刻着精美的画像,内容十分丰富。以二虎相斗、猛虎逐兔、墓主出行图最具艺术感染力。是汉代三国时期的石阙精品。

由于该石阙年代久远,而且史书上也很难见到其记载,如今石阙上只残留意思不连贯的“汉”、“平”两个字。在宋代《隶续》上还记录下宋代时石阙上的“平杨府君叔神”几字。因此,该石阙究竟是谁的墓阙,现在也有争议,有人说是汉朝在“平”担任过府君的杨叔墓阙。也有人说是汉朝平杨其人的墓阙。也还有人说是三国蜀汉平阳亭侯李福之子李骧字叔龙?

雪的墓阙。更多的学者都倾向于是蜀汉涪县人,官封平阳侯的李福墓阙。看来在明确的史料或考古材料出现前,所有的争论都还将继续下去。

争论归争论,不管它的墓主人究竟是谁,它都是一件古代的石刻艺术珍品。因此,我们的游人尽可去欣赏、观览,把它当做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和艺术才能的结晶。

在绵阳市区西南的旗堡梁黄土梁,有传说是诸葛亮在涪水驻扎过的军营遗址,具体位置是在涪水东岸山上的五里堆。也有人说诸葛亮的军营在五里堆,诸葛瞻的屯军垒在西山营盘嘴。人们往五里堆去,宛如行走在山涧寻宝的人一样,这里山路崎岖,一条羊肠小道逶迤曲折,四周松柏林涛,古蜀道从山脚下穿过。

据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绵阳条目记载说:“西绝涪水,有山曰柏下,诸葛公营垒在焉。”

现涪水诸葛营的旗堡梁下面,已改做人防地道,不过当地政府已准备对此重新进行规划改建。

另外拟建三国城墙,恢复营垒,增加八卦阵等设施,与飞来石、川陕古驿道、双石牌坊、双石龟等古迹配合,建设一个以纪念诸葛亮为主题的三国公园。

绵阳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文物观赏价值的,是蒋琬墓。

蒋琬是蜀汉后期的重要谋臣,因德才兼备受到诸葛亮的举荐。在诸葛亮死后,他主持蜀国军政大事。蒋琬才智超群,治国有方,在蜀汉后期起到了栋梁的作用。后人因而将他和诸葛亮、费祎、董允合称为“四相”,又号称“四英”。后主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安葬于涪。

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里记载道:蒋琬墓在绵州西八里。唐代的绵州在涪江东岸,蒋琬墓在西边,证明李吉甫的记载和实际的情况是相符的。然而在历史上,因绵阳地理位置的重要,历代兵家多争战此地,故蒋琬墓“沦于荒烟蔓草中”,墓前神道两侧的石翁仲也被破坏得支离破碎,只剩残碑荒冢孤立于野山上。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州牧李象昺听说西山有三国大司马蒋琬墓,便亲历西山进行踏勘考察,发现了断碑残碣,又找到墓道和墓门。于是他与乡邑熊文华组织工匠,凿石封土,将残破的坟茔重新整修。重开神道,将衰草中的残翁仲又新立起来,又于墓前立华表。光绪十六年1890年,龙安府今四川平武县知府,蒋琬裔孙蒋德钧,又再次对墓进行修整。如今你到绵阳市郊西山上,就可以看到三国蜀汉大司马蒋琬墓。墓呈八角形,高46米,全由条石砌成,周长31.6米,分座、身、檐、顶四部分。墓顶呈覆钵状,用板石镶盖。墓前为李象昺所立的石碑,上面写着“汉大司马蒋恭侯墓”。墓后是蒋德钧立的墓碑,上书“蒋恭侯墓”。墓前神道立于两侧的翁仲、石马等圆雕立像,虽有些残破,但气象古朴,仍可令人想到当初的壮观排场。

另据《绵阳县志》记载:李象昺、熊文华在修蒋琬墓的同时,还在离墓半里路的西山观之麓“复祠肖像以祀”,修建了蒋恭侯祠三楹,祠内塑了蒋琬的像,并申报朝廷“春秋致祭”。可惜此祠早已被毁,祠遗址两侧的子云亭旁,有一块“蒋恭侯传”石碑,是当年遗物。顺便说一下,所谓子云亭,是纪念西汉四川文学家扬雄的纪念馆。扬雄字子云,其子云亭今也在西山上,与蒋琬祠遥遥相对,游人在参观蒋琬祠时,也不妨去子云亭,拜瞻一下西汉四川的大文学家。

蒋琬墓曾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过严重破坏,一九八六年绵阳市政府拨款维修。一是平整扩建了墓园,神道两旁的石人、石马得到一定修复;又修建了门厅、围墙、碑亭;同时又在墓侧重建了蒋恭侯祠,铸蒋琬像于祠内,祠内还有蒋琬生平史迹陈列,极大地丰富了参观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文物部门在绵阳征得带钩一件。人称为“蒋琬带钩”,传闻为三十年代有人从蒋琬墓中盗得。带钩上面错金刻文70个字,从外形和质地看,的确属汉末三国时期的文物。但从带钩上的铭文看,却与蒋琬没有什么关系。至今为止,这条刻文字的带钩究竟是从蒋琬墓中盗得?还是盗贼故意将带钩与蒋琬挂上名想多卖几个钱?是谁也说不清了。须告之读者的是,“蒋琬带钩”现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内,有兴趣者可前去考证一番。

游人若一早从成都出发,将沿线的重要三国遗迹参观后,当天下午稍晚可去蒋琬墓、祠看一下,夜晚便可在拥有众多古迹,同时也极其繁华、充满现代气息的绵阳城内歇息。

出绵阳市,上高等级公路向北56公里,便到梓潼。汉时,梓潼隶属广汉郡,三国时,刘备为表彰驻守葭萌的中郎将霍峻,而专设梓潼郡。霍峻为梓潼首任太守。现在梓潼县隶属绵阳市。梓潼上止绵阳56公里,下距剑门关87公里,三国遗迹众多,是三国时期人物活动频繁之地。

七曲山大庙,是梓潼最负盛名的风景点,也是蜀汉文化遗迹参观起来最为方便之处。七曲山大庙在梓潼县城北九公里处。此地因山势曲折多弯道,故名七曲山。它是剑门山脉最南一支,海拔860米左右,山不高而古树茂密。七曲山大庙前的108国道,是川陕公路的正式名称。大庙则在路旁,因此它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名胜旅游线上的明珠。

七曲山大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大庙由文化内容各自独立,但在建筑上却又连成一体的文昌宫和关帝庙构成。文昌宫是大庙的主体结构,是祀奉“文昌帝君禄神”张亚子的。关帝庙的规模略逊于文昌宫,位于文昌宫右。该关帝庙始建于晋,后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扩。据文献记载: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1643年与文昌帝君张亚子联宗认祖后,拨白银五万两对关帝庙进行扩建。现存的庙宇为清雍正十年由四川布政司拨专款重建。

现存关帝庙由庙门、拜殿、正殿组成。殿中的关帝像为明代张献忠留下的,高约5米,全身贴有金箔。游人仔细观看便会发现,此庙中的关帝像与一般所见的关帝像外观略有不同。虽然也是丹凤眼、卧蚕眉、五绺美髯,但并不是面如重枣的红脸关公,而是金脸关帝。左右也由周仓、关平两位侍从增为六位,分别塑有关兴、王甫、关索、赵累像。过去,到这里拜关公的人很多,香火极盛。

与之相邻的魁星楼,供有人们传说中可保佑学子高考入仕的神灵。清朝时,每年逢国家科举考试前,魁星楼便聚集了前来拜谒的远乡近邻的举子们,他们希望通过拜魁星神而入仕。他们在拜魁星后,就要向关圣人叩首上香。因为魁星神只能保佑学子高中,而关圣人则无所不能,有求必应。

梓潼县西约15公里处有卧龙山。当年诸葛亮北伐时曾扎营在此山,今遗址犹存。卧龙山又名葛山、亮山。过去此地还有一座古寺,名叫“葛山寺”,寺后有汪清泉,泉水旁石刻着“孔明泉”三个字,现在古寺被毁,而孔明泉中的泉水,依然是灌溉农田的水源之一。当地人说,诸葛亮北伐途中在此歇息扎营,但因山势起伏、地理位置较高,附近又无水源,将士们和战马均无水可饮。诸葛亮四下巡视一番后,指着一块洼地说:由此下掘,可得泉水。果然,挖掘不到数尺,泉水便汩汩地涌了出来。诸葛亮赞美这里的山水风景很像他与西南民族地区关系恶化后,这条古道被阻断。自张嶷任越嶲太守后,对少数民族实行和抚政策,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使古道重新通畅起来。他还派人修复沿途驿站,整治道路、桥梁,这对越嶲乃至整个南中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元254年,当身染风湿痼疾的张嶷离任回成都时,各族群众自发地扶着张嶷的车子流泪送行,旄牛邑君亲自率部族扶老携幼迎接他,并带着一百多人将张嶷护送到成都。同年,张嶷不顾身患重病,随姜维征战陇西,与魏军战于狄道甘肃临兆而捐躯沙场。越嶲各族群众听到噩耗,“无不悲泣”,后在当地建庙纪念他。

现在我们参观的张嶷墓,在汉中地区柏乡街,面积约6700平方米,墓高约10米。墓顶因多年取土已变为平坦的庄稼地。墓前原竖立的石碑,今收藏于汉中市博物馆内。石碑是民国初年1921年调署南郑县知事白河柴宋愚所立,上刻“汉荡寇将军张嶷之墓”数字。

同类推荐
  • 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是《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系列丛书之一,《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分为直下承担、直入本怀两辑,主要收录了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一片羽毛划过天空、故乡的寺、朽佛、去看弘一法师、洞山问禅等作品。
  • 跟着时光向前

    跟着时光向前

    者以时间为经,借物事为纬,极力营造一个超越现实又基于生活的艺术天地,诗意的语言,悠然的哲思,空明的意象,撩人的意味,日常生活平凡事物中的人生况味,都引领着人去体悟生命的真切、厚重和美感。雪光里的村庄,月色下的枯荷,院子里的鸟巢,山崖上的小树,冬夜里的炭火,春天里的小蜜蜂,童话般的草垛……《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跟着时光向前》分为跟着时光向前、延续是静悄悄的、鹧鸪的叫声三辑。
  • 中国最美的风情小镇TOP100

    中国最美的风情小镇TOP100

    本书介绍了100个风情小镇,内容包括: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到人家、桃源村落——赛似神仙不思归、民族小镇——千般风情别样游、古城驿站——追忆悠远历史的回音。
  •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

    《西风漫卷》由张惠琳著,是游记散文。作者以女性独到的细腻目光,真挚入微的情怀,严谨周详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而浪漫的西部人文风情画卷。《西风漫卷》文字精练,视野宽阔,内容平实之中又见深度。
热门推荐
  • 我对北京人的印象

    我对北京人的印象

    身在北京,对北京人基本熟悉了。对北京人的印象,还得人开始说。世界的人究竟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因为是个变数。根据肤色分为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不论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其实,就是男人和女人。我们国家诗文明古国,自古及今,对男人经常被称之为“大丈夫”,对女人常被娇封为“小女人”。这种称谓是褒是贬,各有不同的认知。
  • 暗影杀神之重生

    暗影杀神之重生

    我被背叛,从华夏穿越来到异世,看我如何纵横异世。普通杀手变夺命剑豪。有人说我来自地狱,也有人说我是一个剑魔。我只是一个血影修罗。就算堕入魔道,我也要剑指玄天。
  • 雨总下整夜

    雨总下整夜

    一个个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的小故事失眠时,最好的陪伴
  • 冷漠男人抢王妃

    冷漠男人抢王妃

    他是世上最完美的男人,神之宠儿,天之骄子。力被悉数冻结的时候,一个邪恶的紫衣少女玷污了他的骄傲与圣洁,从那以后她就成了他的魔影,让他不可自拔地自厌自弃。他恨不得她消失,可当她从他身边消失的时候,他却控制不住地去找她;当他知道她已成了别人的王妃,他的愤怒就像洪水一样爆发。
  • 我来自泽塔星

    我来自泽塔星

    穿越星际,历经生死,只为了与你相伴。谁叫你是我最好的伙伴!
  • 我们曾来过

    我们曾来过

    “许知,我曾在书上写下满满的你的名字,许知,刚接触你名字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们会有这么多的故事,因为你是许知。”我宁愿浪漫不要简单爱恨苦乐都极端
  • 无极道火

    无极道火

    人道茫茫,天道苍苍,仙道渺渺。浩瀚星河,亿万生灵,无有超脱者,是仙路已断?还是大道无情?抑或是…天地有缺?无相,现相,幻相,众生相,无尽世界,万相宇宙…这不单单是一个证道成仙的故事,更是一个感悟命运真义,探究天地奥秘,追溯时间本源的过程。让我们跟随丁昊的脚步,踏入这方无垠的时空…
  • 妃本倾城:这个妖君我收了

    妃本倾城:这个妖君我收了

    她,林青依,身负血海深仇,清冷傲然,我行我素。他,墨榕,一代战神,神兽白虎,冷血狂傲,蔑视天下。林青依看着萌到心肝儿乱颤的小白虎:可爱,想撸!墨榕看着绝艳的大美人儿:可爱!后来,林青依&墨榕:真香。
  • 诸天大仙皇

    诸天大仙皇

    上苍三千界第一仙王陈果果得到天道赠与的系统终端。“系统正在检测宿主身体。”“宿主身体各项数据爆表。”“您是无敌的仙王。”“对不起,打扰了!”本书无敌文,讲述无敌的仙王携带终端系统在万界寻找有系统的天运之子。又名《万界仙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