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71500000023

第23章 他们是病人,而不是罪人(2)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地方,也许感染者面对的第一个人就是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会给予感染者极大的安慰和帮助,让他们鼓起勇气,甚至把他们重新带向光明的生活,反之,则可能把他们推向毁灭的深渊。但据北京地坛医院的课题组调查,北京市的患者们反映,对他们羞辱和歧视最严重的地方却是医院!当然不仅北京如此,其他地方甚至国外发达国家也屡屡出现这种情况。

1992年美国对住院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是23%的住院医生说,如果让他选择,他不会治疗艾滋病病人。同年,我国对全国12个城市的市级以上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60%不愿意护理艾滋病病人。据调查,目前我国仍有10%左右的医务人员坚决“不愿为艾滋病患者服务”,有8%的医务人员斥责他们是“自作自受”。香港20%的医护人员明确拒绝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服务。昆明市对8家医院进行调查,发现80%的医护人员不愿接触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2.5%的医护人员表示很难做到一视同仁。某市愿意给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全护理”的护理人员只有30%,愿意提供“一般护理”的也不到一半。舟山市乡镇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抱“厌恶态度”和认为“自作自受”的占了三分之二。许多地方90%以上的医务人员担心自己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特别女医生更为恐惧。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北京《健康时报》记者模拟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两天内辗转北京6家医院,想做一个小小的扁桃体炎输液治疗,结果全部遭到拒绝;

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拒绝为住院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换药;

某医院口腔科,当病人主动说出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时,医师居然立即停止了已经进行过半的口腔内操作;香港一患者在内地某医院就诊时,主动告诉护士他是感染者,于是全院如临大敌,拒绝为他继续服务,以致这位感染者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暴露自己的病情了;

一些感染者怀孕后无法得到正常的流产或分娩手术,天寒地冻竟被晾在手术台上;

不少科室拒绝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诊治,普通科推传染科,下级医院推上级医院,该住院时不让住院,以致一些有合并症、并发症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有的感染者患了外科疾病,只需要简单的外科手术,但因医院拒绝或推诿,病情不断恶化……

据媒体报道,一位病人因高烧不退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被认为是艾滋后,医务人员不给予任何治疗,连他用的氧气瓶医护人员都不敢碰。病人发高烧,医生说:“我们没办法,你们自己想办法。”丈夫只得买了瓶酒,用酒给妻子擦身体。医生不给开药,丈夫只得找熟人开了点药……

在黑龙江绥化市,病人都已经抬到了手术台上,突然被怀疑得了艾滋病,医生吓跑了,后来发现是误诊,才又做手术。

医务人员的态度无疑更增加了艾滋病患者的恐慌和绝望。

成都郊县一位美丽的少妇曼丽在一次输血中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毒,善良的她不愿让别人也遭到和自己一样的不幸,便把情况坦率地告诉了身边的人,然后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2006年曼丽怀孕了,当医院把最终的检查结果通知她时,已经怀孕6个月。她不愿意孩子从小便受到艾滋病的折磨,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到医院做“引产”手术。

但是想不到当她说出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后,医生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很古怪,所有的医院都以“没有手术条件”为名生硬而简单地拒绝了她,包括当地的中医院、人民医院等等。和丈夫俩奔走了一星期仍然没有结果。

幸而后来曼丽求医被拒的事被当地卫生局局长知道了,经过卫生局局长和防疫站站长的紧急协调,终于让曼丽住进了妇幼保健院。院里把她的手术排在了前面,并且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把手术做好。

就这件事,媒体曾采访过一些医院,了解他们的看法,但令人遗憾的是,多数院方负责人都表示不愿意收治艾滋病人,更不愿意为他们做手术。某三甲医院负责人说,如果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们收治艾滋病患者,我们会收治,但一般情况下多数医院都不情愿。他还解释道,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风险:首先,艾滋病是血液传播疾病,稍微处置不当就会引发感染;其次,很多医院担心收治艾滋病人会让其他病人不敢来医院治疗,影响生意。除此之外,特殊疾病还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医院不愿惹火烧身,所以便持能拒绝就拒绝的态度。

正因为害怕受到歧视,一些感染者住院生孩子时,根本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无疑极不利于对艾滋病的控制。

除了公众存在的“心理性歧视”和“道德性歧视”外,更重要的是还有“政策性歧视”,而制定和落实政策的是各级领导,他们是掌握权力和资源的人,他们的歧视影响更大。

中央党校曾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调查,结果是:2001年至200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369位地厅(局)级领导干部中,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主张在工作提升、培训或就业方面限制感染者,甚至主张把他们“隔离”起来,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学校有权拒绝父母和亲属感染了艾滋病的儿童到校上课”。2003年被调查者中,如果家人感染了,只有12.7%的人选择“给予温暖并积极帮助治疗”;2002年被调查者中,如果下属感染了,只有11.2%的人选择“替他保密,允许继续工作”。调查显示,约80%的领导干部对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规划》和《行动计划》一无所知。一位学员在研讨会上说:“原来我也不知道艾滋病是个什么东西,但就觉得它邪恶,是一种非常阴暗的东西,一种肮脏的东西,好人得不了,只有坏人得。同时也很害怕和担心。”

2006年中央党校又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内容是,只有不到四成的中国官员知道目前还没有研究出艾滋病疫苗,有近四分之一的政府官员认为艾滋病的防治与自己的工作“无关系”或“不知道有无关系”。调查对象是15所省市党校的学员,分别是厅局级、县处级、科级的后备干部。

采访扎记

面对死亡的恐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疾病的折磨、强烈的耻辱感和负罪感、社会歧视以及极端无助的感觉,让部分感染者完全绝望,其结果不但让艾滋病毒自愿检测在一些地区难以推广,使更多的感染者无法被发现,宣传和干预工作都无法落实,而且有的患者选择了自杀的道路,有的患者产生了对社会的仇恨,酿成了许多惨剧。

专家们分析,造成艾滋病毒传播的原因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由于无知和不自觉;一种是由于社会的歧视产生了报复心理;还有一种是“无过错”的感染者为了泄愤。为了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更好地保护健康人群,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加大艾滋病毒检测的数量和覆盖面,但社会歧视却严重阻碍了这些工作的推行。只有对感染者加强关爱和保护,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寒冰,从而有效地遏制艾滋病毒的传播,保护健康人群。

北京地坛医院的医务人员告诉我,半数以上的人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后,第一反应便是自杀,在这里我听到了许多自杀者悲惨的故事。1991年到2003年地坛医院共收治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48例,其中产生自杀行为的便有23例(包括4例自杀未遂)。具体分析起来,这些自杀者中,有12例是因为无钱医治走上绝路的,这些人多半是卖血的农民。有一对夫妻两人都得了病,妻子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留给丈夫治病,自己服毒自杀……有4例是因为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再加上又无钱医治便服毒或自缢。还有7例则是因为社会的歧视和自己强烈的耻辱感自杀的。例如有一位父母双亡的小伙子,是个同性恋者,住院期间姐姐来陪护他,但姐夫知道后大吵大闹,不准姐姐再到医院,甚至威胁说,如果不和弟弟断绝关系就离婚,弟弟便多次自杀,最后绝食而死。

个别感染者出现了报复社会的行为,仔细考其原因,首先应该归咎于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不但没有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反而用种种办法把他们逼上了绝路。河南平舆县李志星杀了8个人后投井自杀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李志星因为卖血全家都感染了艾滋病,妻子死了,两个孩子也患了病,全村人不但没有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歧视和敌视。妻子生病期间,人们说她害的是丑病、脏病,连娘家人都不敢来看她。他们周围的4家邻居搬走了3家,房屋周围的菜没有人敢吃,门口的水井没有人敢去挑水,连走路都要远远避开他家的大门。农村里邻居们常常会互相借用东西,但是谁也不会借给他,有一次他摸了一下邻居的柳条筐,邻居竟马上把那个筐烧了。

最惨的是李志星的孩子。村里的娃娃见了他们,有的跑开,有的围着打,还大喊大叫“艾滋病快滚开”。甚至奶奶和爷爷也不准他们去玩耍,有时要给他们准备一点饭菜时,也是先在自己家做好,再从自家的饭盆倒进儿子家的饭盆,而且送饭送菜时也不进儿子的门。孩子该上学了,但老师却不接收。找到县里的律师,律师又帮他找了教育局,教育局找到校长,校长说:“收了他们,别的孩子就要转学!”李志星的孩子只得哭着回家了。

李志星气得把两个孩子留在了县里的艾滋病检测中心,中心把孩子送到市政府,市政府又送到县民政局,民政局又送到乡政府,乡政府又把他们送回家……折腾了两天两夜,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李志星搂着两个孩子直哭了一天一夜……

村里的人还不断向村委会、乡政府反映,要求把李志星一家“隔离”起来。走投无路的李志星气得常常站在村子中央大骂,骂“血头”、骂黑血站,有时深夜还站在亡妻坟前大哭大喊……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年多,但一直没有人向他伸出援救的手,也从来没有人向他送去一点点关爱。

就这样,血案发生了,2003年4月的一个清晨,李志星开始杀人,先杀了邻居的妻子和儿子,然后接连杀了下去,先后杀了9个人,其中8人死亡。最后李志星投井自杀。

从这件骇人听闻的惨案中,我们到底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

2006年国家在《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已经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反歧视,但要真正落实还有许多工作。

在这里,我愿意记下几位感染者的心声:

“公平待人,要多理解我们,多关怀我们,让我们能得到家里的理解和支持,正确面对人生。有了家庭这个精神支柱,病人一定会早日走出病魔的掌心。”

“我们不相信歧视能换来健康,我们不相信病毒会战胜人类。我们砸碎的只是疾病的枷锁,我们携手的将是永远的安康。”

“珍惜自己,保护他人,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为已经患病的人们营造宽容的空间。在一个充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歧视的环境中,如果让感染者参与到这种工作中,他们会有一种使命感,用他们的声音去讲话,社会很可能听到一种更清晰的声音……我们的希望在明天,社会把我们拒于门外,但我们自己要努力走向社会,向社会陈述我们,让社会接受我们。我们要给社会一个人性化的面孔,使艾滋病人成为对抗艾滋病最前线的战士。”

“我非常感谢这不幸的经历,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去承受痛苦,善待生活;怎样在绝境中寻找希望,找回自己存在的价值;怎样学会做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一个得了艾滋病的人,不管他是怎么得的病,得病本身就是一件悲惨的事。艾滋病患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很多,我敢说,这种情况再恶化下去,会酿成很严重的社会后果。”

同类推荐
  •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重返普罗旺斯

    重返普罗旺斯

    继《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之后系列第三本。普罗旺斯,地中海沿岸的瑰奇之地,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凡高,滋养过毕加索……直到彼得·梅尔到来,它才脱下面纱,成为一个令人口中泛甜、鼻际萦香的名字。《重返普罗旺斯》记录了彼得·梅尔夫妇重返这片故地的快乐点滴。世上那么多美丽的地方已经变得千篇一律,普罗旺斯却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风情和性格。它让人欢喜,也让人着恼,就像一位个性十足、我行我素的老朋友。但它享受生活的精神,从简单中寻求快乐的能力,却像向阳山坡上的橄榄林,永远饱满而青葱。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是谁在唱歌

    是谁在唱歌

    本书为杂文、杂感集,书中许多文章为作者对一些事情所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本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集聚第22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二等奖实力派获奖作者的全新代表作品,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获奖者们用极富想象力、个性张扬的文字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述说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写童年里最纯真的快乐,青春里初见般的美好情愫,为梦想不懈奋斗的坚持,城市与乡村生活之间的平衡,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曾经的叛逆、迷茫、矛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蜕变,与世界、与自我和解。书中作品展现了当前青少年的文学追求与想象力,以及获奖者们的文学才华,有利于让青少年读者爱上文学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热门推荐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 全球之精灵化

    全球之精灵化

    一个偶然的或者是必然,六位少年少女来到了异世界。当他们回来时,把异世界的灵气带回了地球,全球掀起精灵狂潮。在这场狂潮中,主人公将有什么样的经历与见闻?
  • 倒计时说我爱你

    倒计时说我爱你

    那年,她说她爱他,他却走了四年。现在,他回来了,她却说不再爱了。她是有夫之妇,他却夜夜纠缠。再见重逢,他和她又会怎样?
  • 梦缘三国

    梦缘三国

    天知道为什么她会来到这个群雄逐鹿的三国,这里的是是非非本不关自己什么事,可她却爱上了未来蜀国的丞相。明明是注定的结局,她却不相信。愿随他同去改写这段纷扰的三国......
  • 龙驭天下

    龙驭天下

    他是一名年轻的地质勘探人员,在一次野外山区勘探任务中不慎坠入悬崖,本以为一命呜呼的他,居然大难不死,来到了一个类似于原始部落的异界大陆,一些莫名其妙的渊源让他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其中一个部落的传承者。在这个玄幻而又原始的世界里,这个现代人的思想将如何来应对那些残酷的部落争斗呢,他能不能修炼成大神来振兴那个逐渐衰退的部落,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儿女情长,应该如何面对……
  • 说好的一辈子呢

    说好的一辈子呢

    她出生在豪门贵族,有着令人羡慕的地位。但这些都是外表,5岁时父母离婚,随后就有俩个女人进了这个家门年轻的后妈惹人喜爱的妹妹在外人看来她就是个小公主,但在家里她就是个小受气包,唯一陪伴她的只有洋娃娃高3时,经融危机她的爸爸的公司破产……………………
  • 将门虎女

    将门虎女

    孙家祖孙三代为将,是熙朝有名的将门,然而一朝改朝换代,孙家人死伤无数,剩下一门子的孤儿寡母。太夫人一心为三房仅剩的一根幼苗左右筹谋,满心算计,被作为弟弟的踏脚石培养的孙成英又岂会甘心。她想,既然注定我要流血洒汗才能铺就一条通天之路,那也只有我有资格踩着它直上青云。
  • 炒基金其实很简单

    炒基金其实很简单

    从基金基本常识入手,向读者介绍如何选择好的基金、如何管理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如何科学地认识与合理地控制基金投资中的风险,以及基金投资实际操作中的流程与细节,并为读者解答基金投资中一些常见的困惑与问题。《炒基金其实很简单》既适用于新基民,也适用于老基民。是一本广大基民易于接受和掌握的通俗读物。它将帮助您掌握基金方方面面的知识,最终成为轻松、精明、成熟的基民。
  • 孟婆传

    孟婆传

    数千年前,听闻昆仑仙山上,因缘巧合,竟幻化出一只白泽仙兽,似乎是因为一缕在昆仑之上飘散不去的仙气。佛祖在那日,在遥远的西方极乐,微微睁开了眼……
  • 网王之绝对强者

    网王之绝对强者

    姜煜,重点学校的学霸中的战斗机,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网球技术更是不逞多让。莫亦宸,混在重点初中一群学霸中的伪学霸,在网球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两人来到日本,开始他们的新旅程。【更新时间不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