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1100000002

第2章 孩子的好心态比好成绩更重要(2)

这位爸爸没有发火,他对儿子说:“你们班成绩最好的同学父母是做什么的?”儿子说:“开出租车的。”爸爸又问儿子:“爸爸有哪些优点?”儿子说:“爸爸勤劳、努力,非常疼爱我。”还问了:“你喜欢咱们家的哪些地方?”通过这些问题,儿子认识到同学们不会因为爸爸是做小本生意的就不喜欢他。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爸爸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爸爸给你丢人了吗?”恐怕不会奏效,而如果爸爸狠狠将儿子打一顿,结果会更糟糕。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话,让孩子知道别人在意的是他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不在意他的家庭及父母的职业等。

无论你的孩子是否有强烈的虚荣心,都应该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最好做到未雨绸缪,防止孩子正常的虚荣心过分膨胀。正常的虚荣心是指一个人对赞美、胜利等荣耀的渴望,如果家长过分满足孩子这种心理,比如,当家里来客人了,总是自豪地拿出孩子获得的各种奖状让客人欣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高低。父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方方面面都要求自己比别人强,就会使自己的虚荣心影响孩子。

当你发现孩子虚荣心强时,也不要过分担忧。因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有虚荣心的。孩子表现出适度的虚荣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这是孩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家长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空间。

但如果孩子的虚荣心过强,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过度虚荣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诸如嫉妒、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发展。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要想比别人强,就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至于物质上的攀比,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其危害性,让孩子做一些体力活,让孩子知道一切东西来源于实实在在的付出。

家长要尽可能利用孩子的虚荣心理,使孩子努力学习,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使“虚荣”变成实实在在的荣誉,从而克服虚荣心理。

5如何帮助缠人羞怯的孩子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不爱说话,不爱运动,表面看非常乖巧听话;喜欢一个人独坐,当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喜欢缠着父母,不愿意和同伴交往;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羞答答地躲进房间,即使见了客人也不会主动打招呼。这些羞怯缠人的孩子缺乏良好的交往心态,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浦蒲2岁多时,妈妈经常带她出去玩。遇到生人,浦蒲就脸红,不肯打招呼,也不愿说话,妈妈便为她打圆场说:“这孩子一直是这样,比较害羞。”妈妈以为浦蒲小,听不懂,就没当一回事。

而今浦蒲已经5岁了,妈妈的话已经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并逐渐成为她的自我评价。结果,浦蒲不知不觉中真的像妈妈所说的那样。人多时,浦蒲依然是很害羞,别人问她:“你为什么不敢和大家玩呢?”她就说:“妈妈说我是一个很害羞的孩子。”每当妈妈听到浦蒲这样说,就后悔不已,没想到自己无意识的话,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上烙印。

在孩子的心目中,大人是了不起的,他们知道的事情很多。对来自父母的评价,孩子通常会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而很少分析、判断这些评价的正确性。当孩子被父母告知“你是个害羞的孩子”时,他会认为自己天生不会与人打交道,看到生人时便容易产生退却的心理;如果父母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孩子便会感到非常紧张,往往会更加胆小。所以,家长不要任意给孩子贴标签。

其实,羞怯是小孩子面对大场面、陌生人时的正常反应,他们缠着父母,是为了找到安全感。当孩子在众人面前遭到辱骂或嘲笑,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遇到尴尬,这都会强化孩子羞怯的心理。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羞怯,认定孩子年纪小,羞怯是正常的,而不去引导孩子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那么孩子会一直羞怯下去,最后会形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4岁的李蜜在妈妈的腿上嬉戏,而同龄的其他孩子在一起开心地玩游戏。对李蜜来说,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一个和蔼的母亲走了过来,邀请李蜜和她4岁的女儿一起玩,可李蜜紧紧抱着妈妈的腿,把头埋在妈妈的怀里,死活不愿离开。而李蜜的妈妈不但没有任何鼓励的话语,反而用眼神示意那位母亲不要强求自己的女儿。

孩子因羞怯而离群索居、寡言少语,并不会对周围的人构成威胁,也不会伤及他人,所以,父母很少为此焦虑担忧,反而认为孩子听话乖巧。殊不知,父母的漠视和宽容,却失去了帮助孩子的机会。鼓励羞怯的孩子在碰到新人或新环境时克服顾虑,大胆与人交往,你会发现对孩子大有裨益。那么,该如何改变孩子的羞怯心理呢?有这样一些建议:

第一,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如果事先知道家里来客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一起接待客人,让孩子学会礼貌用语,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而且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家长和外人所认可、所尊重,孩子一般都会乐此不疲。

家长还可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如:带着孩子去邻居、朋友家玩,鼓励孩子去借东西,或者过生日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等。同时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便孩子没做好,也不要在意,这样能激发孩子下次做事的欲望。

第二,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研究表明,当孩子拥有很多朋友时,他会感到非常快乐。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放得开,并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相反,如果孩子一个朋友都没有,他就会变的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鼓励孩子融入人群中,有机会经常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来做客、做游戏等。一旦孩子鼓起勇气邀小朋友来玩时,家长一定要热情招待,这样孩子就不会显得局促,就会玩得很开心。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玩,一起走到小朋友中间去,教孩子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同时自己也加入到游戏中去,这样羞怯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更容易放下胆怯的包袱,尽情投入游戏中。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由羞怯变得大胆起来。

第三,让孩子从事一些家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肯定孩子、表扬孩子。如“宝贝,桌子今天擦得很干净”;“宝贝,你摆放的筷子真整齐”;“乖乖,你的袜子洗得真干净”;等等。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会大大增加孩子的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活泼开朗有信心起来。

第四,让孩子学会微笑。

微笑很容易赢得亲近感,体现出亲和力。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笑起来真好看,大家喜欢你微笑的样子。”当然,羞怯的孩子在第一次进入一个场合时不一定能保持微笑,但如果家人能提前强化一下,微笑会来得容易一些。当你的孩子保持微笑时,别人就愿意和他讲话,这意味着孩子更有机会融入群体之中。

总之,做父母的要重视对孩子缠人和羞怯的行为进行矫正,为孩子顺利成长并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6打骂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如今,崇尚打骂教育的家长仍不在少数,特别是当孩子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时候,父母容易冲动、发火,即使不打孩子,骂孩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专家认为,打骂孩子很难教育出好孩子,它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继而对生活和学习以及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曹德的儿子12岁,生性好动,喜欢用搞怪的表情和动作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在家里儿子喜欢翻箱倒柜,在学校儿子喜欢上课说话。每当儿子把家具翻倒或摔坏时,就会被曹德痛打一顿。起初体罚所产生的效果很明显,儿子有一段时间“乖”了很多。但之后,儿子又调皮起来,曹德坚持认为“体罚能让儿子变乖”,所以经常打骂犯错的儿子。

慢慢地,儿子的性格变得很怪异,时而沉默不语,时而巧舌如簧,时而郁郁寡欢,时而啼笑皆非,这样就让曹德更加讨厌儿子,儿子的童年也充满了忧郁。

打孩子有时候很能让家长解气,但却给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使孩子产生心理偏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使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容易在青春期出现早恋现象,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使儿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缺少男子汉气概,或者退缩、幼稚;而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弱、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孩子新的心理问题。

棍棒教育给许多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很多父母也认识到了打孩子的危害。所以,他们改变了教育方式,不能“打”就“骂”。通常而言,父亲热衷于打孩子,母亲习惯于骂孩子。

雪妮的姨妈带着表弟来她家里过暑假了,雪妮十分开心。雪妮和表弟一起玩耍的机会并不多,这一次他们决心玩个痛快。

一天,雪妮和表弟玩得忘乎所以,他们从大厅的沙发上跑到厨房,又从厨房跑到卫生间,光着脚在卫生间玩水,之后跑到卧室,跳到了床上,刚换上的洁白的床单立即被两双脏兮兮的脚弄得一塌糊涂。

中午,妈妈回家后发现了这个场景,差点被气晕了。她叫雪妮到房间,没好气地骂道:“你简直是个废物,你没有长眼睛吗?脚那么脏,还跑到床上去。下次你再这样胡闹,看我怎么收拾你。”雪妮像泄了气的皮球,失落地坐在沙发上。

这只是雪妮印象最深的一次挨骂,平常妈妈也三天两头骂她。渐渐的,雪妮活泼的性格被孤僻、寡言的性格所取代,她变得闷闷不乐,不喜欢做游戏,也不喜欢和小朋友来往了。

孩子小,不懂事,难免做出让父母生气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能宽容孩子的过错,经常辱骂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自卑起来。被父母骂惯了的孩子,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会降低,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对孩子非打即骂,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他们对父母存在恐惧心理,害怕一不小心犯了错就遭到父母的打骂。于是他们对父母说的话表面上非常服从,但内心中却怀有极度的不满。在这种“绝对服从”和“极度不满”的矛盾之中,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会被无情扭曲。

打骂只会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学乖,并非改正错误,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后,孩子就会继续使坏。专家建议父母要让孩子从内心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让孩子产生“如果我怎么怎么了,爸爸就会打我屁股……”之类的恐惧心理,打骂只是让孩子学会了如何逃避惩罚,但却让他丧失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对孩子的个性造成压抑,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的方法,学会了打架骂人的经验,从而染上暴力行为的习惯。

教育孩子,不能只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如果孩子总是考虑父母惩罚自己的方式、轻重,他就不去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就少。所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有一个好心态,父母们应该杜绝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7别让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症

童年恐慌症,是指孩子因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一种较为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之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让孩子觉得难以实现,就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恐慌、紧张不安。

在一次讲座中,演讲的老师问在场的小学生:“爸爸妈妈要求你考前几名的,请举手。”在场的300多个孩子中80%都举了手。老师又问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你刚才没举手,难道你的父母没有要求你考试的名次吗?”小男孩答道:“我爸爸妈妈说考前10名不行,他们给我的目标是第一名。”

很多孩子为父母给自己规定考试名次感到苦恼,一位学生说:“每次都要我考前几名,太烦了!考前几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如今,童年恐慌症正在孩子中蔓延。一份调查显示:有762%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554%的孩子感到郁闷;542%的孩子感到烦躁。而父母并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经常给孩子训话:“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高中,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类似这些话正是童年恐慌症产生的直接原因。

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使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因此“焦虑”、“恐惧”成为当今的“童年病”。童年恐慌症最直接的表现是孩子的情绪急切不安,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夫妻俩都是北京某大学的高才生,上学时就品学兼优,各方面都很拔尖。而他们的儿子却完全不同,从小就讨厌上学,成绩总是在班上的中下游徘徊。每次开家长会回来,夫妻俩的脸上都没有笑容,会冷冷地盯着儿子看半天。

他们经常抱怨:“我们当初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抱错了?你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我们呢?”尽管明知儿子成绩不行,但每次考试依然要求孩子考进前几名。他们经常在儿子面前讲述自己当年的骄人成绩,儿子却对此厌烦不已。

让儿子害怕的是,逢年过节家里一来客人,他们就在客人面前自嘲:“你们看,我们俩都是高才生,养个这样没用的儿子;我们俩都有高学历,可儿子现在考试成绩差得要命。”这对儿子无疑是一种挖苦。后来,只要家里一来客人,儿子干脆逃避,或出去或躲在屋子里。

这个男孩的行为,正是“童年恐慌症”的表现。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名次方面的要求决定了孩子的幸福与苦恼,学习优秀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高兴,学习较差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苦恼。更让孩子恐慌的是,父母对他们的要求绝大多数是他们难以实现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绝望和无奈就成为很多孩子的主要情绪状态。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优异,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考第一名,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并不能考到第一名呢?或许孩子们认为自己笨或倒霉,父母们对此也非常困惑不解:“别人的孩子行,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

同类推荐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 名门家训

    名门家训

    陶清澈编著的《名门家训》精心挑选了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既有诸如孔子、孟子等先贤圣人的家训,又有当代诸如傅雷、唐英年等名家的家训,从古及今,一脉相承。作者又从中去粗取精,抽离出其中的经典家训名言,进行了独到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而富有实效的家训心得,《名门家训》义理深邃,解读浅显,相信能帮助家长培育出全面发展、才能出众的孩子。
  • 健康怀孕一点通

    健康怀孕一点通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和骁勇精神的培养,影响了孩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果断、豪爽等性格品质的养成。实践证明,“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纪实随笔集,是东子第一次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本书在详细记述作者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着做父亲(家长)的幸福,淳朴的情感、质朴的文字让人动容。?
  • 好父母教品德

    好父母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热门推荐
  • 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黑昼的城

    黑昼的城

    因为一场电竞联赛风波,让一部上架数年的游戏,一夜风靡……
  • 精进:极简论语

    精进:极简论语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论语》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论语》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孔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本书轻巧便携,每页一个独立主题,可以随时翻阅,获得《论语》中人生精进的智慧。
  • 许你九万字约定

    许你九万字约定

    上古时代,云罗大陆五大家族并存,唐氏,墨氏,叶氏,陆氏,白氏分别镇守五大古物。唐家少主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惊人,但……她是女的?刚闻此事,整个大陆引起了动荡,而主角却在……闭关?不可能的!外传唐家少主冷漠无情,墨家少主只想说一句:不可能的!不可能的!集颜值和智商一身的唐家少主,又会怎么样在整个云罗大陆危机时刻,舍身救人呢?快与五大家族的少主小姐们一起拯救云罗大陆吧!
  • 你穿上婚纱的时候我就走

    你穿上婚纱的时候我就走

    慕柠亦:你出现的那年,我真的不记得王言亦:没事,我还记得慕柠亦:那你会离开吗?王言亦:……会慕柠亦:为什么?王言亦:因为那年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慕柠亦:那什么时候离开想好了?王言亦:想好了慕柠亦:什么时候?王言亦:你穿上婚纱的时候我就走
  • 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男神,误会。我真的没偷你的东西!”“误会?沐恩恩,你特莫还敢说误会,三年前,你偷走我的心,夺走我的初吻,还敢说误会?”沐恩恩一脸懵逼的看着苏木,我去什么鬼?失忆?但是失忆后能碰到这么帅的小哥哥,收获也是满满的!
  • 悲伤框架

    悲伤框架

    2170年,人类的垃圾堆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海洋,陆地,甚至是太空中,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国家联合开展了一项名为‘框架’的计划。所谓的框架,就是在国家里支撑起一片又一片高达一百五十米的支柱,然后重新构造新的陆地,把垃圾堆在下面。经过长达30年的建设,2200年‘框架’计划基本完成,然而新建立的陆地,却无法容纳一个国家所有的人口,于是隔离计划就开始了,他们把人分出了等级,没有背景,没有文化,没有钱的人,遍被遗弃在了地下。
  • 哑医嫡女:误惹妖孽九千岁

    哑医嫡女:误惹妖孽九千岁

    国公府的哑巴嫡女重生了,凭一手邪医术,在府中斗争与朝廷之争中游刃有余。诛前世负心,杀今生仇恨,翻手苍凉,覆手繁华。只是,她明明可以以一身医术自立,那个妖孽九千岁却走过来,为她织就一张温柔网。“我是国公府又聋又哑的丑女,配不上你!”她冷冷地说。“我眼睛不瞎!”他冷笑。“我会把你的江山卖了。”她懒洋洋地拿起玉玺。“江山为聘,你要就都拿去吧。”他的话音刚落,两个一模一样的妖孽孩子就走出来,“不许欺负我阿娘!”
  • 网红上位:总裁不许爱

    网红上位:总裁不许爱

    人生重来一次,陆妍决定利用上辈子干淘宝的营销经验,好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这辈子她再也不要为钞票犯愁。没想到一个不小心,用力过猛就成了校园名人,晋升网红,还被一个流氓总裁给赖上了,这可咋办哟,系统可没教她谈恋爱唉。爽文,重生后女主有个网红系统,苏苏苏,金手指粗粗粗。
  • 长恨歌罢说玄宗:李隆基的前60年

    长恨歌罢说玄宗:李隆基的前60年

    在大唐江山易姓时,李氏皇族也被排挤杀戮,少有大志的李隆基担起大任,决心要夺回原属于自己家的江山。富有心机的李隆基紧抓机会壮大自己,终于夺回了自己家的江山。姑母太平公主又想使大唐归她所有,李隆基有计有谋地将她击败。李隆基坐稳了皇位,宏图大展,终于开创了大唐盛世……唐明皇李隆基是个前半生辉煌非常有作为而后半生骄傲自满糊涂毁江山的皇帝。本书专写他前半生的辉煌,以宣扬正能量,激励真善美。从他少有大志,韬光养晦,努力进取,使大唐由乱到治,到将大唐盛世推向极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