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4400000007

第7章 黑帮警匪片(2)

该系列最出彩的还是它的前三集,即《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和《只手遮天》。比起后三集中故事和人物时常出现的断裂(比如第四集中突然出现的几个洪兴堂主韩宾、十三妹、太子和黎胖子,还有第四集中成为屯门老大的山鸡,在第五集中消失后又在第六集中成了三联帮的堂主),前三集则在叙事方式、影像风格和人物关系上都具有一定的连贯统一性。此时的陈浩南、山鸡等人,身上更具有年轻人惯有的激情和躁动,无论说话行事,都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显得放荡不羁,因此很容易引发同龄观众阶层的共鸣。而这三集都遵循着类似的故事模式,即一开始大家在帮中都混得很开心,却由于大反派的陷害而逼迫陈浩南或者山鸡选择跑路,但很快又在外界的支援下进行绝地反击,一举揭穿大反派的阴谋,重现光明。陈浩南和山鸡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逐渐成熟起来,成为社团的绝对精英。

以前无论吴宇森的英雄片,还是麦当雄的枭雄片,虽然都有精彩激烈的枪战和打斗,但无非只是个人的复仇史和奋斗史,很少像《古惑仔》这样集中展现黑帮文化。在《古惑仔》中,从祭拜关二爷到执行家法,从选举话事人到抽生死签,都如同家常便饭,甚至连关二爷诞辰还要举行拍卖会。除了香港本地黑帮外,还出现了台湾的三联帮,荷兰的华人黑帮,以及日本的山口组,特别是在《猛龙过江》中,竟不经意间将香港黑帮和台湾黑帮作了一个对比:前者穿着随便,爱打打杀杀,但终究“狗肉上不了正席”;而后者则西装笔挺,更加热衷于政治选举,力图在政坛谋得一席之地,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便利。整个洪兴社团有如一个封建家长制的大家族,德高望重的蒋天生就是这个家族的首领,打打杀杀的事情已经不干了,只是躲在幕后进行大局规划。任达华饰演的蒋天生,显得内敛而沉稳,颇有长者风范。他还热爱接触新鲜事物,曾经在《猛龙过江》中向帮众介绍“互联网”。虽然自己不参与打打杀杀的活动,但他在影片中经历的磨难却丝毫不比陈浩南、山鸡们少。《人在江湖》中他被靓坤逼迫退位,《只手遮天》中他又在荷兰遇刺身亡,从而导致整个洪兴社团一下子丧失了主心骨,直到下一集《战无不胜》中才找到蒋天生的弟弟蒋天养来主持大局。

《古惑仔》系列的大热,自然也引发了一大批“古惑”影片的出炉,如《江湖大风暴》、《龙在江湖》、《龙在边缘》和《新家法》等等,力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黑帮,既有孤胆浪子,又有卧底警探,基本上都以“复仇”为主题。影片中的黑帮社团大多也是“洪”字当头,《江湖大风暴》干脆直接将“洪兴”和“东星”照搬过来,却失去了《古惑仔》中的黑帮文化“内涵”,变成了梁朝伟的个人造型秀和动作秀。另外《古惑仔》系列还推出了它的前传和外传,即《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和《山鸡故事》,也保持了一定的创作水准。

2000年,刘伟强离开了“最佳拍档”公司,同麦兆辉、庄文强“三年磨一剑”(其间也推出了《蓝血人》、《拳神》这两部失败的科幻武侠作品),终于在2002年以警匪卧底大片《无间道》轰动整个华语影坛。而从该片冷静而精致的影像语言中,却再也找不到当年古惑仔电影的那份热血豪迈了。

五、杜琪峰的银河映像

终于说到了杜琪峰的“银河映像”,一个在“最佳拍档”后一年创立的电影公司,集结了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司徒锦源等一批优秀创作人才,却呈现出与“最佳拍档”截然不同的创作取向。公司开山作《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年)显然受到了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洛夫斯基《盲打误撞》的影响,打破了黑帮片一直以来的线性叙事模式,给黑帮人物的命运安排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其实问题不在于此,台湾大陆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的心。”九七回归前港人的迷茫心态也在本片中得以体现,到底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完全由你的心所决定。黄阿狗的两个结局虽然一死一残,但死的那个横尸街头无人问津,残的那个却受到了众多黑帮兄弟的顶礼膜拜。

比起传统黑帮片中善恶分明的二元对立来,“银河映像”的作品显然不愿遵循原有的套路,它们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着重表现人物身处困境时的挣扎和抗争,即由对外部动作的迷恋转向内心纠葛的细腻铺陈(孟浩军:《走在侠义与游戏的边缘——杜琪峰电影研究》。)。影片往往有着浓烈的宿命感,就连《非常突然》(1998年)这样的警匪片都非要安排一个警察全部死光的黑色结局,反倒是《两个只能活一个》(1997年)中的“两个”都活了下来。影片《暗花》(1998年)是最能体现上述特点的作品,影片中根本没有好人坏人之分,无论是暴力警察阿琛还是凶悍杀手耀东,都“好像弹珠一样,弹到哪里,什么时候停止,都是身不由己”。片中所有的情节都是发生在24小时之内,从而给人一种急促感和紧迫感,因为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随时都会将事件发展的态势导向未知的方向。最后阿琛虽然战胜了耀东,却还是无法逃脱宿命的安排,只能悲惨地成为枪下亡魂。《暗花》是“银河映像”最具悬疑也最为黑色的一部作品,而同年的《真心英雄》,则再回吴宇森英雄片的老路,而且形式感更为强烈,连男人集体解手都在摆造型。影片大肆刻画江湖儿女情、兄弟情,因此也就显得更加浪漫而悲情,出现了许多值得观众去回味的情节,却没有让该片获得足够的重视。

1999年是“银河映像”大获丰收的一年。《枪火》标志着杜琪峰影像美学的成熟,影片中五位保护老大的“小弟”,本来各自干着自己的事,却像是古龙小说中的杀手一样,为了同一个任务而集中到一起,在相互合作中结下了兄弟友情。影片中没有太多的话语,表情也甚为冷漠,人与人之间更显一种疏离感,就连枪战场面都用静态远景拍摄,消除了动作感,也没有反应镜头,因此给人一种“放空枪”的感觉,这同吴宇森枪战戏中的火爆优美和动感十足大相径庭。同年的另外两部作品《暗战》和《再见阿郎》,前者因为偶像明星刘德华的加入和极具创意的故事情节而大受欢迎,成为公司成立以来最为卖座的影片;而后者则将镜头对准了过气的黑帮大哥,事业上的失落却唤起了心中对家庭的依恋。原本黑帮片中的男性主人公大多是无根的江湖浪子,家顶多是个附带的东西,而本片中的阿郎却在“国际饭店”老板娘林小雪的细微照料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才应该是他的最终归宿。

为了给公司谋取更多的资金,接下来的杜琪峰开始走起了商业路线,凭借《孤男寡女》和《瘦身男女》等都市白领喜剧大赚银子,而这三年间拍摄的枪战片《暗战2》和《全职杀手》都是过于形式化的作品,而且已不能算是纯粹的黑帮题材。倒是2003年的《PTU》再现当年《暗花》之风采,时间也更为浓缩,一群人的命运就在短短的一夜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接下来2004年的《大事件》,虽然是警匪对决,但却把匪徒间虽萍水相逢却“英雄识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情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影片中最大的亮点。

2005年和2006年的两部《黑社会》,则是杜琪峰的又一野心大作,试图以一种纪实化的方式展现香港一个大社团“和联胜”内部为争夺“龙头杖”所展开的种种争斗。影片再度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只见纷争,不见正义,为了成为话事人,可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影片具有一种宏大的视野,又在续集中加入大陆和香港之间关系的政治隐喻,试图打造一部气势恢宏的黑帮史诗,却因为种种局限而未能如愿,不过也算是新世纪香港黑帮电影的杰作了。同年的《放逐》,则是一部气势“小”得多的黑帮小品,相当于对“银河映像”十年作品作了一次回顾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以往“银河”作品中熟悉的元素,也见到了《枪火》中大半演员七年后的再聚首,影片虽不完美也算精彩。

而杜琪峰本人,即使没有达到“杜氏作品,必属佳片”的地步,也足以成为当今香港影坛最值得期待的导演,因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会为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六、黑帮片的解构颠覆

并不是所有黑帮片都拍得一本正经,从九十年代起,许多黑帮片便开始大行戏谑调侃之风,解构颠覆传统黑帮道义,试图对深陷迷途的青少年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比如说1990年的《一本漫画闯天涯》吧,就用一种半调侃半严肃的风格来揭示江湖的险恶。身为漫画迷的餐厅打工仔阿星,对黑社会一直心生向往,某天不经意间被卷入黑社会谈判事件而正式成为黑社会中的一员,然而阿星的天真善良却与黑社会的心狠手辣格格不入,差点成为帮派内部纷争的牺牲品。最后退出黑社会的阿星才发现所谓的“江湖梦”只不过是一场虚幻,一场梦魇。

1992年的《亚飞与亚基》,是一部更为荒诞的黑帮作品。梁朝伟和张学友饰演的阿飞和阿基,从小就立志混黑社会,谁知长大后的他们却成了黑道中最著名的两个扫把星,跟哪个老大,哪个老大就倒霉,就连香港势力最大的黑帮组织“关公党”的老大关公都未能幸免。影片尽情挖苦了香港的黑帮文化,将香港黑社会所敬奉的最大偶像——关公变成了一个丧心病狂的黑社会老大,他最后的下场是被红色内裤裹头,然后死在下坠的千斤重物之下。“伟大”的关公居然敌不过两个小混混,其讽刺寓意可见一斑。

《古惑仔》系列于1996年风靡全港,它们虽然不同于吴宇森的传统黑帮片,但也把“义”字放在第一位,将洪兴仔们个个塑造得有情有义,因此再度引发了青少年对黑社会的崇拜热潮。但紧接着查传谊、钟继昌的《旺角揸FIT人》和《去吧,揸FIT人兵团》却给这些狂热的后生仔们泼了一盆冷水,影片解构了所谓的黑帮道义,那些平时满口仁义道德的黑帮大佬,到了关键时刻不过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鼠辈而已。特别是《旺角揸FIT人》中吴镇宇饰演的大佬“叻君”,无论造型、谈吐、声音都像极了《古惑仔》中的靓坤,而其真实的为人也并不比靓坤好到哪里去。

2000年的《江湖告急》,更是将这种解构风格发扬到了极致。影片中梁家辉饰演的黑帮老大任因久,表面上如同洪兴的蒋天生一样一本正经,颇有黑帮家长之风范,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非常自私自利的家伙,手下的兄弟为他顶罪,他却几年来都未去监狱探访过。影片再次讽刺了黑帮文化所标榜的“忠义”,任因久手下的师爷阿伟始终像个打工者,毫无忠诚可言;保镖阿渝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子弹,也是因为对他怀有“同志”情感;而他自己,更是将显灵的关二爷臭骂了一顿。关二爷的黯然离去预示着传统江湖道义的消逝,那个挥刀砍向任因久的热血青年则是影片中最后一个传统道义的维护者,却被别人所利用,更像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傻小子。

其实早在《战无不胜》中,身为铜锣湾扛把子的陈浩南就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省,他不支持山鸡竞选屯门老大,就是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兄弟再走自己的老路。而到了新世纪的黑帮电影中,黑帮人物更是变得低调沉稳,他们不再像少年时候的山鸡、陈浩南那样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反叛,更如《九龙冰室》中的九纹龙和《杀手假期》中的职业杀手,决定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悔过自新,退出江湖,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江湖不过是他们曾经拼杀的战场,家庭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与社会和家庭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渐由一个反叛的孩子成长为充满责任感的成年人!

如今香港的黑帮电影,也早已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正在青铜时代的昏暗中匍匐前行。未来到底是出现《教父》这样的黑帮史诗大作,还是派出“一万个警方卧底吓死你”,就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2.谈谈香港电影中的警察形象

可能是香港电影中黑社会的人物形象太过耀眼的缘故,以至于一写起香港警察来,笔者反而有点大脑短路,无从下笔。当然,“香港皇家警察”这个名词还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回归前的香港警匪片中,只要一喊起它来,就显得格外的铿锵有力,对罪犯往往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回归后的香港警匪片,主人公却渐渐成了警方卧底的天下,甚至出现了“一千个卧底强力出击”的“壮观”场面。皇家警察也好,卧底警察也好,下面还是将这些香港人民的公仆大致分为七个小类,分别讲述各自的酸甜苦辣。

一、正警

说起香港警匪片中的警察,曹达华的探长形象可谓深入人心,自1982年《最佳拍档》系列开拍起,曹达华饰演的“华探长”便成了银幕经典,后延续至“福星”系列和“霸王花”系列中。但是真正全面塑造一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而又贴近生活、充满人性的警察,却是李修贤1984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公仆》。该片将镜头深入到这些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不曾为人注意的内心世界中,让警察原本平面的形象变得更为立体,也成就了李修贤演艺生涯的最高峰,居然包揽了金像奖和金马奖的两个影帝称号。

紧接着的1985年,一部划时代的警匪动作大片《警察故事》横空出世。影片由当时还未成为天皇巨星的成龙主演,他饰演的警察陈家驹,嫉恶如仇,办案拼命,经常为了捉拿匪徒而做出难度极大的危险动作,其中抓着大厦灯线径直滑下的玩命一跃,更是征服了万千观众的心。大家都为这种热血男儿的气概而欢呼,真正的香港警察就应该是这样,为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而奋不顾身。《警察故事》后,成龙又先后主演了《警察故事2》和《超级警察》这两部续集,前者延续了第一集中的玩命做派,打斗也更为精彩,而后者则更具国际化视野,从香港打到大陆再到金三角和东南亚,既有飞机又有火车还玩起了火箭筒,已经初步具备好莱坞大片的风范。至于1993年的《重案组》,则几乎淡化了娱乐味道,以一种厚重的笔调记录下了整个破案过程。总的来说,成龙饰演的警察身上具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行事往往率性而为,这种警察在香港警匪片中屡屡出现,比如《喋血双雄》中的李修贤,《辣手神探》中的周润发,《傲气雄鹰》中的刘德华和《大事件》中的张家辉。虽然他们并不是上司眼中听话的乖孩子,却深得观众喜爱,因为真正激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激情澎湃的个人英雄主义。

同类推荐
  • 连环画大揭秘

    连环画大揭秘

    我国的连环画,源远流长,虽有悠久的历史,却无统一的名称。在本世纪初,由于石印技术的输入,通俗读物广为流行,在上海等地先后出版了一些以少年儿童为对象,《连环图画水浒》封面在旧小说插图的基础上蕃衍而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便是今日连环画的雏形。由于当时出版这些书的多是一些里弄小书坊,力量单薄,各自为政,有的地方叫图画书,有的地方叫小人书等等。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中的一册,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刘淳自选集》分三个部分:艺术与时代、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批判。作者刘淳用饱有激情和穿透力的语言回顾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刘淳自选集》中收录的这些文章传达着刘淳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热门推荐
  • 极恶超玩

    极恶超玩

    林琅参加游戏《仙尘》内测,发生bug穿越,成为一个不仅魅力为0,幸运还只有1的NPC。这柠檬是开局残血,落地成盒啊!“幸好,我带着游戏面板。嘿嘿,我能打怪升级!妖魔鬼怪都是我的移动经验包。”“bug!怎么打怪扣经验,救人得经验!”“还好,我的玩家之魂还在熊熊燃烧,并且自带天赋。”……“那边的先天高手,站住!丹药灵器买不买?不买?(刀架对方脖子上)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敢动我的人,只好杀、不,抓你全家,工作一百年!”“没错,我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恶城主,可这和治下幸福指数爆表又有什么矛盾的呢?”……若干年后,玩家和NPC们望着与周围势力格格不入的“极恶城”,无不隐隐牙疼。
  • 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

    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

    在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格洛夫有句名言叫“惧者生存”。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将其在位时取得的辉煌业绩归结于“惧者生存”四个字。进入商战时代以来,关于危机意识的警言不绝于耳。
  • 萌爹驾到

    萌爹驾到

    大唐年间,因为粮食不足,山贼王方旭下山了。这一年,方旭在山下误打误撞的捡到了一个“女儿”。从此方旭开启了萌爹之路!动我可以!不许动我女儿!“女儿,你想要个弟弟妹妹呢?你看看这位姐姐好生养!”“女儿,你想要几个后妈吗?你看看这几位姐姐多温柔!”“女儿,你想吃高丽的人生吗?爹这就给你弄几吨来!”“女儿………………”
  •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人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常见心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当朝驸马爷

    我是当朝驸马爷

    老天啊,为什么我过得这么苦啊?有没有富婆介绍一个给我,让我少奋斗二十年?某星君悠悠地说道:“富婆没有,公主倒是有一个,你要吗?”要啊,我要啊!于是,悲了个催的赵惇,就被送到了大齐,当起了潇洒无比的驸马爷
  • 枭雄风云之强者回归

    枭雄风云之强者回归

    不需要几世轮回,我,程浩轩!就只做一次自己!这一次,让我证明给全世界看!如果有一天我死在阴谋中,请不要为我难过,那只是因为我没有抗争过!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 此情可待成追忆i

    此情可待成追忆i

    那年的我们,都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叫誓言,,还有,什么叫现实...只知道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心会很痛很痛;只知道,既然许下了誓言,就一定要完成;只知道,坐在天台,憧憬我们的未来。从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究竟是什么在悄然的改变这一切?是青春的怦然心动,是友谊产生了裂缝,还是,我们都还太年轻?
  • 命运长夜之崩坏的规则

    命运长夜之崩坏的规则

    传说中,圣杯是能够实现拥有者愿望的宝物。为了追求圣杯的力量,7位魔术师各自召唤英灵,展开争夺圣杯的战斗,这就是圣杯战争。万物都在特定的秩序下生存,就连这实现愿望的“万能之釜”也只能在特定的规则下获得。但在第六次圣杯战争中,规则被打破了。
  • 武则天

    武则天

    苏童是个天分极好的作家,有着万里挑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他用细腻鬼魅的文字,刻画了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女人的曲折命运,暗示出历史的血腥、残酷和沉重。《武则天》充满悲悯、极致想象的文字为读者复原历史的细节、产生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