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84100000013

第13章 怀念集(1)

一封言·一张便笺·一颗心——巴金与《文教资料简报》的情谊

俞润生

巴金先生(1904~2005)离开我们已经五周年了。在他的祭日(10月17日)即将来临的时候,我想到他与《文教资料简报》

的情谊,激动不已。

《文教资料简报》是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一九七二年创办的资料性刊物。编辑宗旨是提供资料,供教学、科研参考。这个刊物的创办人是姚北桦先生和赵国璋先生。

姚北桦先生是江苏徐州人,他从一九三八年“徐州大会战”时就离开了徐州。为了民族的存亡,十五岁的他怀着满腔热血,历经艰险,到达老河口,参加了抗战演剧四队,后来又辗转到安徽,再到南京,从文艺战线转到新闻战线,为抗战和民主解放运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后,他在《新华日报》任秘书长,一九五六年派往中央党校学习。学校领导召开座谈会,号召大家“鸣放”,帮助党整风。万万没有料到,姚北桦先生的发言竟被康生圈定为“右派”。一夜之间,天昏地暗,他尝受到“引蛇出洞”的滋味。他跌进了灾难的深渊,从此离开了报社,到农村去“改造”,去“重新做人”。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才被调到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的。

赵国璋先生生于一九二三年七月,河南新郑人。一九五一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于东吴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工具书使用法”、“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

他们两人堪称为饮誉一时的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的双子星座。姚北桦先生的敏锐、睿智和赵国璋先生的严谨、稳重相结合而风行。

我“文革”前曾任《南师学报》编辑,“文革”中在“五七”农场养过猪,在“五七”

工厂当过钳工,后来当仓库保管员、物理系资料室资料员。一九七五年调到中文系资料室,有幸成为姚北桦、赵国璋先生的助手,共同编辑《文教资料简报》。因此,我有机会感受到巴金先生对《文教资料简报》的情谊。

一封信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仍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之中。

巴金先生有机会接触《文教资料简报》,大约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他的朋友杨苡先生提供的。巴老在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致杨苡的信中说:“你寄给我们的资料简报都收到了,谢谢。最近的一期即‘红楼梦研究资料专辑’,我还想要一本,倘使不困难的话,就请再寄一册来。”①信中所说的“资料简报”就是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出版的不定期内部刊物《文教资料简报》。另一条途径是上海作家协会资料室主任魏绍昌先生。魏先生和巴老是朋友,我们《文教资料简报》和上海、北京的联系,都是通过魏绍昌先生介绍,甚至直接代办和转递的。当年,巴金先生以“李尧棠”的名义订阅了一份《文教资料简报》。

一九八五年十月八日,上海《新民晚报》以《“文革”中发表的巴金短简》为题,报道了巴金“十年一简”的故事。全文如下: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巴金同志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从未公开地发表过一篇作品,但竟发表过一封短简。

那是一九七六年,巴金订阅了一份南京师院编印的《文教资料简报》,当他看到第四十六期上一篇文章的引文出处有误,便写了一封短简寄去。该刊的实际负责人姚北桦同志接到信后,并没有因巴金还背着“大黑帮”的罪名而不敢刊出,在第四十九期“读者来信”栏内,刊登了如下文字:

《文教资料简报》第四十六期六十八页上,引了两段鲁迅先生对内山完造的谈话,说是“内山引用曹聚仁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发表的《书林新话》的第六节谈到内山书店的部分”。这个说法似与事实不符。

这两段话的原文,见于内山完造的悼念文章《忆鲁迅先生》,最初发表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上海出版的《作家》月刊二卷二期上,后收在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印的《鲁迅先生纪念集》中。当时《星岛晚报》还没有创刊……

一个读者

一九七六年七月十四日上海此信出于被称为“大黑帮”之手,“四人帮”及其爪牙岂容发表,对此,编者将具名改为“一个读者”,保留书写日期和地点,这封短简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将来如果出版《巴金全集》,这“十年一简”也可为那悲剧年代留下一个历史的痕迹,此中有“四人帮”的蹄痕,也有讽刺“四人帮”的印痕。

一张便笺

其实,除“十年一简”外,巴金先生还给《文教资料简报》写过一张便笺。时间大约在一九七六年,是魏绍昌先生转给我们的。魏先生有说明:“此两纸均为巴金所写的意见。(他第一次交我,我一时找不到又要他重写一张,后来又找到了,一并奉上,故有两张,内容重复。)他问:这些注在人文本已有,他找不到译文,原来您们尚未译成白话。”

巴金先生的便笺上的意见是这样的:

高丘补充:鲁迅先生一九三三年《悼丁君诗》七绝末句“可怜无女耀高丘”。

关于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请查《世界史》。一八一五年的维也纳会议不单是“奥国取得了伦巴底与威尼斯”,这次会议还分割了意大利,成立了撒丁尼亚王国,帕马、益德纳、卢卡等公国,托斯项纳大公国和教皇统治的教会国,以及法国波旁王朝统治的西西里王国。又一八六一年还没有完成全国统一。威尼斯的解放是在一八六六年,加富尔已经死了几年了。最后,罗马是在一八七〇年解放的。

芘宾(1833-1904):俄国文学史家。

着有《俄国文学史》四卷。

普式庚有《铜马》一诗。《铜马》即《青铜骑士》。亦即彼得大帝的铜像。

这张便笺上提出的意见,是针对《鲁迅文言文试译》中的《摩罗诗力说》译文而言的。

一九七五年,赵国璋先生、姚北桦先生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就鲁迅《坟》中的四篇文言文,即《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进行现代汉语翻译,以供青年学生阅读参考。

巴金先生的意见是在一九七六年九、十月份提出的。他的意见有四条:

第一条是对《摩罗诗力说》第二部分中对“无女”的注释。鲁迅原文说:…性灵均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汨罗,返顾高丘,则抽写哀怨,郁为奇文。”“高丘”典出《离骚》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巴金先生的意见是:“补充鲁迅先生一九三三年《悼丁君诗》七绝末句‘可怜无女耀高丘’。”

第二条仍然是对《摩罗诗力说》第二部分的注释。鲁迅原文是这样说的:“是时意大利适制于墺,失其自由,有秘密政党起,谋独立,乃密与其事……裴伦之所督励,力直干后日,起马志尼,志加富尔,于是意之独立成。”巴金先生的意见是“威尼斯的解放是在一八六六年,加富尔已经死了几年了。最后,罗马是在一八七〇年解放的”。

第三条是对芘宾的注释,今通译为佩平。《鲁迅全集》有注。

第四条是普希金《铜马》的注释。

这四条意见,诚如魏绍昌先生所言:

“这些注在人文本已有,他找不到译文,原来你们尚未译成白话。”

通过这四条意见,表面看是针对《摩罗诗力说》的今译提出的改进意见,这说明巴金先生对鲁迅作品十分熟悉,对世界史十分熟悉,学养十分丰厚,思考很敏锐。

一本书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巴金先生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短文《谈(望乡)》。

“巴金先生发表新作了!”消息不胫而走。

上海魏绍昌先生首先把复印件寄给我们《文教资料简报》。

巴金先生有“一颗燃烧的心”,写作速度很快,一九七九年十二月,第一集《随想录》三十篇就结集,由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我们《文教资料简报》得知此消息以后,希望能翻印出版。这诚如魏绍昌先生在《(随想录)读后随想》中所写的那样:“南京师院《文教资料简报》希望在国内翻印《随想录》,托我征求作者的同意。巴金同志就把刚刚从香港寄到的样本,交给他的女儿李小林同志带给我,盛情至为可感。他还在扉页上写明:‘样本刚到,可能有错字,但来不及细看了。’……”

接到巴金先生的样书,姚北桦先生立即和我去无锡报印刷厂办理印刷事宜。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〇年第一、二期(总第97、98期)合刊,全文登载巴金先生的《随想录》第一集;同时作为“文教资料简报丛书之三”印刷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出版的。我们《文教资料简报》比他们早了几个月。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〇年第一、二期合刊印出的《随想录》。除正文外,另有辅文七篇,它们是:巴金《随想录(三十一)“豪言壮语”》、魏绍昌《(随想录)读后随想》、郭春玲《一颗燃烧的心(访作家巴金)》、李治华《(家)的法译者谈巴金》、《法国的“巴金热”》、《交流资料简介》、《致读者》。《致读者》说:“借此机会,我们还要向老作家巴金同志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不久前,巴金同志收到港版《随想录》样本后,遂即托人转寄本刊,使作家晚年的这部重要着作得以通过本刊与国内读者早日见面。这不仅是对《简报》的宝贵支持,也是八十年代第一春老作家献给广大读者的最好礼物。读了这一期《简报》的读者,想必会有同感吧。”

一颗心:“把心交给读者”

我们编印巴金先生的资料,实际上是学习巴金、研究巴金的过程。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〇年第五期(总第101期)上刊有“来信摘编”,一位安徽的读者写道:“工余阅读《随想录》第一集,不由我欣喜若狂,感慨不已。年过古稀,人日‘老朽’。但巴金没有‘朽’,他没有‘老’。从他的文章里我好像看到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揩干了身上的鲜血,又振奋精神在奋斗。他比我们青年人更富有朝气,更富有战斗力……”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巴金为(随想录)第二集写的后记》。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二年第一期发表巴金先生《(序跋集)序》、《(序跋集)再序》、《(序跋集)跋》。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发表巴金先生家属的来信。来信说:

编辑同志:

你们寄来的《文教资料简报》(1982年6月总第126期)收到了。巴金同志近来因身体欠佳,写字有困难,嘱我代笔。

巴金同志在看了贵简报上登载的《谢冰莹的(怀乡)诗和巴金的赠诗》后,说:

“我不会写诗,从来没有写过古诗,我也不认识谢冰莹女士,更不会写古诗赠她。”并让我转告你们,希望你们对此加以更正。

敬礼

巴金的家属1982.8.30

《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四年第七、八期合刊发表谷苇先生的《巴金在一九八三年》和新闻报道《巴金一行五月二十三日回国》。

我于一九八七年九月调离南京师大,此后《文教资料简报》发表巴金先生的信息就不多了,只在一九八九年第三期发表过《巴金(随想录)评论、研究综述》和《巴金(随想录)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80~1988)》。

巴金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先哲人去,真理永存。他说:“把心交给读者”、“没有私心,不为名不为利,认真学,认真干,就行了。”这些平实的话,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心中,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2010年7月于南京石头城畔路边书室①见《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劫余全编》,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版,第84页。

尺素温情——书信里的华君武先生

高信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三日,着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当天,北京朋友来电话,说到华老住院将近一年,情绪乐观开朗,从未示人以病苦折磨,逝世时也很安详。这些都是我意料中的事,包括他留下的遗言: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一位看透人间万象,以解剖假恶丑,呼唤真善美为终生职事的智者和艺术家,用这样的从容和澹定来告别这个世界,也是必然:就在去年年初,华老的老朋友丁聪不是也有过类似的遗言么?我记得三十年前,他在给我的两封信中说过,黄永玉和他说笑话:“说我的墓碑上刻:‘你们如果不改,我的画将继续有效’,我将为此而努力,当然我并不想死。”那年华老是六十五岁。三十年过去了,华老漫画中针砭的事物“改”了多少,恐怕很难说。我想这墓碑如果真的这样写,也毫不过时。华老是自信的,自信他的画没有过时,而且不会过时。一个艺术家能否活在人们心里,靠什么?靠追悼会么?靠媒体的热炒鼓噪么?当然不是,华老坚信,靠的是人品和作品。

我和华老的结识,在一九七八年。那时,我还在商南县工人俱乐部工作,从报上得知他已发表了漫画新作。

我心里很激动很兴奋,华老是我崇敬多年的漫画家,。文革”中,我也因收藏他的漫画受到冲击。因而,当年八月初,就写了一封信给他,又附了一册他的作品的剪报,大半都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发表在《光明日报》、《文汇报》上的那一批“人民内部矛盾漫画”(华老说,那名目还真有点“拉大旗”的意思,所以,他后来改称为“社会生活漫画”了),那是经过了“文革”的折腾终于保存了下来的。我希望他结集出版这些画。信寄给《美术》月刊,很快就转到他手里,他很快就回了信高信同志:

收到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的信和礼品。

说真的,如你所料到的,这些东西我已荡然无存,我只有一本漫画选,并没有包括你剪贴册子中的许多画。

我的画竟害了你受折腾,真是抱歉,当然我也不能代折腾你的人抱歉。至于你对我的画的颂词,实不敢当,只能当作一种鼓励。

你送我的这一本剪贴的册子,它带来的友谊,远远超过这些画的本身,因此特别使我感动。

我不知道如何来回报你的赠礼,我正在想,因此先写这封信,告诉我已收到了。

我现在文化部艺术局工作,我家的地址是北京三里河南沙沟九楼一门六号。

你搞理论辅导工作是政治理论还是文艺理论,盼告。

你的简历和生活情况,如果愿意的话可否也示知一二。

同类推荐
  •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觉悟美学:解读美的本质

    本书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作为美的本质、人的外化成为丑的本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真善美批判、从动物式享受到美感、觉悟之维与美感标准等。
  •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本书以翻译研究中的认知语境理论为主要框架,在欧美和中国司法制度及法律语言中搜集体现独特法律文化背景特色的语料并加以分析,通过了解中国法律和法律使用者的现状,对比中外法律语言在相同及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法律文化在法律文本、日常司法过程中,包括司法过程中话语人际交流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在文化事业繁荣、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主持人已不仅仅是受众与节目的纽带和桥梁,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他们需要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其中,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是一切成功的关键。这种节目驾驭,是主持人节目主持艺术的集中体现。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爱悦与规训

    爱悦与规训

    作者以同性欲望为视角探析爱悦、法律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的法学研究试验,作者提出并运用有机结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与“文学的想象力”的“法理学的想象力”,力图描述同性欲望与中国现代性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法律文化表征,指出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如何围绕着同性欲望来建构和重构现代性的。
热门推荐
  • 妖孽神医:跷家皇子妃

    妖孽神医:跷家皇子妃

    啥?要她嫁给星若国的七皇子?嫁就嫁吧!可……他却还是个病秧子,一只脚都踏进棺材的人了,好吧!她承认,她就喜欢挑战,病的越严重,她就越兴奋,越想去挑战;可——她……所以……好吧!反正在花醉国,她也只是个父皇不疼,王后不爱的七公主,算了算了,嫁就嫁;大不了——逃嫁!对!就这样,出了花醉国的国土,就是她的天下了……
  • 臣女:颜宠天下

    臣女:颜宠天下

    一张丑陋的脸蛋陷她一生污秽,一张俏脸还她一生荣华富贵,丑女大翻身,妖颜天下!前世误信渣男,葬送了凤家全族,重来一世,她告诫自己,万事可动,万万不可再动心!可谁知前世赫赫有名的战神皇子竟然缠上身!他替她解毒,还她倾世美颜!战神太强势,她只想收拾身家快逃,可却被对方扛走。“夫人,成了亲拜了堂,你就是我的人!”“你想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救命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人泪君相陪

    伊人泪君相陪

    千年轮回,十世护你。一生一世,有君陪你。如若陨落,有君伴你。有人伤你,我必将残之。有人骂你,我必将伤之。有人杀人,我必将诛之。为了你,倾尽天下又何妨?为了你,没天下人又何妨?为了你,杀尽天下又何妨?伊人醉,君相陪。心中泪,殇未归。
  • 侠探花

    侠探花

    孤儿欲二狗意外穿越到宋朝一已经咽气的黎公子身上,谁知道此时黎府已经惨遭灭门。迫于生计,欲二狗更名欲少艾,守着一片梨花园过日子,后来一个人送给了他一块带有瑕疵的白玉,之后他便走上了替人伸冤追凶的道路,然而解开一个个杀人谜案之后他才发现等待着自己的竟然是一个惊天大阴谋,他抽丝剥茧终于解开了这一涌动的暗流。最终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三顷梨花欲少艾的影子和侠探花,梨花探的传说。“左手有酒,右手有风,前有梨花三顷白,后有一方溪水青”“我有火眼金睛,定破你蛛丝马迹”
  • 少主夫人说她只想赚钱

    少主夫人说她只想赚钱

    南笙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抢劫被一只流浪小奶狗救了,小奶狗为救她头破血流。她心里感动,将它捡回家,供它吃喝,给它洗澡,天冷的时候把它抱着一起睡。每次她去洗澡,它就在门外不停的扒拉,像是怕她有危险,她不开门它便一直扒拉着。南笙于心不忍,于是每次洗澡都将它带着,所幸它也从不闹,一进浴室就在一旁安安静静的趴着。后来她才知道,小奶狗不是担心她的安危,而是……啊,是一头色狼……原本过得挺好,可是为什么突然间就变成了他?“你是谁?怎么会在我家?”南笙看着斜靠在门边帅得让她头脑发昏的男人问。衣荣华贵,面容俊雅的男人手插口袋,迈着大长腿慢条斯理的朝她走来,邪魅一笑:“我可是你捡来的,这么快就不认识了?”南笙大脑一片空白,直到看到他脖子上的项链:“你是我捡来的小奶狗?”男人的面色突然一沉,眼神凌厉起来,他修长的手指托起她的下巴,低沉道:“本少是狼,记住了?”狼?在南笙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另一个男人给五花八门的绑了。“把少奶奶请回家!”穿过那片深海,她被他绑到了一个她从未涉足的其妙世界……
  • 超品农婿

    超品农婿

    郑宇意外得到小世界,研究之后,发现在小世界里种植蔬果能很快收成,他开始种植花椒,并且很快便得到收成。转手卖掉之后,挣到了三十几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了仓库的房东王振东和光辉超市的老板陈永志。由此,他也终于摆脱了在家做饭
  • 梵路仙瑶

    梵路仙瑶

    只想成仙,只为一仙。不问艰险,不畏困乏。萧萧梵路,一曲仙瑶,爱恨离歌,曲折回肠,尽在瞳中。《梵路仙瑶》通鉴:西佛北儒通剑坛,南道东墨抵凤海,中若兰禅介其间,九天真仙莫等闲。
  • 妩凰万岁

    妩凰万岁

    没遇到某太子前,苏青妩自觉不要脸,遇到某太子后,苏青妩自觉比不上,某太子让她明白了,明面上不要脸完全比不上表面又矜持又君子背地里十分不要脸的人。当苏青妩被完胜后,不仅输了人,还输了心,连崽都有了,跑都跑不掉了?【全文免费,缘更】
  • 剩女大翻身

    剩女大翻身

    他,英俊潇洒,家境优裕,UK集团的新任CEO,是个名符其实的海归,随意的装束只为给公司员工留下亲民的印象,可是这个财务部的老女人却把他当成了送文件的小弟,难道她没有看清他媲美花样美男的脸蛋?真的不是她的错嘛,谁让她高度近视呢?是鲨鱼男友害她的泪腺失控,使她的隐形眼镜无端失踪,莫明其妙地得罪了新上任的CEO,还是个超级帅气超级可爱的CEO,可是他也没必要和她“晶晶”计较吧?居然擢升她为副总裁,MYGOD!她到底招谁惹谁了?
  • 穿越之嫡女医妃

    穿越之嫡女医妃

    出生医药世家的商界精英,一朝穿越,成了相府痴傻嫡女,爹不疼娘远离,任人欺凌,肆意剥夺,连那原定的太子妃之位也被夺走。他是京都的四皇子,银白面具透露出的双眼,目空一切,嚣张狂妄,手段狠辣,本领高强,藐视苍生!一件旧案,一朝指婚,一场灭顶之灾,将两个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傻女不傻,倾世貌,修长身,风云涌!伤我者,百倍奉还,辱我者,千倍万倍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