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79200000001

第1章 家园(1)

后湖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毛泽东读了前日的人民日报,一则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消息,使他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直到清晨推开窗户,微风拂熙,旭日临面,遥望南天。于是用遒劲的狂草写下诗句: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蒸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这是诗词的上半阙。这悲壮、感伤的诗句,深深地留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因为,父辈的故乡也闹血吸虫病。在我的故乡,有一汪美丽的湖,可湖的岸边,容易生长钉螺,而钉螺中就潜伏着许多的血吸虫。

过去,因为可供饮用的水源极少,鉢上是以湖水为主,所以只要有血吸虫的地方就很容易被病虫侵人体内感染。人们一天的劳作完后,总要到湖边去洗洗脚,搓搓毛巾,即使十分小心也避免不了病从口入。一旦血吸虫进入人的肌体、进入血液,人的精神迅然为之瓦解;成千上万的田园荒芜,田地和房屋上都长满蔓草,满目皆是尸体和粪便。那种鬼唱人嚎的情景正如毛泽东在诗词中写到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在我上小学的那年我家迁居城里,对于故乡的那一汪湖,一直想去看看,但总也没有机会。加之近年一直在国外漂泊,对家乡的记忆逐渐依稀,然而,野人还山,小草恋土,越是在异国他乡,越是怀念故土家园,对于家乡的情感却愈加浓郁。

一个机会,家里转给我一封信,说是老家后湖贝雕厂要设计一批创新的工艺礼品,听说我是做设计的,希望我回乡给他们做些工作,支持一下老家的经济发展。

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来迎接我的大部分人我都不认识,只有童年的朋友水生我还有印象,他带我见了现在是贝雕厂厂长,是厂长打听到我在北京学了设计所以给我家写了信,我能来,他代表全村社员隆重欢迎我回乡做贡献。

家乡变了,完全变了,已经看不到童年的影子。

太阳当顶,到贝雕厂里刚坐下,就快到开饭的时间了。为了迎接我,他们摆上了十几张餐桌,邀请了本家的父老乡亲,请了镇上的大厨,杀了猪,捞了鱼。像办喜事似的,我顿时感受到了故乡的热情和地道的农家丰盛大餐。

坐在我身边的水生给我烟抽,我说不抽烟,我向他提议能否带我到后湖去看看。“马上吃饭了,”厂长说道,“快去快回吧。”

水生用小型拖拉机把我带到了后湖。

六月的初夏,天空和后湖衔接,一望无边,湖面芦苇郁郁一片,一浪一浪地在湖中翻动。远山淡蓝淡蓝的,很是干净,并显得更加遥远。太阳照在微风的湖面,连绵的微波折射着太阳的粼光,白云的阴影从湖面上飘过。湖中有几头水牛,伏在湖水里一动不动,岸边的牛正忙着吃草,有的牛背上还歇着几只鸟。白鸭和白鹅在水中轻轻的来回刮过。岸边的大树有个牧童骑在树丫上,嘴衔两片叶子吹着,时不时发出水鸟的声响。

我回头对水生说,家乡真美啊!

水生一边点着烟,一边冷冷地说,美啥啊?这几年,全国都在搞活开放,可我们这里就是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呢?我问道。具体为什么,我们乡下人也不知道。拿贝雕厂来说吧,是大伙集资的,可现在钱都被厂长用完了,而产品还没开发出来。不是背着你说厂长坏话,他这个人喜欢赌博,乱花钱,大手大脚,吃喝铺张,没把大伙的钱用在正道上。听说这次请你来是想要你搞一个仿冒外地的某个名牌产品吧。

现在大伙也不热心下湖去捞贝壳。原因是绝迹了几十年的血吸虫现象,现在又有了少数的发病情况。

国家不是每年要派专家来预防吗?

派了。不派人来打药的话,这个病蔓延起来快得很。

你们现在还吃湖里水吗?

没有,我们现在饮用自来水,但为了节约,我们有些东西还是用湖里水水生提议我上船进芦苇深处的后湖看看。

听到水生提及的血吸虫卷土重来,我从内心深处有些胆怯了。

水生看着我害怕的样子,笑着说,没关系,现在医学发达得很,一旦发现患有血吸虫病,打一针便好。我去年就得了血吸虫病,打一针就好了。

听水生这么一说我更怕了。我成年到处漂泊,外面的医院恐怕确诊都麻烦,听都没听说过这个病,哪来的针打。我知道这病有潜伏期,如果在国外一旦发作,见了医生说话交流都困难,怎么表述这么复杂的地域怪病呀?

我不仅没去后湖深处,而且心里又恐惧起那正等着我的丰盛欢迎大餐。湖里的鱼,湖里的莲藕能洗得干净吗?他们能都用自来水洗涮餐具吗?越想越怕,一想到还有几十号人正等着我吃饭呢,我的心嘟嘟直跳。

我暗暗地问自己,这该如何是好呢?我陷入了深深的两难境地。一则是怕染上血吸虫的病,二则不忍心去吃家乡人用集资费用所筹办的奢侈大餐。当然更不想去冒仿什么名牌。

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吃饭,要水生送我到镇上的长途汽车站。我要回城。水生一听大惊,彼此推拉了半天最后他说,即便是真的要走,那怎么也应该向厂长告个别,说明情况。厂长这么热情,全村的人为我准备了二天,怎么说走就走呢?

是啊,如果我向厂长告辞,厂长能让我走吗?说不定余下的几天为了仿假名牌厂长对我更客气,寸步不离,到时想走都走不了。我深知我的怯懦,我的自私。我没有办法,我决意要走。水生拽着我衣服的手慢慢地松开,昔日童年的好友眼里噙着泪水,唉!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拖拉机颠簸在湖岸的泥路上,惊飞了踩在牛背上的小鸟,牧童笑着向我挥了挥手。我望着故乡的后湖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渐渐从我的视线退去。

然而刚刚见到这故乡美丽的后湖,却片刻间不辞而别。我不敢去想厂长的责怪声和家乡父老乡亲期待的眼神。事实上,我是在承受着自责的煎熬和恐慌心情,逃离了我那故乡宽阔无边,宁静而美丽的后湖。

可这是我思念已久的乡愁啊!

火炉之城

武汉的夏天才是真正的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三镇之城,留下了许多关于夏天往事的记忆。即便是在冬日只要想起那些炎热的印象,心里也是暖融融的。

记得每年夏天,整条街的人都要跑到街上来乘凉,通宵露宿,是武汉人的生活习惯,每天下午太阳西下的时候,街坊们就开始用竹床在街上占位子,搁下竹床后把地下泼上水,降降暴晒了一天的地温,晚饭时光,有的在竹床上摆上菜饭,一家人围坐在竹床边吃晚饭边乘凉,毫不在意川流不息过路的行人。在众人俯视满竹床的菜肴的情况下安然自得地进着餐。男人基本上都是光着膀子。(武汉有句名言”六月天里无君子”)女的也是穿一件很薄的纱衣和短裤,坐在沿路边一字排开的竹床上乘凉。就在那道风景中,有我家隔壁的一位姐姐,每晚穿着宽松花裤和短衫,显得格外娇美。见她轻摇着芭蕉扇躺在夏夜的星空下的神态……还有她那婀娜多姿的身材,和端庄嫣然的模样,宛如古代的仕女一般深深地烙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作为暗恋的情思而时时追怀。

我记忆中的另一道风景,则是武汉长江大桥,那是1954年由苏联援助建设的,横跨龟山、蛇山,气势恢宏,造型极好看,在读技校时周末放假回家我都要都从桥上走过。那时读书清贫没钱坐公共汽车,在步行回家的路上,总能看到人们沐浴着日落的阳光,都被晚霞染得透明起来,红彤彤的。一边走,一边观摩桥栏上的装饰纹样,当时在技校正是学图案,所以对长江大桥上的装饰花纹图案印象深刻。整个大桥的设计风格是传统的中国纹样与俄罗斯的民族纹饰的融合,极协调,特别是桥头堡的造型,像中国的庭院建筑,又像苏联的宫殿建筑,两种风格巧妙地结合,给武汉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种异域的文化氛围,当时武汉没有高大的建筑,每当立于桥下,那种高大比例的感觉和卷草纹样装饰的印象马上让人有一种对遥远而陌生苏联莫斯科的联想。

武汉人喜欢聚在阴凉有风的地方乘凉、聊天,就像农村的人喜欢聚在大槐树下乘凉聊天一样。高高大桥的遂洞下,有一大片阴凉,清风徐徐,旁边是江水滔滔。那个时候我和童年伙伴爱在那里游泳。这是武汉人乘凉的极佳之地,也是我最为怀念的地方。

现在细算起来,离开这个城市已有二十多年了。今年夏天,因弟弟病重住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武汉的炎热没有变。但这个城市的面貌却发生了变化。往日破旧的民房整片地消失了,在我家的街巷旧址处已经竖起了几幢十层高楼。那些高楼遮挡了我的童年的记忆。

次日下午,趁弟弟午睡,偷闲去了一下大桥,还没有接近大桥,远远地眺望那象征武汉的桥头堡,突然想起小学课本里的长江大桥课文一句话,“武汉长江有大桥,它比十层楼房还要高,两头还有桥头堡,好像卫兵在放哨”。视线顺着桥身往下移去,只见那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微风还送来高音喇机里的声响。

当走近时,我惊呆了。原来借着桥身下的阴凉,一堆一堆的人里有唱戏的、有唱歌的、有打扑克牌的,气氛十分的火爆。乘凉的人、围观的人、过路的人、唱的、谈的、笑的都没有在意阴影外的盛夏骄阳和摄氏38°的髙温。

在桥下的阴影中,围的比较多的人群原来是在唱简易的卡拉0K。有坐着的、有站着的,走近一看,有一个年轻的美女在唱着通俗歌曲,唱得十分投入,听众也比较配合,全神贯注的听着、鼓掌。让我惊讶的是歌手唱完后,有不少观众献花或直接给人民币。要献的花就放在场子中间,旁边有一个装钱的盒子,如果要献花,就得先把钱丢进盒子里,然后拿起花献给歌手。歌手唱完后可以获得满怀的鲜花或满手的纸币。主持会场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四十左右,瘦高个,穿着一件白色的汗衫,汗衫背后印有一个很大的行草书法“舞”字,胸部有“江城业余舞蹈队”字样。很神气,大家都叫他金哥,他主持会场很活跃,很会搞笑,常常引起满场的笑声。当歌手准备离场时,他都会牵着歌手的手到给钱比较多的听众面前,要小乐队奏一段改编的曲子,填进一些谢谢你的人民币的词,高亢激昂,博得鼓掌满场。

同类推荐
  •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本书由十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十二篇赏析文章、十二幅彩图组成,小说中多篇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要选自冯梦龙“三言”和李渔的经典著作。如诗语言,纯美彩绘,引领最温柔的古典情。
  • 戈壁母亲(电视剧《戈壁母亲》原著小说)

    戈壁母亲(电视剧《戈壁母亲》原著小说)

    建国初期,农村妇女刘月季带着两个孩子千里寻夫,来到新疆……她善良、坚忍,含辛茹苦,面对接踵而来的灾难和生活变故——抚养儿子钟槐和钟杨长大成人;收养母亲被土匪杀害的小姑娘;和丈夫解除包办婚姻……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她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宽厚慈爱、深明大义的军垦人。作品故事感人,细节生动,文字朴实,真实再现了五十年两代军垦人屯垦戍边的历史,讴歌兵团人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爱祖国、爱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央视热播,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 雪鸿泪史

    雪鸿泪史

    《雪鸿泪史》,徐枕亚著。小说描绘一个小学教师和一个寡妇恋爱的悲剧。小学教师何梦霞做家教住在崔家,爱上了崔家的寡妇白梨影。白梨影也爱上了何梦霞。本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日记体小说,在小说形式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 古币姻缘

    古币姻缘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民间的故事。曲折新奇的爱情故事是本书表现的重点,其中有因为一枚古钱币而走到一起的奇妙姻缘,因为心地善良而喜结连理的农村青年(《拾“妻”不昧》),还有一人饰演两个角色最终赢得爱情的聪明姑娘(《爱情AB角》)。此外,书中还描写了发生在原始森林中的另类人生存状态的奇闻(《追踪野人》);探险活动中经历生死历练的情侣(《千古一吻》);被骗到山村最终巧妙逃脱的女大学生(《被绑架的才女》);身怀绝技、远走他乡谋生的奇人(《人鸟情缘)。这些发生在百姓中间的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陷落危城

    陷落危城

    菜鸟间谍的一次任务,本以为是拐卖妇女的简单任务,却揭开了一座城市的惊天秘密。为保住爱情远走天涯,却掉进另一个阴谋。
  • 跋扈千岁:溺宠妖妃

    跋扈千岁:溺宠妖妃

    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女强人,竟然穿越成为了大奸臣自杀的软弱公主!更过分的是,整个朝堂竟然被大奸臣一手遮天,她堂堂公主还要看他的脸色!从此,她看到大奸臣就没好气,不损个两句就牙痒难受,没想到他压根就有病,她越骂,他越乐,还说她的欲擒故纵玩得很不错!
  • 废材之凤鸣天下

    废材之凤鸣天下

    她在5岁时测试灵力测出废材,他是10岁7阶的天材,两人会造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
  • 若瑜怀瑾

    若瑜怀瑾

    她叫瑾瑜,也是赵小姈,失去家人时她想报仇,可发现一切真相后她迷茫了。
  • 奥古云轮

    奥古云轮

    一个孩子的秘密,世间原道之史,云轮现世,惊天之神。奥古大陆可谓是一个神器的宝库,而能操控这些神器的原力却并没有出现在这个孩子身上,留恋于世上,只为那素未谋面的仇人?而那神秘的契机,真的存在吗?
  • 春华

    春华

    一梦春华,这个春华是个时代,也是一个人们在无奈中求安稳的乱世。十年一战、封魔之战,一身修为尽废已是幸事。上一个十年刚过,一个大三学生穿越到这个异世界,开始了他难以言明的一生。身处梦境、又或者以前都是梦境,无从得知。春华何时了、十年光阴又多少。都可抛、只为人间不毁、她不老……
  • 玩家请饶命

    玩家请饶命

    修仙世界VS第四天灾。当玩家降临异界从零开始学修仙,会对本土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本来有着雄心壮志征战异界的陆衡,却一不小心加载出错变成成了npc。自此,便开始了带领npc,与玩家斗智斗勇的漫长征程...
  • 荒岛开局怒甩扶弟魔女友

    荒岛开局怒甩扶弟魔女友

    丈母娘骂向东是废物,女朋友嫌弃他没用,不料在荒岛呆了一段时间后……
  • 超神召唤升级系统

    超神召唤升级系统

    系统在手,什么天才妖孽都靠边站,因为我是最强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帝国“英雄”为何惨遭截击?谁是击落山本的英雄?英美政府为何不救犹太人?纳粹三号人物为何出走?这一切的答案,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中!翻开这本书,你看不见弥漫的硝烟,你看不到肆虐的战火,你能知道的,是那些比硝烟和血腥更骇人听闻的,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杀戮的秘密谋划,是那些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决策的内幕,是那些曾被尘土掩盖的不为人知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