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5200000043

第43章 “暗示教学”合理性和“神秘”感(1)

说来话长,历史上早在洛柴诺夫之前就有些医学学者,心理学者研究过“暗示”现象及其作用。洛柴诺夫本人是在1955年开始做心理诊疗的个别实验研究的。事情是这样:有个上业余学校学习的工人总是埋怨自己记性不好,学习成绩不佳,于是洛柴诺夫着手对他进行暗示法的诊疗实验,结果居然促使他产生了超常记忆力。此后他又连续进行了九年的实验研究,成绩显着。继之,1965年他得以在保加利亚教育科学研究所建立“暗示教学法小组”,实验外语教学,教材量达一千个单词(词汇和应用语句),短期学习成功率达98%。

随之,建立了“暗示教学法研究所”继续开展研究。

“暗示教学法”在普通教育领域的实验研究开始于年,最早的实验点设在索菲亚“122”小学,对象是6-7岁儿童,共名组成一班。结果一年级就学完原定两年学习的内容,效果很高。

后推广及全校。“122”小学只上半天课,取消家庭作业,不打分数,不评名次,把孩子们从学习的“苦况”中解放出来。课程设置包括本族语(阅读、写作)、算术、外语(俄、英两科)、地理、唱歌、绘画、体操、手工、几何等,科目全面,但成绩大大超过一般小学。

保加利亚教育部于1973-1974年度经过研究,开始把“暗示教学法”推广到全国小学教育,并着手大规模培训师资,同时开始研究暗示教学的各科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自1969年开始,到七十年代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热门实验研究项目之一,广泛推行到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美国、古巴、加拿大、奥地利、英国、法国和日本;单是美国就在许多城市如夏威夷、德克萨斯、哥伦比亚、依阿华、华盛顿、洛杉矶等地创设了众多的“暗示教学法”实验点。有些国家还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当然,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复杂性,各国实验的成绩之高低,也是各不相等的。

为什么“暗示教学法”居然会成为国际性的实验研究项目呢?

这不是偶然的机运。

一则,“暗示教学法”的创始,适逢本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世界各发达国家(应该说也包括第二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所谓“黄金时代”,从而同时又是各国教育改革洪流奔腾的起点时期,也是国际全面交流(包括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交流的空前繁荣时期。可见,“暗示教学法”的创始及其实验研究流行于全世界,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单是看到这一个原因还是不够的;实际上许多国家都创造了许多新“教学法”和“理论”,名目标新立异,不胜枚举,而是终不出国门,乃至自生自灭者也屡见不鲜。

所以,“暗示教学法”之所以能越出国门,也还有第二原因。就一般常理而论,科学真理最终是会不胫而走的。“暗示教学法”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真理性的,颇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公正地说,“暗示教学法”理应称为“暗示教学”,因为它并不是某种单纯的方法,而是正如洛柴诺夫所研究的那样,具有一系列理论基础(心理学、教育学和神经生理学基础),并有实践指导原则和特殊的方法,而教材编制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暗示教学”理应列为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学术流派,而且是重要的学派之一。“学派”,在真理的长河中带有相对性,它是科学发展历史进程的必要“中间站”;它不会是十全十美和高不可攀的绝顶;有时它甚至带有巨大片面性(比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这样),但是,它却常常以特别顽强的生命活力在世界历史上漫游,像鲸游大海一样,时而沉没,时而漂浮并喷放出自己的水花。科学发展一旦由分析研究到达综合阶段时期,必将出现“综合百家集其大成”者把有关诸学派的学说融汇一体;然而,即或被融汇,却又不是被湮没。甚至可能得到进一步延伸与发展。我认为,可以放言说,“暗示学”原理(作为心理学范畴)有可能越出教学法,而被延伸运用于德育原理、美育论,乃至儿童个性形成的教育原理中去。这当然只是假设。

“暗示”现象和“暗示教学法”,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更不是奇谈。

(一)合理性

什么是“暗示”?在通常用语中,暗示是指人们有意识地用含蓄方式示意某人,例如,张三向李四咧嘴讥笑一声,示意对他蔑视;轻轻点头,示意赞同;以食指按唇,示意不要说话,等等。这里,李四是完全有意识地领会这种暗示的,只是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心理学上所说的暗示,与通常用语含义不同,系指人从环境中事事物物所接受的不知不觉或意识模糊的刺激影响,也包括他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也能够不知不觉地影响环境事物或他人。这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自发的(未意识到的)刺激影响作用,叫“暗示”。人的行、立、坐、卧都有“暗示”在。

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人学会了说话(本族语),而且句式符合“主谓结构”;这语法是他不知不觉地从环境影响中得来的。这是暗示作用。

马克思刻画过一个德国小市民的习性:他爱坐在家门口唠唠叨叨骂大街,凡是踩过他脚板鸡眼的人都被认为是坏人,总要骂个不休。他衡量世间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是鸡眼疼痛与否。这种小市民习性和道德意识从何影响形成的?是从环境长期的不知不觉的影响形成的,而不是有意识学来的。这也是暗示的作用。

这种种不知不觉的影响,心理学称之为暗示;教育学上称之为陶冶,或谓之熏陶、感染、耳濡目染、感化、启迪等等。说得准确点,古代传统教育思想所说的“陶冶”,在心理学上的科学基础就是“暗示作用。”我国《老子》有云:“行无言之教”,其中就包括“暗示”作用。

“暗示”现象的主导的基础是无意识心理活动,即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又称潜意识或下意识活动。

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指出:“心理的最低水平是无意识。在无意识方面包括:睡眠时发生的心理现象(做梦),对感觉不到的但实际是起作用的刺激的反应,以前曾经是意识的行动由于不断重复而自动化了,因而变为非意识的;失去目的意识的某些活动的冲动等等。”(《普通心理学》)。无意识活动和意识活动一样是受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教育中的陶冶)所决定的。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基于无意识活动的暗示影响,在人的一生中经常发生,具有极其广阔的作用领域;影响遍及于人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洛柴诺夫认为:在人的“每一思想、感情、知觉或心理活动中,除有一个清晰而居于中心的经验总和(按:即意识到的经验和总和)外,总有一个居于背景的、模糊的而外围着的(按:即意识不到的)经验系列与之平行。”(《教学法的革命》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在智力(或掌握知识的学习能力)、情感、意志和性格,乃至个性特色和创造才能的形成与发展,都必然接受过意识到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必须接受过大量的暗示或陶冶作用。教育和教学实践可以充分利用暗示的作用,看来也必须利用。问题仅仅在于:教育者须要尽可能控制和掌握暗示作用的方向与内容,以利于促进受教育者的智力、情感、意志与性格的正确形成与充分发展。

人的有意识心理活动同无意识心理活动两者并存,并互相转化。

人在受教育过程或生活过程中,既有自觉地自我教育过程,也有不知不觉地接受暗示的可能性,即“可暗示性”;人的“可暗示性”也是可教育性或可塑性。这种“可暗示性”加上自我教育能力,构成人的可教育性的两个并存的方面,并且互相转化,以促进人的社会性形成与发展。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打开电视,一派热闹景象,而电视圈内部也很热闹:各种争风吃醋、各种爆料炒作、各种是是非非,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荧屏上放映的节目,其实,荧屏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从普通的电视主持人讲到他们变身为明星;从一个栏目的产生写到其背后有哪些自毁性的故事,以及电视台的内部运作。同时,广大读者将通过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到,电视荧屏上的名嘴们,在荧屏下的“方方面面”
  • 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的开始,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媒介素养引论

    媒介素养引论

    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着,特别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更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电子媒介的普及,宣告了以单一的印刷文化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彻底改变,宣告着我们身处一个“读图时代”和“影像时代”,而且身处一个全方位传播、多媒体介质、流动迅速、信息增殖迅猛的时代。如今的社会状况,已经与上世纪初的媒介环境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媒介素养概念,却对今日身处复杂多元的媒介环境中的现代人,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魔书使者

    魔书使者

    表面上只是一介平凡炼金术士的菲克斯,真实身份却是掌管着终焉魔道书的原力法师。菲克斯隐藏身份潜入四大魔法学院之一的迦加门农,而他的目的竟然是与所有魔法师为敌!
  • 你是我认定的

    你是我认定的

    置于现在的大龄剩女,嫁或者不嫁,是找个你爱的,还是爱你的,找个什么样子的老公,做着怎样的选择,希望你在我的故事里找到答案。及面对什么样的压力,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
  • 快穿之我只是一个小可爱

    快穿之我只是一个小可爱

    “宿主,萌宠世界,了解一下?”“我可以拒绝吗?”“亲,我们一经绑定,概不退货哦!”“……”沐夕夕死了,然后被一个系统给绑定了,她没有什么强烈的愿望,只是,系统说可以带她去不同的世界浪,顺便收集一些功德值,然后,她同意了,可是,没人告诉她,这个系统这么坑呀!为什么,谈恋爱就算了,为何非要跨种族!!!!!……各种宠爱,等你解锁
  • 最强打工仔逆袭

    最强打工仔逆袭

    因女友的一次车祸,颓废三年,一次意外让他获得了特殊能力,从此从一个收人微小的打工仔变成都市的高富帅,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为救活女友穿梭古往今来。
  • 我的骰子能够重置万物

    我的骰子能够重置万物

    穿越成了个废柴?没关系!我的骰子能够重置万物!什么仙根圣根都是小意思!好不容易寻到件仙器是个废品?没关系!我的骰子能够重置万物!重回极品不是梦!敌人等级太高打不过?没关系!我的骰子能够重置万物!说不定……卧槽!怎么等级更高了?!
  • 二胎记

    二胎记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你不懂他的由来,你也不会知道他的逝去!
  • 星月劫之倾世魔妃

    星月劫之倾世魔妃

    她,一代侠女,斩妖除魔,成为众妖魔斩杀的对象。他,一代魔君,冷酷无情,却被自己人打成重伤。她与他本无交集,命运的齿轮转动,让他们相识……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他一瞬。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长活一世,却能记住她说的每一话。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
  • 我字无玱

    我字无玱

    女主君杳(字无玱)生活在远古的六界盛世时代,却生来狠戾,讨厌虚伪,利用人界族人的虚荣心和妄念来获得香火延绵的神佛一族。从小与狼为伍的她不甘懦弱,却因为爱上神佛转世的男主衣棽(字弃殇),而不顾一切,肝脑涂地。生来是人,重生成神,再世为魔。可依旧逃不开爱的禁锢。彼岸花的种子,可以让神死,亦可唤魔生......
  • 当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

    当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

    文章讲的是主人公做了个一个梦梦里只有他一人,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本人新人第一次接触小说处女作,如有漏洞多多包涵。还请多多支持,秋梨膏!!!
  • 诱妻入局之总裁老公太心机

    诱妻入局之总裁老公太心机

    失去了李远政的无数个夜里,齐薇薇安慰自己及早看清这个人的真面目也好,没有把婚结成也好,因为明明是一个骗局,她骗得了自己,以后也不会有幸福。可是她可以有一万个说服自己不哭的理由,却都无法抵挡那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