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13000000005

第5章 战后苏联课程改革述评(1)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它迫使许多国家开始寻找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于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掀起了一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在这一世界性的教改潮流中,苏联于年开始了战后第一次教育改革,及至八十年代,苏联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教育改革。在这四次教改中,课程改革始终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众所瞩目的中心课题。可以说,这四次大的教育改革,同时也是四次大的课程改革。田慧生老师介绍如下:

(一)战后苏联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苏联第一次课程改革始于1958年1958年12月2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法律》确定了这次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以解决当时青年升学和就业的矛盾。《法律》认为,当时苏联学校的“主要的缺点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生活,学校毕业对从事实际活动的准备很差”,(北师大外教所编:《苏联教育法令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3月版第18-19页)它明确规定:“苏维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和参加公益劳动,进一步提高普通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水平,培养通晓科学基础知识的有学识的人”(北师大外教所编:《苏联教育法令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版第21页)。这次改革对学制作了如下两点重大变动:第一,延长不完全中学年限,从七年制改为八年制(小学4年、初中4年),毕业生大多数就业,少数人升高中;第二,延长完全中学的年限,从十年制改为十一年制(四、四、三制)。完全中学改为兼施生产教学的综合技术普通中学。

根据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学制的变化,学校课程发生了如下相应的变动:劳动教学时数大大增加。这部分时间比改革增加了4倍,由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的比重1.3%增加到21.06%。劳动训练在一至四年级每天都有安排,到五至七年级就更受重视,这时主要有木工、金工等,八至十年级的劳动训练则是以见习电工、机械工和农学家等职业为主的正规训练。一般来说。高年级几乎普遍得把1/3的时间用于生产教学。中小学学制增加1年,但总的学时却增加了2822学时,比原十年制计划增加了28.6%,这是因为从三年级开始每周的总学时都增加了,过去高年级每周学时最多达33节,而新的计划达36节,这说明学生的负担大大加重了。改革前十年制中学是统一的普通中学,教学计划是一贯的,不分段的。改革以后,中学分为两个阶段,八年制学校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九至十一年级另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分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两类。

无疑,这次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它一直影响到现在。

但这次改革为什么会以失败而告终呢?我们认为,导致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举其要,至少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次改革是在全面反对斯大林的背景下展开的,赫鲁晓夫企图借改革三十年代以来的教育体制之机全盘否定以往的教育成就,这是很不得人心的。

实践证明,这种作法“在教育学家、工厂企业管理部门、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们中间都是明显地很不受欢迎的。”第二,教学计划中劳动课时数增加很多,但实际上当时多数学校不具备进行大量劳动计划训练的基本条件。具体表现为合格的生产教学教师、技师和教育干部极度缺乏,供学生使用的生产场地和设备满足不了需要,学生到工厂去往往无事可做,只好站在一旁看工人劳动等等。这是导致这次课程改革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三,过分强调劳动实践的作用,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计划中劳动时间(每周达12课时和教学时间比例失调,降低了教学质量。

第二次改革始于1964年这次改革经历了10年时间,到七十年代中期才告结束。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现课程的现代化。1964年8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改变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的学习期限的决定》,宣布将八年制基础上的“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的学习期限,由三年改为二年,并要求“必须从1964年9月1日起,在两年之内逐步改为新的学习期限”(《苏联教育法令汇编》,第124页)。即取消十一年制,重新恢复十年制。同年10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和苏联科学院主席团联合成立了“普通学校教学范围和性质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集中了着名学者、教授、教学法专家和优秀教师共500多人,连续工作10年。委员会的任务是使“教育的内容和性质符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确定中学课程内容的范围和性质,全面修改普通学校教学计划、各科的教学大纲和重新编写教科书。1965年,该委员当提出了一个《关于普通教育课程的建议》,要点如下:第一,强调使教育的内容和性质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把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和天文学作为重点加以改革,删除教材中的的陈旧和次要材料,使学科内容和教学组织能充分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成就;第二,取消普通中学的职业训练,大量减少学生的劳动时间;第三,把小学阶段的学习年限由四年改为三年,把九至十年级原来所学的部分内容下放;第四,加强数、理、化、生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提高学生的科技理论水平;第五,加强外语教学,要求格外重视外语口语和阅读能力的训练。

这些意见对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影响,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1966年11用10日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就是在仔细研究和多方参考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措施》强调要“实行有科学根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要注意到:①使教育内容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要求;②使一至十(十一)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具有衔接性,使教材在各个教学年度内有合理的分配,并从入学第四年起讲授科学基础知识;③删除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教材,纠正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

责令苏联教育部和各加盟共和国教育部(国民教育部),从1966-67学年开始,着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中学改用新教学计划和大纲,并在1970-71学年以前基本上完成此项工作;保证及时编好完全符合大纲和规定篇幅的学校标准教科书。”另外,《措施》还明确规定:“为了加深物理、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学校应从七年级起开设选修课。”(同上,第141-142)这一重大变化改变了苏联中中学多年来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的传统,对于从整体上改革苏联课程结构起到了重大作用。

1973年7月19日,苏联第八届最高苏维埃第六次会议通过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对自1964年8月以来的改革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并以立法形式将它们巩固下来。《立法纲要》再次提出“在普通中等学校可设置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

(同上,第348页)至此,这次课程改革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苏联这场改革历时10年之久,基本上完成了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1974-75学年完成了采用新教学大纲的工作。10年中共编写出新的试用教科书103种,其中87种被批准为标准教科书。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苏联普通学校的课程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在长期实验的基础上,对小学原有的四年制课程进行了彻底改革,全国小学从1970-71学年度开始使用新的三年制课程。新的小学课程是项大胆的改革,它被用来在3年内完成原来4年的小学教育任务,这项改革到底能否行得通呢?1973年5月,苏联教育科学院课程教法研究所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对从1970年开始使用新教学大纲,目前已完成三年学业的小学生的读写算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测验。6000名学生接受了测验,测验所得的数据表明,“三年制小学完全可以为中学培养合格的新生”。西方学者认为:

“在丝毫没有降低教学科学水平的情况下,小学传统的4年教育被减少成为3年(英国为6年),是对仍在许多国家通行的六年制课程的一个突破。”

2.为了提高各部学科的科学理论水平,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对各门学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革,并同时将许多反映了当代科学发展水平的新内容及时补充进各科教学大纲。如在数学方面,一方面将高、中年级大纲中的一部分内容逐级下放,在四、五年级就开始向学生介绍代数和几何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利用教材下放节约出来的时间在高年级大纲中加入了一些新的重要材料。九至十年级的数学课经过扩展包括:数学归纳、线性方程、概率基础、极数和极限、对数和三角函数、积分和微分概念、测体积术、向量、坐标几何和极坐标等。

3.各学校普遍开设了选修课。选修课的位置,是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最大成果之一。1975年,苏联教育部审定批准了70多门新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中有些是对学校正常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历史等的深化,有些是一些新的课题,如地质学纲要、心理学纲要、逻辑学、控制论和电机工程学等。选修课很快就受到普通重视和欢迎,在学校生活中现已占有重要的位置。半数以上的七年级至十年级学生学习学校定期开设的选修课。数字表明,在所有各加盟共和国的城市和乡村学校中,“学习选修课的学生从1971年的580.4万人增加到了1973年的850.1万人,增加了几乎1/3(同上,第38页)。”

第三次改革始于1977年1977年12月29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这标志着战后第三次课程改革的开始。为什么苏联在刚刚结束了一场历时10年之久的教育大改革之后,又要紧接着来一次改革呢?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六十年代以来的改革把重点放在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上,放松了劳动教育,致使许多中学毕业生走向生活时,缺乏应有的劳动训练,对基本的普通职业没有足够的认识,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二,六十年代进行的教学内容现代化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水平。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太难,分量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消化不良,成绩下降。实际上,六十年代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带有世界性的。

同类推荐
  • 家庭急救手册

    家庭急救手册

    《家庭急救手册:一书在手全家平安》一书,综合了人们在事故重伤危险情况下急救与自救方面的许多经验,帮助读者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事件和突发急症场景下敏捷地作出正确的反应。《家庭急救手册:一书在手全家平安》用非常清晰的图案和文字标示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保证实施科学而有效的急救措施,避免急救人员的失误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公开课,简单地讲,就是在公开场合上课。它是我国中小学校沿袭了多年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是教研的一种课型,也是评价业务水平的一个“硬指标”。
  •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主要收录了德育(上)、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下)、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概述与特点、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内容。作者王蕙打破原有的“教育学”逻辑思维,以教育实践需要来建构本书的逻辑思维,而不是执著于中国“教育学”的固有模式。
  • 成就幸福人生的根基

    成就幸福人生的根基

    学校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首先得益于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办出特色,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东关小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践行教育局提出的“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教育理念,立足学校实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在教育同仁和社会中引起较大反响。本书中介绍的“三·一教育、六字教学法、三六生活教育”,形成了东关小学特色的课内外贯通的教育网络体系,它改变着学校的精神面貌,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注入了高效、幸福的元素,也同时为学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热门推荐
  • 你好小病娇

    你好小病娇

    6岁的宁若淼父母双亡,让她产生了另一种病娇人格,因祸得福获得异能。12年后,入研究院,交友,断情…失而复得的喜悦,得而后失的痛苦。她曾一次次地问,我到底做错什么了?一切一切的经历都在打击着她,却有一个男人在她背后默默的守护。他曾认为,这是朋友应该做的,却不知友谊早已变质。
  • 轮回与重生

    轮回与重生

    当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地球人,继续穿越,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又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当踏入轮回时,他亦或者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了世界的真谛?
  • 魂禁:白发小新娘

    魂禁:白发小新娘

    她从未做过一件真正的恶事,却被视为“白发妖女”不容于世。一朝迫为帝君妻,从此日夜更难宁:他们是夫妻,却更象是仇敌!小语:从前世走到了今生,有些话,似仍开不了口,开不了口的,我多么想对你说:可以吗?活在我的视线内,陪着我,永不分离——
  • 孤女仙骄

    孤女仙骄

    她是世家千金,名门之后,却沦落到靠替人跑腿打杂来维持生计,只因十年前一场浩劫,全族皆殇,年仅七岁的她成了潘家唯一的遗孤。一次意外,她竟与至宝神珠融合,得上古传承,获功法秘宝无数,以孤女之身一步步证道修仙,成就传奇……
  • 魂生谋世

    魂生谋世

    陈风穿越之后发现,不光他穿越了,他的三魂也穿越了,而且还想杀了他
  • 穿越之两世情劫

    穿越之两世情劫

    十全万能女主,不一样的历史人物,纠缠至深的爱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之情劫》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哦!书友群543173936
  • 这相公还挺深情的

    这相公还挺深情的

    从刚开始,谢皓慕就注意到了蒋琪樱。后来在选拔上选了她,发现在婚后,越来越爱她,蒋琪樱的心也一步一步地被谢皓慕倾占
  • 半妖传:十里红妆倾天下

    半妖传:十里红妆倾天下

    林夕梦浑浑噩噩的醒过来,却突然对上了一对爆突的死鱼眼!再一看!天哪!她居然趟在死人堆里!而那……
  • 重生幻世超级女神

    重生幻世超级女神

    前世,她孤苦伶仃一人,在她以为他会陪伴她的时候,他却给了她最后一击。而死后,她被世界选中,一切从零开始,她就这样带着记忆重生到一名同名的小学生身上。修真家族的第一天才?吸取灵力升级?有我打游戏升级来的快吗?什么?被狗男女虐了?乖,别哭,一会我带着你打爆她们。嗯?有人说他爸是排名第一的天翼战队队长?还扬言要打的我不敢踏入幻世?“慌什么?”武雯艺把玩着自己细长白嫩的手指,漫不经心的笑了起来,“那就连着他爸一块打。”
  • 庆芝堂集

    庆芝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