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72200000007

第7章 儿科常见病治疗(1)

中医对儿科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儿科学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理论和实践体系,对促进小儿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前临床上一般将儿科疾病分为3大类:儿科常见病、儿科时行疾病(小儿传染病)和小儿科杂病。其中,儿科常见病又分为很多种,如新生儿常见疾病、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心肝系病证、肾系病证、血液系病证等。本章将重点介绍笔者35年临床生涯中最常遇到的儿科常见病,如胎黄、小儿惊风、小儿赤游丹、小儿肺炎、腹泻、腹痛、疳证、癫痫和肠道虫证等。

一、胎黄

胎黄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以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相关,故称为“胎黄”,又称“胎疸”。古时医书早有记载,例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指出:“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黄疸论》:“有自生下,面身深黄者,此胎疸也。因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也,《经》言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胎黄》:“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则有是证也。法当渗湿清热,须分轻重治之,色微黄者生地黄汤,深黄者犀角散。”

胎黄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天内会出现黄疸,足月儿在出生10~14天可自行消退,虚弱的早产儿则持续时间略长。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食欲和二便正常,且无其他不适。这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的红细胞较多且不稳定,容易被破坏,而生成过多的胆红素;再加上新生儿肝功能尚不成熟,胆红素的代谢受到限制,这都导致新生儿在一段时间会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由其他疾病引起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而导致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新生儿精神萎靡,纳差,常伴不适症状,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甚至会继续加深。病理性黄疸又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是由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病毒、弓形虫、梅毒螺旋体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病等。

母乳性黄疸。其诊断首先必须排除病理性黄疸。特点是黄疸程度较生理性深,持续时间长,最长可达3个多月。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母乳停喂3天后,黄疸自会明显下降。本病虽然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但一般不会导致胆红素脑病。

【病因病机】

湿热熏蒸、寒湿阻滞、瘀积,都可能引起胎黄。

1湿热熏蒸

母体素体湿盛或内蕴湿热之毒,而传给胎儿,新生儿出生后,感受湿热邪毒而致;或者新生儿脏腑娇嫩,感受湿热邪毒不能自行代谢,郁结于内,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而致发黄。如果热毒旺盛,黄疸就会迅速加剧,严重者,还会伴有发昏、抽搐等症状。

2寒湿阻滞

由于新生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虚弱,湿浊内生;或出生后被湿邪侵袭,湿从寒化,寒湿阻滞,气机不畅,则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

3瘀积发黄

由于新生儿先天虚弱,湿热蕴阻于内,迁延日久,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滞血瘀、络脉瘀积而致发黄。

此外,新生儿先天有缺陷,胆道不通,胆液不能循经疏泄,横溢肌肤,也会导致发黄。

【辨证论治】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能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利湿退黄为大法,根据黄疸的特点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象,辨证而分别采取清热利湿、温中化湿和化瘀消积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由于新生儿脾胃薄弱,故治疗中要顾护后天脾胃之气,不可过用苦寒之品。

1湿热熏蒸

主要证候:新生儿面目、全身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皮,同时伴精神疲倦,哭声响亮,不想吮乳,或便秘溲黄,舌红苔黄;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唇干口渴,呕吐,甚至发昏、抽搐等。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使面目、全身皮肤发黄;热为阳邪,故黄疸色泽鲜明;热扰心神,故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其他兼症及舌象皆为湿热熏蒸之征。

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

方药: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

此方中,茵陈是治疗黄疸的首选药物,有清热化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兼能透表畅气;栀子可清热燥湿,并利三焦;大黄泻下解毒、活血行瘀。诸药合用使湿热消退,黄疸自去。

临证加减:有呕吐症状者,加半夏、竹茹,以和中降逆止呕;热重,烦躁不安者,可合用犀角散,以增清热凉血之效;发昏、抽搐、舌绛者,治宜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开窍熄风之法,方选清营汤合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

2寒湿阻滞

主要证候:新生儿面目、全身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气短,四肢发凉,纳呆易吐,大便溏色灰白,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

证候分析:寒为阴邪,湿性黏滞,寒湿内阻肝胆,疏泄失常,导致面目、全身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寒湿中阻,脾阳不振,而见精神萎靡、气短、四肢发凉、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治疗方法:以温中化湿为主。

方药:茵陈理中汤(《张氏医通》)。

组成:茵陈、干姜、白术、党参、茯苓、甘草。

此方中,茵陈有化湿利胆退黄的作用,干姜可以温中祛寒,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能健脾益气。

3瘀积发黄

主要证候:新生儿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伴肚腹胀满,右胁下痞块质硬,神倦,纳差,食后易吐,尿短赤、便灰白,或见瘀斑、鼻出血,唇色暗红,舌上有瘀点、苔黄。

证候分析:气滞血瘀,肝胆疏泄不畅,故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肝为藏血之脏,瘀血不行积聚于此,而形成右胁下痞块质硬;血瘀内阻,血不循经,故见瘀斑、鼻出血;其他兼症及舌象都是血瘀气滞之征。

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行气消积为主。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柴胡、桔梗、枳壳、甘草、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

此方中,柴胡、桔梗、枳壳、甘草有调理气机、疏通肝胆的功效,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具活血祛瘀、疏通脉络之功。各药配伍,使气行血活、肝气舒畅,胆汁循经而行,黄疸自消。

若便秘溲黄、舌苔黄者,可在上方中添加茵陈、栀子、大黄,以利湿通腑。

【预防与护理】

1预防

胎黄是可以预防的,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在妊娠期间注意饮食卫生,不饮酒,忌食辛辣烧烤之品;孕妇若需服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如果孕妇有黄疸或者肝病病史,或者曾生育过有病理性黄疸的婴儿,都需要接受检查和治疗。对于新生儿,则要注意保护其脐部、臀部及周身皮肤,避免破损,防止感染。

2护理

如果新生儿出现了黄疸症状,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对患儿进行护理:

(1)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的变化,及时了解其黄疸出现时间和消退时间。

(2)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证候:有无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神昏嗜睡、吸吮困难、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的症状,以便及早发现病重征象,对症治疗。

二、小儿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伴神昏为主要特征,又称为“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都可发病,发病年龄多在1~5岁,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病情常比较凶险、变化迅速,甚至危及生命。

惊风病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东医宝鉴·小儿》曰:“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幼科释谜·惊风》亦云:“小儿之病,最重惟惊。”可见,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的,多是感染性疾病;不伴发热的,则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如低血糖、癫痫、食物中毒等。

根据病情的急缓、症状的虚实,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

急惊风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疫毒之邪及突然受到惊吓、痰热内蕴是引发急惊风的主要病因。其主要病机是痰、热、惊、风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肝二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或痰盛发惊;或惊盛生风,都发为急惊风。

【辨证论治】

急惊风的辨证,首先是通过分析证候,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转归;然后辨表热、里热,痰热、痰火、痰浊,外风、内风,时令病邪等。一般来说,辨为表热、外风者为轻,辨为里热、内风者为重。

急惊风病势急剧,故当以“急则治其标”为其治疗原则;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4大基本方法,热盛者必先清热,痰盛者急予豁痰,风盛者应熄风镇惊。必要时需结合西医抢救治疗。

1外感惊风

(1)感受风邪

主要证候:冬春季是多发期,发病急,出现发热,头身疼痛,咳嗽流涕,咽喉红肿,烦躁不宁,头昏,惊厥,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风邪侵扰肌表,正邪相争则引起发热、身痛;风邪上扰清窍,则导致头痛;风邪袭肺会引发咳嗽流涕;肺热上熏口咽,导致咽喉红肿;热扰心包则烦躁不宁;热甚动风,则出现头昏、惊厥;舌脉都是风热之象。

治疗方法:以疏风清热、熄风定惊为主。

方药:银翘散加减(《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连翘、豆豉、薄荷、菊花、钩藤、僵蚕、生石决明。

此方中,银花、连翘、豆豉有疏风清热的功效,薄荷疏风热而利咽,钩藤、僵蚕、菊花、生石决明有平肝熄风定惊的功效。全方疏风清热,而治愈惊风。

(2)感受暑邪

主要证候:盛夏炎热季节是多发期,出现高热烦躁,头痛多汗,恶心呕吐,口渴欲饮,神昏惊厥,四肢抽搐,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

证候分析:感受暑热之邪,充斥内外,出现高热多汗;热毒上攻清窍,内扰神明,乃致头痛、烦躁神昏;热盛伤津,则见高热、口渴欲饮;筋脉失其濡润,肝风内动,乃致惊厥,四肢抽搐;阳明热盛,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舌脉皆是暑热炽盛的表现。

治疗方法:以祛暑清热、镇惊开窍、凉血解毒为主。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疫疹一得》)。

组成:生石膏、知母、生地黄、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犀角(以水牛角替)、赤芍、玄参、丹皮、竹叶。

此方中,生石膏、知母、竹叶清暑热而保津,黄连、黄芩、栀子、连翘通泻三焦热毒,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玄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救阴的功效。全方可以泻火解毒、凉血镇惊,从而治愈惊风。

对于抽搐不止的患儿,可在上方中加入羚羊角、钩藤、僵蚕,以熄风清热镇痉。昏迷、抽搐严重的患儿,可选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至宝丹以熄风清心开窍。

(3)感受疫邪

根据患儿症状,又可分为气营两燔、湿热疫毒。

1)气营两燔

主要证候:发病急,出现高热,烦渴引饮,神昏谵妄,惊厥,舌深红或绛、苔黄糙,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感受疫疠之邪,病情多凶险;邪热在气分,故见高热;热灼津伤,而见烦渴引饮;热迫心营,导致神昏谵妄、惊厥;舌脉都是气营两燔的症状。

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为主。

方药:白虎汤减味合紫雪丹(《伤寒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生石膏、知母,紫雪丹。

此方中,生石膏、知母可清解气分之热,并能生津除烦;紫雪丹可以熄风、清热、镇惊。

见频繁呕吐的,可在上方中加入玉枢丹以止呕辟秽;大便秘结者,可添加大黄、芒硝,以软坚攻积。

2)湿热疫毒

主要证候:发病急,出现突然壮热,烦躁谵妄,或神志昏迷,反复惊厥、抽搐,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饮食不洁,湿热疫毒蕴结肠腑,则见突然壮热、呕吐腹痛、大便脓血;邪毒迫入营血,直犯心肝,则心神受扰、肝风内动,而见烦躁谵妄,或神志昏迷,反复惊厥、抽搐;舌脉皆为湿热疫毒炽盛之象。

治疗方法:以清热化湿、解毒熄风为主。

方药: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此方中,黄芩可泻上焦之火,黄连可泻中焦之火,黄柏可泻下焦之火,栀子则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热毒清,诸症可除。

频繁抽搐的患儿,可在上方中加入钩藤、全蝎,以镇惊熄风。呕吐患儿,可加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吐。

2痰食惊风

主要证候:先出现纳差、腹痛、呕吐、便秘、咳痰等,随后出现发热,神情呆滞,甚至昏迷痉厥,喉有痰鸣,呼吸气粗,腹部胀满,苔黄厚腻,脉弦滑。

症候分析:纳差、腹痛、呕吐、便秘、咳痰等是食积之症;食积内停,气机受阻,而见呼吸气粗、腹部胀满;食积日久,郁而生热,热灼津液而生痰,痰热上壅则致发热、神情呆滞,甚则昏迷痉厥、喉有痰鸣;舌脉皆为痰热之象。

治疗方法:以消食导滞、清热涤痰镇痉为主。

方药:玉枢丹合保和丸(《百一选方》,《丹溪心法》)。

组成:玉枢丹,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连翘。

此方中,玉枢丹有辟秽解毒止吐的功效;山楂、神曲能消食健脾,莱菔子可下气消食,半夏、陈皮能行气化滞、和胃涤痰止呕,连翘有清热散结的功效。

3惊恐痉厥

主要证候:突受惊恐后,面色忽青忽赤,惊跳惊叫,甚至痉厥,四肢欠温,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脉多数乱不齐。

证候分析:小儿神怯胆虚,很容易受到惊吓;面色忽青忽赤、大便色青,为心气或肝脉受损的表现;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逆乱,引动肝风,则惊跳惊叫,甚至痉厥,四肢欠温,偶有发热,脉多数乱不齐。

治疗方法:以镇惊安神、平肝熄风为主。

方药:抱龙丸合安神丸(《小儿药证直诀》,《兰室秘藏》)。

此方中,抱龙丸有镇惊安神、熄风化痰的功效,但不宜长期服用,且用量不能过大,以免损伤正气。安神丸可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滋阴除烦。合用可以治愈惊风。

【其他疗法】

急惊风的治疗除了服用中药外,临床上还可采用推拿、外治以及针灸等疗法。

1推拿疗法

急惊风将要发作的时候,拿大敦穴或鞋带穴(又叫“解溪穴”)。惊厥发作的时候,如果患儿身向前曲的,掐住委中穴;如身向后仰的,即向下掐住膝眼穴。

2外治法

(1)牙关紧闭的用一个生乌梅擦牙。

(2)神志不清的,用搐鼻散或通关散吹鼻取嚏,以开窍止惊。

(3)抽搐不止时,可用鲜地龙捣烂如泥,加适量蜂蜜或白糖摊于纱布上,盖贴于囟门以解痉定惊。

3针灸疗法

(1)针刺:惊厥取穴人中、百会、印堂、合谷、内关、太冲、涌泉等。高热取穴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取穴丰隆。牙关紧闭取穴颊车、下关。都采用中强度刺激手法。

(2)耳针:取穴神门、皮质下,要强刺激手法。

(3)指针:神昏窍闭、牙关紧闭者,用指甲掐合谷穴。

慢惊风

【病因病机】

慢惊风是相对于急惊风而言。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耗伤气血阴阳;或因暴吐暴泻,脾胃受伤;或因急惊风没有治愈,正虚邪恋,虚风内动;或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肾两虚,无以濡养筋脉,而成慢惊风。综合来看,土虚木亢、脾肾阳虚、病后阴虚是导致慢惊风的主要原因。慢惊风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性质以虚为主,也有虚中夹实者。

【辨证论治】

慢惊风辨证要点是辨寒热、辨虚实、辨脏腑。根据辨证,治疗以补虚治本为原则。具体以健脾平肝、温补脾肾、育阴潜阳、柔肝熄风为大法,结合活血化瘀、通络化痰等。

1土虚木亢

主要证候:神情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发凉,足跗及面部轻度水肿,不欲饮,大便溏薄、色青绿,时有肠鸣,神志不清,抽搐阵作,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同类推荐
  • 维生素与健美

    维生素与健美

    该书分为四篇,介绍了维生素的主要功能、特点、作用原理,以及维生素的发展史;详细介绍了每种维生素的效用、缺乏症、富含食物、建议摄取量等,以及由天然维生素做成的88道美味佳肴等内容。
  • 神经衰弱患者的家庭养护

    神经衰弱患者的家庭养护

    本书介绍了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重点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家庭调理常识及调理方法。
  • 图解艾灸按摩拔罐刮痧

    图解艾灸按摩拔罐刮痧

    安全、管用,好学、实用,穴位养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智慧,不花分文就能防病治病保健康。《图解艾灸按摩拔罐刮痧最简易的自然疗法》将中医外治疗法艾灸、按摩、拔罐、刮痧集结一册,将各类病症作了详细的说明及对症施治。图文并茂,从零起步,一看就懂;照章行事,操作简便,一学就会;对症施治,安全有效,一用就灵。
  • 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心理健康篇)

    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心理健康篇)

    本书针对灾后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内容简单易懂,还提供有简单实用的自我治疗方法,为您时刻保持心理健康服务。希望本书提供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被您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为您自己以及亲人、朋友的灾后心理重建提供帮助。祝愿您及家人都拥有一个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 活用人体大药

    活用人体大药

    通过全身十二条主要经络以及其相关穴位的保健,我们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将病痛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这种方法最有利的地方,就在于你不需要拥有多么高深的中医理论,只需知道经络和穴位的具体位置,并且施加相应的刺激,就可以很快摆脱恼人的病痛。此外,通过对穴道经络的刺激,除了治病之外,更可以强身健体。这可是吃药打针所不能企及的“附加值”哦!如果你对于寻找穴位这样的事情毫无自信,没关系,这正是本书存在的意义,我们会在书中很详细的告诉你应该知道的所有讯息。还等什么?这么一个经济安全又舒适的治病健体方法在等着你,快快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林夕梦的故事

    林夕梦的故事

    有一天的一个意外,突然让林夕梦原本幸福的家庭破裂了
  • 寂夜之鸣

    寂夜之鸣

    这个世界真的有神吗?曾经神话传说中的神族渐渐苏醒,他们肩负着守卫整个人类的使命。“寂夜之鸣”只是万千小队中的一个,自从他的加入,这个小队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
  • 梨花开,妃你逃不掉了

    梨花开,妃你逃不掉了

    她,无故消失,穿越现代,不知为何失去记忆忘却了一切,包括他。而他,灵界之中新一代的王,为寻她,不顾一切。将她回到他身边......她,他接下来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和她的恋爱

    她和她的恋爱

    一切开始与懵懂,一切结束与现实,相爱而不能爱。
  • 举步

    举步

    漫漫修真路,大道几人行?修真之路灾劫不断,成仙之路举步维艰!如何逆天改命!万古永恒!还是就此魂消天地!一步错步步错,看如何举步,踏上通天大道
  •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门蜜爱:霸道高官的小娇妻

    豪门蜜爱:霸道高官的小娇妻

    一夜纠缠,她逃之夭夭,谁知,三年后竟重逢。“我们以前见过吗?”她问。“你胸前的红痣很性感,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顾海城邪恶地笑。乔晓晓听到他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连连后退,逃也似的走了。她越是逃,他越是步步紧逼,“我跟你很熟吗?”他笑,“一起睡过还不熟,怎样才算熟?”
  • 少年请你听首歌

    少年请你听首歌

    风,会带来雨。啦啊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阿拉
  • HI,不贱不散

    HI,不贱不散

    有时候我们总当爱情太随意,说的太随意,无论说爱还是离去,恍若玩笑一场,痛了谁的心,上了谁的情,只有爱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