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8400000015

第15章 团体生活(1)

有人说,中国社会只是一盘散沙;有社会实质的绝少,只可称为“群众”罢了。因为有能力,有生机的社会,总要有细密的组织,健全的活动力;而中国社会很少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所以社会的效率便不能增进;而个人的效率也因之减少了。你看,我们的社会里所有的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照例而行,新事业的创发,何其少呢?就使有人开了一个新的端倪,不是旋被摧残,就是横遭搁置,成功的又何其凤毛麟角呢?这可以深思其故了。

有心人“焉忧之”,于是在教育上提倡“群育”,想从根本上设法,培养我们后一代人的团体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俾将来的社会有充实的基础和健全的发展。这是近几年来的事,我佩服他们能见其大。但实施群育,却不容易!中国家庭的势力太大;在普通的人,家庭便是一切,便是全世界。在一般青年,家庭也有笼罩他们的力量;他们大部分的性习都在家庭里养成,他们在家庭里最长久,所见所闻,自以家庭里为较亲切,而对于家庭以外,就不免疏隔了!疏隔就不关心了!这种青年,群觉是有的,但太狭了,太束缚定了,不能遂其自然的发展。现在要转移他们已成的性习,使他们注意于大群的生活,这自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还有,我前面提起过,我们的社会太散漫了,太没有活力了,也不能示范于青年人,使他们有所观感;那么,我们现在施行群育,是要无中生有的创作起来的,这自然要很大的力量了!群育本来是不容易的,在现在的中国,尤其是难上加难!

群性原是一种本能,人人都具有;群觉却因人而异,有广狭深浅之分。群育的目的,便是要培养一种深而广的群觉,替代那浅而狭的。在提倡群育之前,一般学校里的德育往往偏重个体的修养,对于群体,只消极的求大家能守那静的秩序而已;群体的机能的发展,是不曾顾着的。那时学校的办事人,百凡以“只求无事”为主,学生的动,他们是最怕的;他们以为一动就不稳了。他们不重群体发展的结果,是很明白的;个体也得不着正当的发展,所保存的,只是一些德育之形式而已。须知群体没有好好的发展,无论如何美丽的信条或严厉的教训,对于个体,都不能发生多大效力的!而且学校原来就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并非如一般人所想,只是具体而微的群体,只是预备的社会!惟其学校就是社会,所以群育是一日不可无的,而非专为“将来”应用计;惟其学校就是社会,所以群育须在群的生活里直接体验,而非纸上谈兵,可以了事。但我们虽大吹大擂的抬出群育的名字,群育却实在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群育的意义,只是要叫大家知道并且觉得两件事:一,在社会中做事的方法,必如何才最有效率?二,在社会中对人的态度,必如何才最能相安?只是要叫大家知道并且觉得:做事的第一要义,须忠实而有条理;做人的第一要义,须诚恳而富同情。有了这两个信条,才能有细密的组织和健全的活动力,才能有非群众的社会,才能有充实的,进步的团体生活。

我现在所要论的,是中等学校的群育,是中等学校的团体生活,我说的是中等学“校”的生活,并非只是中等学“生”的生活。这里我有一个意思:我很怀疑,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团体,而现在的学校却总是“一而二”,教职员与学生俨然为对峙的两个部分!因此造成了许多隔膜,误会,是不用说的!在中等学校,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形。我以为这是群育上一个根本的症结;不除了它,群育是无从讲起,行起的!因为教职员本居于指导的地位,现在却和学生分了家,还有什么指导可言?就是要去指导,自己在学生外面,不明学生生活的真相,又何从措手呢?又何能得着实效,帮助学生生活的进展呢?所以我说中等学“校”的生活,就是说师生通力合作,打成一片的生活。这实是群育的第一义。现在谈教育的,只知所教育的是学生,自己是施教育的人——自己是无须受教育的了。其实这是错的:世界上何尝有完人?自己教育是要终身以之的;随时改善自己,随地改善自己,这都是教育了。至于“教育者”,自己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多些;古语所谓“教学相长”,便是这种意思。谈到群育,也正须如此。现在中等学校的教职员,据我所知,也正和学生一样,并没有深而广的群觉,并没有坚强的团体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他们自己先是一盘散沙,如何能粘合学生,呵成一气呢?我是不赞成教职员与学生分家的;但我却相信,必须教职员先自能团结,然后才能使学生们与他们团结的。关于这一点,我想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我只有两个希望:一,中学校聘请教职员,应该慎重,应该特别着眼于“志同道合”——“对于教育有信仰”——这一点上。二,我们教职员应该看了学校里散漫的情形而自觉,尤其应该看了学生散漫的情形而自觉;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的团体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自己联合起来,再去与学生联合起来;这样,学校便成了有生机的一个团体了。这第二个希望是尤其重要的!

中等学校学生的团体生活怎样呢?我且分层来说。说学生们完全没有团体生活,自然是不对的。他们上课,吃饭……都是在团体生活的形式内的。便除了这些形式,他们也还有许多团体生活,只是效率极小罢了。第一,他们有自然的群,或因乡谊而结合,或因友谊而结合,往往是颇强固的;而前者为尤多。但这种群不是有意的结合,只是自然的安排,所以是不自觉的。这种群没有一定的计划和目标,也没有显明的效率。所做的事,大抵是谈天,散步,聚食,游戏,以及通通有无之类,如是而已;至于研究学问,办理事务,是绝无仅有的!而这种群又带有排斥性,只少数人各自结合,对于此外的人,一例漠视或歧视;本省省立各校常常闹什么县界,有时连教职员也牵缠在内,波谲云诡,绵绵无已,甚至酿成风潮,便是一个显明的例了。——因友谊而结合的自然群,影响却没有如此之大;但以亲疏不同,也容易与其外的人误会,妒争,甚至各分门户,以私情妨害公谊。所以这种群在群育上积极的价值很少,消极的害处倒很多。遏抑自然是不应该也不可能的;只当因势利导,使成为自觉的,有计划的,并当扩充范围,使不以私情的联络为限——如研究学问,可以多少减除些我见;办理公共事务亦然——这样,慢慢可以去掉狭隘偏私之见,使之纯化。

第二,中等学校的学生也有一种大规模的组织,便是学生自治会。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才有的。这自然是一个好气象,学生知道自己的责任了,能为自己努力了!但据我所知,自治会成绩好的却极少!五四的时候,学生团结起来,参预政治及一般社会的事,收获了很优的结果;但五四以后,他们回过头来,参预自己的事,却反觉艰难了。干事的操纵,权限的滥用——有些自治会并不重自治,却重在治人,治学校办事人——是常有的事,而纷争,怠惰之习的养成,更比比皆是。大抵有能力的学生便从事于妒争与握权,没有能力的学生便滋长他们的惰性;两者皆借自治会之名而行,结果却同床而异梦,仍然是散沙的局面!为什么五四之时如彼,五四之后却又如此呢?我想五四运动是全国合力以行的,风声所播,莫有二言,所以成事较易。其所以能至此,则又因目标甚大,又是破题儿第一遭,群众感情,一时奋兴,如火之燎原,不可复遏,于是任情而行,不计利害。所以严格的说,这次运动实多含群众性,而非全是有计划的。自治会便不同了,范围只有一校,目标又小,却又不是暂时的事;得有详密的永久的计划才行,得有长期的忍耐与努力才行。而一般中等学校学生,从未受过团体生活的训练,骤然与这种大规模的制度——制度与运动不同——交手,自然不能措置裕如,而呈“尾大不掉”之状了。他们何尝没有详明的计划?但大部分是些不能兑现的计划!他们没有普遍的不断的努力!总之,他们并不觉得自治会“真”是他们自己的,“真”是他们自己所必需的!这并不是自治会制度的不好;这是他们不会运用!我以为这种大规模的团体生活,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总须以自由组织的小团体为基础,才能有效。这层容后面再论。

同类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在巴丹吉林失声痛哭

    在巴丹吉林失声痛哭

    这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的角度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乃至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这本书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人世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大量地涉及地域文化及历史遗迹,乃至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遭际,多“道人所未道,言人所难言。”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鲁迅小全集:拿来主义(精装)

    鲁迅小全集:拿来主义(精装)

    《拿来主义/鲁迅小全集》收录了鲁迅杂文专辑《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中的大部分文章。鲁迅的杂文,在现当代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的杂文对现代传播中各种评论性文体的出现和影响,杂文创作题材、体裁、手段的开拓,对现代文语言运用的自由无拘、富有创造力的贡献,以及想象思维的逆向运用和正反结合可谓影响至深。
热门推荐
  • 剑侠回梦录

    剑侠回梦录

    七秀坊主为何惨死青萝岛,浩气盟主为何叛盟而逃;枫华谷之战为何恶人谷全军覆没,一刀流为何暗中抓捕名门弟子;江南少年为何身携圣蝎令,冷酷军娘又是如何完成复仇;早已死去的剑圣现身江湖到底是人是鬼,六根蚕丝金针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欲望的升华?是贪婪的爆发还是感情的无奈,敬请关注虞小呆《剑侠回梦录》,让我们走进一个梦中的武侠世界。
  • 仙叛

    仙叛

    诛仙一曲朝天阕,斩魔弑神悲千秋。苍天有情众生泣,但求浮云飘万里!道,道,道……莫可道!名,名,名……或可名!仙魔变之再与天比高……
  • 所有人都以为我是某过世大佬

    所有人都以为我是某过世大佬

    巫楚在穿越后乱说骚话作没了自己的金手指系统。原身记忆破碎,死的莫名其妙,巫楚一越成为最没用的穿越者。为了苟命且不给穿越者抹黑丢脸,他愉快的死宅在家,只能靠着弄死原身的神秘力量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在他无聊刷漫画的时候,发现现下最火漫画的最大反派顶着他的脸干了他干过的事,且主角和读者还对他的行为有诸多误解。于是他发现自己被认为是某过世大佬……“虽然我干了一些坏事,但我遵纪守法,我真的就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阿宅!我绝不承认那些事是我干的,都是你们过度解读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之火影犬夜叉

    无限之火影犬夜叉

    第一次写小说,已经删除十多万字了,作品相关里全是草稿。(作品相关是火影忍者文章,已经太监,然后火影忍者乱入犬夜叉,已经卡文……)看看最新章节,勉强还可以的。黑暗中,燃烧着次元之圣光。但是……不能就这样沉浸其中……因为神将你带到尘世,就是为了让你,将二次元的美好,传播给那些无信仰,那些没有目标的年轻人们……你们可以去爱二次元,但不要过度沉浸其中……因为我们都是被次元之神所选中的孩子,我们有着自己的使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创作出更加感人的故事,来让次元之力,洒满人间。
  • 末日之妖

    末日之妖

    末日前夕,李扬意外进入一个神秘空间,得到了精通刀法和弓箭术的能力。从此,他近能持刀斩邪魔,远能弯弓射天雕!在普通人的眼里,他亦正亦邪,难以捉摸;在敌人的心中,他是挥之不去的噩梦,是闻风丧胆的存在。他是一个妖星!一个遇强越强、百战不败的最强妖星!PS:企鹅群:539053927,欢迎加入。
  • 梦遇心

    梦遇心

    “你以为我只会记得你么?”她就这么笑笑,眉间鲜红的印记,早已证明她看尽红尘却徘徊。“我等,你就在。”他深情,可是在注定要破灭的一切面前还有什么用......你们以为这是浪漫主义的小说么?笑话,我一个逗比怎么写得出来。。。。。
  • 刀剑泪

    刀剑泪

    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浪子漂泊,且看一刀,一剑如何叱咤江湖!!!
  • 入圣系列1

    入圣系列1

    凌腾云,一位爱情事业双受打击的孤儿,感觉人生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却不想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获得了百年前武林中竞相争夺的绝世武学秘籍,死而复生的凌腾云的继续续写人生的精彩。(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枫叶雄主

    枫叶雄主

    异族入侵在即,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各方大能宣誓曰:吾辈修士何惧一战乎!前方各部严阵以待,后方一群菜鸟异军突起。细曰:众兄弟听我号令;嬉曰:一切皆有可能;鸟爷叫嚣着:吾要化形,吾要人生;侵略肯定得说,就算千军万马,照样一枪撂倒,幻梦上来做总结:你们吃饱了撑着吗?赶紧洗洗睡了。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是那层纱始终不肯破;喜欢拈花惹草的最后却“吊死”在一棵树上;奋斗吧少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