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24500000003

第3章 名人姓名有学问(2)

在岳母支持下,岳飞拜武艺高强的周同为师,并结交了牛皋、张显、王贵、汤怀等同学朋友,共同练习武艺,立志保家卫国。

岳飞青年时就立下誓言:“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20岁那年,为了抵抗金朝统治者的侵略,他和牛皋、张显、王贵、汤怀等朋友一起,毅然投军。岳母为了坚定儿子抗敌意志,临行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没有辜负母亲期望,举朋报国,同牛皋、张显、王贵、汤怀一起结一心,在抗金斗争中屡建奇功,曾任清远军节度使,成了一位名传青史的民族英雄。

六、李自成“有志自然成”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06-1645),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李继迁寨一户农民家庭,幼年时给地主放羊。

他本名叫鸿基,小名叫黄来儿。小时候家乡有个姓贺的先生办起一所学堂,黄来儿很想读书,但因家境贫穷无钱上学,放羊中时常站在窗外俏俏偷听。有一次,黄为儿不注意咳嗽了一声,被正在讲课的贺先生听见了,贺先生出来问明他的情况,为他的学习精神所感动,当即答应收下他免费学习,还送给他一些书和笔墨,并不时给他讲一些农民造反的故事。

有一回,黄来儿听完贺先生讲《史记》中陈胜造反的故事,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皇帝比胡亥(秦朝第二个皇帝)还昏庸,我们为何不像陈胜、吴广那样造反呢?”贺先生听后,站起来竖起大拇指说:“好!你小子真有出息。皇帝本无种,有志自然成。黄来儿,我就给你取个学名叫李自成吧!”从此,李自成这一名字就被大家叫开了。

关于李自成改名的缘由,还有一种说法。小时候鸿基给一家地主放羊,这家地主雇了一位拳师,整天教他的小公子打拳。一天,小鸿基放羊回来,也站在一旁看着拳师教拳。

谁知小公子一个跟斗翻到鸿基面前,神气活现地吆喝说:“小放羊的,看什么?滚开!你再看也学不会。”

鸿基是个要强的孩子。他想,你瞧不起我,我偏要学出个样子让你们瞧瞧。可从哪学起呢?

他想,打拳一靠力气,二靠敏捷,有志自然成。于是,他每天放羊经过一条小河床时,故意不走小桥,只见他抱起一只小羊,助助跑,一下就跳过去了。他放72只羊,坚持每天抱羊过河,一年后,他竟能抱两只羊从河床上跳过去了。又过了一年,他用五个指尖就能把小羊举过头顶了。

鸿基功力大有长进,提出要和拳师比试比试。拳师漫不经心地说:“你要不怕摔,就请先进招吧!”只见鸿基张开双臂扑了过来。拳师伸出双手接住鸿基双拳,本想将对方扳倒,不料鸿基腾空而起,拳师也跟着腾空而起,两人落地时,四只胳膊仍然搭在一起撑着“葫芦架”。

拳师没想到两年后鸿基的功力有如此历害,连声叫好。鸿基乘势跪在地上,恭敬地称“师父”。由此拳师将自己的拳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鸿基,使鸿基的武艺更加高超。他还给鸿基起了个“自成”的名字,意思是鸿基“有志自然成”,其拳法已“自成一家”了。

这两个故事一文一武,均说明少年鸿基“有志自然成”。

李自成果然“有志自然成”。1962年他参加闯王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作战勇猛而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他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着“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歌谣。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同年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但胜利后李自成犯了骄傲的错误。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族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李自成迎战失利,兵败后退出北京。对李自成的死也有两种说法:一是1645年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牺牲;二是出家隐居当了和尚。据《历史知识》1983年第2期《关于李自成之死》考证,李自成兵败后在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唐时建,又名普慈寺,清为灵泉寺)出家为僧,自命法号“奉天玉”。李自成在湖广大捷后,曾自号“奉天倡义大元帅”;紧接着占襄京,自称“新顺王”。两称号连起来,王字加一点,就成了“奉天玉”三字。中国农民起义有“奉天行道”的传统,李自成将此作为自己的法号也是很自然的。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其规模与影响来说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自成是我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七、孙中山:“中国的山樵”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他幼名“帝象”,10岁入私塾读书时,塾师为他取名“文”,字“德明”;稍长取号“日新”。1892年他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于港澳等地行医时改号“逸仙”,广东方言中“逸仙”与“日新”谐音。旅欧期间他曾多次使用此号。“中山”之名最初是在日本命名的。孙先生经常幽默地说:“我是中国的山樵”,便是就此而言。

1897年8月下旬,孙先生亡命日本。他的日本朋友宫崎滔天和平山周准备把他安排在东京银座的对鹤旅馆暂住。为了安全起见,不便公开孙先生的姓名和身份。在对鹤旅馆登记时,平山周想起了来旅馆途中路过一位“中山”侯爵的府邸,于是在旅馆登记簿上就写下了“中山”二字。日本的习俗,“中山”只能是姓,孙先生还必须有一个名字。平山周正在踌躇时,孙先生接过登记簿,在“中山”二字后添上了一个“樵”字。自此,孙先生便以“中山樵”之名,住在日本。“中山樵”表达了孙先生在充满荆棘的丛山中,大刀阔斧,为中国开辟革命道路的雄心壮志。

最早将“孙中山”三字连在一起作为姓名的据说是章士钊先生。那是20世纪初的一天,章士钊从友人处借到日本人宫崎寅藏的新作《三十三年之梦》一书,内容是介绍孙逸仙的革命事迹,他很高兴,便用过去学过的那点日语知识,不分昼夜地把它翻译了出来,题名为《大革命家孙逸仙》,以“黄中黄”的笔名公开出版。他在序言中称赞孙中山是“近今谈革命者之祖,实行革命之北辰”。在翻译这本书时,由于章士钊一时笔误,将孙先生的真名(孙文)与假名(中山樵)的两个姓连缀成文,写成“孙中山”。该书出版,“孙中山”三个字也就随之传开,久而久之竟成了正式名字。后来,孙先生也就改名为“孙中山”了。

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后,他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革命中他屡经失败,后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帮助下,于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死于肝癌,终年59岁。他在《国事遗嘱》中指出:“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致力于革命40年,为拯救中国、振兴中华,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披荆斩棘,挥舞着反帝反封建的开山大斧,奋斗一生,不愧为伟大的“中国的山樵”。

孙中山先生为孙子辈起名时,时时关注着中国革命,寄寓着自己的政治理想。

孙中山先生长孙治平生于1913年,适逢民国初建,中山先生殷切希望国治民安,太平盛世早日到来,便为长孙取名“治平”。

次孙治强生于1915年,时值袁世凯酝酿称帝之际,中山先生有感于治国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强盛,故给“治平”之弟取名“治强”。

中山先生外孙女出世时,正准备北伐,故为之取名“成功”,既表希望,又为纪念。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中山先生坐镇永丰军舰指挥讨伐叛军,适于此时,长外孙出世,于是中山先生为其命名“永丰”,以资纪念。

这些名字,都与当时的革命形势紧密联系,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政治家胸襟与眼光。

八、朱德:“红色的品德”

声名赫赫的朱德总司令(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中,曾用过好几个别名。

1886年12月,朱德诞生时,母亲为图个好抚养,给他取乳名叫“狗儿”。到了4岁,父亲给他取小名“朱代珍”。1895年,他在私塾老师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把朱代珍改名为“朱玉阶”。

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讲武堂是滇人所办,因此只收云南省人,不招外省人。朱玉阶来到报名处,查阅了登记簿,发现蒙自县还无人报考,他求学心切,于是假称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并改名为“朱德”。

1916年,朱德随援川军总司令蔡锷入川,带兵之余,独自悉心研究《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以及二十四史等文献古籍。凡在他所读过的书页上,都盖有“德字玉阶”、“仪陇朱氏”的印记。吟诗,作赋,是朱德一生的最大喜爱。当年,怡园诗社辑印的《江阳唱和集》,刊载了他的19首诗,诗尾署名均为“玉垓”二字。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为了迅速壮大革命队伍,1928年1月,朱德化名“王楷”,率领起义军打着国民革命军一四○团范石生部王团长的旗号,发动了着名的年关暴动,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写道:“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的确,在汉语中“朱”又当红色解释,“德”为品德。朱德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生艰苦奋斗,忠于人民,待人诚恳,德高望重,功勋卓着,堪称“红色的品德”。

九、毛泽东为女儿起名

毛泽东有两个女儿:李敏与李讷。

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所生的六个子女中惟一存活下来的,1936年冬生于陕北保安县一座破旧窑洞里。

孩子出生后,曾和贺子珍一起长征过来的女红军战友邓颖超、康克清、刘英等闻讯前来窑洞庆贺。邓颖超轻轻地把孩子抱起来,见孩子又瘦又小,顿生怜爱之情,便风趣地说:“真是个小姣姣呀!”站在一旁的毛泽东听邓颖超这么一说,想起“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于是为孩子取名毛姣姣。后来,人们都习惯称她“娇娇”。

十几年转瞬即逝,娇娇要上中学了。一天晚饭后,毛泽东叫来娇娇说:“姣姣是小名,现在你长大了,进中学了,我要给你取一个正式学名,而且这个名字要有深刻意义。

毛泽东打开《论语·里仁》篇,指着其中一句话:“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对娇娇解释说:“讷,就是语言迟钝的意思;敏,则有好几种解释,如敏捷、聪敏、勤勉等。你的名字就叫敏,但不一定叫毛敏,可以叫李敏。”

“为什么?大哥叫毛岸英,二哥叫毛岸青,他们都跟爸爸姓毛,我为什么不姓毛?”娇娇不解地问。

毛泽东爱抚地用手拍拍娇娇的头说:“不错,爸爸姓毛,但是为了革命工作需要,爸爸曾用过毛润之、子任、李德胜等十多个名字,爸爸特别喜欢李德胜这个名字。”

于是,娇娇改名李敏。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后来和中学同学、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的孔令华成婚。

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所生的惟一女儿,1940年8月生于陕北延安。毛泽东为她取名“李讷”,同李敏名一样源于《论语·里仁》篇中孔子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年近半百的毛泽东十分喜爱这个小女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泽东常逗着女儿玩,带她出支散步,教她识字,给她讲故事。在毛泽东的孩子中,她是一位在父亲抚爱中成长的幸运儿。

1965年,李讷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解放军报》当编辑。“文革”开始后,李讷曾一度平步青云,1968年当上了《解放军报》的总编辑,并担任了毛泽东的联络员,负责了解北京各高校的情况。1974年至1975年,她先后担任了中共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那些年,她曾化名“萧力”(小李的谐音)。

1976年10月后,李讷恢复了平民的身份,过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讷,是语言迟钝的意思。李讷的性格同她的名字一样,文静,沉默寡言,性格内向。

毛泽东还为他孙子起名为毛新宇。毛新宇是毛岸青、邵华夫妇的独生子,出生于1970年。当年,77岁的毛泽东抱上这惟一的孙子时,为他起了个气魄不凡的名字——毛新宇。“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寓意这一代人应属于一个新的世界。

毛新宇和爸爸呼吸在同一片蓝天下仅有6年零8个月,而且祖孙见面的机会也比较少,然而谈起自己的爷爷时,毛新宇总是流露出一种虔诚和敬仰。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尤其熟谙中国历史。受爷爷的影响,毛新宇也选择了历史作为他的专业,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获硕士学位。

十、贺龙父子的名字由来

1916年,为响应蔡锷反袁护国,年方20岁的贺龙以两把菜刀闹革命,拉开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一生的序幕。

贺龙(1896-1969),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贺龙出生在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农家庭,小名叫“长长”。他小时候有次玩“打仗”游戏,为争当“指挥官”跃身下河,结果因雨后水急,被冲走几里远,后被人救起,救他的人说这孩子命真长。贺龙的父母便叫他“长长”,根据同音又叫“常常”。

按贺氏族谱,贺龙为“文”字辈,本名为“贺文常”。贺龙在组织农民武装当营长之后,又求人起了个字,为“云卿”。

后来,他的父辈们认为“文常”、“云卿”这两个名字,表达不了他们所寄托的期望,议论重新起个响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贺士奎是个教书先生,说:“云卿、文常(长),取其中云长二字演义下去,云中之长者,当然是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则吞云吞雾,小则隐介藏形,升者飞跃宇宙之间,降者潜伏波涛之内。龙能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四海。

我看就以‘龙’字为主,再加一个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么字呢?他们始终没议出个结果来。在一旁的贺文常说:“我看就用一个‘龙’字吧,又好说,又好记,就叫‘贺龙’吧!”从此他就改名为贺龙。

贺龙在青年时期即蓄了胡须,在大革命时期,湘西桑植家乡的人民就尊称他“胡子”或“贺胡子”。有一首民歌就这样唱道:“大地乌云掩太阳,一朝消散又重光。忽闻各处人喧闹,胡子果然转故乡。”

1927年,贺龙与周恩来、朱德等一起,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起义失败后在湘鄂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二军团总指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

1944年9月,贺龙儿子贺鹏飞出生于延安。毛泽东闻讯后高兴地打电话向正在外地的贺龙报喜:“贺龙同志啊,恭喜你半百得子!”

同类推荐
  • 必懂的数学知识

    必懂的数学知识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本书介绍了如何成为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收录了《让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学生坐第一排吧》、《给孩子自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认同》、《什么对于孩子最重要》、《想砍哪棵树》、《教师应蹲下身来看学生》、《坐着比站着更辛苦》等文章。
  •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我的非诚勿扰

    我的非诚勿扰

    作者从个人视角讲述了《非诚勿扰》台前幕后为人所不知的一些节目内幕、受观众关注的女嘉宾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对《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作客嘉宾老师乐嘉、黄菡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人生建议的评价与解读。她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很多源自心灵深处的关于爱和生活的感悟,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处于新恋爱时代中的人们。
热门推荐
  • 刘秀才流浪记

    刘秀才流浪记

    爱好≠工作,工作≠美好,美好=梦想,梦想≠现实,个人?社会,文人是多么无助。这样的他,会经历什么事?这样的世界,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立足当下,随着刘秀才一起,去瞧瞧吧。
  •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秦夏夏,怀揣着满腔热血,进入了冷氏。高兴之余,被死党郝丽丽拉去酒吧庆祝的秦夏夏却在这入职的前一天晚上得罪了她的上司冷氏集团的总裁冷陌。自己却还浑然不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出乎了秦夏夏的意料,遭同事冷眼、恶搞;弟弟突然病倒,急需一大笔的医药费,遇到好心人却稀里糊涂被人拉去民政局扯了证;设计作品被上司抄袭,自己竟无故成为抄袭者?一连串的事情让秦夏夏几乎崩溃,无法招架。然而一次次遇险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到底是谁在帮她?
  • 爱你:是我的生命

    爱你:是我的生命

    她,或许天生就比较得天独厚;她,拥有许多我们所想要拥有的。如果你是她,你会将你的人生怎样演绎?!!如果你是她,你会爱他吗?!
  • 坑神的修仙日记

    坑神的修仙日记

    猪脚:作者坑我!作者:好好练级去!少卖萌!
  • 奇幻言情短篇集

    奇幻言情短篇集

    该书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离奇的美丽爱情故事,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想象成充满奇迹的生命。
  • 风的逆袭

    风的逆袭

    女主穿越时空来到了一片神奇的大陆,开始逆袭的旅程。
  • 岁月如丝扣上你心弦

    岁月如丝扣上你心弦

    等了他三年的准娇妻跑了。还带球跑的!就为了一个不存在的谎言。片段一颜熙儿看着专注工作的他入了迷,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专注的男人最有魅力,熙儿在那魅力十足的诱惑下,完全忘了生气。他感觉熟悉的目光在注视着他,抬头正好和熙儿四目相望,他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看向熙儿。“妖孽!”颜熙儿因为被他当场抓包一脸懊恼的说道,面色因被抓包而感到羞红。“噗呲,你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呀!”月云轩见她那小表情非常愉悦的说道,那爽朗的笑声布满整个房间。
  • 繁华一梦、落地沧桑

    繁华一梦、落地沧桑

    一段日子,一场他们说的不存在……到底哪些才是真实存在的?沐风的出现,佩佩的离开,再见面的时候,你的手臂挽着他的,你说,你很幸福!这样就好…姚秋扰乱了我平静的生活,安静的回家,是不是要听从家人的话,接受那段感情?
  • 也爱过光

    也爱过光

    “当初的事情真的是我错了吗?”夏晨望着镜子前的自己问道。........他也爱过光,但后来他的光消失了他就再也没有相信过光在他的眼里也再也没能见过光四年如一日,当初的事情也没在他的脑子里散去.......一切的一切都只能从夏晨高考前一天说起........
  • 栀子花开,你是否还在

    栀子花开,你是否还在

    她冷酷无情,沉稳睿智,是东城的老大,整个高校届的传奇人物。他风流倜傥,翩翩公子,是圣羽的三大校草之一,却为复仇而来到东城。命运的巧合安排,让他们相知相熟,相爱相杀。这是上天跟的他们开的最大的玩笑,他们之间的家族仇恨,恩恩怨怨,阻挡在两人之间,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在一起。终于,当一切阴谋伴随着种种不可说的惊天秘密被一点点揭开的时候;当所有真相浮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当他们彼此也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的时候;一切,似乎也晚了。他紧紧抱着怀里的她,泪水从俊美的面颊一点点的滑落……“明年,我们一起来看栀子花吧?”“这一次,我不再逃避了,你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吗?一次,爱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