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24500000006

第6章 姓名影响你的一生(2)

古人的命字法花样繁多,在使用上也很有讲究。古人出生之后先有了名,成人之后又有了字,可见名是自然生命的代号,而字则是社会生命的代号。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更是等级森严。人进入社交领域之后,必须恪守严格的等级制度,不能稍加逾越。人的称谓也反映着这种等级关系,称名或称字已不是一件小事,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一般来说,人自称时要称名,表示谦逊,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弟子、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也可称其名,表示一种随便或轻慢的态度。相反,称字则表示礼貌,不能用于自称,但可用于平辈之间的互称;晚辈对长辈、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必须尊称其字,以表示尊重,这就是字的“敬名”作用。在《论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自称时均称名“丘”,而称弟子时也直呼其名,惟对前人才称字。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开首就说“臣亮言”;李密在《陈情表》中也只说“臣密言”,都是自称其名。司马迁在给任安的回信(即《报任安书》)中,称自己是“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称对方是“少卿足下”,少卿是任安的字。古代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但有时为了表示对臣下的尊重,也不免降尊纡贵,称对方的字。例如汉高帝称张良为子房,汉景帝称宝婴为王孙。在唐宋以前,即使帝王不呼叫臣下的字,也决不能直呼其名,而要代之以其他称谓,以示尊重。据《南史》记载,有一次梁武帝宴请群臣,在大庭广众之下竟直呼吏部尚书侍中蔡樽的名字,蔡樽置之不理;直到梁武帝改称“蔡尚书”,蔡樽才回答。可见,称名称字,尊卑宠辱溢于言表,丝毫马虎不得。

字的产生是为了“敬名”,一个人幼而有名,冠而有字,如同一门二锁,在进入社交以后就比较保险了。在古代社会,在什么场合称名,什么场合称字是十分严格的。

四、古人的号与命号

号又称别号,是古人除了名、字以外的一种别称。古人的名、字都是家长或他人所起,大都体现了别人的想法和愿望,未必符合自己的意愿。可是,名字和身体发肤一样,都是受之于父母,所以即使不满意也不能随意更改。而号则不然,号是本人自取,可以不受家族的制约,不受他人的干涉,从而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追求和情怀。例如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秋瑾号鉴湖女侠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别号,我们更是耳熟能详,从及时雨宋江到黑旋风李逵,几乎人人有号。

“号”出现于春秋时期,最初并不是人人皆有的,只有那些圣哲贤人或文人雅士才有号。到了明清时期,号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上至帝王,下至凡夫俗子,莫不有号。例如明武宗号锦堂老人,清高宗号古稀天子。据《蠡勺编》记载,一位乡村老妇号冰壶老拙,江西一位盗贼号守愚。

古人号的不拘一格,这是因为号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字数上也没有限制。号在立意上主要是表达个人的精神寄托,凡是有关个人的抱负、志趣、癖好、收藏、业绩,或者自己的生活态度、偶像崇拜、形貌特征,都可以入号。例如:丁敬身号玩茶叟、顾谦号爱梅轩、汪启淑号印癖先生、姚际恒号好古堂,他们的号都是志记自己的癖好;鲍廷博号知不足斋、邹思明号自得其趣山房、黄公望号大痴道人、司空图号知非子,这些人的号则是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陈介祺号万印楼、金农号二百砚田富翁、陈均号十三汉镜斋,而乾隆皇帝收藏有王羲之、王徽之的墨迹,均为稀世珍品,故号三希堂,这些号都是夸耀自己的收藏;施邦彦号点易斋、郑杰号注韩居、陆虎岑号等身书屋、刘庠号写十三经老人,这些号是张扬自己治学的业绩;郑板桥号徐青藤门下牛马走、袁泰生号拜韩(愈)揖庄(周)之室,他们的号都是表示自己对心中楷模的仰慕;鲁贲号太瘦生、何齐曾号无发居士、黄鹤号跛道人、仓光彬号左手老人,他们的号则是描摹自己的形貌。

欣赏古人林林总总的号,犹如在阅读一篇篇的小传,观赏一帧帧的自画像,主人的性情、外貌跃然而出。但是,也有些号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某种具体意象淡淡写出,令人玩味再三。例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号放翁,豪放嗜饮,由于抗金复国的抱负得不到实现,常常借酒浇愁,放荡不羁,而被人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诗人索性自号“放翁”。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壮志难酬的激愤心情。北宋着名文学家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所谓六一,是指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还有一老翁,从他的号中我们也可窥见他超然物外、洁身自好的风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号五柳先生,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便辞官隐居,由于他的住宅旁有五棵柳树,所以就成为他取号的素材。这个素材太平常了,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他淡泊自守的高风亮节。

因为号多为文人自制,所以往往追求一种含蓄典雅的风格。有些号只是经营一种境界,表述自己的审美情趣,例如蒋坦号夕阳红半楼、王凤生号江声帆影阁、唐咏裳号疏花深梦草堂、朱有莱号饮香读画斋,等等,真是如诗如画,令人赏心悦目。但是,也有些号故作惊人之语,用一些奇险诡谲的词语来炫奇斗怪,例如徐树丕号活埋庵道人、江本实号活死人、钱曾号匪楼,等等,号虽险怪,但却蕴含着愤世嫉俗的意味。

号最初出现的时候和字一样,也是为了“敬名”,所以《周礼·春官》中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很多古人以号行于世,名字反而鲜为人知,八大山人名叫朱耷、郑板桥名叫郑燮、章太炎名叫章炳麟等,他们的号都比名字普及。其他如苏东坡(苏轼)、陆放翁(陆游)、辛稼轩(辛弃疾)、顾亭林(顾炎武)、苏老泉(苏洵)等,号的知名度也很高。这正反映了人们对他们的敬重,故称号而不称名字。唐宋时期,命号风气渐盛。其后,号的“敬名”作用大大削弱,只是用来抒怀寄意了。号的字数也越拉越长,由一字、二字发展到三字以上,最多者竟达28字,即清代和尚成果号“万里行脚僧小浮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同时,在数量上也不局限于一人一号,而可以一人多号,有的多达几十个。这样的号就很难在社会上传播了。

号和名字的风格完全不同,名字庄重、拘谨,而号则轻灵、飘逸。字与名必须在意义上有联系,而号则与名、字无关;名、字在形式上一般是一字或二字,而号则没有字数上的限制。

所以,号的制作也更自由,这就是古人说的“号无定式”。虽无定式,但在选材上却有一些共性,大致可分为以称谓自号、以百业自号、以居所自号、以山水自号和以器物自号。

以称谓自号最为常见,用字热点集中在公、君、叟、翁、老、长、友、生、子、民、人、主、夫、郎、史、父、臣、客、士、徒、先生、居士、山人等。古代文人最喜欢以“居士”自号,以表示自己的清高、超脱。例如李白号青莲居士、司空图号耐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袁枚号随园居士、蒲松龄号柳泉居士等。

以居所自号也很常见,凡与建筑有关的词语似乎都可入号,例如堂、室、楼、亭、馆、榭、庵、庄、阁、屋、舍、庐、房、居、窝、斋等,故又称这类号为堂号、室名。例如吴曾号能改斋、韩琦号昼锦堂、刘禹锡号陋室、朱熹号晦庵、邵雍号安乐窝、胡应麟号少室山房、方正树号伴香阁、钱治谦号十丈烟萝馆等。

以百业自号,并不是实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是表明内心的一种向往。例如朱彝尊号小长芦钓鱼师、陈世昌号大田农、史正式号吴门老圃、黄掺号北山老樵、陈洪绶号云门僧、李贞号大呆和尚、姜牙夔号白石道人等。

以山水自号,也很常见,古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往往在自己的号中引入山水景物的名称。例如文天祥号文山、黄庭坚号山谷、黄公望号乙峰、胡梦昱号竹林、贾似道号秋壑、顾德辉号白云海、史达祖号梅溪等。

以器物自号,用例较少,大约是日常用具的名称较俗。例如:辛弃疾号稼轩(门)、吴文英号梦窗、王夫之号一瓢、朱卉号草衣、方太古号一壶等。

五、人名的主体化倾向

古今人名大都是父母或他人制定的,很少出于自命。古书中有不少“生而自名”(自己给自己起名)的记录,但多为夸饰之辞,未必可信。大量的史料证明,我国人名的作者主要是家长。屈原在《离骚》中透露,他出生后不久,父亲根据占卜的结果,给他起名字。古人成年以后又有了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在意义上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字也是别人给起的,和名一样,寄托的都是别人的感受和期望,自己未必满意。那么,怎样才能既保留自己的名字,同时又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呢?号于是应运而生。从名、字、号的产生时间来看,名出现最早,字则次之,号出现最迟。这反映了古人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构成了命名的主体化倾向。

人呱呱坠地,无知无识,自然要由父母或他人起名,起名动机在于区分个体。人到后来又有了字,字作为成人的标志,正式输入了社会的档案。字已不仅仅用来区分个体人,更主要的是标明人的社会身份。最后人又有了号,号既有区别作用,也有标志意义,但已大大减弱。

人多名不利于区别,一人多字又不利于记忆和传播。号虽然结束了人与名字的分离状态,但却偏离了人名的区别本质,所以注定只能成为文人自命风雅的道具。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国内推行“一名主义”,“名字”一词便专指“名”,“字”逐渐失去了意义。建国以后,延续了上千年的字、号趋于消亡。除了少数跨越两种制度的老年人尚保留有字、号外,一般人都只有一个名字了。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名的区别性和传播性日益突出,而一个人兼有名、字,号,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名作用的发挥。形式上似乎是历史的回归,但实际上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现在,人们更关注自己名字的立意,凡不称心者,轻则换用谐音字,重则另制新名。我国《民法通则》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所以,在现代社会,改名现象较古代普遍得多;另外,笔名、艺名、化名的使用也在一定范围里日趋活跃。所有这些,都说明尽管字、号已经消失,但命名的主体化倾向仍在顽强地表现着。

六、人名的复音化倾向

先秦时期,我国人名主要为单名,例如尧、舜、禹、汤、桀、纣、孔丘、孟轲、墨翟、韩非、庄周、孙武等。汉魏以后,双名呈迅猛增长势头,其后,单、双名虽互有消长,但基本上平分秋色。到了清代,双名已远远超过单名。下面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对《汉书》等14部史书中13274个人名的统计:

史书中人名的单、双名统计表

史书名称单名双名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汉书24477%7323%

后汉书49898%102%

三国志44199%31%

晋书8295%45%

宋书77

南齐书82

梁书155

陈书9340750%93

10310510140250%

隋书16659%11341%

唐书71743%93257%

五代史22340%33460%

宋史130452%119348%

明史156850%159950%

清史稿74725%22147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东汉至晋这一时期单名占绝对优势,这主要是源于西汉王莽篡政之后的倡导。王莽任大司马辅政之后,即托古改制,其中就包括禁用二字名。于是,酿成了汉魏300年间的单名习惯。从南北朝开始,双名骤然增多,此后一直稳步发展。至清,双名率已高达75%。

人名的复音化倾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社会需要。单名较之双名,重名的概率要高得多。近代学者彭作桢编着的《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共收录了自先秦至20世纪30年代的16000个同姓名,共涉及56700多人,这些同姓名者大多数是单名。单名的泛滥必然造成重名现象激增,从而严重削弱人名的区别作用,在交际中就难免张冠李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人名的区别性要求更高,所以,人名必然要走复音化的道路。

②表达需要。人名寄寓着命名者的感受和意愿,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上古命名动机较为单纯,人名的纪念、标志意义重于期许、祝愿意义。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名字的含义更为重视,总希望扩大人名的音节空间,以容纳更多的文化信息。双名比单名的容量增加了一倍,所负载的内容自然也就翻了一番。而且,古人的字多为两个字,已经为双名的制作和推广规范了成功的模式。人名容量的扩大,使双名比单名更为生动,表现力更强。

③语言影响。南北朝是汉语复音词激增时期,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必然影响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人名的复音化。南北朝时骈体文盛行,文坛上的骈骊修辞之风也波及到命名。骈体文讲究音节对偶,两个字为一个音步,节奏明快。单名的呼叫远没有双名上口、响亮,所以双名自然占有优势。另外,南北朝又是佛教盛行时期,佛经的翻译和传布使汉语里增加了一大批多音节的复音词。人名作为词汇中的专名,必然与普通词语的发展同步。

④行辈制约。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础,宗族观念深入人心。人名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其表现形式就是人名中的行辈字。带有行辈字的人名就是通常所说的族名,族名既是宗教集团内部的认同标志,也是对外交往时的识别表记,还是宗族结构、秩序的形象再现。北宋以后,我国修续家谱之风日炽,明清时期尤为普及,以行辈字入名也蔚然成风。其方法是用一个固定的字作为宗族内部一代人的代号,同代人的名字里都要包含这一共同的代号。这样,辈分之间便井然有序,繁而不乱。行辈用字都是宗族严格规定的,所选字多为含有褒义的好字眼儿。例如:我国第一家族孔氏,从元朝开始规定辈分字。元仁宗时,孔子第54代孙孔思晦规定,从他这一代起以思字为辈分字,思下为克字,克下则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然后是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最后是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孔氏后裔确实都恪守族规,名字中一无例外地包含着辈分字。后来,孟子的后代也采用孔氏字派命名。以辈分字入名,同辈人的名字中必然有共用的一个字,这就必须在这个字的或前或后再加一字,从而构成双名。宋代以后,双名率越来越高,与此不无关系。

此外,还有一种以单名用字的偏旁表示辈分的方法,即同代人的名字采用同一偏旁的字,例如东汉的荀昱、荀昙,三国的刘琦、刘琮,《红楼梦》中的贾政、贾赦和贾珍、贾琏等。

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偏旁相同的字有限,而同一偏旁中可以入名的字也有限,所以不易落实到较大的群体范围。比较起来,还是采用固定一字的方法灵活、方便。

字辈名的出现,使后人的名字局限于祖先所框定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是扼杀个人意志和独立人格。在今天,随着宗族观念的淡化和现代意识的增强,字辈名的数量锐减,特别是在城市中已经十分少见。

同类推荐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0万年前,一支名为“藏象生命体”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它们发现这里是茫茫宇宙中罕有的生命天堂;这个星球的陆地、海洋、天空,充满着美丽、丰富、不可思议的生命。它们决定留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外星生命仍然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它们是经络与灵魂的混合体,它们让人类对宇宙深处的秘密有着神秘的感知——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分支,成人教育是教育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下所包括的一部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内涵,在解释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定义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涵义。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毒医狂妃

    天下第一:毒医狂妃

    当黑道毒医遇上天才九爷,强强碰撞,迸出激烈火花。于是——“还打吗?”某女龇牙。“当然,”邪魅少年勾唇,“床上打。”接着,劈倒,扛走,扔塌上,一夜扶摇笙歌,春意盎然。凤卿咬牙,真真是地下打不过,床上,更打不过——禽兽啊禽兽!
  • 帝姬赋

    帝姬赋

    南宁,轩辕帝国独一无二的帝姬,她的落梅山庄广罗天下奇才,掌控天下一半的经济命脉。南宫少卿,一个有着离奇身世的神秘少年,被南宁带回落梅山庄。几次三番,他对她舍命相救。最终,她回报他的却是一剑穿心。那一刻,身体的痛疼抵不上心底的荒凉,他的心,死在了她冰冷的目光中。那一刻,他立下毒誓,只要我不死,从此,我便要你看着,你所在意的,是怎样一点一点毁灭在我这颗卑微的棋子手里的!
  • 做人做事一本通

    做人做事一本通

    做人做事要有目标,有了目标,行动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一个人要想不断提升自己做人做事的境界,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高标定位;同时,为了实现一个较高的目标,起步时要尽量从低点做起,只有高标和低点结合,才算体悟了做人做事的真谛。
  • 偏偏喜欢你的眼

    偏偏喜欢你的眼

    沉浸在被感情挫伤中无法自拔的莫小砚,扬言天下男人都是骗人的,逛夜店,泡酒吧,撩男人,是莫小砚生活的全部乐趣。某天,高冷的珵圭邪笑着对她说:“咱们打个赌。”莫小砚:“怎么赌?”珵圭:“赌喝酒。”莫小砚:“赌什么?”珵圭:“赢了你跟我回家,输了我跟你回家。”莫小砚:“……”某天,珵圭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软萌萌的声音,“听说,你喜欢莫女士,今天莫女士被她的小情人气哭了,你快来哄哄她开心。”珵圭挂个电话给莫小砚,“带着你的小情人回家,我来帮你修理他。”莫小砚:“……?”
  • 防御怒涌

    防御怒涌

    陈襄一觉重生醒来,一样的小木床,一样的学习桌,一样的卧室,还有一样的夏雨雪。等等,这丫头一拳打烂木门是肿么肥似?觉醒?异能?看我防御无敌,怒气前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入英联

    穿入英联

    在英雄联盟的世界里,我们除了俯瞰大地,召唤英雄之外,其实,那些梦中的英雄们还可以是我们自己!
  • 我喜欢开卡包

    我喜欢开卡包

    作为一个立志脱非入欧的收集癖,我也可以有跟游戏有关的系统吗?
  • 轻异动全球

    轻异动全球

    本书又名《我的女友实在太稳健了》《原来我的宝藏女友这么可怕!》《女友凶萌》《终极一班后传》重生于平行世界的宁臻,获得了一枚黑科技芯片,除了不能化为实体以外,和魔幻手机里的傻妞没有区别,不得不说这很可惜。虽说是被芯姐逼着去上学,但这青春飞扬的高中生活令他感到很珍惜,主要是……一下子就萌生出了想找一个情不知何起的清纯女生,来场甜甜的恋爱的想法。但事与愿违,自打他重生第一天起,动不动的就遇到大可怕!各种诡异离奇的事件把他的理综按在地上摩擦,宁臻表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他的满满恶意。逐渐的,他发现,这个处处透着魔幻的世界,另藏玄机,那些忽略掉的细节,貌似预示着什么线索,他开始思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这一切,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芯姐为什么要让他去上学。他又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ps:白天青春校园,晚上悬疑灵异,欢迎入坑~
  • 生活创造探源(上)

    生活创造探源(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