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0200000019

第19章 密州救灾(2)

邓绾一惊,害怕起来,只好转移话题,急切地说:“苏轼你巧言令色,混淆视听。你放私盐与百姓性命有何干系?你休在此诡辩。”

苏轼立刻回击他说:“不放私盐,密州百姓何以谋生?不谋生何以保住口中之食?这岂是诡辩?”刘庭式听了,不住地点头,看着满脸涨红的邓绾,等他回答。

这时,邓绾的脸已经憋得发紫。他说理说不过苏轼,只好又拾起胡搅蛮缠、装傻充愣的招式,挥挥手,说:“总之,不许就是不许,新政不许贩卖私盐。”

苏轼已经知道邓绾是故意前来捣乱的,也不想再同他争执,便冷冷地说:“邓大人,此事我已上奏劄于圣上,圣上若准,苏轼无罪;圣上若不准,圣上到时自会治罪于我。因此现在密州开盐禁,已成定局。你邓大人要治罪于我,也要等圣上批复后才定。”接着转头对刘庭式说:“刘通判,邓大人远道而来,送他去休息吧。”

邓绾被苏轼抢白一顿,辩无可辩,却仍是一副占据真理的姿态,起身大声说:“苏轼,我现在就写奏劄给圣上,告发你以下犯上,私开盐禁,你就等着瞧吧!”

苏轼看也不看邓绾,说:“那是大人的事,苏轼悉听尊便。”接着又请刘通判送邓绾。邓绾回头怒视苏轼,看见苏轼的目光,慌得说不出话,悻悻离去。

当晚,苏轼请邓绾到家,与刘庭式一起为他接风洗尘。邓绾以为苏轼终究不敢违抗新法开放盐禁,转而有求于自己,于是高高兴兴地前来。与苏轼、刘庭式施礼见过,分宾主落座。邓绾看到桌上是三碗粗淡的菜汤,虽然心中恼怒,却不便发作。苏轼一脸郑重,满是歉意地说:“邓大人,密州旱荒、蝗灾、匪患三害于一身,今年颗粒无收,所以只能招待你这菜汤,也算为大人接风洗尘了。来,以汤代酒,喝了这碗汤吧。”刘庭式也说密州僻壤,照顾不周,请邓绾多担待。

三人举汤,苏轼和刘庭式津津有味地喝汤。邓绾痛苦地强咽一小口,愁眉苦脸地说:“无妨,无妨,与民同甘共苦嘛。”

苏轼点点头,称赞邓大人真乃体恤爱民,接着对刘庭式说:“刘通判,既然邓大人如此说了,你去后山上弄些观音土来,我等皆来与民同吃,如何?”

邓绾大惊,急忙摇手说:“不必了,不必了,这菜汤就够了,我已吃饱了。”说完,便将菜汤喝了个干净,却觉得万分恶心难受。苏轼对刘庭式挤了一下眼睛,刘庭式好不容易才忍住笑。

喝完菜汤,苏轼带着刘庭式和邓绾走向寓所另一间房子。远远地就听见那房子中传出来的婴儿啼哭声。邓绾心中又惊又疑,也不好问,只好跟着苏、刘二人走进房间。

只见屋子内全是婴孩,有数十个。小莲、采莲和朝云正在看护婴儿们,婴孩啼哭不止。小莲问:“表姑,你说,这两个孩子是不是生病了?”采莲仔细查看后,说:“不要紧,八成是饿了。等着,我再去给他们温温米汤。”说完,将孩子放在炕上,走出屋外。小莲亲了亲怀中婴儿的脸蛋儿,脸上露出慈爱的微笑。

苏轼抱起一个仍在啼哭的婴儿,轻轻摇着,对邓绾说:“邓大人,这是下官来密州路上捡的弃婴。百姓吃不上饭,只有把刚生下的婴孩丢置路旁,这些婴孩实在可怜呀!”邓绾皱着眉头,听着婴孩们吵闹的啼哭声,不知如何回答苏轼,只好不言不语。苏轼接着说:“来,邓大人是爱民之官,你来哄哄孩子。”说着,把手中的婴孩交给邓绾。邓绾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后只好笨拙地接住,努力哄着婴孩,十分尴尬难堪。

巢谷劝忙碌着的小莲说:“莲妹,你太累了,去喝碗枣粥吧。”小莲摇头回答说:“不,还是你和先生喝吧。我要喂孩子,这孩子饿了。”苏轼知道小莲是担心粮食不够,愁眉不展地连连叹道:“唉,粮食,粮食可怎么办呢?如何让密州人吃饱一顿饭哪!”小莲笑着说这有何难,苏轼惊喜地问她有何良谋。小莲回答说:“赵抃赵大人在青州任太守。青州这么近,而且青州今年大丰收,何不向青州借粮?”

苏轼恍然大悟,刘庭式大喜。小莲接着说借的粮不用还。因为青州不产盐,密州能煮海,可以盐换粮。苏轼喜悦之情难以抑制,激动地说:“莲妹一良策,救活千万人。密州百姓有救了!多谢莲妹!”说着深施一礼。小莲抱摇着孩子,还礼后说:“其实,先生是因百姓的惨状扰乱了方寸,我不过是旁观者清罢了。”

邓绾边抱着孩子边听二人的对话,正欲反驳,不想苏轼转头对他说:“以此地盐换彼地粮,正合新政之《均输法》规定,又能救密州百姓于水火。大人,你不会反对吧?”

邓绾有些迷惑,正欲说话,不料怀中婴孩忽然尿了,湿了他一身。邓绾发觉,赶紧撒手叫苦,苏轼接过孩子故作正经,对婴孩说:“你这孩子,真是顽皮,怎能尿到大人身上呢?大人不说话,就是同意以盐换粮了,大人英明呀!密州百姓因大人而获救了!”刘庭式也忙感谢邓绾,称赞他真是爱民如子。

邓绾吃了个哑巴亏,尴尬地苦笑着,不再言语。

苏轼立刻写信与赵抃,请求以密州之盐换取青州之粮,赵抃慨然应允。苏轼带着巢谷和邓绾赴青州换粮,与赵抃辞别,启程返回密州。这一日,车队进入密州地界,迎面便是白云山。车队进入白云山山林中,惊起一群飞鸟,气氛森然恐怖。苏轼、邓绾骑马走在前面。苏轼气定神闲,邓绾则明显消瘦了许多,左顾右盼,战战兢兢。二人身后是二百多兵卒,押送着十几辆马车缓缓前行。

忽然,前面远处路边人影一闪。接着,一快骑向远处跑去……

邓绾一惊,壮着胆子问是什么人。苏轼道:“前面不远处就是这白云山黑风谷。密州最大的悍匪马六就在谷中盘踞。因此偶有山贼露面,也在情理之中。大人万勿惊扰。”听到这些,邓绾顿时流下冷汗,结结巴巴地质问苏轼:“什么?前面是悍匪巢穴,却为何不避而行之?这岂不是自投罗网吗?”然后低声建议苏轼还是赶紧掉头,绕道而行。

苏轼揶揄道:“怎么,大人难道是怕这悍匪马六吗?”邓绾立刻挺直胸膛,说:“我堂堂大臣,岂怕这山中毛贼!只是我等在明处,他在暗处,又不熟悉此间地形,若设下埋伏,我等怎样倒在其次,这粮食若有闪失,可是关乎百姓生死啊……”

邓绾之前讨论开放盐禁时,还口口声声说百姓死活与自己无关,现在却以百姓生死作为自己胆小如鼠的遮羞布。苏轼摇手打断邓绾,说:“邓大人多虑也,下官自有安排,大人放心前行便是。”说罢,就闭口不谈了,邓绾也不便再问。突然,群鸟惊飞而起,邓绾也如惊弓之鸟,吓得浑身一颤。

苏轼和邓绾骑马,带众多持枪士兵押着长长的车队缓缓进入白云山黑风谷。黑风谷两山挟制,其状可怖。当车队走到开阔段树林时,一声哨响,二百多强盗手拿刀枪喊杀着出树林……

邓绾顿时又冷汗直流,浑身颤抖,牙齿咯咯作响。苏轼横刀立马,大声命令士兵们列好队形,听候号令。二百士兵迅速站成队形。

横行密州的匪首马六,凶神恶煞般地冲出密林,提刀直奔邓绾而来。众匪徒们更在后面狂喊着杀将过来,一时喊声震天。邓绾“啊”的一声大叫,坠于马下,吓得连滚带爬躲到一棵树后。苏轼大声喝命:“放箭!”

一辆辆马车上的粮草登时从里掀开,弓箭手齐向冲来的匪徒射箭,强盗们立即倒下一片。匪徒们见势不好,立即后撤。匪首马六举刀一挥,车队前后道路又杀来了两大队匪徒,官军立即乱了阵脚。这时往树林中撤退的匪徒又重新杀回,与官军战在一起。官兵们渐渐不支,逐渐后退。

正在这时,却听见“当当”两声炮响,巢谷率一大队人马分前后杀了过来,援军们喊声震谷,冲到近前,与匪徒战在一起。本来不断后退的护粮官兵顿时勇气激增,一起向外杀去。有两个将官跃马而出,迎战匪首马六。苏轼在后面叮嘱他们要小心。果然,没用几个回合,马六便将两个将官打下马来。

巢谷见状,挥刀来战,几个回合下来,马六不敌,败阵逃窜。苏轼见此情景,大声命令官兵们冲锋,官兵们一拥而上。匪徒们立即大乱,无心再战,纷纷向树林中逃窜。苏轼立即率领官军将树林重重包围,大声喊话:“尔等弃恶从善,既往不咎;执迷不悟,其罪不赦!本太守只活捉匪首马六一人!”官军们齐喊:“缴械投降,从轻处置;负隅顽抗,格杀勿论!”

听到这些,树林中的匪徒们交头接耳,似在犹豫。马六见状,心中着急,大喊:“弟兄们,不要相信官军,快杀!”马六用刀逼着一些匪徒冲锋。巢谷大怒,命令“放箭!”无数的羽箭飞向林中,匪徒们不时传来哭喊声、惨叫声。

穷凶极恶的马六威逼手下,匪徒们被逼无奈,再次拼命杀出,企图冲开包围,被官军箭雨射退……苏轼看此情景,不忍地转过头去。

匪徒们终于绝望地扔掉兵械,跪地投降。匪首马六却趁乱逃走。

见官军围住了土匪,邓绾踉踉跄跄地爬上马,还险些跌倒。上马后,邓绾尽力抖擞了一下身子,装作没事一样,但仍是心有余悸:“大……大胆……匪徒,扰民作乱,严惩不贷!”

然而,苏轼并不理他,走上前去,对跪着的土匪们说:“你们都起来吧。你们原本都是良民,家中无粮,又受马六的胁迫,做了这强盗的勾当,原是怨不得你们的。”匪徒们感到十分诧异,一些刚刚站起的土匪又激动地跪下,拜谢苏轼。苏轼扶起他们说:“起来吧。跟本官到州衙前领取粮食,回家赡养父母妻儿,再也不要做这强盗的勾当了。”匪徒们又都跪下,感激地说:“大人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小人再也不敢了。”

苏轼命官兵们就地掩埋死亡的匪徒尸体,将战死士兵的尸体用苇席裹好放到车上运回。忙完这些,苏轼率领官兵,带着弃恶从善的匪徒们起程赶往密州城。一路上,邓绾不断地询问苏轼那借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苏轼却笑而不答。邓绾疑心不已,却又想不明白。

第二天中午,一行人进入密州城,发现有一队车马停在府衙前。邓绾更加疑惑,苏轼和巢谷微笑不语。众人走近一看,正是那通判刘庭式指挥着士兵们打开粮车,金灿灿的麦粒、谷子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刘庭式指挥士兵们为州民分粮,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排队涌来。一脸菜色的百姓们拿着锅碗瓢盆,喜笑颜开。

苏轼、邓绾和巢谷骑马绕过人群,走到府衙门前。苏轼和巢谷雄姿英发,而邓绾则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苏轼慰问刘庭式说:“得之辛苦了。”刘庭式微笑摇手,说:“二位大人才真正辛苦了。下官只算完成了分内之事,这一路行来风平浪静。而二位大人则历经一场恶战,二位大人辛苦。”原来苏轼预料到自己借粮,一定会被匪徒强盗惦记上,为防万一,他才安排下这暗度陈仓之计。他和邓绾率领一队官兵护卫着假的运粮队,大模大样地走在官路上,吸引匪徒的注意力,并命巢谷率领大队官兵暗中跟随,待匪徒出现时予以重击;而真正的运粮队却由刘庭式带领,乔装打扮,化整为零,走偏僻小路,安全赶回密州城。

苏轼呵呵一笑,说:“本官倒无事,只是邓大人远道而来,吃不好睡不安,还要亲平匪乱,大人受惊了。”说着向邓绾拱拱手,以示歉意和佩服。邓绾立刻抖擞精神,傲慢地说:“本大人什么风浪没经过,小小毛贼,何言受惊?”

巢谷听见这话,故意望着天,苏轼和刘庭式皆会意不语。百姓们看到苏轼,纷纷说着感激的话,有许多人还流泪跪下。苏轼搀起他们,说这是为官者的本分,而且刘庭式和邓绾两位大人居功甚伟。众百姓又感激刘庭式和邓绾。刘庭式让大家不必多礼,邓绾却坦然受之。巢谷“哼”了一声,邓绾也装作没听见。苏轼又嘱咐百姓们留出种子,以便春天播种。

这时,采莲匆匆跑来,说收养的十几个婴孩都染了热病,请苏轼快回家看看。苏轼、巢谷和刘庭式皆大惊失色。苏轼让巢谷去请郎中,嘱咐刘庭式继续放粮后,带着采莲迈步就走。

苏轼回到寓所,远远地就听见婴孩的哭声。王闰之、小莲、采莲和王朝云在房内忙作一团。郎中过来,给婴孩们看完病,便坐下来开药方。苏轼关切地询问,郎中回答说:“禀太守,本州大旱,热病自然流行,加之这些婴孩被弃于野外,身子本就极虚,故而染上。不过幸无大碍,吩咐人按方子抓药来服下就是。”

苏轼颇感欣慰,吩咐巢谷同采莲表姑按方子抓药来。苏轼见小莲气色颇差,便上前关心询问小莲是不是病了。小莲忙说自己没病,苏轼接着说:“不对,你脸色很不好。你可要注意身子啊!这些孩子需要一天一天地看,急也没用。你可不要累倒啊!”朝云也说莲姐太劳累了。小莲转过身去,故作轻松地说:“没什么,只要看到这些孩子,即使有些小病,也自己好了。”

苏轼感动地点点头,转头叮嘱王闰之要依郎中所说,多喂孩子们喝水。王闰之很是发愁地说:“子瞻,你又不是不知,密州大旱未解,已经快断水了。家中存水也所剩无几了。”苏轼皱眉沉吟,叹息一声,心中寻思粮食可以找人借换,这水又从哪里换来呀?王闰之也跟着叹了口气,小莲若有所思,却停不住地咳嗽了好一阵。苏轼忧虑地看着小莲,小莲躲开苏轼关怀的目光,王闰之低头走开……

同类推荐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他在祖母的天神之梦中“从天而降”。《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让他从此得名王守仁。平顺的人生中,他掀开了不凡的命运。在他眼中,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天下最要紧之事是要做圣贤之人。他敢于触怒奸臣,被贬龙场,却悟出了全新的真谛。疾病半生,用出神的兵法,以文人之身,巡抚赣南,屡次平定边疆匪患。他一生倡导“知行合一”,将心学发扬到极致。各地学子涌入他的门下,又将万物与心的和谐带到了世界各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他在世上留下的最后警句。从此圣贤的领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他将短暂的人生活成了一场辉煌的传奇,永远绽放在大明朝的史册。
  • 普京归来

    普京归来

    他是俄罗斯的灵魂和舵手,重要的不是他在什么岗位,而是他在背后操控什么。普京王者归来,无论是选择台前还是幕后,其权力从未没落,他依然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偶像,依然是媒体的宠儿,依然是新话题的制造者、新形象的缔造者,依然是充满魅力、活力四射的俄罗斯头号男人。如今,他决意要带领俄罗斯重回世界之巅。
  • 史玉柱传奇

    史玉柱传奇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她叫丽莎·布伦南·乔布斯。她是乔布斯四个孩子里一度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大女儿”。她曾是乔布斯始终回避的生命里的“污点”。乔布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而她被乔布斯遗弃。苹果公司历史上所有产品里,只有一款产品用人名命名,用的就是她的名字。她长时间活在乔布斯的阴影之下,但她揭示了乔布斯的“暗面”的真相,并最终活出了自我。透过她的眼睛,我们能看到这对父女生活里的爱恨悲喜,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而倔强的成长,也能看到一个商业之外的乔布斯,一个作为父亲的乔布斯,在生活里是如何的偏执、天才、神经质、敏感又残忍。乔布斯大女儿丽莎亲笔自传,30年爱恨交织的父女人生,都在这本书里。
热门推荐
  • 第三道刀

    第三道刀

    玄城,东云国之国都,曾经诞生第二‘道刀’之地,现在只是俗世中一个城邦。千年前的道界中心,已转移到东极三峰,东云国‘道界’的领头者。
  • 轮回遗民

    轮回遗民

    纪元劫起活人难,生死两茫茫!每个纪元劫起都有遗民,而遗民又开启了一个新纪元,轮回不断,何时能破?谁人来破?……
  •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他是商业霸主富二代,她是家道中落负二代。一纸契约让她成为他的假妻子,外面的野花三不五时的上门找砸,看在钱的份上她努力卖命帮他收拾烂摊子。难道初恋一回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连人家一根头发都比不上?且看负二代是如何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灭得过小三,也降得住富二代这个小流氓。
  • 湖中鱼

    湖中鱼

    人像鱼,世界是湖!里面演绎的是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从一个湖进入到另一个湖,谭飞会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谭飞最先想的是活着!若是安安稳稳的娶妻生子,在大梁度过余生,也算不错!可怀璧其罪,谁让自己带来了一把枪!有时候活着就是鱼跃龙门,哪管结局是否粉身碎骨!
  • 我家小猫有系统

    我家小猫有系统

    张谦醒来后,自己养的小猫舔了自己两下,它就拥有了一个神奇的系统!这个系统出产各种卡片,帮助张谦在这个武道为尊的世界一路顺风。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草根男士

    草根男士

    讲述一群80后草根男士的草根生活。从学校到走向社会,从懵懂到现实,他们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小说将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友情、爱情以及人生变迁一一陈现。而草根男士们也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而逐渐成长、成熟、变迁。
  • 财气天下

    财气天下

    这些智家兵没什么战斗力,石正峰他们要杀光这些智家兵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石正峰害怕这些智家兵会发出信号,通知翼城里的同伙,那样的话,走漏了消息,将直接影响到石正峰他们的杀贼计划。智家兵们站成一排,拿着长矛不停地拨着草丛,向石正峰、曲文忠他们走了过来,石正峰急得头上都渗出了汗珠
  •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越,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阁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杨度与梁启超》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 The Friendly Road

    The Friendly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