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0200000040

第40章 秧马(1)

正是三四月间,黄州乡下农人都忙着插秧种稻。原来这黄州雨水充沛,处处都是水田,家家以种稻为食,只有山冈丘陵上才垦殖旱地种麦。春雨过后,一望田野,尽是白水青苗,农人都弯腰在泥水里劳作。种稻是十分精细的农活,先要辟出一块田来撒下稻种,集中培育秧苗,待秧苗萌发成长,再小心从泥中拔出,洗掉泥块,以干稻草捆之成束,再一担担地挑到其他水田里,分开一绺绺地插下。苏轼漫步在田塍上,见农民弯腰立在水田里,小心地拔秧洗秧,再一束束捆起,长时间弯腰,脚又陷在泥水里,行动十分不便,头顶烈日,十分辛苦。他便问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人:“老人家,插秧之事如此辛苦,怎么不想想便利的办法啊?”那老农答道:“祖辈如此,能有什么好办法。小民就是出力的命啊!”苏轼说:“我这就回去给你想想办法。”

第二天,苏轼带着苏迈和几个匠人,抬着一件器物到田间,找到那位老农说:“老人家,我给您做了个物件,你坐在上面扯秧就省力气啦!”说着便让匠人把那器物抬到水田里。那器物形似小船,以枣木制成,轻便至极。底部磨平,正好可以浮在泥水上,两头翘起,腹内可置稻草捆缚秧苗。老农骑在上面,扯秧洗秧都可以不必弯腰了,双腿稍微用力,便可滑行泥水当中,实在是省力多了。众农人都凑过来看,连声叫好。

老农问:“苏大人,这个物件叫什么名字啊?”一个匠人说:“苏大人昨天叫我们几个按他的设计做成这个物件,还没有名字呢。就请苏大人给起个名字吧。”苏轼说:“农民扯秧插秧,坐在上面如同骑马,就叫秧马吧!”众人都欢呼雀跃。

苏轼又说:“眼下只做了这一只,回去再多做些,使黄州的百姓都能享此便利。”苏迈说:“可是,父亲,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呢?”那几个匠人说:“苏大人为民谋利,我们哪会要大人的工钱呢。”

苏轼又同众人回到定慧院,赶制秧马。所需木材人工,附近乡民都踊跃备办。隔了一两日,陈慥同柳氏忽然造访。柳氏大声喊道:“子瞻兄,你干的好事,也不通报我们一声。”苏轼怔了一下,问道:“我干什么了?”陈慥笑道:“整个黄州都说你发明了一种插稻秧的木马,人称‘苏公马’。”苏轼明白过来,指着匠人正忙活的东西说:“就是这种秧马。”陈慥说:“子瞻兄,我们正是为此而来,现在正是插秧季节,听说你发明了苏公马,乡亲们就托我们来求子瞻兄。”

柳氏将肩上的褡裢“哗”地摔在地上,倒出一堆铜钱:“看看,这些钱够不够买一百只秧马的木料?”苏轼忙说:“够了够了,就是做两百只也够了。只是让你们破费了。”柳氏皱眉佯怒道:“为民造福,子瞻兄做得,我们岂做不得?”苏轼赶紧调笑道:“哎呀,河东狮子吼啦!”众人都被逗得大笑起来。

不消几日,更多的秧马分发到了农民手中。苏轼父子与陈慥夫妇走在田塍上,见农民扯秧插秧比从前省力多了。农民受其恩惠,纷纷向苏轼施礼致谢。

这时衙役抬着一乘轿子过来。为首的一个上前施礼道:“大人,新任太守大人请您前去!”柳氏走上前来,虎虎生威地说:“干什么?你们还敢来找苏大人的麻烦?”衙役是早知柳大侠女的威名的,吓得慌忙解释:“夫人误会了,误会了,是新任太守请苏大人到府上一叙。”苏轼忙问:“新太守是谁?”衙役答道:“徐君猷徐大人。”苏轼思忖道:“噢,是了。是人称‘建安风流’的徐君猷徐太守吧?”衙役说:“小人不知。太守只是差小人来请大人去府上相见。请大人上轿。”苏轼料想是新太守上任要召见僚属,可是自己是戴罪安置,怎么能坐轿呢?便笑道:“新太守对我这罪官还颇有礼哪。那老夫就不客气了。”说罢告别诸位,上轿去了。

轿子在太守府第门口停下,徐君猷已在门口等候了。苏轼急忙上前施礼,徐君猷大笑迎接:“久闻苏子瞻大名,徐某能与先生同治黄州,是徐某之幸也!”苏轼答礼道:“太守过誉了。想苏某是朝廷罪臣,谪遣在此,太守如此以上宾待之,若朝廷知道,深究下来,太守如何担待呀!”徐君猷正色道:“罪与不罪,我心知之。凡有良知者,岂能与势利小人同伍?前任太守实在慢待子瞻啦。况且,与高人有幸相聚一处,失之交臂,终身有悔呀!”即延请至后花园,酒席已摆设好了。

那新任太守徐君猷年纪五十多,一贯崇儒重道,下士爱民,有‘建安风流’之誉。他拉着苏轼往后花园来,一面大声说:“胜之,看我把谁请来了!”回廊下走出一位妙龄女郎来,眼似横波,眉如翠黛,意态轻盈,含睇巧笑,向苏轼道个万福:“小女子见过苏大人。”苏轼忙还礼。徐君猷道:“这是我的红颜知己李胜之。”又对胜之说:“你今天要陪苏大人多喝几杯。若不能使他尽兴而饮,拿你是问。”李胜之笑道:“苏大人,你可要给我面子,多饮几杯。不然,我今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苏轼忙说:“我当尽力而为,太守有建安风流,只怕我无魏晋风度了。”

徐君猷请苏轼入座,李胜之坐于苏轼旁边,为二人斟酒。徐君猷举杯先干为敬,接着说:“这黄州,猪肉、鹿肉价钱很贱。子瞻兄一家来此,生活不会有太大难处吧?如有所求,尽管道来。哎,你的宝眷何时来黄州呀?”苏轼举杯谢道:“尚需些时日,她们正在路上。子由来信,把家人先安置下,即可亲送闰之他们到黄州来。”

李胜之一边斟酒,一边说:“苏夫人想必是天上有地下无的人物啊,到时定要拜会。”苏轼笑道:“糟糠之妻,怎敢相比。”徐君猷说:“子瞻兄过谦了,当年宁不要公主也要娶的夫人,如何说是糟糠啊?不过宝眷到来得找一所房子。子瞻兄放心,此事由我来办。”苏轼正为此事发愁,太守肯相助此事,实在感激,忙举杯敬谢。

徐君猷宽厚儒雅,苏轼与他甚为相契。席间李胜之清歌数曲,妙绝不可言,最后尽兴而返。

数日后,徐君猷使人送来帖子请苏轼到城南临皋亭一聚,苏轼即与苏迈一同前去。临皋亭原是朝廷三司的行衙,离江只有八十余步,原设有水驿。这亭便修筑在临江的高阜处,并由此得名。亭侧有一处大院落,原是驿站的旧址,倚山而建,重门洞开,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了。苏轼见过徐君猷,便陪同他一起游览江边景致。到亭上四望,只见江水洄流,白云舒卷,渔人摇舟江上,帆影点点,对岸武昌诸山历历在目,晴烟明晦,美不胜收。

徐君猷回头指着那一处院落道:“我为子瞻选了一处居所,住在这里你看如何?”苏轼想起那日太守承诺的事,心下感激不已,施礼谢道:“多谢徐大人!若能住在这里,起观江色,卧枕波涛,昼夜听一江春水向东流,岂不快哉!”徐君猷大笑道:“我知道你一定会喜欢这里的。只是年久失修,屋宇破败,回头我找人来修葺一番。”

苏轼忽然有所顾虑地说道:“可是徐公啊,这是三司的行衙,苏某乃一罪人,岂敢寄居于此呢?万一朝廷查验,岂不是要连累大人了!”徐君猷是至诚君子,哪里会忌惮这些,忙摆手说:“皇恩浩荡,长江水亦是浩浩荡荡,见长江则不忘君恩,你在此思过再合适不过。你家眷不日到来,人口众多,黄州偏远,没有大的院落,只怕这里委屈了你的宝眷。”苏轼拱手相谢。

这日潘丙的酒店中异常热闹,很多人顾不上吃酒就涌到店里来,围着墙上一幅画品头论足。店里的伙计忙着招呼进来喝酒的顾客,潘丙则在柜台上乐呵呵地算账。这时有客人过来问:“掌柜的,这画果真是苏学士的真迹?”潘丙有些得意地说:“那还有假?苏大人亲手送给我的。”众人也都围拢过来,啧啧称赞,羡慕不已。又有人问:“酒家,你知道苏轼的画有多大名气吗?”潘丙佯装不知,那人说:“在画画上,他与驸马爷王诜齐名,但价钱更高。”潘丙放下账目,不以为然地说:“苏大人的画高明在气势上,何论价钱!我曾亲眼见苏大人画这墨竹的。”

众人一听来劲了,纷纷涌过来,嚷着让他仔细说一说。潘丙慢悠悠地说:“前日我过江去拜望苏大人,见苏大人正在书案上聚精会神地作画。我悄悄侍立在旁边看,见他横笔往上直推,那竹子挺拔直冲云霄之势便成了。一般人画竹一节一节地勾描,却都是死竹。苏大人告诉我竹子生长时未必是一节一节长的,那样画就失去了竹子的神韵了。还有画笋,苏大人画的竹笋破土而出,正像是刚从地底下钻出来一样,简直都画活了。”众人都啧啧称奇。

潘丙接着说:“苏大人画竹的妙处,就是胸中有成竹。必定是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亲身感受竹子的神韵,落笔才会有神。苏大人告诉我他就曾在竹林亲眼看到竹笋破土而出的情景,这就是画里的妙处了。”众人都听得呆了。

潘丙讲了一大段,又赶紧招呼众人去喝酒。众人满意地散开,三三两两地评论不已。

这时一个中年人走过来问:“酒家,我乃杭州的绸缎商,我用一百两银子买你这幅画,肯卖吗?”潘丙打量了这人说:“不卖。”那人说:“一百二十两?”潘丙摇头。“二百两?”潘丙还是摇头。众人又围拢来看热闹。那人最后伸出三个指头:“三百两!”众人都“嘘”地惊叫起来。

潘丙放下账目,盯着他问道:“先生执意要买这幅画?”那人点点头。潘丙说:“你且说个道理来。”那人拱手道:“鄙人姓王,字尚之。家父酷爱收藏书画,始终为没有得到苏大人的画而苦恼。本人若是能了却老人的一桩心愿,也算尽了我的一份孝心。”潘丙叹道:“没看出你还是个孝子,我最敬重的就是孝子,最恨的是不孝之人。”略一沉吟便说:“好吧,这幅画归你了。”说着便把画取下来卷好递给他。王尚之掏出三百两的交子给潘丙,即拿了画出门去了。

恰巧苏轼从店外走来,众人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他。苏轼感到奇怪,笑说:“苏某又不是怪物,有何可看?”潘丙走出柜台说:“大人,你的那幅竹笋图被一个杭州的商人用三百两银子买走了。这是交子。”说着便把交子递给苏轼。

苏轼为之一惊:“潘兄,为何你要卖给他?”潘丙如实答道:“他说他父亲酷爱收藏,正因没有你的字画而苦恼不堪。加上,我看你正缺钱用,不久全家就搬来了。安家需要钱哪,于是我就答应他了。”

同类推荐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肖邦

    肖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热门推荐
  • 无限修罗系统

    无限修罗系统

    你说你玩刀很厉害?你说你玩剑很厉害?不好意思,我是玩剑和刀的。修罗系统,带灵宠,有宇智波,地爆天星当疯子一样玩,天照,月读,人羡慕死神始解,战力逆天打怪升级,世间谁与我争锋修罗宠物,独一无二无限月读,谁敢靠近我地爆天星,谁敢惹我龟派气功波,谁敢动我
  • 陈情陌柒之魔临

    陈情陌柒之魔临

    【拒绝以任何形式的转载/抄袭/改编】柒柒,我悔了,倘若可以重来,我定不会伤你,哪怕万劫不复……小柒儿,不哭,我说过会护你一生一世的……十六年前,天下五分,姑苏蓝氏,云梦江氏,清河聂氏,岐山温氏,兰陵金氏共治天下。蓝湛:我想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带回去藏起来,而我想藏你,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魏婴: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也幸好尽头的光明里有你……你们说我负天下人,真是可笑,那你们天下人又可曾善待过他?…………我独自徘徊在孤苦世间,耗尽元神精气,宁可魂飞魄散,也想再见你一面,这一见,哪怕是最后永诀………惟念往昔,不忘初心,不悔此生……
  • 王少的小A妻

    王少的小A妻

    文章不一定傻白甜,但作者一定沙雕。现实同学文,知道<(`^?)>被打死
  • 素衣清颜淡若尘

    素衣清颜淡若尘

    明星因一次演唱会突发事件,而穿越古代,经过一场一场的事情。。。。。。。最终和男主有情人终成眷属。
  • 网游之奥术阵法师

    网游之奥术阵法师

    因在第一款全息游戏《神话》中与现实世家中的天王集团的董事长王子健对着干而被追杀,当被王子健追杀时,他冒这生命危险用狙击枪射杀了王子健,但自己也闭上了双眼,但当他重新睁开眼睛时他却意外的重生到了7年前《神话》即将开服的前一天!....
  • 一品寡妇

    一品寡妇

    意外穿越,她竟成年轻寡妇?三姑六婆见她没好脸!坑爹的,她又不是扫把星!可这怨气向谁撒?日子得过,饭得吃!忍了吧!可为毛传说中的丈夫又起死回生?竟还带回小三小四小五六!哼!臭男人,等着老娘报复吧!
  • 月梦殇歌

    月梦殇歌

    什么!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梦露只因为一面镜子便改变了一切。只留下了“啊——”尖锐的一声,她那弱小的身影已化为一道白色的光钻入了镜子内。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当她想要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命运根本不许。“月婵,只要你答应朕,你要江山朕都给你”“月婵,只要你敢赌,我就敢给你一辈子”“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月婵,我们在一起吧”梦露?月婵?究竟是怎么回事?阡陌红尘,终究一场繁花落。
  • 请看着我的眼睛

    请看着我的眼睛

    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谓不平等。谁,都没有资格幸福一辈子。或许是我的前半生过得太顺利,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以至于造成我的后半生是那么的冗长。苦难似乎没有境头。也有人劝我说,只要还活着,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意味还有可能东山再起。人生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以寿命作为时间的量度,以身体作为赌博的本钱。而我,困死在了这里。更可笑的是,每个人的迷宫绘写者都是自己。曾经我也曾怀揣梦想和义无反顾的轻狂,直到不久的将来,我被恐惧掳获,又贪念上了那一点一滴的温暖,在这时候,我是可以回头的。谁说,你现在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就是对的。世人所说,我沉溺的幻境之于我,才是对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愿意跳进棺椁。
  • 光与影下的传说

    光与影下的传说

    向前跑命运他无法让我们低头生命的闪耀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哪怕鲜血洒满了怀抱
  • 链道

    链道

    中国颓废小青年,没错就是你,看看文中的颓废小青年左执刺,右抱香躯,一言不合就开怼的样子,记住,要多吃饭。作者也不会简介评价可以写在下面,作者都会看的奥利给(??ω??)×禁止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