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90700000017

第17章 儿童传播的客体研究(4)

(一)经典信息加工理论

儿童传播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涉及儿童对信息的推理、解码、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领域的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心理可以被视为信息流动的符号控制系统,在从感官接受输入到行为反应的输出过程中,信息被主动地编码、转化和组织。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由4个主要成分组成:①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味蕾、皮肤中的压觉——痛觉神经,以及从环境中接收信息的其他器官。②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在较短时间内储存有限的信息。③长时记忆,也许无限地储存大量信息。④肌肉系统,受到神经冲动的激发来执行人们实施的所有动作行为,如阅读、说话、跑步、组装机器,等等。这一系统也包括每一要素内的功能或加工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认为,模型由相互作用网络组成,各种信息同时在各个成分之间来回穿梭,而不仅仅是遵循着由感觉器官的输入到肌肉的输出的单一轨迹而单向运行。

接下来,我们对这个经典的信息加工系统作一个简要介绍[2]:首先,感觉输入在童年期是如何发展的?例如,婴儿与年龄稍大的儿童之间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涉及儿童关注的环境因素。引起注意的一个重大的环境特征是其新异性,即具有与一般事物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预期,由于存储的关于环境的经验有限,婴儿能够发现对那些经验更多的年长儿童来说很平常的事件中的新异性。因此,年幼儿童关注的是年长儿童忽视的事件,因为对于年长儿童来说这些是非常平常的。我们发现,在成长中婴儿的行为中,注意的很多方面……涉及对于极其简单的特征的大量自动反应。也就是说,通过假设婴儿比年长儿童或成人会在更大程度上自动被感觉输入“吸引”,就可以解释他们的早期反应。随着婴儿从童年期发展到成年期,他们似乎对感觉刺激越来越不感兴趣,而越来越对感觉输入感兴趣。简而言之,成长中儿童逐步设定自己的目标,然后有意找出所要注意的情境,从而实现目标。麦克沃斯把这种注意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在第1个阶段,年龄很小的婴儿关注的是其视觉和听觉范围内的模式或物体,经常并长时间地对之加以注意,因为此时他的任务是建构环境的内部模式,并且他看到的每一事物都是新的。在一生中,他将继续建构这种模式,但是随着逐渐长大,他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将新经验与已储存的模式进行比较上。由于新生儿还没有这种储存的模式,他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吸收这些刺激,因此很少或者没有表现出习惯化。麦克沃斯的第2个主要阶段从1岁左右延续到4~5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对以前见到的和听到的模式的熟悉和习惯化,并且选择那些表现出新异性的模式加以研究。但是在这个阶段,儿童会将注意主要集中在基于某一决定的少数特征上,而忽视了可能有助于对观察对象的意义作出更准确判断的其他特征。维尔皮洛特指出:年幼儿童对他观察到事物的反应经常是起伏不定的,并且此时与彼刻是相反的,“因为他们首先将注意集中于一个细节,然后是另一个细节……因此,他最大的缺点在于不能将他能感知到的所有线索和他能便用的规则协调起来”。在第3个阶段,年长儿童或青少年获得了对注意更好的认知控制,他不像年幼者那么草率,并能够一直搜索某种表现,直到获得所有需要的信息。在选择重要细节、根据反馈改变判断、从一系列事件中抽取规则以及在必要时改变规则方面,他也表现得更好。

其次,短时记忆能力是如何发展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刺激最先在这里进行加工,不同的研究者对之有“短时记忆”、“初级记忆”、“主动记忆”或“工作记忆”等不同称谓。普通成人的语义短时记忆能够容纳7个信息组块,实际上,普通成人具有7个组块的理解广度,这种能力显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童年期发展起来的。根据一些研究,18个月普通儿童的理解广度是1个组块,这种能力到5岁的时候似乎已经增加到4个组块,然后在1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增加到5个组块,并且最终在青少年期达到7个组块。这种短时记忆能力的变化有助于解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思维和动作上的差异。例如,对1岁和2岁之间儿童的观察表明,他们一般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一组观念(单词句现象),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会用几个词语来表述。6岁的儿童可能会说“妈妈正在做蛋糕”,而18个月的儿童在相同的情境下有可能只会说“妈妈”或者“蛋糕”。法纳姆迪戈里推断:“18个月儿童的1个组块的广度也许是他产生单词句的基本因素。”

儿童加工系统的能力也可能影响儿童关注的环境内容。与年长儿童相比,婴儿易被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等较为简单的刺激吸引,这也许是因为婴儿的瞬时记忆不能处理复杂结构。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短时记忆能力是否增强以及增强多少这一问题既复杂又没有得到解决。一些研究者已经提出,年长儿童在依赖于记忆的行为表现上好于年幼儿童,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任何更大的短时记忆容量,而是因为年长儿童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更丰富,并且在使用诸如复述和对记忆项目进行聚类等记忆策略时更有才能。

年长儿童和年幼儿童的知识库之间的最明显区别也许在于,解释环境刺激物和问题解决时可利用的储存内容的数量。儿童的内容知识的数量和类型,以及长时记忆中这些知识组织的复杂性,会随着年龄而增加。由于不同儿童其有不同的获取知识内容的生活经验,并且有些儿童在从经验中学习这一方面更有天赋,因而同一年龄的儿童在记忆内容上也会有明显不同。除了在他们的知识库中有更多的项目以外,年长儿童的项目或节点之间的联系比年幼儿童的也更多。年幼儿童的知识库像一件小的、宽松的编制物,只是用一些记忆痕迹线索和最简单的针法将项目编制起来;与之相反,青少年的长时记忆更像一个由杂乱交织的线构成的、复杂的、分布广泛的结构。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知识库中可用过程(实现目标的一系列步骤)的数量和熟练度都会增加。例如,当要求儿童记忆一个电话号码或一系列街道名时,年幼儿童有可能只依赖一种策略,如复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数字或街道名单)。然而,青少年不仅对项目进行复述,还根据一些共同因素将这些项目进行聚类或分组,如它们的序列或字母顺序。除了使用的各种记忆技巧不断增加之外,随着儿童的长大,某一已有技术的使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直到七八岁,儿童通常还不能对随后要回忆的刺激进行精心组织和转换。十一二岁的年龄较大的儿童,开始对项目进行重新组织并自发地构建附加的联系,如同成人通常所做的一样。此外,年长儿童更容易认识到在某一情境中习得的过程何时适用于一个不同的情境。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表明,记忆过程存在一个进一步的发展变化——从逐字逐句回忆转变为要点回忆,这已经被命名为模糊痕迹理论。年幼儿童易于一字不落地回忆信息,而青少年倾向于仅仅提取信息的要点或模糊痕迹。总之,儿童的记忆策略没有在出生时的长时记忆中出现,也没有在生命的某个特定时期自动地成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这既依赖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又依赖于儿童建构这些策略的特定的经验基础。

最后,我们可以把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主要发展特征概括总结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加工的速度、复杂性以及系统各部分的整合性也在增强。此外,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数据的数量、种类及复杂性也在增长。

(二)针对经典理论提出的7个更新特征

阿什克拉夫特对以上经典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7个更新特征,对这一理论加以改进[3]:

(1)注意。需要更鲜明地突出注意在信息从感觉记忆转换到短时工作记忆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注意在任何有意识的或部分有意识的心理操作中的重要功能。

(2)有意识加工到自动化加工维度。对执行某一既定心理活动所需的大量意识努力的分析表明,心理过程可以根据一端是高度有意识的而另一端是完全自动化的或无意识的标尺来进行排列。简单且被经常练习的行为就成为自动化的,也就是说实施这些行为时不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

同类推荐
  • 小刺猬理发

    小刺猬理发

    本书为“亲亲童谣”绘本系列丛书之一。选入鲁兵先生的童谣代表作品33首,每首配上精美的绘画。诗人十分重视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写的这些童谣题材多涉及到小朋友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体验,适应幼儿阶段孩子的接受力、理解力和兴趣爱好。他熟悉孩子的生活、心理、性格特点,他的这些作品对幼儿言行举止的外在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对幼儿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 果冻粉丝团

    果冻粉丝团

    春天,爱唱歌的杨梅希果参加了全市的歌唱比赛,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果冻粉丝团。可是天外有天,一个名叫米迦的男生却夺得了比赛的冠军。唱片公司决定让高傲帅气的米迦和纯真可爱的杨梅希果组成国内最年轻的偶像团体“QM米果组合”。在做明星的日子里,杨梅希果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对拍档米迦,也由最初的讨厌变成了佩服。可是米迦的一切对杨梅希果来说,依旧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就在唱片公司准备强力推出“QM米果组合”的时候,杨梅希果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森林。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可以说,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规划。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孔子的一生,坎坷而伟大,他广收门徒、传播礼道,将复兴周礼作为己任。他教学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被汇集编纂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刻画出孔子传奇的一生。
  • 让学生充满感恩之心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充满感恩之心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热门推荐
  • 王子爱上小魔女

    王子爱上小魔女

    一个是失散多年的哥哥,一个是集孩子气和霸气于一身的王子,一个是对小魔女一见钟情的仇人家的富公子,三个完全不同的男孩。长相却是同样的英俊帅气,又是同样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小魔女,王子爱上小魔女是没有错啦,可也要看看王子是谁啊!
  • 圣渝

    圣渝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这里不仅有着强大的修士,也有着可以幻化成人的妖兽。通过修炼,人们不仅能摆脱天地的束缚,自由地翱翔天际,还能延长寿命,甚至与天同寿。很多只存在于传说的东西,在这里却司空见惯。
  • 青梅快快来,竹马吻上我

    青梅快快来,竹马吻上我

    他们从小玩到大,住在一起。他不分场合,动不动就亲她,还总吃她的醋?!不就和别人抱了一下吗!真是奇葩一朵........
  • 一只萌狐出墙来

    一只萌狐出墙来

    她,九尾妖狐,他,首席驱妖师,却意外相恋。他们之间,是一段孽缘……
  • 冰月疾

    冰月疾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回首中国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数战乱,而最混乱、最无人道的当属唐末五代十国。沙坨反国,藩镇割据,黄巢起义,朱温弑帝,十三太保,儿皇帝,陈桥兵变……等等无不彰显着人性的丑恶。而在这混乱时代下的人也是深受其害。当年北宋欧阳修修撰《新五代史》时,一字一叹息,愤愤而起,当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主角正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的黑暗与对他们的压迫,让孟冰丧命,让岳霜走上谋逆复仇的道路。当时的这种人也应有很多,社会上流的将军尚且如此,那下层的黎民自然就更惨了。
  • 洪荒超极限

    洪荒超极限

    仙坠大地,原因为何?隐者之村,究竟潜藏什么秘密?桃源、神藏、将死之地,一个另类的洪荒。百国争锋,豪族林立。繁华大世,为何仙神不显?听说天之巅有最高荣誉,曾经的不死战神,如今又安何在?
  • 九世劫

    九世劫

    一个平淡却悲凉的故事。她,身世堪怜,心理异常。父亲早死,母亲入狱,这一切究竟谁之过?一个电话,记忆开始复苏,引出一段宿怨。他,本是快乐懵懂的少年,因为父亲的惨死认识了她,并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道。可她对他,却从不曾注意。直到那一天,两人在茫茫人海里一撞——这一撞,撞出几多爱恨,几多恩怨纠缠。
  • 糖果流浪记

    糖果流浪记

    对的,你没看错。我穿越了!别人都是穿越到古代成王成后享受荣华富贵,我却穿越到现代,成了一个标志的小仙女…(此处传来作者的声音“卡,诶,唐林,你还要不要脸?”)好吧,好吧,我不是什么小仙女,实际上我成了一个地道的女吊丝。本来我堂堂一朵金枝玉叶,被个小毛贼结束了性命,就够惨了。现在愣是变成了个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仙人掌。不行,我要逆袭!就算是做吊丝,本宫也要做最璀璨的那一个。(偷瞄了一眼作者,发现她在瞪我~)这个故事源自一封神秘的电邮……
  • 鬼马探妃:允奚传

    鬼马探妃:允奚传

    “本大小姐最擅长的就是舞刀弄枪,女扮男装,找找乐子,破个小案,人送外号‘洛阳第一神探’。”倒霉的是,唐大小姐和京城某王爷联了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能硬着头皮嫁过去。没想到某王爷也不稀罕娶,日常互怼少不了,还要看他和小妾你侬我侬,得得得,你度你的春宵,我破我的小案,咱俩互不相干!同一屋檐,朝夕相处,日久怎能不生情?可是小妾怎么办?没想到,某王爷说:我的心上人独唐允奚一人,天地可鉴!(PS:本人的《九渊异录》由于没有灵感所以暂停更新,大家不要踩坑噢⊙_⊙)
  • 莫问仙

    莫问仙

    前日之因,今日之果,道讲缘起缘灭,佛说四大皆空。然而无尽的轮回中有多少人能跳出红尘,逍遥自在,挣断命运的那根线?一个很漫长的故事,随着时间的长河,也慢慢的浮现在世人面前。很多年后,再回首,当年那个负手而立于云颠的身影,已然成了一段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