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000000025

第25章 理性、文化与宗教(12)

中西之各有所偏,可于两方学术上看出,因为学术是心思作用的结晶。第一见出的是西洋详于物理,而中国详于人事。固然较早时期中国亦曾以物质上许多发明传给西洋,那只为中国文化之开发较早于他们,到后来就完全不然了。十七世纪(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东来传教,中国所欢迎的是他们带来作见面礼的物质文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理学、医学及其他技术等;而却不是那人生方面的宗教。十八世纪为西洋所衷心崇拜的中国文化,全在其人生方面的伦理思想、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虽将中国文化一切都理想化了的那些德国人法国人,亦知道纯理科学自然科学在中国之不够。从十九世纪中叶,世界交通大开,中国震惊于西洋而亟亟学习者,还是在其物的研究上。而直到二十世纪的最近,美国杜威博士来中国讲演,还说是西洋好为自然的研究,中国好作人事的研究,而致希望于其融合沟通。

物的研究,必用理智。理智就是对外作静观的数学头脑。或竟不妨说,宇宙本无所谓物质,物质就产生在吾人对外作静观之下;而科学之精密者,亦没有不是纳研究对象于数学中而驾驭之。所以物质也,科学也理智也,完全是相连的一回事;而近代西洋人于此贡献较大。

将社会现象当自然现象一般地来作静的观察,是西洋人顺着自然科学的路所作的人事研究,许多社会科学即由此产生。但从前中国人则不出于此。中国人之人事研究,大要从人情出发。人情则非体会不能得。只有自己吃过苦,受过气,方体会到人家吃苦受气是什么味道。这要回省自己的经验;--非复对外。这要设身处地去想;--非复静观。这是理性的事,不是理智的事。老实说,中国从前亦并没有许多人事研究,不过爱讲道理,反反复复讲之不已。全然在理性上,转来转去。第二见出的是西洋有学有术,中国有术无学。此在旧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言之较详。大意为中国走艺术的路,玄学的路,而缺乏科学。其结语云:虽然书史上面有许多关于某一项某一项--例如经济--的思想道理,但都是不成片段没有组织的。而且这些思想道理,多是为着应用而发;不谈应用的纯粹知识,简直没有。这句句都带应用意味的道理,只是"术",算不得是"学"。凡是中国学问,大半是术非学,或学术不分。离开园艺没有植物学;离开治病的方书,没有病理学,更没有什么生理学解剖学。与西洋把学独立于术之外,而有学有术的,全然两样。(中略)而这个结果,学固然是不会有,术亦同着不得发达。因为术都是从学产生出来的。生理学病理学并非直接去治病的方书,而内科书外科书里治病的法子都根据于他而来。单讲治病的法子,不讲根本学理,何从讲出法子来呢?只就临床经验积累些个诀窍道理,无学为本,亦是完全不中用的。其结果,恰好借用一古语,是"不学无术"。前说,心思作用即是行为之前的犹豫作用;犹豫之延长为冷静,知识即于此产生。中国人之不能离开应用而讲求知识,即是忙于行为不能冷静之证。其短于理智,由此全然可见。同时,与我们态度相反的西洋人,其知识成果之丰富与理智作用之发达,亦可表里互证而益彰。

第三见出的是西洋发展到认识论,而中国则产生"王学",恰代表两极端之趋向。学术中之有论理学和认识论,是追穷到极冷静纯抽象地步,达于理智作用之最高点。然在西洋是热闹的学问,不是冷僻的学问。在中国除晚周诸子稍见一点外,两千多年完全无人理会。且正在西洋发展到认识论和科学知识大进之时,中国盛行王学(王阳明之学)。王学讲良知,是看轻后天学识的;尚力行(知行合一),是反冷静的。彼此遥遥相对,各趋向于一极端去。良知之知正是"情味之知",千变万化总不出于好恶。力行之行,唯指好恶之贯彻实践,亦不及其他。换句话说,彻头彻尾在讲理性。理性理智本来相连,不意各自推演下去,竟尔如此相反!真是所谓由毫厘而千里了。

第四见出的是学术成果在西洋为对自然之征服,在中国为其人事之优胜。近代以至现代之西洋学术,步步向着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而前进,其成果之伟异可无待言。但中国学术之成果在哪里呢?似不如西洋之昭然易见。然在中国文化的总成绩上,像是:

1.国土开拓之广大,并能维持勿失;

2.种族极其复杂而卒能同化融合,人口极其繁庶而卒能搏结统一,以成一伟大民族;

3.民族生命之悠久绵长;

4.社会秩序自尔维持,殆无假于外力(此点说明见后)。这一一都应当是它(学术)的表见。此其表见者,莫非人事之优胜。心思向外而用制胜于物者,是理智。心思还用诸其身,而于社会人事见其丰亨优裕者,大约皆不外是理性了。

七、中国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精神在何处?我可以回答,就在富于理性。它表见在两点上:一为"向上之心强";又一为"相与之情厚"。

向上心即是不甘于错误的心,知耻的心,嫌恶懒散而喜振作的心,好善服善的心,要求社会生活合理的心……总之于人生利害得丧之外更有向上一念的便是。我们总称之曰"人生向上"。前说儒家完全信赖人类自己,就为他深见这是人类生命中本有的一极强要求。孟子于此指点最透,而称之曰"义",曰"理"。后来"理""欲"之争,"义""利"之辨,延数千年未已,为中国思想史上之所特有,无非为辨明这个。这个心在古中国人亦许早已昭露,所以才产生儒家。而经过儒家一力信赖启发,更开出来中国人好讲理之风,是非观念独明且强。

义理是无穷尽的,人的向上心,亦是无止境的。儒家认为人生的意义价值就要在这里求。外是而求之,无有也已;不此之求,奚择于禽兽?所以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见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于此见出他的心事和其致力所在,既非宗教天国,亦不是现世幸福。

人生的意义价值,在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故义理高于一切,而为其准绳。俗语如:

"有理讲倒人";"什么亦大不过理去";"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类此者甚多,皆见其已成中国人之普遍信念。由他看出,学问就应当是讲求这个的,舍是无学问;所谓教育就应当是教导这个的,舍是无教育;乃至政治亦不能舍是。其所以寓政治于伦理,合法律于道德,即根于此而来。他不承认"欲望本位"的人生,却又完全不是禁欲。在西洋不是走向禁欲主义(如中古),便翻过来拥护欲望(如近代以来)。中国恰又是中间独立的自成一条路,不落那两极端。--此无他,只为发见了理性而向上心强之故。

人相与之间,是有情的。以孟子所举"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之例来说,只要见了便是相与,便发生相关切之情,而不禁地奔去援以一手。此情出于情理,不同于高等动物里所表见的情爱。

人类在宇宙,于任何事物均可发生兴趣行为而无所限。反之,物类则极其有限。限于什么?限于与其本能有关系之事物。人是打破了这有限的关系,而得一大解放的。一面他能以平视泛观周及一切--即理智;一面他的生命廓然与物同体而情无所不到--即理性。理性就是从本能中解放出来的感情;而动物的情爱,却发于其本能。--此一问题容俟《人心与人生》一书中论之,此不能详。人相与之间,就有了伦理关系。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的人(父母兄弟等);人生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故伦理关系,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莫不自然有其情。因情而有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乃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其应尽之义。如前所举,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之人,便有奔去援手之义是也。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

集团(如国家)生活中,每课其分子以义务;即是硬性的,机械的,不容你不履行的。这却没有那样硬,那样呆板。因为这里的义务全从情谊而有,在乎各自主观之认识。恩深则义重,情疏则义亦薄。虽对他人而负责,却是自课的,不是他课的。虽有时不免舆论的监督制裁,那是旁观者打抱不平的心理而已。此认识与自课,为理性之事。旁观不平,亦理性之争。这与前说之义理,原同一个义理;但我们为便于指点,别称之曰"伦理情谊"。

中国人特别重伦理情谊;中国社会构成,即建筑于伦理之上。我们后面还要再讲,此不多说。总结上面的话,"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是中国人数千年所表见的民族精神。归总起来,只是富于理性。他只是这一点长处,再没有旁的(尽你列举再多,要不过这里面的事)。

八、西洋人短于理性

说了许多中国人富于理性的话,旁人或要问:难道西洋人没有理性吗?真的!我可以指证西洋人之短于理性给读者看。

第一,中古以来的西洋人生,大体上知有罪福不知有是非,知有教诫不知有理义。罗素在他著的《中国之问题》中,曾深深叹异中国人没有"罪"(Sin)的观念。又说:在中国"宗教上的怀疑",并不引起其相当的"道德上的怀疑",有如欧洲所习见者。中国人向来是要凭良心讲理的。凡我们之有所不敢为者,自恧于不合理,知其非也。西洋人则惧于触犯神和教诫,当成是一种"罪"。这个分别很大。一是诉诸自己理性而判别之,主张之;一是以宗教教条替代自己理性而茫无判别,茫无主张。因其理性未经启发,或反遭抑塞,所以不信宗教的人将是任意胡为没有道理的人。直待中国社会文化传播过去(十七八世纪),他们中间具有反宗教精神的人,发现了无宗教而人生依然有道德,无宗教而社会依然有条理秩序之实例,乃大欢喜。--这不是过去的西洋人,短于理性之证吗!

第二,近代以来到现在,诚然不同过去,宗教似一面变质复一面失势,而西洋人生乃转入一新风气。此一新风气是什么?即"自我中心,欲望本位"是也。此一转变,在旧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曾引证群书,特加指点,读者最好参看。简言之:

(甲)这时的人,有了"我",就要为"我"而向前要求。他就要向着世界要求种种东西以自奉享。本来"我"与所处的宇宙自然,是浑然未分的;这时节被打成两截,而"我"与外面世界对立。

(乙)由是,这时的人对于自然界,取对待征服利用的态度,从而产生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乃至对人亦差不多取如是态度,而在其社会中逐渐开出了"自由""平等""德谟克拉西"。若对着野蛮或半开化人,更视同自然界一部分,不当是人;则由如是态度,而产生了非美亚澳各洲的殖民地。

此其内容,只是欲望盛,而心思力量向外用,发达了理智。此其关键,就在宗教禁欲主义锢蔽太甚的反动,转而逐求现世幸福。从他们"神圣底不知足"(divinediscontent)一句话,其精神亦殊可见。于是其替代宗教而指导人生的哲学思想,总充满了功利派气息,如所谓乐利主义,幸福主义,人本主义,工具主义,末后的实用主义等皆是。其必要确立个人自由,保障个人权利,正为划清彼此欲望活动的分限,而各得其活动范围。讲经济,则从欲望以出发。讲法律,则以权益为本位。论到政治,则不过求公(一国一地方)私(一人)欲望的满足。若模仿前面的句法,我们便可说:近代以来的西洋人生,大体上知有利害不知有是非,知有欲望不知有理义。--仍然是短于理性之证。

利害观念和罪福观念,是一脉下来的;变而未变,总缺乏向上一着。自我中心,则与伦理情谊其势相背,容后论之。

第三,讲理与斗力,为理性启发抑理性未启之分判。相尚以力,则理隐;相尚以理,则力隐。二者至不相容。然在西洋,力居显位;贯乎中近古代以至于今,此种情势尚未见大改。何以言之?

(一)中国人讲理,耻于用暴,西洋人反是。往者罗素来中国后曾一再地叹说:世有不屑于战争(tooproudtofight)之民族乎?中国人是已。中国人天然态度,宽容友爱,以礼待人,亦望人以礼答之。道德上之品性为中国人所特长。……如此品性之中,余以其"心平气和"(pacifictemper)最为可贵;所谓"心平气和"者,以公理而非武力解决是已。中国人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与尼采Niltzsche之道相反而已。不幸此性质不利于战争,然实为无上之美德。盖自己的面目,每不易见;两相对照而后反映出来。罗素此叹,正是自悟他们西洋之所短。近年来,中国少年人口里或笔下不断地亦是"斗争""斗争",全从模仿外国来,在稍有中国夙养的人是感到刺耳刺目不安的。虽然我亦承认,对于中国礼让精神说,斗争亦是西洋的一种精神,不完全是短处。乃至西洋人体魄的武健,中国人身体的文弱,亦未始不由此而来。但理性或优或绌,必即此作征。

中国旧俗,彼此见面各自拱手相揖,是谦敬的意思。今亦渐行相互握手礼,则学于西洋。虽是有相亲之意,然实欧洲人沿其故俗相斗以后彼此和解的表示。表示不复操兵相向了。盖斗争一词,今不过引申其义而用之;真的决斗之风在西洋百余年前还颇有的。如甄克斯《社会通诠》中所说:

当夫宗法社会,民之所恃而无恐者,以有种人故,有族姓故,有乡社故,有行社(同业公会)故。凡此皆以族类聚而相保者也。顾其所以相保者,不外挟有众之势力,得以报复仇冤,有若血斗之事,此于群道之所以治安未足也。(中略)此其为俗,终宗法之世沿用之;直至社会转为国家,犹不尽革。虽立刑宪,不能绝也。(中略)讼狱两造相持不下,得请一斗为决;虽或曲胜直败,无后言也。

因为理必从容讲论而后明,一动武即不讲理。此以在中国本来有理之一造,一动武,旁观者,便不直其所为。像这爪"曲胜直败无后言"。痛快是痛快,未免将理性抛在脑后了!

尤可注意者,如会议上之表决,如议员之选举,在今日西洋渐以理性出之者,原亦从哄斗演来。

古之民不识从众之义也。有一议,十人之中为七人之所合,古不以是为可用也。此自今观之,若甚怪者。然事在历史固无可疑。(中略)古之人无从众之说矣,然未尝无门户党人也。党人者何?一众之人利益相合,而共为所事者也。闻者将曰,既有党人,其争于外者无论己;假有同气之争,非有三占从二之术其何以定之乎?曰,出占探丸均非所用。一议未决,考于旧章;旧章不足,乃为调停。调停不能,唯有战耳。胜者得之,负者噤若。故古众人之于议也,设非尽同,必出于战。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观念(3)

    观念(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知者不言——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祸福相依——遇福不骄、遇祸不馁、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能成就大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等。
  • 为中国哲人申辨

    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其华灼灼

    重生之其华灼灼

    风轻,齐国安定侯嫡女,一朝登上后位,以为是两情长久,却不想遭到枕边人的算计,命魂归天,侯府满门皆斩!十八嫁与皇子,十九身死,一年之间,变故横生。可幸,游魂之时,她看见,有人血洗宫墙,替她报了仇。 再次睁眼,她重生于碧玉年华。今世,她要复仇,也要报恩。可命运弄人,那一切原本已经沉浮的真相却再次隐现出来,让本就不平静的深海再起狂澜!慕容离,齐国冷宫皇后之子,十岁遭遇大火,灼伤双眼,请离皇宫,自立府院。别人说皇后是南国的奸细,他信母后是清白的;别人说她不会再来了,他说是他不够强大;别人说他是个眼盲的弃子,他说残局亦可扭转乾坤!他想要的,只是河清海晏,只是她一世无忧。比别人多活了三年的她,面对重来一次的人生,又将如何?她明白,在这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没有先行者,只有在路上的行人。或许,有人曾在她耳畔轻声说过,只要她有半分回应,他定倾身相待! “此生只护一人。” “此生只为一人!” “逍遥快活,无拘无束,得知己,游天地,最是无憾。” “搞不懂啊搞不懂,走,喝酒去。” “天下人都容不得,便与天下人为敌又有何惧!” 眼盲皇子×重生贵女一段被遗忘的桃花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血溟煞皇录

    血溟煞皇录

    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弱小才是原罪我将净化这个世界洗清罪孽
  • 卿若知晚,好梦将圆

    卿若知晚,好梦将圆

    她此生最无力的事便是她努力的想在他心里谋得一席之地,却到最后才发现他要的只是他的皇位而已。又哪里有她一介青楼女子的归宿处?容华谢后,你早已忘却身后的女子。一世长安的誓言不过是庄周梦蝶,梦话一桩!________晚歌所幸的是我看清了你的薄情,而恰好身旁有个人在默默等,等着秋雨停,等着我忘记那年雪夜的相逢。与君陌路,本就是早该写好的剧本。________苏璃
  • 超能迷途

    超能迷途

    人类的诞生,就是奇迹.传说,苹果在古时是邪恶的象征,也就是人类的禁忌.但总有一些禁忌,被少数派人类的好奇感所打破.这些人要么成为了众矢之的,要么被万人膜拜.当然,这一少部份人身上都有共同的特质他们桀骜不驯,特立独行,他们惹事招非,玩世不恭他们宁愿选择被人漠视,反感,诋毁或者毁灭也不会去安于现状,平碌一生所以,总会有人去打破禁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烛夜谈

    红烛夜谈

    我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如果你无聊那么请点开来看看我会在夜里燃一柄红烛讲一段天方夜谭与你听
  • 一清

    一清

    崩坏的三界,颠倒的秩序。在这以实力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吴一清要怎样寻回过去,守护自己所有的一切……这些尸体按照自身的大小有序的堆叠,在金字塔最上面的是被捏爆肚子而死的婴儿,他们那稚嫩的脸上尽是迷茫,一截截的细小肠子从他们肚子流出。接下来的便是被残忍的蜷成一团的儿童尸体,他们全身骨头都被一截截的捏断,因此能够蜷成一团。接下来便是大人的尸体,有被拦腰扯断的成熟男性,有肚子被剖开的身怀六甲的孕妇,她们在将要生下新生命,迎接美好时光之时,残忍的死去了。在她们肚子里还未成形的胎儿从肚子上的伤口中流了出来。接下来还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死法各异,年龄各异的尸体……
  • 穿越生生不息

    穿越生生不息

    这是一个平凡的都市女孩,机缘巧合下获得上天的赏赐,在一次次穿越中获得永恒的生命,从一个个人生里获得感悟。从此生命不息,穿越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