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3600000017

第17章 荒原上的爱(1)

一.姚琼华:这里是一个让爱情走开的地方

我一直认为,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它既有美丽光明、动人心弦、让人魂牵梦萦的一面,也有灰暗复杂、难以琢磨、让人伤心痛苦的一面;它可以给你带来幸福,使你的人生上升到一个圆满的境界,也可以给你带来伤害,把你带进命运的冷宫。我就属于后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东西对人的伤害会很大。

他是政治处主任,已有妻子儿女,他的邪恶、自私和极端我至今还心有余悸。我当时才十六岁,还不知道情感是什么,即使对爱有所向往,也和其他少女一样,是白马王子式的。他在我的心目中,既是领导,也是父辈。我不知道他会对我怀有非分的企图。他对我除了关心之外,平时也看不出有什么不适当的举动,直到那颗手榴弹猛然炸响。

根据他事后的交代,他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决定先借他八岁儿子的手杀害他的糟糠之妻。他有意把手榴弹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让他在他母亲面前玩那危险的玩意儿。手榴弹冒了烟,在地上打着转,眼看就要爆炸了,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孩子的母亲看见了,她不顾一切的把儿子抱在胸前,扑出了屋子……

手榴弹爆炸了,孩子的母亲受了伤,孩子平安无事,但他的意图却暴露无遗,他被判了三年刑。

此案当年曾震动新疆部队。

我在一个资料中看到,中国共有三次离婚浪潮,一次是解放初,一次是****期间,一次是改革开放后。这第一次的情况尤为复杂,除了国民党阵营中因为大量的人员逃到台湾或海外造成夫妻分离外,也有共产党内的不少干部因进了城,当了官,因为新的环境的影响,要离开糟糠之妻的。新疆部队当时也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革命前大多出生于农民家庭,而北方不少人在成家时,就是父母为他娶的童养媳,多年操持家务,加之生活本来的艰苦,又大多一字不识,革命成功后,她们自然不是他们想要的“官太太”。女兵们年轻,有知识,在部队这个等级分明的组织里,如果以前没有结婚,作为领导,只要看上谁,就可以娶谁,这无疑是很具诱惑力的。所以不少人写信回家去离婚,但像这位主任这样极端的,的确罕见。

我是无辜的,但在好多不明真相的人的心目中,好像我也是共谋者,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没有我,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总之,闲言碎语很多,人们看我的目光也不一样了。我从此背上了黑锅。我的命运从此改变,使我本很顺利的人生从此充满了坷坎。

至今还有许多女兵讲起我的苦命,还嗟叹不已。但好多人根本不知道我身在何处,只知道我在塔里木。而塔里木是苦难和危险的代名词——它又是如此广阔,你刚才也说了,你一直希望采访我,但你环塔里木盆地采访结束后,仍没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石河子的陶勇帮你打听到我的音信,我也没有跟你讲述这一切的机会。

是啊,这几十年来,我被命运驱赶着,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哪有时间和心情与朋友和老乡联系啊,除了几个特别好的朋友,没人知道我的下落。

我是五〇年十二月参军的,当时刚满十六岁。正在长沙周南女中读初中。在这之前,我已报名去参加过志愿军,但年龄不够,没让我去,然后又考上了十二兵团文工团,但因我是独生女,四岁时就跟奶奶过,奶奶舍不得我走。她对我说,你等我三年,三年后我死了,你再走。我就开玩笑地对奶奶说,你要活一百岁呢。我没有听奶奶的话。没想奶奶三年后真的去世了。我当时正经历了我年轻的人生中突如其来的一场风暴,没想又失去了我最亲的亲人,心中的悲伤真是难以言说。

我偷偷参军,临走之前才告诉奶奶。没想那是我与奶奶见的最后一面,没想那次告别成了永别。

到了焉耆,我分到二军六师十七团宣传队,任副班长,其他人则继续往前走。我当时听说喀什出产大米,就想到喀什去。我们当时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米饭吃。有些地方太荒凉,湖南女兵不下车,别人端一盆米饭过来,湖南女兵就下来了,心想,这里有米饭吃,还不错;对付不下车的山东女兵,则是抱来一捆大葱。

我们在焉耆住在一个破败的喇嘛庙里,后来又搬进一个马厩里,在马槽里填上苞谷芯子,就成了床。

当时,要求每天写日记,并要求说真话,日记最后要检查,就像检查小学生的作文本,若里面流露出什么“思想问题”,检查后就得受批评。机关还检查信件,我最恨这一点。有一个一起入伍的姓王的男兵,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我们在招聘团认识。他分到喀什后,常给我来信,宣传队队长把信扣下了,有一天,他来找我谈话,说我思想有问题,不健康。我问有什么问题,怎么不健康了。他说你在跟别人谈恋爱。我说我没有,他说组织上了解我的情况。

宣传队队长是宣教股股长兼的,当时组织上已分配给了他一个四川女兵。没想他这山望着那山高,又要找我谈。我当即就回绝了。我说我不会谈对象,因为这不健康,是思想问题。他每次来找我,我都这么说,把他顶得哑口无言。最后他只好作罢,把扣押的信还给了我。我这才知道姓王的男兵给我来过信。

因为我是城市贫民,出身很好,所以一到部队后,组织上就不停地出面为我介绍对象。给我介绍过参谋长、营长、教导员,股长,我都没有同意。

但我没有想到政治处主任会盯上我。他是有妻子儿女的人,所以女兵们跟我一样,都很信任他,觉得他既是首长,也是长辈。他给我谈了之后,我当即就回绝了。他再次找我后,我不敢去了,想尽可能地避开他,就给他写了一封短信,大意是说,你已有家庭,我不可能答应你,你也不应该这么做。没想他最后丧心病狂,要害死妻子和儿子,来达到自己罪恶而卑劣的目的。

此案发生后,许多人以为我怎么怎么样了,对我有许多误解。但通过立案调查,我只写了那样一封回绝他的信,我没做任何不当的事情。领导对我是信任的,但我牵涉到案件之中,所以打眼的事——比如演出节目呀什么的都不让我参加了。这使我内心十分痛苦。我多么想离开这个对我充满了偏见和歧视的地方呀。

五三年初,要调一批干部到北京去,当时连级干部可以结婚了,别人给我介绍了组织股协理员,出于好意,让我通过这种途径离开这个让自己痛苦的地方。这位协理员年轻、厚道,有文化,我当时也就同意了。但组织上认为去北京的人都必须是思想纯洁的,不同意我们在新疆结婚,让我到北京再说,并且让我晚一点才走。他到了北京后,就给我来信,但信被扣掉了。他是从这里出去的,自然知道为什么没收到我回信的原因,第二封信他就把寄信地址写成了“湖南宁乡”。他们以为是老家来的信,就交给了我。从信中我得知他马上要发调函来,但后来的信肯定又被扣压了,所以我再没有收到他的任何消息。我知道这里不会放我走,也就死了调走的心。

组织上又接着给我介绍了协理员王永富。是政委亲自出面介绍的。大意是说,你出了那样大的事,你就不要犟了,赶快定下个人来,以免别人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我当时已十九岁,在这个年龄,谁不渴望和向往美好的爱情呀,可这里却是一个不谈爱情、让爱情滚开的地方。

我含着眼泪答应了政委的“提媒”。

说句实在话,我当时并不知道王永富是谁,部队一般都叫官职,我只知道他是“协理员”。政委见我答应了,就把王永富叫到他的办公室,让我们见了个面。没想当天下午,王永富就打了结婚报告,要我签字。我当时既感到惊讶、又感到可悲和好笑。我当即就把那报告扔到火里烧掉了。我说你等着吧!

不久,我考上了军区卫生学校。虽然这婚姻是强加给我的,但我已答应嫁给他,就决不改口。所以在学校时,有人追我,我都以我已定婚为由来回绝了他们。还有一个一起参军的同学,他是为我来新疆的,到乌鲁木齐分兵时分开了,他不知我去了哪里,他考到了沈阳外贸学院。毕业后,他又要求来到了新疆,他到处打听我的下落,终于得知我在卫校。就向我讲了他为我做的一切。

我当时非常感动,但我只能告诉他,我已订婚了,我不能接受别人的爱了。

毕业后,我本来可以留在乌鲁木齐,但我要求回到了焉耆,以实现自己的诺言,我与王永富很快就结了婚。以后就随着他在塔里木来回调,在这种共同生活中,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像那个时代的很多婚姻一样,彼此虽然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但可以说有了所谓的“革命友谊”——我只能这么说。后来,随着四个孩子的陆续出世,我们的关系因孩子而得以维系和加深。

王永富也是个苦命人,十四岁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十八岁——也就是四八年被俘,当了“解放战士”,由于他作战勇敢,立过很多功,解放当年就入党了,不久又提了干。没想****一开始,就把他打成了“阶级异已分子”,后来又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他六八年被迫害致死,时任农二师三十二团政治处主任。

得知他的死讯,我当时根本不敢相信那是事实。但我连去见他最后一面,向他遗体告别的权利都没有。

当时我最大的孩子十岁,最小的才四岁,看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头死了,接下来的目标就对准了我,孩子们也受到歧视。为了孩子,我决定逃回湖南去,希望故乡能够庇护我们。

没想我回到故乡以后,那里比新疆更乱,斗争也更加残酷无情。我不但自己没有得到庇护,还马上给父亲带去了灾难,因为他女婿是反革命,他接受我们,就是叛徒。斗他,也斗我。我只好凄惶地留下老大和老三,带上老二和老四返回新疆。

我千里迢迢回到故乡,却经受了这样的打击,天地之大,却没有我们母子的立足之地。当我踏上火车,回望故乡时,我抱着孩子嚎啕痛哭起来……

我不知该往哪里去。

我只能再回新疆,即使它当时对我而言无疑是地狱。

回疆的路变得那么漫长,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真想从飞奔的火车上跳下去。我绝望极了。

我回到了塔里木。回来就听说与我一起入伍的战友周向荣被打成特务后,被折磨成了神经病,住在医院里,我要去探望她,他们不让。还有战友覃筱薇,父亲是国民党的师长,五六年反胡风时,要学校必须划一个“胡风分子”,她因为平时爱写诗,就把她划上了,开除了学藉、军藉,发配到焉耆种马场,和一个兽医结婚了,****开始,她自然逃不脱受折磨的命运,但她一直挺着,我从湖南回来,也听说她已自杀了。

我当时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父亲被打成叛徒后,日子非常难过,根本照顾不了孩子,一九七〇年,刚满十一岁的老大带着老三,自己从长沙回来了。他们找到农二师驻乌鲁木齐办事处,办事处知道是我的孩子后,打电话让我去接。没想我当时身不由己,迟迟动不了身,待我赶去,孩子已自己搭采购站的车回到了家中。

为了孩子,我后来与五六年支边来疆的一位河南青年结了婚,他是连队的材料员,他守着自己的母亲,一直没有结婚,他是个好人,与我一起把四个孩子哺养成人。但不幸的是,他在九六年也因癌症去世了。

我和他们不能说有什么真正的爱情,但我怀念他们,也感谢他们与我共度苦难的时光。我们是苦难中的搀扶者——苦难中的相互搀扶——哪怕仅仅是从心灵上的,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显得尤其珍贵。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们的苦难显得微不足道,但我们不能遗忘。而他们却千方百计要我们这么做。有些当年的造反派,有些甚至是知识分子,作家,诗人还在怀念那个时代,因为他们当时是闯将,是英雄。他们是如此风光,一边享受着荣誉,一边缅怀着过去。没有一点良知,更没有什么罪恶感。

我退休了,我常常找一些反应那个年代的书来读,我没有读到一点良知。

这比什么都可怕,是的,比什么都可怕……

是的,我只是历史漩涡中的一滴水,是苦难搅拌机中的一粒沙,无论幸与不幸,都不是自己能把握的,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尽生命的全部能量,去承受苦难。当苦难结束,自己仍然活着,这就意味着苦难已被占胜。

我活着,所以,我现在可以说,我是个胜利者!

二.文汇涓:男四十,女十八,跑到新疆找爸爸我和崔曼琼是一起入伍的。我当时出来当兵的目的,就是想减轻家里的负担。因为我当时考上了初中,却没有钱读了。崔曼琼是宁乡人,她家住在湘潭,他父亲在杂货店当伙计。因为她是独生女,日子还勉强过得去。她考上兵后,回家去拿被子,怕父母不放人,就说自己在长沙找了个工作,她父母就放心地让她走了。

她在湘潭有个对象,已经定婚了。他对象的父亲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旅长,解放时被镇压了。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定了婚的,还是不能反悔。她走时给对象留了一封信。她对象得信后就与她父亲追到了长沙,要接她回去。她当时因是独生女入伍,说她思想进步,还作了报告,是“先进分子”了,所以她父亲不可能把她接回去。

崔曼琼说,我军装都穿上了,怎么能脱下来呢。

她父亲说,我就你一个女儿,你怎么能离开我们呢,你妈已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肿了,你就可怜可怜你妈,跟我回去吧。

崔曼琼说,不管怎样,我要去参加革命,去保卫边疆,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过去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现在是好儿女志在四方。你回去劝劝妈妈,让她不要伤心,我到了部队,会经常给她写信的。

她父亲只好留着泪走了。

同类推荐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华工纪念碑揭幕式上致辞:“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与自由。请允许我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性原则的胜利,做出贡献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者的题记则是——文献档案确凿记载:近一个世纪前,15万中国人曾经浴血欧洲西线,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重大的缺失,这支由泱泱大国派出的羸弱之师,有多少人成了异国冤魂?近一个世纪过去,历史尘埃不应湮没中华先辈的屈辱、痛苦、血腥的搏杀与悲愤的呼号。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啄啄,春天里

    啄啄,春天里

    随着时光的脚步,我们走出了家乡小镇,经历了大城市的繁华,也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有了青涩的爱情,也有了温馨的家庭。那些记录时光的小诗小文,有的被藏匿得不知所踪,还有的遗失在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迁徙的途中。翻看从前的诗稿,居然发现它们野蛮地生长到了一定的数量。于是,我开始一点点把这些随手写下的诗歌整理出来,最后成为《啄啄,春天里》这本小书中的四辑,它们是:《啄啄》、《春天里》、《往事要睡了》和《碎时光》。
  • 经典浪漫诗集:草叶集2

    经典浪漫诗集:草叶集2

    《草叶集》是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诗集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思想十分丰富,庞杂,但其基本的主题可大致归结为自我、创造和民族。
热门推荐
  • 四海风尘

    四海风尘

    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大时代恢宏外衣下面,是无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生离死别,骨肉流离。在高高漂扬的胜利旗帜下,是胜利者的欢呼,是殉道者的得偿所愿,也是身处其中每个人的悲哀。这里没有魔法,没有穿越,没有主角光环,有的只是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心。
  • 无敌从强化万物开始

    无敌从强化万物开始

    苏卫看了看手里+13的大宝剑,感受了一下体内+15的筑基修为,拍了拍+18的肉身,邪魅一笑,向前方勾了勾手指。“结丹期的,我要打一百个!”
  • 超能之救世记

    超能之救世记

    与天斗,易;与人斗,难;与神斗,其乐无穷!
  • 民国往事暗愫缘

    民国往事暗愫缘

    民国战乱时期军阀乱世本一向扶贫济弱的武馆女主的父亲惨遭奸人所害女主黑化女主一心想给父亲复仇却爱上了军阀中的少爷
  • 虚渺主宰

    虚渺主宰

    带着梦幻西游系统来到洪荒异界,走上巅峰的故事!(简介无力……还是自己收藏耐心阅读吧)
  • 凤逆明苍

    凤逆明苍

    她本是文武双全的天才少女,奈何天妒英才,一朝穿越成为安家空灵根废柴七小姐。等等,那能看到游荡的那些个幽魂是怎么回事???说好的废柴呢?预测能力准到你哭!!!空灵根?笑话!睁大让你看看什么叫实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加倍奉还!!!还有那个众神陨落后的那个最强战神怎么越看越眼熟?难道是之前梦里的那个......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烟雨朦胧的爱情之打工生活

    烟雨朦胧的爱情之打工生活

    献给打工仔们的首部作品,让有梦想有爱情的年轻人向往未来
  • 鸿蒙之转世重修

    鸿蒙之转世重修

    国明在异世界历练,在回到洪荒宇宙修炼,在回到超时空空间成为强者......国明帮助轩辕龙登上王位,让轩辕龙一步步成为洪泽宇宙的主宰......国明成为鸿蒙之孤独星……
  • 枪神纪之荣耀之芯

    枪神纪之荣耀之芯

    位面之主林动究竟能否成功救出自己的爱妻呢?这里又有怎样的激情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