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7300000008

第8章 周汝昌先生一贯坚持的“写实自传说”的失误(2)

小说同自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的著作,它尊重事实,排斥虚构;小说则不同,它要倚仗虚构组织情节和刻画人物,离开虚构,它就寸步难行。拿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来说,它就离不开虚构,章学诚说它是“七实三虚”,离开这三分虚构,也就没有这部不朽巨著。《红楼梦》作为小说,曹家和曹雪芹的生活虽然是其主要素材之一,但它绝不是“精裁细剪的生活实录”,而是作家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运用虚构,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曹雪芹在第一回开头对此作了这样的说明: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这段话明确揭示了《红楼梦》的主题和作者所使用的创作方法。曹雪芹说,他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使闺阁昭传”,他要歌颂“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女儿的品德和才华。这同他后边一再申说的要描写“亲睹亲闻的”几个女子,同他题写《金陵十二钗》的书名,同贾宝玉的泥水骨肉说,同对大观园众女儿才华的描写,同荣国府由女人来统治的实情完全一致。他怎么完成“使闺阁昭传”的主题的呢?他说他用了提炼生活,虚构故事的方法。“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指的是对生活素材的提炼;“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则是指用通俗语言虚构故事,以完成对主题的表现。

“将真事隐去”和“用假语村言”,是创作小说时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所谓“真事”,就是指小说创作中所依赖的原始生活素材。生活素材有本质非本质的差别,摈弃非本质的,集中突现事物或人物的本质特点,反映在小说中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和原始生活素材就有了质的不同。甲戌本第十六回前有一条批说:“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原来元春省亲的真事是康熙南巡,曹寅的四次接驾。将真事隐去,于是康熙化成了贵妃元春,难怪周汝昌先生在乾隆的妃嫔中找不到姓曹的贵妃。所谓“假语”,则是指文学创作中的虚构手法。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描绘生活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人和事件,浪漫主义既描绘生活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人和事件,还可以描绘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人和事件。《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但又不乏浪漫主义描绘。写“真事”的小说离不开虚构,那么在小说中作家要根据艺术真实描绘可能发生的人和事件,或不可能发生的人和事件,就全得借重虚构了。艺术创作离开虚构就寸步难行。歌德说:“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艺术家可以挥洒自如,“可以求助于虚构”。他进而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歌德谈话录》第136—137页)歌德深刻揭示了自然升华为艺术美之后两者的不同。别林斯基说:“在真正有才能的作家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别林斯基论文集》第120页)。曹雪芹“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反映的艺术规律,同歌德、别林斯基所论完全一致。原始生活素材经过作家的提炼,再运用虚构手法“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上升为艺术的“故事”同原始生活素材即“真事”就有了质的不同。曹雪芹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将真事隐去”,歌德则把它称作“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别林斯基则称为“熟识的陌生人”。

显而易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在写家史,更不是写自传。匡亚明在《还〈红楼梦〉的本来面目》一文中说:

江苏曾经是曹雪芹生活过的地方。《红楼梦》里有许多内容涉及江苏。当然,作者不一定就是在“写实”那一处地方。他善于集中所见、所闻、所体验的各个方面的东西,予以精心加工、提炼、融合、剪裁、创造出书中的若干典型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如说书中的贾宝玉一定就是作者曹雪芹,不能这样讲;说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里面就一点也没有曹雪芹,也不见得。“大观园”也是这样,断定它是哪座名园,靠不住;但,其中曹雪芹自己亲历、接触过的“实景”,必然也不会少。(转引自严中《匡亚明与江苏红学》,见《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2期275页)

匡老精辟地解决了《红楼梦》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问题,他看到贾宝玉的形象中“有一点”曹雪芹的生活,但不能讲“贾宝玉一定就是作者曹雪芹”,这就把艺术人物贾宝玉从自传说的迷雾中解放出来,“还了《红楼梦》的本来面目”。

三、脂砚斋否定了自传说

脂砚斋认为《红楼梦》从曹雪芹家的生活中汲取过不少素材,但从根本上否定贾宝玉是曹雪芹的自我写照,决不能在贾家和曹家、宝玉和雪芹之间画等号。

周汝昌先生是靠脂砚斋批语证成他的自传说的。他在《新证》第八章《从脂批看红楼梦之写实性》一节中说:

《石头记》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实写,那只是文学上手法技术的问题,而绝不是材料和立意上的虚伪。譬如大荒山下的顽石,宝玉梦中的警幻,秦钟临死时的鬼卒……等等,我虽至愚,也还不至于连这个真当作历史看。但除了这一类之外,我觉得若说曹雪芹的小说虽非流水账式的日记年表,却是精裁细剪的生活实录,这话并无语病。(《新证》第570页)

在这一部分,周先生选用六十多条脂批来证明荣府即曹家,宝玉即雪芹,“证明写实自传说之不误”。其实周先生的方法并不科学,所以他的结论缺乏说服力,很难站住脚。

第一,周先生所引脂砚斋的批语,说明贾宝玉形象中不仅含有曹雪芹幼年的生活,还含有其他几个人的生活,这不过是个“杂取种种人”塑造的典型,贾宝玉决非曹雪芹的“写实自传”。

在周先生所引六十余条脂批中同“写实自传说”关系密切的批语不足二十条,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十几条:

第二十回写贾环赖莺儿的钱,提及前日宝玉输了不急,还把余钱分给小丫头,旁批:“倒卷帘法,实写幼时往事,可伤。”第十七回写宝玉大观园遇贾政,躲之不及,只得一边站了,旁批:“不肖子弟来看形容。余初看之,不觉怒焉,盖谓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写其照,何独余哉?信笔书之,供诸大众同发一笑。”在第五回“生于末世运偏消”下批:“感叹句,自寓。”第三回在王夫人“孽根祸胎”话旁批:“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第一回“无材补天,幻形入世”旁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渐恨!”第五回袭人册子上“谁知公子无缘”夹批:“骂死宝玉,却是自愧!”

第二十回凤姐申斥贾环:“亏你还是爷!输了一二百钱就这样!”旁批:“作者当记‘一大百’乎?叹叹!”第二十五回马道婆向贾母说鬼话,旁批:“一段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浑话,却句句都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作者与余,实实经过。”第二十八回写宝玉说王夫人叫金刚菩萨支使糊涂了,旁批:“是语甚对余幼时所闻之语合符,哀哉!伤哉!”第十七、十八回写贾妃与家人初见,眉批:“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壬午春。”同回写贾政帘外对元春启辞,有“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之句,旁批:“此语犹在耳!”

第二十三回宝玉被金钏一把拉住,问他口上胭脂可吃不吃,旁批:“有是事,有是人。”第二十八回写宝玉与人会饮,自作令官,饮酒发令之时,甲戌本旁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同处庚辰本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第十七、十八回写宝玉未入学堂之先“已得贾妃手引口传”处批:“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同回元春揽宝玉于怀,抚其头颈,一语未终,泪如雨下,旁批:“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

主要根据以上脂批,周先生下结论说:“诸如此类,无一条不足证此书是雪芹自传”(《新证》第579页)。如果用这些脂批来说明《红楼梦》曾从雪芹身上和曹家汲取过一部分原始素材则可,若说小说是雪芹的“写实自传”则不可。这些脂批所涉及的只是八十回《红楼梦》中的十几处细节描写,其在作品中占的分量极小,决不能以偏概全,何况其中几条脂批对自传说还是很不利的。前两条批说明宝玉形象中有一点雪芹幼年的生活。紧接着的四条批则是说明成年雪芹创作时“自寓”“痛哭”“惭恨”“自愧”的思想。下来的五条批表明小说这五处细节描写取材于当年曹家生活。最后四条批则以铁的事实说明宝玉是杂取几个人的生活创造出的艺术典型,决不能把他当成雪芹的自我写照来看。

在宝玉吃胭脂的描写旁批:“有是事,有是人。”脂砚斋只是说吃胭脂的事和人是真有的,但没有说这是雪芹幼年的事,因此我们不能把宝玉的这个“下流毛病”栽在雪芹头上。吃姑娘口上的胭脂,这是表现宝玉在和女孩子接吻。不知哪家王孙公子有吃姑娘口上胭脂的韵事,被雪芹闻知,于是挪来用在宝玉身上。因此我们说宝玉吃胭脂的生活原型不是雪芹。周先生以此来证明自传说,显然没有说服力。

第二十八回写宝玉在冯紫英家与蒋玉菡等会饮,“先吃一大海”,于是自任令官,甲戌本脂砚斋在旁批道:“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庚辰本于此处有一条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壬午是畸笏批语的系年,畸笏也认为宝玉“大海饮酒”写的是“西堂故事”。孤证不信。脂砚斋、畸笏叟二人均认为宝玉“大海饮酒”写的是“西堂故事”,其确凿性毋庸置疑。那么西堂是谁?西堂是曹雪芹祖父曹寅任江宁织造时的斋名,也是曹寅邀集同好题诗、饮酒之处。另外,曹寅又自号西堂、西堂扫花行者,因此他的友人还称他为西堂公。曹寅《楝亭集》有一首《栗花歌》,题下自注:“栗花,栗树所产菌,其大逾常,不时见偃,盖七重,色绀赤。友人云:即紫芝。”《辞海》“灵芝”词条指出紫芝是灵芝的一种(详见《红楼梦大辞典》第1062—1063页解释)。“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指曹寅生前之事,也确凿无疑。那么宝玉大海饮酒的生活原型取自曹寅生前在西堂饮酒题诗的事,宝玉形象中含有曹寅的生活,同样确凿无疑。唯其如此,畸笏才发出了“批书至此,宁不悲乎”的长叹。

第十七、十八回写宝玉未入学堂之前,“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脂砚斋在此处批道:“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宝玉领受元春教授的生活原型原来是批书人领受先姊教诲的事。同回脂砚斋在元春揽宝玉入怀而哭处批“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此时被揽入怀的宝玉分明是批书人。“不肖子弟来看形容。余初看之,不觉怒焉,盖谓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写其照,何独余哉?”这条批说明宝玉形象中不仅有雪芹的生活,还有批者脂砚或畸笏的生活。

鲁迅在论典型的塑造时说:“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现切合的了。”(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那么贾宝玉是怎样塑造的典型?宝玉的形象中既有雪芹幼年的生活,又有脂砚、畸笏的生活,还有曹寅西堂大海饮酒的生活,宝玉显然是一个“杂取种种人”而塑造的典型。把这样成功的复杂典型硬说成是曹雪芹的自传,岂不是太简单化了!鲁迅还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致徐懋庸信》,1933年12月20日夜)自传属历史,必须实有其人其事;小说属艺术,它可以缀合,抒写,于是才有了曹雪芹创造的贾宝玉。

六、对主题的误解与其他大量的错解

本文前两部分所谈的周汝昌对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转世人物贾宝玉与林黛玉关系的错解,以及他改变宝玉、黛玉相爱的事实,把“木石前盟”和“金玉姻缘”调换为史湘云与宝玉的爱情,第一步错了,后边就步步错,可以说周先生对《红楼梦》的错解到了俯拾即是的地步。

同类推荐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畅销书作者张其姝深情书写古代奇女子的芳颜傲骨与爱恨情愁:她们隐在深闺,却声名在外,上官婉儿、柳如是、唐婉、苏小小、卫子夫……纵有芳颜傲骨、聪慧过人,但生逢乱世、所托非人,注定深情漂泊。而满腹才情,又让她们有着遗世而独立的一生。以“念”为主题,引发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奇女子,还是当下芸芸众生如你我,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份曾经得到却最终失去,或者此刻热恋却分割两地的情感?忆起来无论是遗憾叹息,还是甜腻欣喜,都是真心付出。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个人,想对他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每篇文末都有“微疗愈”:在每篇的文末,作者对古代奇女子的情感做了进一步解读和总结,深情付出后,情感无古今,让人深思的同时,更看到真实的自己。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相传,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它清澈甘甜,能去病强身,让人永葆青春,它从地底涌出,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人闪发现生命泉后,纷纷赶去分享,领受它的恩泽,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并在门上安了锁,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问世以来,“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时至今日仍在启蒙教育、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多位诗人的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切,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唐诗三百首》以其务实的编法、适中的篇幅、脍炙人口的诗歌打动着读者,影响深远。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热门推荐
  • 创业宿舍

    创业宿舍

    明天!就离校了,我不想有遗憾,有想做的尽快去做,没有事的今天不醉不休、、、、、、、、、、、、、、
  • 恶魔少爷:恋上你的床

    恶魔少爷:恋上你的床

    一个小孩正在院子里吃着面前的水果,来了一个年轻的妇人,看着小男孩吃这么多“吃吧,撑不死你”。冷孤傲看着自己麻麻这么说,转了转大眼睛,对着别墅里边喊着“粑粑,麻麻说还要给我生一个妹妹!”说完,坏笑了一下。慕泪雪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你……你是不是我亲生的啊?!”冷孤傲听着自己麻麻说的话,正想说话,就看见自己的粑粑穿着黑色出来了,“老婆,你要给他生个妹妹?走吧,我也好久没吃肉了。”慕泪雪一听他说的话,立刻黑了脸。转身就要走掉,可是冷漠熙像看懂了她的用意,迈着他那双大长腿,几步走了过去,一把捞起慕泪雪,把她扛在肩上。“走,生女儿!”慕泪雪在他肩上用她那小小的拳头捶打着冷漠熙的背
  • 永嘉集

    永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加油亲爱的雨小姐

    加油亲爱的雨小姐

    ‘薇薇你在想什么呢?’‘阿晟,我在想,我要不要一起保证两个职业一起修习了。’‘薇薇,既然想那就去试试。’‘可是我害怕到时候。两者都没有修习好。’‘没关系,不用怕,勇敢的去吧,你还有我。而且既然想要那就去试试,万一真的成了呢?’‘那好。那我试试。’‘嗯,加油要记得你还有我。’‘嗯,加油,谢谢你。阿晟’雨薇舒了一口气,然后开心的笑了。
  • 你有时间吗

    你有时间吗

    在一个被伪装成游戏的真实世界之中,穿越“赠送”生命时钟,时间归零就抹杀。
  • 护花盗墓圣手

    护花盗墓圣手

    我是一个混吃等死的打工仔,在表哥欠下赌债怂恿之下一起盗了死人墓,这个不经大脑的举动改变了我平凡的人生,我戏剧般的娶了年轻貌美的傻子做老婆,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我注定蜕变成盗墓的王者!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翎凰传

    翎凰传

    她,俯瞰众人,傲视群雄。她,红颜娇好,令人着迷。她,曾为爱人奉献一切,却换来一身的伤。从此,她便不再相信爱情,只求变强,巅峰!
  • 称雄战记

    称雄战记

    一个落魄的B大博士生,一个意外的机会在异界重生。从此开始了他的称雄生涯.......
  • 穿越火线之绝影枪神

    穿越火线之绝影枪神

    寒傲,一名老师,也是穿越火线单挑王,带着自己的队伍打上世界赛,在夺得冠军后,死于回国的飞机上,也因为这场空难,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穿越火线世界,这里,是以穿越火线为背景的世界,是实力至上的世界,那么一个穿越火线的骨灰级玩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