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6800000011

第11章 “教育的重心下移”及学科文化建设(2)

5.学科文化的独特性

就整体而言,学科文化的核心是学科文化的独特性即特色。这种特色既和学科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有关,又和学科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建构有关。在学科建设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这是课程改革和时代的客观要求。

6.学科文化的基础性

学科文化体系的形成,虽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路向,但也有其共同的基础。这一基础就是体现整个学科体系的战略目标、学科理念、学科价值观、学科道德行为、学科精神的共同的价值理念体系,这些都和整个时代精神和要求相连。不同学科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从本质要求而言应有共性,这就是“以人为本”以及对生命的关注。其关注点还要注重调动学科教研组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以发展建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追求的最终管理目标是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能力—创新”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层次人才,强调社会效益,强调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注重人文目标,以此推动社会进步。

二、学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我校的学科文化体系是一个由各学科元素相互组合、相互交叉、相互叠加的系统,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依归,以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人才为最终的目标。具体说来,学科文化建设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学科课程的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课程是教学的科目,这和我们的学科基本上是相吻合的。课程是从施教的角度来看,解决的是我们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可见课程不等同于教材,而是由课程的总体规划(教育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课本(教科书)构成。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我们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机制及面貌,都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及其运作。我们所提的学科课程建设,既注重了课程的全局性的意义,又注意了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本质上看,学科课程建设是指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学校的学科层面展开的一项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开发实施、评估监控的系统工程。学科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于以课程改革带动学校与学科的发展,通过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来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

1.落实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新课改从我国的国情和世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着眼,妥善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实现了集权和放权的结合,改变了过去课程建设比较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其本质是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客观反映。我们都清楚我们国家的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必将对加速我国课程的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2.实施学科的多元化选修课程建设

多元化在课程建设上来说,就是提供多种选择,它的目的就是在多元社会中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需求,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得以培养和发展。关于满足需求我们可以从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理论中找到依据。传统上我们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加德纳认为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语言(verbal/linguistic);

(2)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

(3)空间(visual/spatial);

(4)肢体运作(bodily/kinesthetic);

(5)音乐(musical/rhythmic);

(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

(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8)自然探索(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

另外,还有其他学者从内省智能分拆出“灵性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等。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我们的课程设置就可以在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留意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两个方面的智能特点,从而提供给他们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使个性得以强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创设我们的特色课程实施多元的评价机制,使我们的课程建设更加丰富多彩。

(二)学科队伍的建设

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队伍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学科队伍的建设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设,它是落实课程理念、实施教学目标的基础,没有一支以教研组为中心的、强有力的学科队伍,任何目的都不能达到。学科队伍及学科教研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教研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向:

1.以教师发展为本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在学科队伍建设中我们首先应下大力气,着力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包括人文环境——使教师的发展得到真诚的激励;政策环境——给老师的发展提供政策保证;生活环境——帮助解决老师生活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心灵环境——使老师时刻感到学校的温暖等。同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平台,包括校本教研与培训、进修与交流、以研促教等具体措施。

2.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学科队伍的专业提升、管理、凝聚、整合等多个方面。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学科带头人对一支队伍的战斗力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他们是学科群体中的先导,是一种正向的牵引力量,是学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动力因素。

3.加强学科梯队建设

形成由学科带头人、重点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等不同水平人员组成的学科梯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这是一般教育行政部门在学科教研组教师发展中所采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它使我们对教师的培养更具科学性、系列性和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提供给学科教师以发展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4.提高学科队伍团队合作水平

依靠学科带头人的拉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注重团队合作。

这不仅体现了当代创业精神,也是一个团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学科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三)学科制度的建设

从哲学的角度说,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和群体间人和人的交流而形成一致,进而产生力量来完成的。但如何将散漫的人凝为一体,靠的是道德的维系,但更靠制度的约束。制度是文化分析的真正的单元,要想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样必须有相适应的制度作保障。

1.学科制度的内容建设

我们学科制度建设的内容应该说涵盖面是很广的,如学科教师培养进修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科教科研活动制度、学科教学评估检查制度、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制度、学科资源有效利用与管理制度、学科教师岗位责任制度等。此外,我们在学科建设中实施“导学稿”教学,制定了“导学稿”的实施方案、教学规范和实施细则。这些都是学科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2.学科制度的过程创新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科制度建设是个探索创新的过程,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学科教学的实际,不断制定新的适合学科发展的措施,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本书分人才知识、教育与成才、天才儿童、中外名人成功启示录四部分,介绍了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成才培养中应具有的基本知识。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1945-1972)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1945-1972)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热门推荐
  • 便利贴

    便利贴

    推拒的是不明真相的机制凭借的是强大的能力前三卷都是与主角相关的小故事,第四卷开始全文行程。都市异能,你的身边就有人正在记录你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主花千骨之漫漫升仙路

    主花千骨之漫漫升仙路

    这是一篇二穿文,现代世界的霓漫天穿越到洪荒世界成为还没有成圣的女娲与伏羲之女,身负一线生机被天道所忌惮,在其渡成圣之劫之际将霓漫天驱逐出洪荒世界,其本命法宝混沌珠为护住霓漫天的神魂而耗尽力量。后转世成蓬莱岛岛主霓千丈之女霓漫天,但是可怜的漫天洪荒记忆在转世时被封印了,为了不被炮灰漫天只好努力修炼远离男女主角,可是男主角你那唯一的徒儿不是在那边吗???第一个世界是小说版花千骨世界剧情开始一段时间后会进入下一个世界(已完结)第二个是古剑奇谭(已完结)第三个是犬夜叉与死神世界(已完结)第四个是轩辕剑第五个是仙剑三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在11月5号,现在正在备考,所以没有更新!读者群【53934778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少总裁的心尖妻

    帝少总裁的心尖妻

    结婚三年不会怀,婆婆骂我是不会下蛋的母鸡。终于怀孕却生了个女孩,老公将我扔在医院里不管不问。逆来顺受只是为了稳定的婚姻,但虐待却变本加厉。终于在那一晚,我躺在酒店的大床上装醉,看着一个不是我老公的男人脱我的衣服。还眯眸浅笑,“是不是第一次玩一夜?”我无法回答,有夫之妇玩一夜,那叫出轨,要在以前,这是要浸猪笼的大罪。他爬起来凑近我,“睡都睡了,现在哭有什么用?难道要我给你办个假的烈女证?”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后,他抱着我说,“离婚妇女是个宝,身体丰满经验好。”且看离婚女人如何挣脱束缚,逆袭豪门!
  • 道教之灵宝派后裔

    道教之灵宝派后裔

    中国道教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分化为五个派别。分别为:全真,茅山,灵宝,正一,净明。而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出生在九零年中国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了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道教之灵宝派的后裔。将这些事情讲述出来,目的有两个。一是我不想让中国的道教传承中断,二是也算是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神女医仙

    神女医仙

    上古邪神出世,五大上神合力将其封印,五大上神陨落
  • 怪仙

    怪仙

    “我去,穿越了竟变成了电视机,这让我怎么把妹?”张霄一脸哭丧,抑郁的情况下,却整出了牛逼的金手指,从此逍遥自在。“我去!美女,别跑啊!哥可是个纯洁的人,不会偷拍你洗澡的!”“什么,你欺负我是外来者是吧!我警告你,哥不惹事,并不代表哥怕事,就是你祖先是鸿钧,也得给我乖乖去填粪坑!”“哥一向很低调,美女们请自我介绍!”“什么?你丫敢说哥是怪物?滚过来,哥保证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