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70900000011

第11章 一次艳遇

文清来县文化馆工作后,心情十分舒畅,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情投入到写作中,他的写作水平渐渐地提高了很多。他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市里和外地的一些作家和编辑,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文清自从那次认识了《重庆日报》副刊部王主编和戴编辑后,他选了两首写得好点的诗,再细细地作了些修改,抄好后直接寄给王主编,很快这两首诗就在《重庆日报》副刊版上发了出来,这可让他非常高兴。《重庆日报》作为党报在全县各单位都有,好多认识文清的人一见到他就说读到了他的诗,使他在全县的名声大振。

前几天,《星星诗刊》的主编杨牧也来到大风,按上面的安排,县文化馆具体接待和陪同,李杰和县文广新局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杨主编,陪同杨主编去参观龙水湖和宝顶山当然是文清,因为他人年轻,跑个腿什么快得多,所以李杰就安排他去。

文清不管是出于工作,还是出于对《星星诗刊》的神往,更是对一个著名诗人杨牧老师的敬仰,这都是他巴不得的差事。他就早早地去到宾馆,一直等杨牧起床后,陪杨牧去吃了早餐。随后,陪同杨牧上了局里专门安排的小车,直奔龙水湖。龙水湖美景,让杨牧老师高兴不已,也让文清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在游了龙水湖后,再去宝顶看石刻,尽管文清也不太了解,但他从小生在石刻之乡大风,对宝顶山传说他还是听说了些。一路上,他尽力给杨牧老师说一些他知道的,或者是他小时候听爷爷说过的关于宝顶山的传说故事,他的热情让杨牧老师感动。

在杨牧老师临走时,还带走了文清的几首诗,说是这小伙不错,他想了解他写的诗,如能发表,他尽力安排在《星星诗刊》上发表。这些工作之便,也对他今后诗的发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能面对面地得到大作家大诗人的指点,这就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增添了他的写作信心。

文清除了上班,也几乎都在办公室,上班就在办公室编稿子,下班就在办公室写诗,有时一直要写到深夜12点。

那天夜里,文清吃了晚饭,在县文化馆大院里随便转了转后,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准备改改昨晚才写的诗,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他拿起电话一听,是向燕打来的。文清问:“向燕,你在哪儿,是用家里电话还是办公室电话打的呢?”

向燕说:“你说我现在还能在哪儿呢?我是用手机打的,我在家里。”

文清说:“你真行,也用上手机了哟。”

向燕说:“这个简单,是我爸才给我买的。”

文清说:“那你怎么知道我办公室的电话呢?”

向燕笑了:“县里的内部电话本上哪个单位都有嘛。再说,你们办公室不同,是报纸编辑部,《大风文学报》下面就有嘛!”

文清问:“哦,我还没注意,你真聪明,那你找我有什么事?”

向燕高兴地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给我改的那两首诗,《星星诗刊》已发表了,我今天收到样刊,你快来我家里看看,这也有你的功劳。因为我太高兴了,我想让你也来和我一起高兴……你一定要来哟,我在家等你。”

文清愣了说:“这,不方便吧?再说我也找不到你的家。”

向燕说:“很方便的,我家就在你们文化馆左边不远的农业局家属院,我在家属院落门口等你。”

文清说:“这,这……”

还没等文清说完,向燕早已挂断了电话。

文清犹豫了好一会,但他还是决定去。因为他也想看看自己给向燕修改的诗,发出来后又是啥样子,而且是排在哪儿,编辑还修改了哪些?这毕竟是他付出了心血的,发出来就好像他自己的诗发了一样,真的很高兴。

文清就按向燕说的地址,去了县农业局家属院门口,果然向燕早已在门口等他,她看见文清来了,高兴地挥手说:“我在这儿呢?”

文清走过去,说:“你住在这儿,这房子多好呀!”

向燕说:“我爸爸单位分的,我知道,你一定会来的。”

文清跟着向燕去了她家里,她家住在一幢三楼。这是一套比较宽,而且装修得很豪华的房子,文清看了看屋里没其他人,问道:“你爸妈呢?”

向燕说:“我姐生孩子了,我爸妈今下午去重庆照顾去了。”

向燕把文清带进了她的寝室,叫文清坐,她赶忙拿出那本刚收到的《星星诗刊》样刊,递给文清,文清就认真地翻看起来。

向燕走过来,也站在文清的背后看,可文清感觉到向燕已将整个身子紧紧地贴到文清的背上。正值夏天,穿着白衬衣的他,感觉到两个柔柔的,热乎乎的东西挤压在他的背上。文清愣了,他的呼吸加速,他再也忍不住了,赶忙站起身来,一把将向燕抱住,手却伸了进去,他发现向燕早已洗过澡,外面穿着松松的睡衣,里面却什么都没穿,他使劲地抚摸着她的身体,另一只手又往下面摸去,没想到向燕也尽力配合,俩人很快滚到了床上……也许是文清出于胆怯,更觉得有些害怕,很快就完事了,还在喘着粗气的他说:“向燕,你放心,我一定负责的。”

向燕笑了说:“你负责,你负什么责呢?没事的,文清,是我愿意的。”

文清说:“我一定要娶你。”

向燕说:“谁要你娶我?再说,我还不愿意嫁给你呢。”

文清说:“那……那你今晚?”

向燕说:“说句心里话,文清,不管怎么说,我是很喜欢你的,因为你有一种城里人很少有的纯朴和可爱,更有一种让人羡慕的才华,你的诗写得很好,我很崇拜你,真的。”

文清听了,不知所措。

向燕马上倒了一杯水给文清说:“喝口水坐会吧,你别紧张,就当我俩啥也没发生。”

文清不明白似摇了摇头,但很快又明白似的点了点头。

文清出来这么久了,也很少回老家,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父亲和母亲商量,趁现在农闲,干脆去县城看看儿子,顺便给他带点吃的和穿的去。

文清母亲早早地起来做好早饭,天刚亮就叫醒文清父亲,叫他吃了早饭就去县城看看儿子。临走时,她将收拾好的大大的一包东西交给他,让他给儿子带去。文清父亲问道:“这么大一包,你让我给儿子带些啥去呀?”

文清母亲说:“有吃的,也有穿的。”

文清父亲愣了,他把包打开,将那些文清平时穿的衣服拿出来,说:“你看你,文清现在县城工作了,还穿这个么?县城里什么穿的都有,他领了工资自己去买就是了。再说他穿这个,还能像个在县城工作的人么?我看呀,这穿的就不拿去了。”

文清父亲又打开吃的那个包,一看有腊肉,还有昨晚专门杀的鸡来炖好的鸡腿,还有煮好的鸡蛋……他笑了说:“这个还差不多,我知道儿子从小就喜欢吃这些。”

文清母亲一听,觉得有道理,便说:“好,就按你说的,穿的就别带了,只给儿子带吃的去吧。”

文清父亲提着包就出门了,文清母亲站在门口喊道:“下午早点回来,路上小心。”

文清父亲说:“好,我知道了。”

文清父亲乘车来到县城,他一路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县文化馆,再找到文清办公室,已是上午11点了。正在上班的文清见父亲来了,赶忙迎上去,接过包说:“爸,你怎么来了?”

父亲说:“你平时很少回家,我们只有从你写回来的信上知道你的情况,我不放心,现在又是农闲,你妈就叫我来看看你。”

文清赶忙介绍:“爸,这就是一直帮助我的李老师。”

他又对李杰说:“李老师,这就是我爸,他专程来县城看我。”

李杰走上去与文清父亲握手说:“你好,你好,文清这孩子,真的不错,很实在的。”

文清父亲说:“他今天能来你这儿上班,真的好感谢李老师,还希望你对他多多关照和指点,工作上对他要求严点。”

李杰笑了:“那是,工作上我对他一直要求很严的。”

文清给父亲泡上一杯茶,他们就随便聊了会,眼看快下班了。

李杰说:“文清,今天下午就放你半天假,你父亲也难得来一次县城,你就好好陪你父亲在县城看看。”

文清高兴地说:“好,谢谢李老师。”

文清就带着父亲去到三楼他的寝室,父亲一看,这间小屋虽小,但收拾得还算干净,他又到窗前看了看,外面绿树掩映,环境也很幽静,说:“这儿不错,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环境都不错的,晚上没事少出去,就在这屋里看看书和写写文章嘛。”

父亲赶忙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递给文清说:“包里有炖好的鸡腿,还有煮好的鸡蛋和腊肉……你放到慢慢吃吧。你妈还收了好多衣服,叫我给你带来,我说县城里有卖的,穿的就没带了。”

文清打开包拿出两个鸡蛋,自己吃一个,递了一个给父亲,父亲不要,说:“这是专门给你带来的,你自己吃吧,我在家里经常吃呢。”

文清吃了一个鸡蛋,就把包放在桌上,说:“带这么多好吃的来,怎么不留到你们吃呢?穿的我买了一些,以后不用带来了。”

父亲说:“我们在家还是经常吃的,因为鸡是自己喂的。”

文清说:“我自从搬到这儿来住后,晚上就很少出门。我在这儿上班,不光是环境好,更重要的是天天与李老师在一起,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真像是在上大学一样,我自从来这儿工作后,我写的诗进步了很多,也在外面发了好几首诗了。”

父亲听后,也高兴地说:“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定要好好干,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对你来说,是来之不易的。”

中午,文清没去县委伙食团吃饭,准备带父亲去街上的小炒店吃饭。

这时,父亲问道:“田菊花在县城哪里上班呢,你和她有联系没有?”

文清说:“有联系,她在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上班,工资还比较高。”

父亲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包,里面也装着鸡蛋、腊肉等吃的,说:“我们去看看她,她妈妈听说我要来县城,也叫我顺便帮她带点东西来给菊花,也拜托我去看看她。”

文清说:“好,我们先去找她,如果她在,也叫她和我们一起吃饭。”

文清带着父亲去县城的东关,找到了田菊花,她刚下班回来,看见文清父亲来了,就叫道:“文叔叔,你怎么来县城了?”

文清父亲说:“我来县城看看文清,你妈妈听说我要来县城,叫我顺便帮你带点东西来,也叫我来看看你。”

田菊花接过文清父亲递给她的小包,打开一看,里面是煮好的鸡蛋、腊肉等吃的,她脸上露出了很甜很开心的微笑。

文清说:“这个你先放着,晚上慢慢吃,我们一起去吃午饭吧。”

田菊花说:“好,你们在外面等一会,我去洗洗脸,换件衣服。”

随后,他们来到一家小炒店,点了几个菜,文清知道父亲喜欢喝老白干,他要了一个小瓶的白酒,他自己要了一瓶啤酒,给他自己倒了一杯,也倒了一杯给田菊花,陪父亲边喝酒边说话。

田菊花问:“文叔叔,我走后我妈妈他们好么?”

文清父亲说:“很好的。”

两杯酒一下肚,文清父亲的话也多起来,他说:“文清呀,村里人都说,你和田菊花有出息了,都来县城工作了,你们要好好干,来县城找活干,真不容易哟。”

田菊花点了点头说:“其实,在县城干活,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好,也很累很苦的。”

文清父亲说:“干活怎么不累呢,不累的活还叫干活么?你看在农村挖土、挑粪、栽秧子、打谷子哪一样不累?”

文清说:“是的,再累也比在家干活轻松。”

父亲说:“文清,我听我们村小的王老师说,他经常在一些报刊上读到你写的诗,是真的么?”

文清说:“是真的,我这半年多来,在市报和县报,还有《星星诗刊》《青年作家》杂志等报刊上发了诗。哦,对了,我想起了,村小的王老师也是个文学爱好者,他也订了一些报纸和杂志,平时他还爱写点诗。”

父亲一听,也在为儿子有这般能耐而高兴,更觉得儿子有出息了,他开心地笑了,又喝下一口酒。

在吃完饭后,文清和田菊花陪父亲去县城步行街逛了逛,文清硬拉父亲进了一家服装店,给他买了一件便宜的衣服,也同时给母亲买了一件让父亲带回去,乐得父亲不知说什么好呢。

田菊花也给她爸爸和妈妈各买了一件衣服,请文清父亲带回去。

最后,父亲说:“家里的鸡、猪,还有牛,你妈一个人在家里忙不过来,我得早点回去。”

文清知道他父亲的脾气,也没有再留他了。

田菊花和文清把他送到汽车站,等他上车后,才各自回去上班了。

文清来县文化馆工作后,他肯干肯学,全馆的人都知道,都说文清不错,而且是一个难得的写作人才。

一直都在表扬文清的,那就是李杰了。自从文清来了后,县文化馆文学组办公室几乎所有清洁都是文清做的。每天早上来上班,文清第一件事就给李杰把茶杯洗干净,也给他把茶泡好,这让李杰一到办公室就喝一口才泡的茶,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他感到十分的开心。每期《大风文学报》也基本是文清在编,李杰只是最后审一下稿,而且编出来的质量还不错,仿佛给了这张报纸新的活力。

《大风文学报》虽然只是一张文学小报,它却是联系全县业余作者的纽带,也是全县业余作者发表作品的平台。而大部分时间,李杰不是去市里开会,就是下乡镇去采风或收集创作素材,办公室里只有文清在。

为此,全县的业余作者也似乎熟悉了文清,凡进城办事总要来他的办公室坐坐,有稿子时也顺便送来,凡有业余作者来,不管他们来做什么,他总是十分热情地泡上茶,再和他们谈谈稿子,如有发表了作品的,他也第一时间通知。在这半年多时间里,用业余作者的话说,好像县文化馆热闹了许多。

文清在工作之余,也努力写作,他的诗已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了好多首,这在全县业余文学创作中,也算是一个成绩。

在全县文学创作会上,县文广新局的领导在会上表扬了文清:“文清同志虽然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可他一直爱好写作,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也从未放弃过写作。他是通过写作走进了县城,来到了县文化馆工作,做了《大风文学报》的编辑,可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且,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创作,现已在《星星诗刊》《青年作家》《重庆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作品,这真是可喜可贺,他的这种创作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为繁荣我县的文学创作而作出自己的努力……下面请文清谈谈创作感受。”

文清走上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一次上讲台的文清,十分紧张,但他还是尽力使自己平静了下来。他说:“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心、支持、帮助,给我提供了这么好一个创作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让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天天与李老师在一起,就好比上大学一样,在李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真的让我学到了写作上自己平时难以感悟到的东西。但我是农村出来的,能有今天这样的机会,我十分珍惜。于是,我就白天上班,晚上写作,有时为了写一首诗,哪怕半夜也要起来写好才睡,有时为了修改一句诗,想了又想,有时想了整整一夜,也要把这句诗改到满意为此……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通过这大半年的努力,我的诗终于上了国内一些有名的杂志和报纸。我想,作为一个写作者,只有多读多写,才能进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文清这简短的发言,又迎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时,县报副总编赵飞说:“文清确实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写作人才,希望他刻苦学习,努力写作,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我想,文清,请把你今天在会上的发言,整理出来,在下期的《大风报》副刊上发表,以激励更多的业余作者。”

文清点了点头,说:“好,我今晚就整理。”

晚上,文清就将这个发言稿完整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些内容,在他觉得真像一篇发言稿后,就再用稿子抄好。他第二天就去县报社交给赵飞说:“赵叔叔,这是我的发言稿,请你修改和指正。”

赵飞说:“文清,你坐吧。”

文清把稿子交给了赵飞,赵飞看了看,他说:“文清,我先忘了给你说整理发言稿要增加内容,因为发言要简短,但作为文章发表就不一样了,但你这篇稿子却做到了,看来你真是个人才。这篇稿子你整理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感情真挚,意义深刻,是一篇好稿子,我争取在下期的副刊上发出来。”

文清说:“这个发言稿我是当成一篇文章在写,也是当成写作经验与众多业余作者交流嘛。”

这时,电话响了,赵飞又忙着接电话,文清起身说:“赵叔叔,那你忙,我先走了。”

文清没想到,他来县城这大半年,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但学到的东西却更多。以前在乡下整天只知道写,哪里想到在写作的背后,还需要认识报刊编辑,如果写的诗既好又与编辑熟悉,那肯定是能够发表的。不说其他的,就是县报,以前他不认识赵飞,投了很多稿子都没能发表,现在不但能在上面发诗,还要发他的讲话文章,让他觉得很有一种成就感。

当然,也不全是认识编辑就能发稿子,那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他来县城后,接触的文朋诗友很多,通过与大家交流开阔了思路。而更主要的是天天和李老师在一起,能直接地得到他的指点,写出的诗就有了很大提高。没几天,文清的这篇发言稿就在《大风报》副刊版上发出来了。向燕看到报纸后,就给他打电话说:“文清,我读了你这篇发言稿,比那天你在会上的发言好多了,你真是会写不会说哟。”

文清说:“我怎么没觉得呢?”

向燕说:“不管你信不信,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不过,文清,说真的,我祝贺你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能在全县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好羡慕你哟!”

文清说:“谢谢……谢谢哟!”

从这以后,文清确实在县里影响渐渐大了起来,分管文化的县领导知道他,县文广新局和文化馆的人似乎都认识他,全县业余作者大多和他很熟。

尽管这样,文清觉得那些只是虚名,真的实惠却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单位平时发奖金发补助他没有,过年过节发礼物他也没有。眼看有的和他一起在文化馆上班的临时工也都转了正。这个他想都不敢想,更是不能怨他们,相反的还得感谢李老师,要不是李老师帮忙他想都别想来这儿上班,只要有这么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多学点多写点,写出的诗能发表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到了年底,县政府出台了一个文件,为了节省财政开支,要求全县所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临时工,一律无条件的解聘,否则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县文化馆的胡馆长看到文件后,马上把李杰叫到办公室,说明情况后,想和李杰商量这事怎么办,可商量了好一阵实在没其他办法时,胡馆长让李杰去给文清做工作。李杰说:“这可能对文清的打击很大,他不久前在县科协打工也被下了,好不容易来到县文化馆,刚刚熟悉了工作,而在创作上也有点起色,如果这时把他下了,对他的创作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的,能培养和发现这么一个写作人才,真的不容易呀……”

胡馆长为难地说:“这个我也考虑到了,但这是县政府的文件硬性要求,哪个敢违反呢?”

李杰说:“好,那请你将那份文件给我,也让他看看嘛。”

李杰回到办公室,想了好一阵,才把文件递给文清,文清看了后,脸上的笑容马上没有了,他愣了愣问道:“李老师,胡馆长怎么说?”

李杰说:“他也没法,只得解聘你了,你要理解哟。”

文清强装笑容说:“好的,我理解。”

说罢,他就起身出去了,在外面站立了一会。

李杰说:“文清,你要坚强,过了这阵子再想办法嘛。再说,以后这样的机会多得很的。”

文清好像没听见似的,径直走出了县文化馆,但他不知去哪儿,也不知怎么去给田菊花说。

然后,文清就回到自己的寝室里蒙头大睡。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文清似乎难以接受,他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乡下人在县城里生活工作这么难呢。如果安安分分在乡下像父亲一样干活,多好呀。但他当初也许不应该来县城,一旦走出来了,再苦也得在县城待下去,因为对乡下人来说,县城也许就是梦想的天堂。可走出来了后才知道,要想在县城待下去,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他在床上躺了大半天后,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心想这样也不是办法,既然被解聘了,还得去找点事干。

万一找不到工作,那就回老家,跟父亲一起干农活,也一样的能生活得好好的,反而还无忧无虑。可现在出来这么久了,如果就这样回去的话,肯定会被人笑话的,但现在又去哪儿找工作呢?

文清首先想到县报,要是能进县报当编辑那该多好呀。

他马上去到县报社赵飞的办公室,赵飞见文清来了,马上招呼他坐,后又给他泡上一杯茶说:“文清,你怎么有时间来我这儿,今天没上班么,是不是有什么事?”

文清喝了一口茶,说:“赵叔叔,我被县文化馆解聘了,我现没事干了,我想……我最爱干的就是编辑工作,不知你们报社还要人不?”

赵飞笑了说:“你先喝口水,我慢慢的给你说。你想来我们报社是好事,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报社跟你们文化馆一样,也解聘了两名临聘人员,因为这文件是县政府出的,哪个单位都要执行,凡临时工都得无条件的解聘。”

文清这才恍然大悟,但愣了愣说:“唉,我忘了是县政府出台的文件,这么说凡是全县正式单位,我都进不去了?”

赵飞说:“文清呀,我想,你暂时还是去企业找找,看有适合你的工作没有,也许企业更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文清说:“企业我也不熟,怎么去找呢?”

赵飞说:“你要坚强一点,我想凭你的本事,肯定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文清说:“好的,谢谢赵叔叔。”

赵飞说:“我还忘了告诉你,我们县报解聘了两名采编人员,昨天又把向燕从县科协调来了。”

文清吃惊地问:“什么,你们从县科协把向燕调来了?向燕,她这么快就转正了?”

赵飞说:“是的,她是县科协才招进来不久的正式职工,我们请示县委宣传部,根据她爱好写作的特长,她又在《星星诗刊》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我们调她来《大风日报》编副刊,你以后有稿子,就别寄给我,直接寄给她吧。”

文清在为向燕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悲哀。在他看来比登天还难的事,她却唾手可得,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是城镇待业青年,他是农村青年,两种不同的身份,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更重要的,可能因为她有一个当副局长的父亲,给她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让他唏嘘不已。

文清听后明白了,点了点头说:“好,我记住了。”

文清走出报社后,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他的心很乱,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有些人来说,任何事都很容易。比如像向燕,转眼间就成了正式职工,这让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她就那么容易办成了,可对于他文清来说,什么事都非常艰难,不说是转正,就是干个临时工也没人要。说他没本事么,他自己认为他有,但再有本事又有什么用呢?现在,他很想见的就是田菊花。对,去把他被解聘的事告诉田菊花,看她有办法帮他找个事干没有。

文清就向东关走去,可走了一阵,他又转身回去了。他想:这事怎么给她说呢,还是先回家,待找到工作再给她说,省得又让她担心。

文清又回到寝室里,倒在床上躺着,在脑子里搜寻他认识的或者见过面的企业界的老总或老板,可他想来想去好像就没有。他突然想起来了,那次和赵飞一起吃过饭的大风汽配厂的刘能厂长,好像记得他还给了一张名片,最后,终于找到了这张名片。

文清就拿着这张名片,乘车去到龙水镇,按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了大风汽配厂,可门卫就是不让他进,他拿出了刘能厂长的名片后,才得以进了厂门,最后他去到汽配总厂厂长办公室,找到了刘能厂长。

刘能厂长给他倒了一杯水,叫他坐。文清喝了一口水,说:“刘厂长,你好,我们那次一起吃过饭,你可能记不得我了,我叫文清。”

刘能厂长说:“记得,文记者嘛。你找我有什么事?”

文清说:“我们《科普开发》报停刊了,我没事干了,我想……来你这儿,不知你这儿还要人不?”

刘厂长想了想,说:“可以,我们这儿最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好,你就来汽配厂上班吧。”

文清说:“那我多久来呢?”

刘能说:“只要你安排好了,随时都可以来上班。”

文清说:“那我明天就来。”

刘能说:“行,你就回去准备嘛!”

文清走出汽配厂,仿佛又让他看到了希望一样,他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再也不奢望去任何正规单位了,只希望有一个落脚之地就行了,不管再苦再累的活他也愿意干,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刘厂长却十分爽快地收下他,真是雪中送炭。他又乘车回到县城,先去到县文化馆文学组办公室,李杰老师在,文清说:“李老师,我来收拾东西了,我明天就去大风汽配厂上班了,这大半年来,谢谢李老师对我的关心,我会时常来看你的。”

李杰笑着说:“文清,说真的,我也舍不得你走的,但这也没有办法。不过,在哪儿都是一样的干活,都一样的能写东西,你要记住我的话,只要不放下手中的笔,只要坚持写,就一定有希望的,就一定能成功的。”

文清一边和李老师说话,一边很快就收拾好了东西,他抱着书和茶杯,将钥匙交给李杰说:“李老师,我走了。”

随后,文清又回到自己的寝室,这时他的心情也舒畅了好多,他一边哼着歌,一边收拾,似乎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了一样。等把东西收拾好后,今晚他还要在这儿住,他晚上还要好好在县城玩玩,明天一早才去汽配厂。

晚上,文清也没有去伙食团吃饭,去到东关找田菊花,田菊花也正好下班回来,见到文清来了,她问道:“文清,你找我有事?”

文清说:“是的,走,我们出去吃饭吧。”

田菊花问:“你到底有啥事?”

文清说:“走嘛,一会就告诉你。”

田菊花洗了脸,换了衣服和文清去到一家小炒店,文清点了几个菜,要了两瓶啤酒,俩人也边喝酒边说话。

文清说:“菊花,我……我又被县文化馆解聘了,现在又没事干了。”

田菊花吃惊地问,“哎,我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干得好好的,怎么老是被解聘呢?论水平,说能力,我想你也不比别人差。哎,我们乡下人进城找事干,真不容易哟!”

文清说:“这次是县政府出的文件,要求无条件的解聘所有临时工。”

田菊花说:“那你又打算去哪儿干呢?”

文清说:“去大风汽配厂,就是龙水镇上那个很大的厂。”

田菊花问:“你去联系好了吗,你具体去干什么工作呢?”

文清说:“我今下午去联系好的,具体干什么活,刘厂长没告诉我。我想,不管做什么,我都要干,因为我再也没去处了。”

不能喝酒的文清,把两瓶啤酒很快喝完了,田菊花看见他有些醉了,劝他再也别喝了,她结了账后,先送文清回到寝室,叫他好好休息,什么也不要想,能有个事干就不错了……然后,田菊花也回去休息了。

同类推荐
  • 古镇排客

    古镇排客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15个短篇小说作品,很多情节是以其家乡长沙望城的靖港、铜官、乔口、高塘岭等古镇为背景写成的。
  • 原振侠25:黑白无常

    原振侠25:黑白无常

    原振侠的故事,到这里开始与无常鬼扯起关系来,不仅如此,连生物学家也参与了这一神秘的鬼魂探索中。海洋生物所长胡怀玉从渔民手中得到一块早已绝种的生物——菊石之后,让渔民继续捕捞,渔民因为违背了在夜间下网的传统而离奇死亡,而海洋生物学家陈克生与胡怀玉都深深怀疑这其中有科学无法解释的奥秘……爱神把玛仙带走之后,原振侠一直处于低落状态无心工作,而这个时候,医院院长派他跟一个怪老头业主谈判医院扩建买地的条件,这位古稀老人无法生育,因此怀疑家中有邪恶力量侵害,想趁拆房时驱除祟物,而这位老人的不育之谜,竟与那无常鬼有关系……有一批人,思想已经退化到了封建时代。
  • 黄金世界

    黄金世界

    1894年3月17日,中美两国签订《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简称《华工条约》,是美国政府为限制、排斥在美华人而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此条约使得饱受欺凌虐待的在美华人处境更加艰难,引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本书共二十回,以此事件为背景,包涵三方面内容:赴美洲的华工被虐待的情况,上海等地反美华工禁约抵制美货的情况,内容深刻悲壮。作者意在反对《华工条约》、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人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的作者刘建东是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文笔老练而灵透,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入木三分。语言具有大地的敦厚气息。讲述的故事关涉亲情、爱情、友情,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这部小说集里的作品无一不通往人性幽曲的深处,不乏反讽的力量。独特的故事结构令人不由得佩服作者超强的文体意识和稳健的探索精神。
  • 茶经残卷2

    茶经残卷2

    几十年前,路东浩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残缺的《茶经》,之后离奇发迹,成为名噪一时的大茶商。几十年后,他的孙子走投无路,想起了儿时爷爷说过的话,重新拿着那本茶经的残卷追寻祖上走过的道路,与他同行的是他的好友纨绔子弟赵帅。
热门推荐
  • 诡道横行

    诡道横行

    秦寒是无数仙魔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的万恶归心殿也是所有人心中的阎王殿。但是,没有人知道,其实秦寒也想尝试一下做一个好人。终于,他走了,破空而去,却意外的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终于,在这里,秦寒发现,似乎,自己有了成为好人的可能。一个无恶不赦的坏人,获得了一张好人卡,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成为那个人心中永远的好人。于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世界,麻烦了……特殊类型,不喜勿进
  • 冷傲王爷俏医妃

    冷傲王爷俏医妃

    请支持新书,《邪王诱宠:药香贵女请入瓮》,www.*****.coml?sword=邪王诱宠
  • 冒牌衙内

    冒牌衙内

    衙内也可以冒牌?一觉醒来,韩以烈发现身边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了。普通工人的老爸成了高高在上的副省长。一起长大的发小成了纨绔子弟。暗中牵挂的前任女友竟然不认识自己。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啊,不是什么衙内啊!该死,衙内应该怎么当,是不是应该先弄辆兰博基尼停在学校外面泡妞装逼呢?(群号:277478092。聊天打屁跑龙套泡妹子11尽在此处。)
  • 死者的眼睛

    死者的眼睛

    时隐时现的黑衣女人,病床下的诡异信息,停尸间里的凶险秘密……癌症病房纪医生的妻子董雪突然毫无征兆地失踪了,其后病房里也开始出现怪事:时隐时现的白脸女人,半夜传出的哭声,23床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神秘失踪的笔记本,枕头上的死飞蛾……恐怖的气氛笼罩着病房,医生、护士、病人、守太平间的老人、警察等都被卷入其中!在这错综复杂的迷局里,生死未卜的境遇中,一连串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了。董雪究竟是否还活着?纪医生家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谜底,竟是那样惨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刘师培讲读书

    刘师培讲读书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甜的追夫之路

    江甜的追夫之路

    漫漫追夫之路~第一次写文手法生疏如有冒犯,请私信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