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76600000026

第26章 月蚀之后的“幻美”之桥

在茅盾的早期小说中,写于1929年的《虹》,同它前后的《蚀》三部曲和《子夜》相比,较少受到学者的青睐,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方有所改变。像三部曲一样,“时代女性”仍是小说的主角,但梅女士与《动摇》里的孙舞阳、《追求》里的章秋柳相比,由于折中、理性成分的增强,个性却显得不那么鲜明。和《子夜》相比,在表现都市生活方面则不够广阔、深刻,“现实主义”的艺术技巧还不够成熟。但在茅盾的创作历程中,它达到了作者的既定目标,即给小说的叙事成功地输入历史展开的内在动力,确定了“革命”主体与历史“必然”之间的主客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虹》标志着中国小说形式现代性的基本完成。

《虹》仍属阴性,却明朗、愉悦,受温馨的阳光爱抚,作调情状,在短暂的“幻美”里,尽情展示色相。这与《蚀》不同,“蚀”意象是“阴”气深重,带来黑暗、险恶与幻灭。因此《虹》意味着过渡,像一座桥梁,使作者走出“都市”颓废的“冥国”而回到“世间”。然而大地之春还没来临,作者感到不踏实,觉得《虹》是一座用语言构筑的“幻美”之桥,仅是一种“虚幻”,决非完美,且有可能重新堕入黑夜。

《虹》呈现了“过渡”形态所有的纷纭变幻,捉摸不定。梅女士的肉身指符也如七彩缤纷,受欲望语言的诱惑,“革命”的客观再现仍然险象丛生。作者似乎意识到,用女身作为历史的载体终究是脆弱与虚妄,因此梅女士更受一种“方向”意识的控制;此时“历史”作为时间的载体,更具阳刚之性;它与梅女士这一时间载体分离,又潜入其体内实行颠覆与改造,目的使之成为“历史”的副本,同时也使“历史”变得更迷人可亲。

这部小说在茅盾走向所谓“现实主义”的过渡中,仍富于变量,但处处可以感到那种更强的掌握。由于“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介入,使“现实主义”的创作过程及其再现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变得复杂化了:“现实主义”——就《虹》的个例而言——并非反映世界的镜子,亦不是认识世界的窗口,而想象的“历史”成为艺术再现的“中介”,与小说人物、叙述者、作者之间构成新的关系,产生新的紧张。紧张的征兆之一是,一方面叙述者变得更全能全知,再现世界的终极目的是确立革命的“历史”这一主体;这是“真理”的化身,具有导师的仁慈、先知的神秘。在如此“客观”再现历史时,叙述者需要一种坚定自信的声音,力图拆除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作者对于自己的“主观”深怀疑惑,甚至恐惧,当他意识到这一“历史”乃是他自己笔下的“虚幻”时。这一“历史”颇像柏拉图所说的代表神性的“理想”,小说家有可能因为拙劣模仿“理想”并误导民众,那就要被逐出“理想国”。

那种处于运动过程中的张力,始终贯穿梅女士的形象创造中:她凭着“战士的精神向前冲”,而“将来”是“不可知的生疏的世间”。在这样紧迫地要求再现“历史”、但尚未得到来自革命权威的“面对面”指令的情况下,作者呼唤“神”的指引。于是因缘凑巧,“北欧神话”在《虹》的创作中起了特殊的作用。梅女士所蕴含的“寓言”性即作者力图抽掉她的“女性”与“母性”之后所体现的“神性”。

《虹》的寓言性在于:“历史的必然”的叙事含有“真理”的自足性,朝向自由目标展开,而梅女士作为一个具普遍意义的现代英雄人物,既接受历史的“教育”和“改造”,又成为推动历史的一分子。这部作品不仅为茅盾的思想与艺术转型印上象征的标记,其历史叙述模式也为后来进一步开展的社会运动提供了艺术形式的先例。这在类型上既呼应西欧18世纪末由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所开创的描写“成长小说”类型,也直接受到世纪初法国“纯粹主义”(Purisme) 的启发,所谓“那种渴求着合理的坚固的社会组织的意愿,不失为现代知识阶级的健全心理的表现。”当然梅女士式的人物也可以在当时茅盾已经接触到的苏维埃“写实主义”文学里找到楷模:“这个写实主义的人物当然不能是个人主义的英雄,而是勇敢的有组织的服从纪律的新英雄。”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呼唤那种体现新民族精神的小说“英雄”,到此时方有了着落。然而其真正的发达则要到1949年之后,大量出现的革命历史小说,尤其是那些带有“小资”情调的长篇小说,如《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三家巷》等,其精神脉络还不得不追溯到《虹》。如果忽视了《虹》而对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概括性判断,恐怕要出毛病。

同类推荐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扑朔迷离、谜底意外的侦探故事;有德昭日月、流芳百世的名人传记;有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涉猎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的所有领域。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余笑忠诗选

    余笑忠诗选

    在新世纪中国诗坛,有这样一群诗人:他们出生在1960年代,童年经历过饥饿、贫困,而生活又给了他们幻想的天地和无穷的快乐;他们初入诗坛之日,正是中国新诗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而奋力搏击之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大厦,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与形式之变,草根与庙堂之争,传统与现代之论……他们无疑是21世纪中国诗坛最活跃的一群,他们的人与诗已不知不觉成为一种标志。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普希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普希金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为套。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热门推荐
  • 那年的邂逅:霸道暝少的一生纠缠

    那年的邂逅:霸道暝少的一生纠缠

    那年,我们的邂逅是对还是错?“原皓暝,你少自作多情了,你以为你是谁?你知道吗?你在我心中还没有我的前途重要……”“是吗?既然不重要……那是谁在高考前几天跑到酒吧来找我?又是谁为了让我参加高考而不惜和我……我怎么不知道小玥你是这么的圣母玛利亚呀”“原皓暝,你知道吗?我后悔遇见了你?后悔认识了你?更后悔的是我爱上了你……”歆玥握着挂断的电话流着泪无声说着!!!毕业晚会上,周歆玥一首《不在联系》弹奏给他——也是弹奏给自己的……第二天,歆玥选择了离开,离开了这座和他邂逅的城市,直到坐上车的那一刻,歆玥才明白自己对原皓暝的那种爱已经深入骨髓,永远都忘不掉……直到五年之后我们再次相遇……
  • 海上新娘

    海上新娘

    海盗和富贵小姐,相爱相杀的过程,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在一起,
  • 塔罗禁语

    塔罗禁语

    社交障碍少女白月不是一个典型的社交障碍患者——只要她足够了解对方,就可以按对方喜欢的“人设”来伪装自己。突然出现的转学生,似乎成了白月平静生活的第一道涟漪……
  • 千纤结:乱世终无颜

    千纤结:乱世终无颜

    盛世南国,她与他相遇;乱世南国,她与他最终在战场上阴阳分割,她只求他“请帮我守护好南国”........................他答应了,心却乱了。‘我会守护好南国、等你回来’他这么想着,吞下不老丹.................
  • 赤凰天

    赤凰天

    我本赤血人,只因宿命生。夜色笼罩的刺城,只因一场四十九年前的恩怨重新展现在世人眼中。即将到来的新世界,是上苍在幕后推手,还是希望到来的序曲。失踪的母亲,一往情深的同族赤血少女。当宿命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他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 一枝如画为谁生

    一枝如画为谁生

    莲步轻移,玉手捻起,一琴,一筝,一音,一韵,自是人生多逍遥。风,轻轻的拂过。将那美丽的霓裳吹起了一阵波浪,迷住了人们的眼。俏丽的面庞上还有那徜未干涸的泪痕,红唇轻启,如同莺鸣的声音倾泄而出,是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脚尖轻点,彩带随着佳人的舞动而随风飘扬。上飞,下扬,旋转,如同灵巧的蝴蝶一般,旋转的裙摆之中隐约可见少女被包裹于绣花鞋中的雪足。美丽的不似人间之物。屏障一般的花瓣迷乱了人们的眼,只看见了少女轻扬的舞姿,却忽略了少女脸上那未干的泪痕。曲终,舞停。少女静静的立于崖边,轻轻的一抿嘴唇,一跃而起,世间又少一佳人。钟离珣,此乃我为你舞的最后一次。从此我们,陌路人。
  • 绝世唐门之泽轩

    绝世唐门之泽轩

    熟知的世界,全新的灵魂,看主角如何做,是以己之力动荡乾坤,还是抱住大腿。
  •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这本书收集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典籍,它让更多的电影爱好者能够领略百年中国电影的种种精彩。
  • 一生必须解决的11个难点

    一生必须解决的11个难点

    本书内容包括:知音难觅——交往容易交心难;陈俗难破——不能不适应套子里的生活;抉择难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诱惑难抵——被欲望的魔绳牵住了鼻子等。
  • 斗罗联邦之金乌傲翔

    斗罗联邦之金乌傲翔

    联邦帝国,出现武魂!万年己过,主角现世!左手金乌,右手两伙!刻苦修炼,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