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7900000163

第163章 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

吴昌硕:近代画家。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原名俊,字昌硕,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身长金石书画,无一不精,作品气魄雄浑,苍劲铁骨,为中国画坛一代巨匠。

齐白石(1864~1957):现代书画家、篆刻家。名璜,字濒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早年为木匠,27岁拜当地文人为师,学诗书画印。57岁后定居北京,卖画治印。60岁后,“衰年变法”重视创造,融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技法于一炉。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

张大千(1899~1983):现代画家。原名权,改名爰,字季爱,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917年留学日本,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代表作:《九方皋》、《愚公移山》。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黄宾虹(1865~1955),浙江金华人。名质,字朴存,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李可染(1907~1989年),室名师牛堂,江苏徐州人。自幼习画,先入上海美专师范科,杭州西湖国立艺专研究生班,师事法国名画家克罗多学习油画,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擅山水、重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傅抱石(1904~1965),现代山水画大家,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便是他与关山月合作的杰作。原名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南昌人。傅抱石在山水画上成就巨大。他还擅绘水和雨,独创“抱石皴”法。他的人物画也自成一格。

关山月(1912~2000),生于广东省阳江县。关山月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其代表作有《俏不争春》、《绿色长城》、《天山牧歌》、《碧浪涌南天》、《祁连牧居》及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等。

林风眠(1900~1991),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林风眠早年创作以油画人物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其绘画广泛吸收古典艺术、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艺术的营养,并加以消化,同时又研究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艺术。代表作有《摸索》、《人道》、《人间》、《生之欲》、《人类的历史》等。

刘海粟(1896~1994),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对中国画、油画、书法、诗词和艺术理论都有精深造诣。国画创作博取传统精英而不泥古,注重写生,擅山水、花鸟、走兽,喜作泼墨泼彩法。画风豪放奇肆,苍莽劲拔,醇厚朴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李英杰,字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他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代表作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等。

黄胄(1925~1997),原姓梁,名淦堂,字映齐,河北省蠡景人。主张以速写起家,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两次大量临摹古代精品。以大批新意境、新技艺,展示出笔墨流畅、气度澎湃的佳作,给中国画坛开一代新典范。代表作:《洪荒风雪》、《载歌行》、《丰乐图》、《欢腾的草原》、《牧马图》。

同类推荐
  •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日本人与日本论

    日本人与日本论

    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现代日本国家政治、经济等,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标杆性的著作,堪称中国的《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中国版的菊与刀,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之作。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话说中国——古代教育

    话说中国——古代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颇多,各家自持一言,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时间为顺序,向您介绍我国历代教育家及其主要教育思想。
热门推荐
  • 莲夭

    莲夭

    因他,她喝下一杯忘忧酒,一睡便是五百年。为他,她情愿魂飞魄散,也要重聚他仙体。他的风华绝代,是她倾世的爱恋。他的无情诀别,是令她窒息的血液。一世轮回,再续前缘,却终究逃不过仙妖殊途。他一世为道,口口声声妖是孽,却不知那个孽缘早已贯彻他心扉。道与情,究竟孰轻孰重?
  • 胖妞反遭班草撩

    胖妞反遭班草撩

    夏余泪,出生平凡,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全市最好的高中,吃货一枚,犯起花痴来堪称无人能敌,圆嘟嘟的脸不失可爱,有人叫她小胖妞,有人称她小可爱,天生的五音不全,肢体不协调,智商虽高,情商堪忧,迷迷糊糊的性格进校第一天就尽显窘态,看见聂源的第一眼暗叹:“简直就是妖孽!”。聂源,房地产大亨的儿子,长相清秀,内心细腻,时冷时热,不失腹黑气质,夏余泪对于他就像影子一般的存在,看到崔哲对她穷追不舍,一再的警告,“离那小子远点!”崔哲,江湖人称“萌少”,爱好各种软萌的东西,开学没多久就在全班面前宣布“夏余泪是他崔哲的。”小胖妞又将作何选择。
  • 星盟的阴谋

    星盟的阴谋

    在罗伊从5号平等世界返航后,莉莎发现他的不寻常举动,最后莉莎剖解开所谓的'未来科技'装置后,竟然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个骗局,最可怕的是罗伊已经不是原来的罗伊......
  • 不的人生

    不的人生

    一位学生,遇到了两个人,给了她很多的意见,在经历了家庭变故之后,她该怎么选择?
  • 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本研究从逻辑假设、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出发,对高校行政化的内涵、起因、过程及后果进行解析,明确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内容、性质和意义。随后规划总体目标和改革的驱动模式,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改革主体、基本思路、战略模式与制度变迁方式。根据多元综合方法论和新制度主义思想,以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多方法和多元操作变量,重点探讨了改革进路:政治进路、预算改革、人事改革、组织变革、伦理途径与问责制去行政化。最后探讨后改革时代高校治理模式和行政责任实行机制。
  • 婧雯之中寻佳人

    婧雯之中寻佳人

    我叫赵治钦,我有一个组合,叫做“游离秘合”二哥马成冬,大哥王宇航,这将是我没之间的故事,我二嫂叫付佳,大嫂叫徐婧雯,至于我,还不知是谁!
  • 想再见你

    想再见你

    “我”因为一次签售会遇到一个很不一样的酷女孩儿,还没来得及偶遇,便是余生!
  • 绝岛生存者

    绝岛生存者

    由发生在大海上的一场劫船事件,引出一个密谋策划在孤岛的毁灭计划。绝境八年,一场生存者与毁灭者的殊死较量,在海岛绝地全面展开。每日上午11:30一更,多更算加更。故事虚构,内容原创,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当你回首时——我若在

    当你回首时——我若在

    09年来通城上学,到15年再次踏入这里,这中间听了许多,见了许多。书中有自己的故事,有别人的故事,故事有了一个起点,也有了过程,所以便想将这段岁月给记载下来。不为别的,只为我这一颗岁月下流逝的心
  • 今晚十点,不见不散

    今晚十点,不见不散

    “当我寂寞时,你是否会成为我的哪一站地铁?当我的身边充满黑暗时,你是否愿意成为我回家路上那个街口的路灯?也许最幸福的不是我在看着你,而是我们都在看着彼此,你眼里有我,我眼里有你,就够了。”舒缓温柔的女声慢慢的吐出一个个跳跃的字符,优雅的声线通过电波传向每一位听众的内心深处。“好了,今天《今晚十点,不见不散》的最后一趟列车读者来信环节到这里就结束了,夜已深了,亲爱的你是否还在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