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6600000012

第12章 隋唐五代时期(2)

之后,李畲不仅偿还了以前多得的禄米,付清了全部运费,而且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承认错误。御史衙门的官吏见他这样严于律已,大受触动,并群起效法,纷纷退还过去多得的禄米。例行多年的“两个惯例”,也从此取消。

李畲的母亲教子清廉的事迹被载人北宋初期编撰的《太平广记》之中。

奉公守法如翠柏苍松:

廉洁情操虽老死不移这是后人为赞颂李畲而写的一副对联。

颜真卿教子守本职

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颊、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的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的事迹,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转向衰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即位,为德宗,但实权却被宰相卢杞把持。卢杞一直对颜真卿的才略和耿直嫉恨。

公元782年,唐德宗想改变藩镇专权的局面,却引发了藩镇叛乱。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他自称天下都元帅,向朝廷进攻,朝野大为震惊。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欲借机铲除颜真卿,于是说:“不要紧。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劝导他们,不用动一刀一枪,就能把叛乱平息下来。”

卢杞推荐了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镇去做劝导,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赶往淮西。唐朝宗室李勉听到这件事,觉得朝廷将失去一位元老,于是秘密上奏请求留住他,并派人到道路上去接他,但没有赶上。

李希烈听到颜真卿来了,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叫他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刚开始劝说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但颜真卿却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于是命令人们退下。接着,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企图慢慢软化他。叛镇的头目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劝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招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

叛镇派来的使者见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就听到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正好太师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朝着叛镇使者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纪快八十了,要杀要剐都不怕,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李希烈拿他没办法,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派士兵监视着。士兵们在院子里掘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土坑,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在坑里。第二天,李希烈来看他,颜真卿对李希烈说:“我的死活已经定了,何必玩弄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岂不痛快!”

过了一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士兵们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浇足了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烧!”颜真卿二话没说,就纵身往火里跳去,叛将们把他拦住,向李希烈汇报。公元785年8月23日,李希烈想尽办法,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将其缢杀,终年77岁。

其实,就在颜真卿被贬时,他就告诉自己的儿女们说:“政可守,不可不守。”就是说为官不可不守本职。

他还表示自己虽然因为向朝廷直抒己见,得罪了权贵者而遭贬斥的命运,但并无可耻之处,他希望子孙们领会他的心志,恪守自己的职责。

杜甫用“家训诗”教子学习圣贤

唐朝时的大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杜甫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家训诗”,从中可以看出他教育孩子的情景和思想。杜甫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孩子早死,剩下两个较大的儿子名叫宗文和宗武,杜甫有五首示诲二子的诗,即《宗武生日》《熟食日示宗文、宗武》《又示两儿》《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

杜甫的长子宗文,资质平庸些,所以杜甫并不强求他为学上进,“失学从儿懒”(《屏迹三首》其三),“失学从愚子”(《不离西阁二》其一),认为他只要平安就好,喜于“熊儿幸无恙”(《得家书》)。

次子宗武,天资聪颖,深得杜甫厚爱。杜甫身陷长安,却念念不忘聪慧的幼子,“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准论?”

(《忆幼子》)宗武5岁左右时,杜甫还记得他幼时之事,作诗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所以,他的教子诗的主要训示对象是宗武。这五组诗分三次写成,写于三个特殊的日子,因感而发,成诗之时,宗武约在14一15岁之间。如《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此诗写在宗武生日的酒筵上,诗人不禁回忆起宗武当年出生之日。其实,当年他身陷长安并未在场,然他虽不能目击而心已至,一提笔深深父爱就已流溢满纸。就此想到宗武的成长,才在后言提到聪颖的宗武诗艺已长,到都邑后“已伴老夫名”。将门无犬子,诗家无庸才,儿子的进步让父亲非常欣慰,从而就势引出了“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的教诲之意。

再写自己垂垂老矣,当儿子侍庭于酒筵之上,自己已是“凋瘵”“欹斜”,无法安坐,但充满欣慰与期冀的老父还是要徐饮一杯美酒,品味为人之父的悲与喜,悲的是自己“汝曹催我老”(《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浮生看物变,为恨年年深”(《又示两儿》);喜的是儿子“明年共我长”,“已似爱文章”(《又示宗武》)。

诗人郁积多年的情感被现实的生活场景所触动,情与景交汇相融之间引发诗人对儿子新的感情与希望,随之与其娓娓道出成长之理,理之长更见情之深,同环往复。而诗中最后所绘自己的老态龙钟更与现实中酒筵的欢快、儿子的青春形成强烈的对照,偏偏老父又要强力在对照之中去追求应景适情,为人父的苦心孤诣又怎是一个爱字了得。

对读诗的儿子而言,此诗真如“流霞分片片”,可以“涓滴就徐倾”,会促使他立下“十五男儿志”,以求“达者得升堂”(杜甫《又示宗武》)来宽慰老父亲了。杜甫是用生命在写作,诗中具兴象,读之有意境,乃是家训诗中的极品,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

杜甫教子诗多以儒家的礼教来引导孩子,苏轼在读了杜甫的教子诗后说:

“其示宗武云:‘试吟青玉案,莫羡紫香囊。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所示都是圣贤事也。”

郭子仪爱子不护子

唐代中期时的大将、军事家郭子仪,祖籍山西汾阳,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

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唐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而他却能“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作为父亲,郭子仪和妻子王氏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人走上斜路。他的三儿子郭唏曾驻守邠州,协助邠州节度使白孝德防守吐蕃和回纥,郭唏手下有十几个士兵酗酒闹事,还拔刀刺伤了酒店主人,段秀实不徇情面,将这十多个士兵就地正法,这在郭唏的军营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于是军士们准备宰了这个胆大妄为的老头,将他抓到军营里,交给首领郭唏处置。郭唏欲为士卒做主,就质问段秀实为什么这么做。

谁知段秀实见到郭唏后竟当面教训他说:“你父亲郭令公功劳盖世,人人敬仰,你作为他的儿子,却纵容士兵横行不法,胡作非为,这样下去,郭家的功名还保得住吗”,郭唏听了十分惭愧,向段秀实诚恳致谢,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他不准军士为难段秀实,段秀实在郭唏的军营里过夜,郭唏亲自为他站岗放哨,以防歹人加害。第二天,还和段秀实一起前往白孝德处赔礼道歉,郭唏为将如此,实在应归功于郭子仪夫妇教子有方、忠厚传家。

广德二年(764),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朝廷。朔方兵以前都是郭子仪的部下,对郭子仪十分爱戴,当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到来时,朔方兵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的手下,仆固怀恩只得带上三百亲信逃到灵武(今宁夏灵武)避难。由于心有不甘,他招引同纥、吐蕃十万人马,进犯大唐,唐代宗派郭子仪率兵抵御,回纥、吐蕃心中无底,不战而退。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又招引同纥、吐蕃、党项三十万人马气势汹汹而来。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万分紧急。而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却暴病而死,敌军阵营产生分化,郭子仪知道机不可失,决定单骑去见同纥主将药葛罗。

郭子仪出发之际,他的三儿子郭唏紧紧拽住父亲的马缰,对父亲说:

“回纥人如狼似虎,父亲大人是堂堂元帅,怎么能自己送上门去当俘虏?”

郭子仪则告诉儿子说:“现在敌强我弱,如果硬拼,我们父子都要战死,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如果能与回纥谈判,说服他们倒戈,那就是百姓的福气,扭转战局,在此一举。”郭唏虽认同父亲的观点,但还是不放心父亲的安危,郭子仪便推开了儿子,向回纥军营策马而去。

药葛罗听说郭子仪来了,将信将疑,他生怕有诈,命人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郭子仪来到营前,摘下头盔,脱掉铠甲,放下兵器,缓缓而行,药葛罗暗自佩服,命令撤去弓箭。

当郭子仪来到药葛罗面前时,回纥酋长们一起拜倒,表达了诚心诚意的欢迎。郭子仪责备药葛罗说:“昔日回纥军队远涉万里,帮助我们收复两京,大唐朝廷对你们很不错。今天你们背弃旧约,襄助叛臣,是何等愚蠢的举动。仆固怀恩背叛朝廷,遗弃母亲,这样的人对回纥有何益处?”

药葛罗听到郭子仪的话后,感觉十分惭愧,当即向郭子仪表明立场说:

“我们是被仆固怀恩骗了,他说天可汗已经驾崩,郭令公已经去世,中原无主,我们才兴兵来此,现在我们知道天可汗还好好地在长安城里,郭令公又统兵在此,仆固怀恩被上天所杀,我们怎能够再与大唐雄师作对呢?”

郭子仪见药葛罗如此态度,乘机鼓动他,“吐蕃与大唐本是甥舅之国,他们背信弃义,屡次犯境,抢走了无数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如果你们与唐军合兵,反戈一击,既可得到吐蕃抢走的财物,又可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这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呀!”

药葛罗马上表示同意,对郭子仪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到这里,已经愧对令公,我们愿意杀敌立功,将功折罪”。于是双方订好了合击吐蕃的计划,在灵台西原赤山岭(今甘肃灵台县西),大唐和回纥联军雷霆出击吐蕃,斩首五万级,俘虏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四千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顿时逃之夭夭。郭子仪单骑退兵,从此名震千古,传为佳话。

郭子仪的女儿也是才女,有一次,两位著名画家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画完之后,众人认为两幅画像不分高下,郭子仪的女儿语出惊人,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她说韩姓画家“空得赵郎状貌”,周姓画家“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性情笑言之状”,如果没有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如何能说出如此精辟的点评?郭晞和驸马郭暧都是王夫人的嫡子,在奉天之难中与唐德宗同生共死,浴血奋战,传承了郭子仪的忠烈家风。

皇帝为仰仗郭家,让郭暧和升平公主成亲,两人生的女儿嫁给了皇帝的表侄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郭暖和升平公主的儿子郭緃则娶了皇帝的表侄女汉阳公主,据说郭緃身长七尺,相貌堂堂,如果不是人品出众,皇家又怎会如此热衷于“亲上加亲”。

我国不少戏曲种类中都有《打金枝》或《醉打金枝》这一曲戏种,讲的是郭子仪第六子郭暧被代宗招为驸马,取升平公主为妻。升平公主处处管束制约丈夫。郭暧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郭子仪做寿这天,升平公主未来拜寿,郭暧兄嫂戏嘲他惧内。

郭暧气愤之下回宫与公主评理,并打了公主一掌。公主大怒,便向父王、母后哭诉,并为她出气。代宗和皇后了解事因后,责备女儿不该不去拜寿。

但公主一味撒娇不肯认错,代宗假意要斩郭暧为她出气,公主反被吓得没了主意。郭子仪听说郭暧打了公主,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这也说明了郭子仪爱子却不护子的家教原则。

郭子仪居功不傲,家教有方,所以福泽绵长,唐德宗建元二年(781),85岁的郭子仪去世了,陪葬建陵(唐肃宗李亨墓,今陕西礼泉县),唐德宗亲往安福门哭送,赐谥号“忠武”。按照礼仪制度,郭子仪的墓葬应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将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显郭子仪的盖世功勋。到了宋朝仁宗年间,皇帝还寻访到他的平民后裔,封以官职,以示忠义之士会荫庇后人。

韩愈写诗教子上进

唐朝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同类推荐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用幽默跟生活和解:于谦×李诞(全集)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玩儿》和《笑场》。脱口秀大会嘉宾于谦和李诞经典代表作。《玩儿》于谦;人称谦哥。相声界公认头号玩主;郭德纲认证捧哏巨匠;素以谦和内敛、大智若愚、随遇而安著称。在《玩儿》中,谦哥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从小到大粘鸟儿、养鸽子、摸鱼、熬鹰、驯马、吸猫的趣事,字里行间弥散着老北京独有的亲切、局气、厚道、风趣。谈到小动物时更是妙语连珠,一派赤子之心,喜悦溢于言表。于谦交往朋友;不分职业贵贱,只分共同爱好。“团长”、老六、三哥、九爷……一起玩的朋友中有现役军人、有工厂工人、有曲艺大腕、有无业游民,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因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几十年亦师亦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写到九爷、七哥等等京城大玩家时,江湖老手的那股子傲里夺尊的架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写到三哥这样的底层百姓,笔下又自然流淌出柔软、悲悯与同情。这是一本温厚的百姓故事。由小见大,由爱好见品行,由百姓烟火见世道人心,韵味十足,堪称佳品。《笑场》:《吐槽大会》总策划、总撰稿人李诞首部作品,收录了网络上脍炙人口的《扯经》系列、奇趣故事,以及李诞近年来的多篇随笔散文。看似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引人反复玩味的道理。从不同角色的口中描绘出了一幅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金性尧先生凭其深厚学养,秉持严谨之态,对这些诗作进行了言筒而意深的注释,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则比较注重“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拯救火车

    拯救火车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热门推荐
  • 一宠贪欢:总裁,轻点爱

    一宠贪欢:总裁,轻点爱

    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让秦喻深陷豪门恩怨之中,当秦喻不再是秦喻,沈曼欣不再是沈曼欣的时候,故事就开始变得复杂。秦喻代替沈曼欣的人生,成为家族联姻的工具,却不想,她最后不过沦落为陆席成的一步棋子。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却未曾想真正的沈曼欣又突然出现,带着惊天秘密。最终,在那场豪门恩怨中,谁都不能全身而退。
  • 倾国倾城倾人命

    倾国倾城倾人命

    魂归苍月大陆,宿命还是巧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切的一切,只源于那个倾国倾城倾人命的女子。她是女子,却权倾朝野,君临天下。~
  • 七神的面具

    七神的面具

    南滨西部柴特郡的黎明镇发生一起谋杀案,秘密在这场杀虐盛宴中被揭露,侦探、巫师、死神、狼人、猎人……被卷入其中,一切都仿佛置身在七神的面具下
  • 碎片回忆

    碎片回忆

    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事情,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快到我慢慢的遗忘之前的事情,没有相机手机记录的那些年,于是,我决定写下来留住我这些记忆碎片。---2020.2.25(19:38)
  • 梦神域主

    梦神域主

    神秘宗门出世,远古传说终成真,到底是逆天而行,还是命运如此?终于他们能不能打破前人设下的桎梏?
  • 探案悬疑

    探案悬疑

    一件看似简单的命案,背后却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被害者,谁又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入虎口蓄谋已久

    狐入虎口蓄谋已久

    他们的相识完全是因为她接的一个任务——拖住他她绞尽脑汁把他留在外面,没成想倒让他有了接近她的理由尹潇湘:小说男主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对我动心楚江帆:因为你是我的女主角尹潇湘:……(嗷吼吼吼吼)谁知道一开始的相遇已是蓄谋已久,她一步步走进他的陷阱,把自己送入虎口
  • 综漫之我八神太一有很多身份

    综漫之我八神太一有很多身份

    我叫八神太一,今年八岁,家住米花町擅长踢足球,是足球队成员,喜欢足球与弹吉他。性格阳光潇洒,有主见,遇到危险总是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我个好友叫黑崎一护,又转来一个同学叫江户川柯南。今天学校组织夏令苕。有个妹妹叫做八神光(嘉儿)可惜感冒在家没了!让这根本是完全没关系。
  • 女科秘要

    女科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