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66600000020

第20章 明清时期(2)

宣德三年,张太后生日这一天。

文武百官入宫朝贺礼毕,明宣宗亲自陪着太后游西苑,皇后、贵妃侍奉左右,登上万岁山,明宣宗奉上酒杯向母后祝寿,太后大喜,与儿子欣然对饮,说道:“方今天下无事,我母子得以同享此乐。你作为君王,若能保证百姓安居乐业,不受饥寒之苦,我母子也能长享天伦之乐。”

明宣宗连连点头受命。大臣们又献词颂德祝贺大后寿诞,至日落才尽兴而归。第二年,明宣宗又陪着太后拜谒长陵、献陵,明宣宗骑马在前引导,走至清沙桥下马,亲手扶着太后车驾慢慢前行。百姓们夹道迎接,山陵旁不论老少,都跪在地上,向皇帝、皇太后山呼万岁。太后见了十分感动,对身旁的宣宗说道:“百姓之所以爱戴皇帝,无非因君王能让他们安生养息。

皇儿应爱民如子,始终如一,方不负民望!”明宣宗唯唯诺诺,俯首听命。

谒陵完毕之后,太后一行走过农舍。太后下车,明宣召农妇亲切询问其生计如何,又赐给钱钞饮食。村妇们感激涕零,向太后献上农家的蔬食果品,太后欣然接受,还亲口尝了几个,她对明宣宗说道:“这是农家风味,不可不尝。”

回宫的路上,明宣宗见道旁有农夫正在农田耕土,便下马取过农具,推了三次土,对侍臣说:“朕三推已不胜劳累,何况长年累月以此为生呢?”

又踢给农夫许多钞币。一路所过农家,都有赏赐。

明宣宗在位十年,宣德九年(1435)得病而亡,年38岁。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为皇太子,次子朱祁钰。太臣们猜测,皇太后是否顾及私利,弃孙立子?也有人议论,太子年幼,不堪重任。内阁辅臣杨士奇忧心忡忡地对杨荣说道:

“我辈受先皇厚恩,理应力保幼主,扶持国祚。”

这时,景阳钟长鸣,皇太后在乾清官升殿,命杨荣、杨士奇率百官入殿觐见新皇帝。杨士杨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见,只见张太后凤冠霞帔,端坐上首,女官们佩刀执剑排列两旁。

张太后命召新皇帝出见,众人一齐跪下去,只听见太后说:“这是新天子,年方九龄,全仗众卿扶持!”众大臣抬头一看,正是太子朱祁镇,不由欣喜万分,三呼万岁,响彻云天。于是,新皇帝登位,改明年为正统元年,史称明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宣宗的孙皇后为皇太后,弟朱祁钰为王。

大臣们提出,新皇年幼,无力亲政,请求太皇太后垂廉听政。张太后说:“祖宗已有成法,我等岂能坏此法度?”当即委任五名大臣一起辅政军国大事。

对自己外家亲属,太后则严加抑制。彭城伯张泉、都督张升,都是太后兄弟,太后下令不许他们干预国政,每月只能于朔、望日两次入朝。张升素有贤名,杨士奇屡次请求太后予以重用,但太后都不应允。

当时宫中有一太监名王振,狡黠多谋,权欲很重,朱高炽当太子时就随侍左右,朱瞻基登位之后,在东宫掌权,英宗幼年时即由他照看,故尊称他为先生。英宗即位,命他执掌司礼监,格外宠信。王振凭借皇帝权威。

擅权干政,随意责罚大臣。太皇太后知道后,十分生气,宣召王振入宫严词斥责,以太祖时定下禁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喝令将王振处死,经英宗叩头求情,才免去王振死罪。太后在世的这几年,王振一直不敢过问政事。

公元1442年,太皇太后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张太后死后,谥号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昭圣昭皇后”,与明仁宗合葬献陵。

戚景通严格教子造就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为将时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戚继光英勇善战,治军有方,他带领的戚家军纪律严明,在抗倭斗争中屡战屡胜,他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士兵的爱戴。戚继光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与其家庭的熏陶、父亲的教诲有很大的关系。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爱国将领。他为人耿直,年过半百才有了戚继光,自然喜不自胜,寄予厚望。戚景通平时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亲自教儿子读书、写字、练武,还反复地给他讲述保国安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把孩子培养成国家栋梁,才是真正的疼爱。

戚景通为了使儿子对军事感兴趣,经常鼓励他和其他孩子做军事游戏。

戚继光平时耳濡目染,做起军事游戏来很有办法。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筑工事布阵势,自己当小小的指挥官,认真指挥每一场“战斗”。

戚继光10岁以后,父亲离职还乡,他随同父亲回到了老家山东蓬莱。

一次,家里修房,计划在两楹之间安装4扇雕花门户。工匠对戚继光说:

“公子家是将门,可以安12扇雕花门户,这样才显得气派。”戚继光去向父亲说这个事情,没想到被父亲教育了一番。戚景通严厉批评儿子不要讲虚荣,讲排场。

一次,戚继光穿了一双非常讲究的锦丝编织的新鞋子,正好被父亲见到了,父亲勃然大怒,叫住了戚继光,教训他说:“你小小年纪,竟然穿这样奢华的鞋子,如果养成追求享受的毛病,将来带兵说不定要侵吞士兵的粮饷,祸国害民,败坏我戚家门风!”

戚景通一心爱国,终生廉洁,两袖清风,没有多少家产。戚继光17岁那年,戚景通一病不起。他临终时,把戚继光叫到面前,指着自己花了毕生精力写成的军事著作,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继光,你真的以为我一无所有,没有什么遗产可以留给你吗?要知道,我留给你的是大量军事文集,其价值是常人们难以估量的。”

戚继光接受了父亲留下的宝贵遗产,立志“身先士卒,临敌忘身”

“不求安饱,笃志读书”,决心继承父亲的事业。他在投军当上将领后,牢记父亲的训诫,处处以身作则,做士兵的表率。

一次行军途中遇到大雨,地方绅士请他进民房休息。他执意不肯,坚持和士兵们一起站在滂沱的大雨中。

戚继光的举动使部下非常感动,都自觉以他榜样。因此,戚继光所率领的军队,纪律十分严明,战斗力也很强。

他带领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奋勇抗击倭寇,屡战屡胜,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倭民族英雄!

李太后教导明神宗“君行君道”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穆宗的第三子。

隆庆二年(1568),年仅6岁的他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李太后是明朝神宗朱翊钧的生母,明神宗继位后,被尊为慈圣皇太后,为了照顾明神宗,李太后特意从慈宁宫搬到乾清官,给明神宗规定了作息时间,并监督他严格遵守制度。

有一次,明神宗因下棋上瘾超过了规定的休息时间,耽误了读书,李太后就派人将明神宗叫来,厉声喝令他下跪认罚,直到明神宗承认错误并表示以后决不再犯时才算了事。从此以后,明神宗再也没有因为贪玩而影响学习。

每次明神宗上完课回来,李太后都叫他把课上的内容复述一遍,检查他的学习效果,肯定他的成绩,指出他的不足。明神宗学习进步很快,连老师都感到很惊讶。

每逢上朝的日子,李太后都是早早地来到明神宗的寝室,亲自打水让他洗脸,然后带着明神宗上朝,因此明神宗上朝从来没有迟到过。

有一次,明神宗在太监的怂恿下,去西城饮酒作乐。喝到酒酣耳热之时,明神宗让太监唱歌,太监推说不会,明神宗大怒,拔出佩剑要杀太监。侍者一见大事不好,一齐跪下替太监求情,明神宗还是不依不饶,最后割了太监的头发才算了事。此事第二天被李太后知道了,她非常气愤,立即责令大学士张居正严肃处理此事,直到明神宗写下了“罪己书”,在太后面前长跪乞求改过,太后才饶了他。

李太后教育明神宗,君行君道,不得胡来,君只有爱护臣下和百姓,才能得到臣民的拥戴。从此明神宗再也不敢胡来了。

万历六年(1578),明神宗结婚后,李太后归政于明神宗,将返回慈宁宫。临行前,李太后召见大学士张居正,语重心长地交代:“我不能再朝夕照管皇帝了,先生受先帝之托,要时常规劝皇帝,使其成为圣明的国君。”张居正把李太后的话牢记在心,一心辅佐明神宗。

李太后归政于明神宗后,仍然心系国家大事,规范明神宗的言行。皇子朱常洛因很久没有被立为皇太子,就让大臣姜应麟上书明神宗皇帝,建议立自己为皇太子,明神宗大怒,立即罢免了姜应麟的官,其他大臣见此情景也不敢再上书了。李太后知道了这件事,决定教训明神宗。

有一天,明神宗向李太后请安,李太后乘机问起了这件事,明神宗不以为然地说:“他不过是个宫人之子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李太后听了明神宗的话,怒气冲天,厉声喝道:

“你也是个宫人之子!”明神宗见状惶恐不安,跪在地上半晌不敢抬头,连声谢罪说:“儿臣不对,儿臣不对!”

没多久,朱常洛终于被立为皇太子。

杨继盛冤死仍教子做正人君子

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追谥忠愍。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严嵩而死,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杨继盛幼年的时候其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另娶,生活过的孤独苦闷。他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深夜秉烛长读,终于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调任兵部车驾司元外部。杨继盛在任职期间,一直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要做个正人君子,要有志气。而他自己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并身体力行。

嘉靖三十二年(1553),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反冠以“诈称亲王令旨”的罪名将杨继盛弄到了锦衣卫狱。

杨继盛在诏狱期间,曾接受了廷杖一百的处罚。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然而杨继盛再次表现了他的无畏与勇气:“我杨椒山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

杨继盛的腿骨被打折了,腿肉被打掉,一片血肉模糊,已经昏迷的杨继盛被拖回了牢房,没有人给他包扎,在蝇虫滋生,肮脏阴冷的空气中,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

深夜里,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诏狱一角,他让狱卒为其掌上油灯,狱卒走到牢房门前顿时瞳孔收缩,因为他看到了一幕让他永生难忘的恐怖画面:杨继盛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他没有麻药,也不用铁环,更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带着一副平静的表情,不停地刮着腐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然而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狱卒的手开始颤抖,内心陷入的无比的恐慌,双脚如被钉在原地动弹不得。而杨继盛此时却说:“不要动,我看不清楚了。”

嘉靖34年(1555),杨继盛依然在狱中顽强地坚持着。10月27日,明世宗下诏将杨继盛处死。人们听说杨继盛要处斩,百姓蜂拥赶到西市,为杨继盛送行。沿街人山人海,哭声震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而杨继盛却神态安详,昂首挺胸,视死如归。他当众放声吟诵绝命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这首诗表现了杨继盛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他给两个儿子应箕、应尾写信说:“人须要立志……

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

杨继盛被害的时候年仅40岁。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父子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等人斗倒。明穆宗登基后,为前朝冤案大臣平反,杨继盛是第一人,并追赠为太常少卿。

夏允彝教育夏完淳立志报国

明末著名诗人夏完淳是一位少年英雄,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乳名端哥,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

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35岁喜得贵子,夏完淳出生后,夏家欢天喜地,亲朋好友也纷纷前来祝贺。夏允彝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培养这个儿子。

夏允彝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夏允彝从儿子懂事时起就教他四书五经、诗文,而且在讲授诗文的同时更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的名字和他们的《正气歌》《满江红》一起深深地铭刻在夏完淳幼小的心中。而父亲及其朋友们为匡救天下,恢复优秀儒家传统和阉党进行斗争的情景更是给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夏允彝的正妻盛氏的教育与爱护也是夏完淳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夏完淳是夏允彝的偏房陆氏亲生,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正妻的地位是很高的,夏完淳虽为陆氏亲生,但按规矩他必须叫盛氏为母亲,对陆氏只能称呼“娘”,而且归于盛氏的名下。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对夏完淳小小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好在盛氏为人温和大度,对陆氏与夏完淳的亲近非常理解,从不加干涉,并且利用自己精通文墨的优势,每天悉心教夏完淳诗文和礼仪,使夏完淳深为感动,并且终生像对待生母那样敬重热爱这位嫡母。

嫡母盛氏对夏完淳小心照顾,疼爱有加。她虽然不如夏允彝那样严厉,却也非常严格。每天黎明即起监督夏完淳的学习,给他讲习诗书,同时送上精心烹调的饮食。晚上夏完淳休息时,她经常和陆氏一起照顾他入睡后才悄悄离开。更多时候,她让夏完淳和亲生母亲陆氏单独呆在一起,自己去照看婆婆和女儿淑吉。

祖母顾氏曾教育出了两个好儿子,自夏完淳出生后,又把心思放在了孙子身上。她常不顾儿、媳的劝阻屈尊陪孙子玩耍,教他一些诗歌。再加上良师、亲朋的影响,天资聪慧的夏完淳进步得很快。夏完淳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成长起来了。

夏完淳小小年纪,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贪玩,却喜欢粘在凳子上煞有介事地拿着书一目十行地翻,虽然不能精通,却也乐趣无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拿着扇子乘凉,孩子们在水里嬉戏时,他也像块石头似的端坐在那儿,看书写字。嫡母盛氏心疼他,有时强迫他出去游泳玩耍,他却视玩耍为苦事,常常在敷衍地玩闹一会儿后就又跑回去看书。盛氏又要劝阻,夏允彝笑呵呵地对她摇头:“不要管他,让他去看吧。”在这种大量读书,不求甚解的幼年教育方法下,夏完淳对诗词经义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认识。

夏完淳5岁时初上私塾,很快便能讲解《四书》《五经》,而且常常一语中的,能抓住书中的要点。他因为熟读经史,所以常常大胆地在文章里谈论古人得失,而不像一般孩子那样人云亦云,盲目崇拜。这一点倒是继承了祖父夏时正小时候“诘问塾师”

的胆量和精神,也深得父亲夏允彝的赞赏,认为他不死读书,没有沾染八股习气,这样学下去很好。

当时夏允彝的好友,夏完淳后来的老师陈子龙常常到夏家来玩,见夏完淳童年老成,颇为可爱,便常常逗他玩,和他争辩书中的疑难问题。有陈子龙无话可说,未免有些尴尬。

同类推荐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京密河札记

    京密河札记

    这需要加倍的努力,加倍的投入,但收获往往又不是加倍。事倍功半的年馑屡屡发生。这曾经使我备感伤悲,也曾下决心退耕一亩地好专心致志地种好另一亩地。但这个愿望终究未能实现。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的还是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犹若一个有经验的农民,他绝不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一种庄稼,目的仅在于防备颗粒无收。看来我种“两亩地”,动机其实也并不那么高尚,就像脚踩两只船的人,很令一些人看不顺眼,也很瞧不起。
  • 秋灯琐忆(外两篇)

    秋灯琐忆(外两篇)

    本书收录了《影梅庵忆语》、《香畹楼忆语》、《秋灯琐忆》等三篇广为流传、极具人气的清代言情小品。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是为悼念亡妾、原江南名妓董小宛而作,文笔能放能收,哀感顽艳,形成了独特的“忆语体”,影响后世出现了诸多类似佳作。《香畹楼忆语》是清代诗人陈裴之为悼念其亡妾王子兰而作,亦为忆语体作品中的佼佼者。《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文字清丽风雅,感情深厚质朴,尤其动人。秋芙与陈芸一起,被林语堂视为“最可爱的女人”。本版除原文、译文外,更收入初版序、考证、相关人物短传等文字,尽量多地为读者提供参照,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原文。
  • 最遥远的一颗星

    最遥远的一颗星

    毕业前夕,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我的语文作文是满分。老师狠狠地表扬了我。这是我写这么多年作文以来得到的最好的成绩!那一刻,我心里有一种感觉,我以后将会和文字发生一些故事。毕业以后和我预想的一样,我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我开始在社会上流浪。我平时很向往流浪的,一心想走遍世界,可当自己真正得到机会的时候我又开始悲伤,开始难过,怕我学习的机会没有了,会丢掉我的理想。
  •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本书内容包括:近代文化转型与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发生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基本形态,左联的文化策略与报告文学的崛起,政治文化制导与报告文学的演化等。
热门推荐
  • 异能修仙日常

    异能修仙日常

    末世来了,苏染卿是第一批觉醒者,觉醒了水系异能,还有提纯异能。丧尸围城,死亡。胎穿到苍戎界。玩了15年,突然发现自己穿书了。女主穿越,天道宠儿,金手指大。还好自己是路人甲,心想自己在旁边吃吃瓜。唯一在书中出现是因为女主金手指是母亲家传木簪。在吃瓜中默默的发现好像还有穿书女,重生女。呀!努力修炼,默默吃瓜。
  • 夏末的雨季

    夏末的雨季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样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 网游之汉末乱世

    网游之汉末乱世

    “幽州不会局限我,我的目标是整个天下!”一代宅男崛起于白水黑山的偏远之地,他发出的呐喊连天地都不能轻视!
  • 不正常的东京物语

    不正常的东京物语

    林原北坐在沙发上。“啪!”灯泡熄灭了。诡异的是,林原北并未去伸手关灯。他抬起头,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面孔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仙人扶我顶,接发授长生。”这是一个灵异外加日常温馨感人的故事。
  • TFBOYS的爱火花

    TFBOYS的爱火花

    一次次的分离,一次次的等待与守候,你们的爱情不离不弃,因为一次次的挫折,你们相散而相聚,你对她的爱,她对你的情,你们都互相明白,而你们在爱情的长跑中又该怎样······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

    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

    本书共分为四章,内容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让你最受欢迎的妙招、与人和谐相处的秘诀,以及更好地说服他人的方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能完成的任务之搞定二小姐

    不能完成的任务之搞定二小姐

    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贝勒爷。。。。。。她是一个个性直爽的男人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遇,发生了一段离奇的故事真的是缘分天注定,还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 Cousin Betty

    Cousin Bet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