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5000000010

第10章 金莲川上元上督

金莲川上元上都

1迷倒了古人又迷醉了今人的金莲川

在金莲花盛开的季节,静静地躺在金莲川上,闻金莲花的清香,看蓝天白云下草浪滚滚,听闪电河水的低吟浅唱,品尝大自然的神韵与悠远,那是一种什么感受?

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0公里的金莲川,像一块硕大无比的金地毯,静静地展示在蓝天白云下的察哈尔草原上,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过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众多游牧民族在这里驻牧,是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直到今天,他仍然是蒙古民族心目中的圣地。

金莲花,“花瓣似莲较制钱稍大,作金黄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基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至秋花干而不落。其子如粟花而黑,其叶绿色瘦尖而长,或五尖或七尖。”清朝诗人胡会恩曾经这样吟诵金莲花的美丽:“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奇英,色映金沙丽,香芬玉井清,倚风无俗艳,含露有新荣,试植天池侧,芙蕖敢擅名。”其诗把金莲花之美比做天宫瑶池边的芙蓉。金莲花午前为花蕾,午后为花瓣,花大色黄,每年7月至8月是金莲花盛开的季节。金莲花用最美丽的姿态点缀装扮草原,绝没有任何令人讨厌的作秀与媚艳。据《金史》记载,金莲川草原原来叫“曷里浒东川”,1168年,金世宗完颜雍巡狩至此,看到草原上星星点点的金莲花,不由得龙颜大悦,诗兴大发,曰:“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自此曷里浒东川便更名为金莲川。其时,金世宗已定都于中都(北京),也许是因为追念游牧狩猎生活的缘故,金世宗始终难以忘怀鲜花盛开的金莲川草原,从1172年开始,他几乎每年夏季都来此避暑,秋季再返回中都。金莲川草原已成为事实上的金代夏都。

到了元代,这里更成了皇帝避暑的风水宝地。每年的农历四、五月份,皇帝便带着文武百官离开大都,逶迤二十几天来到这里,直到九月份草微黄时才恋恋不舍地返回大都。

今天,那盛开不衰的金莲花仍然在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风韵,令人陶醉。朝代数次更迭,金莲川这个名字仍能沿用至今,可见金世宗命名贴切。

集通铁路的修建,缩短了这里与外界的距离;而锡多铁路更将铁路延伸进了金莲川,途经正蓝旗而没能饱餐金莲川美景,已经成为过往旅客的一种遗憾。

每到夏季,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在草原上跃马驰骋,参加篝火晚会,欣赏民族歌舞,观赏大漠草原日出日落的壮观,留恋忘返。晨幕下,金莲川飘飘渺渺,只有东方山峦处旭日欲跃,让人感受到太阳的稳健大度、不失蓬勃;星罗棋布于牧场上的牧户的炊烟袅袅上升,牛们羊们在偌大的草原上奉献着各自的舞姿;日头渐高,微风在金莲川上拂过,撩起蒙古族姑娘鲜艳的裙袍一角,与朝阳同样温暖的歌声从姑娘的口中缓缓送出,在花香中飘荡,沁人心脾;闪电河缓缓地从心头流过,能荡涤去一切世俗的尘埃;四顾辽阔之绿野,此际感动,唯逆风而长啸……

笔者曾经在一篇散文中专门写过草原的心怀:草原能容历史、能容好恶,能容风霜雨雪,能容一切;千万年来,朝代在更迭,时代在变,永远不变的是草原,她过去美丽,如今仍然风韵依旧。这里想要补充的是,草原同时也是检验一个人胸怀的感召地。那里的风很轻,你可以与绿草为坦荡,与鸟声同雀跃,与羊儿比淡定,与牛儿比憨厚,与牧人比坚毅;你可以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那是一种抹不去的意象,直至心涧……

置身金莲川,你会将一切烦恼全到抛到九霄云外,这也正是她能够迷倒古人又迷醉今人的原因所在。

2千古兴衰话上都

上都兴则蒙元兴,上都败则蒙元败。上都城的兴衰史,恰恰是元朝的兴衰史。

金世宗驾临金莲川83年后的1251年,一位蒙古悍将把金帐扎进了金莲川,此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忽必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元王朝的创始人。成吉思汗临终前遗命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而大汗的领地、宫帐及兵马则交给了幼子拖雷。拖雷有子11人,正妻所生有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4子。蒙哥于1251年继承汗位时,任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奉命南下,驻帐于金莲川,召募天下名士,组成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称为金莲川幕府,并在这些幕僚的策谋和参与下,改变蒙古汗国传统的统治方式,采用汉法,开始对邢州、河南、关中等地进行治理。幕僚们大多数来自南方汉地,不习惯帐篷生活。忽必烈为了解决这些人的生活困难,下令修复了在战乱中遭到破坏的抚州作为暂时住所,随后着手在金莲川上筹建城郭。1256年(宪宗六年),忽必烈命令刘秉忠选择城址,刘秉忠选中了金莲川上龙岗之下、滦河之滨的冲积平川为筑城地点。兴筑工程用了三年时间,第一年建宫室,第二年开始筑城,第三年基本建成,命名为开平。从此,一座宏伟的宫殿巍峨耸立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

这时候,有人告发忽必烈及幕府人员偷用国库钱财和滥收赋税,蒙哥汗也认为忽必烈的所作所为背离了蒙古传统的统治方式,触犯了蒙古统治集团的利益,便派人到各地调查、罗织罪名。忽必烈迫于形势,不得不妥协让步,交出了河南、陕西、邢州的权力,撤回幕府人员,将妻女送到蒙哥处当人质,蒙哥才停止了考核。1259年(宪宗九年)7月,蒙哥汗在四川钓鱼山去世。当时忽必烈正在湖北作战,9月,忽必烈得到蒙哥汗的死讯,立即起身离开湖北,全速北上回到开平府。1260年3月,在身边亲信的簇拥下,忽必烈在开平登上汗位。支持他的宗王纷纷来会,他的妻子也被护送回来。当时,蒙古汗国的首都在哈拉和林(位于今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西南380公里处),驻扎在那里的将领是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土尔扈特等部落的支持下,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登上汗位,与忽必烈唱起了对台戏。这样,蒙古汗国就出现了两个首都,两位大汗。一山难容二虎,忽必烈率兵北上,内战开始了。这场战争史称“两都之战”,经过四年的血雨腥风,阿里不哥惨败,远走伊犁河谷,忽必烈坐稳了江山。

忽必烈认为,哈拉和林无论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还是当时的政治形势,都不适宜作为全国的统治中心,便将宫帐南迁。从此,哈拉和林城便失去了都城的位置,被上都取代了。

忽必烈即位之初,大部分时间住在开平。为了进一步南下,1263年,忽必烈在燕京(北京)建都,叫中都。1264年,忽必烈下诏,改开平为上都,以中都为首都,上都为陪都,开始了元朝的两都巡幸制。

南宋不堪一击,忽必烈一统天下将成定局。1271年11月,忽必烈在谋士刘秉忠、王磐、徒单公履等人的辅佐下,取《易经》“乾元”之义,宣布将“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

上都城在确立了两都制度后,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上都既是皇帝避暑、游乐的场所,又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地方,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中原地区传统的都城布局观念,又考虑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具有浓郁的草原城市特色。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组成,城外分布着大量的民居,再远些则是军营和据守点等军事设施。

宫城是上都城的主要建筑,位于城东南部,为皇帝居住的宫殿区域,总体设计采用园林式,不同于中原地区历代王朝建筑的宫城。城墙用黄土夯筑,外面用青砖包砌,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四角有角楼,东、西、南开有城门,东叫东华门,西叫西华门,南叫御天门。御天门直对着皇城南门明德门,每年皇帝巡幸时,文武百官至此下马步行,惟有皇帝骑马直入。皇帝在上都期间有重大决策诏谕时,在御天门前举行隆重的仪式宣读诏书,再送往大都转发全国各地。自宫城南门进入的大道,与东西华门内的大道相交处的北面,有一座方形大建筑台基,有人推测为大安阁遗址。在北墙正中还有一座大型建筑台基,与城墙等高,东西长约75米,有人认为是穆清阁遗址、大安阁遗址或司天台遗址。宫城内的建筑物除上面已提到的名称外,主要还有洪禧殿、水晶殿、香殿、宣文阁、睿思阁、仁春阁、鹿顶殿、歇山殿、崇寿殿、隆德殿、清宁殿、楠木亭、万安阁、统天阁等,现今都已不能考定出确切的位置。包围着宫城的即为皇城,城墙亦为外砖内夯,为正方形城,每边长1400米,南北各开一门,外筑方形瓮城,南门叫明德门,北门可能叫复仁门。东西墙各开两城门,外筑马蹄形瓮城,分别叫东门、西门和小东门、小西门。城内街道布局整齐对称,建有朝廷机构,还建有一些佛寺、道观、孔子庙等。

外城在皇城的西、北两面,为皇城的东墙向北延伸、南墙向西延伸而围成,用土筑了西、北两墙及东、南两墙的半段,每边长2200米,西、南各开一门,并筑有马蹄形瓮城,北墙开两门,外筑方形瓮城。自皇城西北角至外城西墙之间,筑有一道隔墙,将外城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南北不能相通。南半部分为上都留守司、上都路总管府等地方官署、寺院、作坊分布区域,北半部为皇家园林区,元代称北苑,又称御苑、御花园、内苑、御林苑等,为一东西横亘的土岗。忽里台大会(忽里台:蒙古语,指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事)用的可以容纳数千人的金顶大帐就搭建在北苑。当时,平民都住在外城。上都通往大都的路旁,酒店旅店林立,现在仍能发掘出很多锅碗瓢盆和酒具。外城的东南面是宗王贵族住的地方,考古可见许多院落痕迹。

上都是元王朝皇帝的离宫别墅,忽必烈每年四五月间由大都来这里驻夏,直到八月才返回大都,并作为制度承袭下来。忽必烈在这里登上皇帝宝座,后来的成宗、武宗、文宗和顺帝也都是在这里即位的。从忽必烈到元顺帝,元朝11位皇帝中,有6位皇帝是在上都登的基。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由此可见元上都当年的繁荣与奢华。我们还能从古诗文中了解她的美丽:“一派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蒲萄寿两宫”,描写的是宫廷宴会;“紫菊花开香满衣,地椒生处乳牛肥,毡房纳石茶添火,有女褰裳拾粪归”,描写的是城郊的风情;“楼下绿杨楼上酒,年年万国会衣冠”,描写的是皇城内的景象……

对于元上都当时的周遭景色,元朝文人王恽在《中堂事记》中写道:“龙岗蟠其阴,滦水迳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而元代诗人萨都刺则有“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生动描写。每当夏秋季节,滦河之水蜿蜒曲折,金莲花遍野盛开,自然景色美不胜收。

700多度寒暑之后,元上都遗址周围的景色与《元史》中的记载没有多大的差别。城郭虽毁,但轮廓依旧清晰可辨。

上都曾经的辉煌静静地躺在各类书籍中。元朝打通了东西方交通要道,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当年的上都,一举一动都会让整个世界屏息,同时也吸引来无数人才,他们千里迢迢,来博取功名。撇开政治成就不讲,仅就文化的融合与科技的发展而言,作为元朝夏都的上都,至少在每年的夏天堪称是世界的心脏。

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于1271年在上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回回司天台。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天文学,使中国的天文学方法间接共享了古希腊的文明。扎马鲁丁倡议的《大元大一统志》的测绘与编制工作,长达六年,共755卷。在地图的绘制中,《大元大一统志》采用了古代中国闻所未闻的“球面投影法”。

回回司天台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郭守敬设计的铁幡竿渠,则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都西北方向有个山阙,这个空气通道使上都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可一旦雨水量大,就会在此形成洪水,冲击城市。当时人说这是龙在喷水,解决的办法是镇龙。他们认为山顶就是龙头,就在山顶插了铁幡竿,结果洪水还是照样肆无忌惮地汹涌澎湃。郭守敬的办法是在北山的半山腰夯土成坝,把水引到别处,这就是铁幡竿渠。

然而,灯红酒绿的太平盛世掩盖不了皇位争夺的残酷,著名的“南坡之变”、“两都之战”、“上都兵变”等宫廷斗争也全都发生在这里……

元朝好景不长,上都命运多舛。1358年,一支头裹红巾的农民军浩浩荡荡地从大同府北上,直趋“执理九十九政之上都开平”。上都之周十八座烽火台上的十夫长们“晨起而登高眺望灿烂朝霞”,没想到却目睹了西方滚滚而来的铁戈洪流,草原上如同淌过一片红色的波浪。红巾军在头领关铎、破头潘、沙刘二等人的指挥下,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攻防战打响了,红巾军摧毁了元军的九道铁骑防线,元顺帝最终弃城而走。胜利后的红巾军将松油火把扔上了大明殿的屋檐,由无数珍宝累积而成的上都城,整整燃烧了七天七夜,火光映耀着红巾军士兵奸杀抢掠的身影,老百姓无奈的号哭声惊走了空中的百灵……

逃回大都后的元顺帝,对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已无力应付,更无暇顾及上都的重建了。

1368年,元顺帝退出大都,先撤到上都,第二年又撤至达里湖边的应昌府。1369年,朱元璋的军队再次攻占了上都,将城内残存的房舍彻底拆毁,又改筑了城垣,改称开平府。1371年(洪武四年)改设开平卫,这里的行政级别越来越低。1403年(永乐元年),明王朝将开平卫撤至独石口,元上都从此变成一片再也无人问津的废墟。

3回味无穷的元上都遗址

我常常想,每年有那么多人离开城市的喧嚣来到元上都遗址,难道仅仅是为了寻访金莲川的美丽吗?诺大一个金莲川,游客为何独喜元上都遗址这一处?

元上都的文明远去了,元上都的辉煌远去了。然而,元上都遗址确实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文景观记录。从它变作一堆灰烬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留给后人一种神秘。这片废墟标志着成吉思汗时代的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联想、猜想和回味。在这肃穆的废墟上,天空依然碧蓝如洗,大地依然草长莺飞,金莲花依然芬芳美艳。白云悠悠,绿草漫漫,小河潺潺,四野茫茫,金莲川是何等的幽静呀,它们是在慰藉着这片尴尬、无奈的废墟吗?

我不清楚游览过元上都遗址的人,它们在离去以后,是否领悟到,人生应该怎样尽情地享受阳光,应该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这样辉煌灿烂的皇都,也不过风光了百年,又何况我们不足百年的人生呢?

一切都会成为往事,一切都只是过眼烟云。除了默默无语的群山,那绿草、那河水、那飞鸟、那白云,又何曾见过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这一座被马可波罗称为“富丽堂皇”、“叹为观止”的世界性都会,在它成为废墟后,仍然遭受着劫难。就在最近的百年间,外来侵略者为了掠去它仅遗的文物,就像用野蛮的手段强暴一位风蚀残年的老太太那样,不惜将已经倍遭蹂躏的土地又翻一遍;一条破烂不堪的土公路,硬是将早成残垣断壁的城墙捅两个大窟窿,无情地将城廓斩为两半。

好在它终于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受到空前的保护。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申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中;1999年6月,当地政府实施了搬迁工程,103户居民全部迁出元上都遗址;2000年开始起草申报文本,2004年在苏州举办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元上都遗址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元朝帝国兴衰的历史见证,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称为“蕴藏巨大文明的遗址”;2006年,元上都遗址又又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之一、被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旅游局评为“内蒙古十大历史名胜”之一、被正蓝旗旗委政府联合评为“正蓝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莽莽金莲川,飘渺元上都,草原深处璀璨的明珠!

白云永远悠悠!

同类推荐
  • 都市雄起

    都市雄起

    东极市薛亮高考后,立志有一番作为。但高考失误与大学失之交臂,又遭遇车祸,还被女友王菲抛弃,他不甘屈服命运。他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由此结识了暴力警花、极品萝莉、高贵冷艳,共同陪伴着他完成了他的宏图伟业。
  • 我的不幸埋在笑中

    我的不幸埋在笑中

    世界很美好,请微笑面对……ta的故事,你也懂
  • 本色枭雄

    本色枭雄

    五年的浴血生活将他打造成了钢一样的男人,回到家从头再来,站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这是个时代变迁的年代,英雄不在,枭雄争霸的年代,龙浩宇用自己独特的本色,一双铁拳硬生生的开辟出自己的未来,商界,他呼风唤雨。黑道,他人闻风丧胆。官场,最优秀的警察。猖狂:是绝对的本色。龙浩宇:别跟我舞舞扎扎的,告诉你们,我是警察,啥都不好使。
  • 我有一座英雄池

    我有一座英雄池

    背景神秘高手,潜伏繁华都市,机缘巧合之下与美女总裁订下婚约,不料又被神秘的系统所选中,从而开启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 坎坷之旅

    坎坷之旅

    路。千人走,万人行。在这条路上走的人,命运各异,结果不同.。有的欢乐有的愁,有的悲伤有的乐。有的升官,有的发财,有的沿街乞讨,有的投海跳楼。有人做好事,人人敬仰,有人做坏事,令人唾弃。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人生的旅途,花样百出,对号入座,九九归一。本书写的是,以各种心态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的喜怒哀乐。同时,惊示人们,“前边的小桥,多年失修,小心落水。”
热门推荐
  • 春闺锦谋

    春闺锦谋

    重生归来,孟桑梓目标很明确:家人平安喜乐,仇人不得好死。她算天算地,谋人谋事,坚信只要足够冷硬,就能纵横四海。可是,谁能告诉她,前世那个刚正不阿,一心只为社稷河山的摄政王,为什么老对她纠缠不休?平时不着边际天马行空,关键时刻却能做她坚实的后盾。这日,守着她及笄礼成,摄政王摩拳擦掌,将她抵在墙角,笑容满面:“你准备什么时候嫁给我,嗯?”孟桑梓冷了脸,斩钉截铁:“我不嫁。”摄政王笑意更深:“你不嫁,那就娶我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盘龙之地火水风

    盘龙之地火水风

    穿越成奥布莱恩帝国的帝国太子......
  • 缠绵入骨:神秘娇妻宠上瘾

    缠绵入骨:神秘娇妻宠上瘾

    前男友为挽回她,不惜下.药,却不料与她共度一夜的另有他人。翌日一早,在男人糖衣炮弹攻势之下,他们稀里糊涂地领了证。隐婚后的两人如胶似漆,她在他的情话与盛宠中一步步沦陷。直到未来的一天,当所有的真相公诸于世,她远远地逃了,而他却云淡风轻,将所有的感情隐在眉梢后。陆七少说过,“我的眼泪是真的,心酸是真的,想和你过一辈子也是真的。”为何,无关痛痒的人都相信了,你却偏偏不信。
  • 短到不可言

    短到不可言

    我写了个寂寞,你看了个空虚,可能下一秒就是望不到的海洋。
  • 亚索在超神学院

    亚索在超神学院

    打个游戏都能穿越到超神学院,我真是醉了,彦,蕾娜,蔷薇,凉冰等我。
  • 民志传说

    民志传说

    诞生灵智的源星体,在纪元大限之际,凝结出源界之心,源自此陷入沉睡。“能不能成功,就看这次了”“以民为本,以志为源,你叫民志,你肩负着改变这个世界的使命,生存与毁灭只在你一念之间·····"一个二十岁正值发展的歌手,悄无声息的神秘消失…是生是死…警方各大媒体网络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一个新的世界…他被赐予了一个新的名字…所有的遗憾,不甘,希望,他该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世界虽在我的手中,可我……”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两个人的互相救赎,救她于水火,救他于水火…
  • 捡到个狐仙大人

    捡到个狐仙大人

    美女神偷异世追寻前世今生,顺便捡个美狐陪修仙。
  • 魔指圣域

    魔指圣域

    世界很大,阿呆想去看看。有妖魔恶灵也不怕,阿呆有金手指和大黄,看我不戳瞎你的狗眼,大黄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