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8100000027

第27章 附录(1)

通才也和天才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应该努力的是,学会如何善用那些专精于某个领域的人。

——〔美〕彼德·杜拉克

学习楷模

1.科技创新的工人王洪军

1981年,21岁的王洪军技校毕业后,在一汽大众公司做了一名“白车身”钣金维修工人。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几年,2003年,他创立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该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洪军本人则成为第一位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的一线工人。

钣金整修是轿车生产中一道重要工序,需要为轿车做“漆前美容”。这种“美容”可不轻松,工人常要抱着十几斤重的高频打磨机来回打磨,噪音刺耳,粉尘飞扬。尤其是夏天,40多米长、布满300多个灯管的整修通道像一个大蒸笼,闷得人透不过气来。不少人因受不了这苦,改行干了别的工种。

那个时候的所有技术型工作都得靠德国专家来操作,中国工人只能给他们当助手。吃苦没有吓倒王洪军,干活伸不上手让王洪军难以忍受。他强烈地感觉到只是敲敲打打当不了合格的钣金整修工。

一天下班,专家刚走,他壮着胆子把外国专家修不了的“白车身”修了起来,可是忙了半夜也没弄好。第二天,德国专家发现后很不高兴,讽刺他自不量力。但车间领导鼓励他:“别灰心,‘中国功夫’是练出来的,功到自然成。”王洪军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决不能让外国人把中国工人瞧扁了。

从此,王洪军业余时间自学热处理、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一进厂,他像着了魔似的,上班也练,下班也鼓捣,中午都不休息。

日复一日的积累和磨练,王洪军的钣金整修技术迅速提高。几个月后,一台白车身终于被他修好了。消息传开,将信将疑的德国专家用挑剔的目光反复打量了修好的白车身,随即又分段用仪器全面检测,结果是完全符合标准。一向傲慢的德国专家们向王洪军露出了钦佩的目光。

说起王洪军自创钣金整修工具,工友们能说出一串故事来。

进厂不久,王洪军就发现,钣金维修既要保证车体钢板强度、厚度,又不允许存在波浪磨痕等缺陷,整修工具至关重要。有几次由于一些特殊部位的缺陷没有合适的工具修复,价值几千元甚至数万元的设备眼睁睁地报废。王洪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进口工具一套就得四五万元,品种还不全,而且两个月才能到货,有些缺陷根本无法修复。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呢?

王洪军制作的第一件工具是修车体侧围的钩子。他用新工具整修门槛时,刚使劲前端就折断了。德国专家看到后说:“中国的,不好,德国的,OK。”工友们劝他,你也别白费劲了。王洪军倔强地说:“不做永远不行,做了总有一天能行。你们瞧着,中国的肯定也会OK。”

王洪军一边向技工学校老师请教,并查阅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方面的书籍,一边对新工具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热处理,终于做成第一件整修工具。当时德国类似的工具要2500多元,而王洪军创制的新钩子用的是废料,分文不花,还能修复报废车。德国专家得知后,又专门进行了反复实验,最后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好,中国的也OK!”

汽车博览会历来是各大汽车生产企业角逐的舞台,它不仅展示企业产品,扩大品牌影响,而且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多年来,一汽大众的展车都是花大笔钱聘请德国专家来做,而且每次都不让中方员工参与,理由是怕影响展车质量。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抱着这样的信念,王洪军悄悄地开始揣摩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和摸索,王洪军掌握了压痕、划伤、波浪、坑包等“白车身”表面缺陷的处理绝技,总结出“手掌放平,着力点集中,匀速运行,出手慢,回手快”的整修操作方法,创造出包括轿车“白车身”表面缺陷修复法、漆后钣金缺陷修复和喷漆方法、车身间隙平度超差调整方法、展车制作方法等4个部分50多项100多种简捷适用的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并出版了《王洪军轿车车身维修调整方法》。

2003年4月,王洪军的创新成果经一汽大众中德质保专家组严格评审鉴定,被正式命名为“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专家一致认为,这一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对车身表面修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整体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从这年开始,一汽大众启用了王洪军的展车制作法,从此结束了聘请外国专家做展车的历史。当年,王洪军只用两周就出色地完成了德国专家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展车制作任务。几年来,王洪军制作展车189台,为公司节约费用700多万元。

王洪军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一汽争得了荣誉,为祖国的汽车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先后荣获吉林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技能大师”、技术创新“十佳能手”等荣誉称号。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荣誉,王洪军说,荣誉属于过去,创造和奉献才是应该永远追求的。

2.走在SAP系统管理前沿的周燕妮

2004年9月1日,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德国SAP公司和美国德勤公司联合在沈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新闻媒体、互联网、汽车制造业发布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实施SAP系统全面成功,高度赞扬华晨金杯公司已融入了世界优秀企业先进管理的行列。主持人向到会人员介绍本次新闻发布会的特邀嘉宾:华晨金杯公司SAP系统项目经理周燕妮。所有新闻记者都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面前这位身体单薄、面目清癯,而又青春焕发的年仅28岁的知识女性。

1997年吉林工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年仅22岁的周燕妮,被分配到华晨金杯公司计算机信息处担任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公司在合资以来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自主开发与广泛全球合作并举的汽车发展战略,全面推行日本丰田公司TPS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独具华晨金杯特色的现代化汽车企业。然而在世界各大企业运用信息化网络进行市场竞争的大环境条件下,公司原来的信息网络已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公司经营发展的战略任务。为此,公司新建ERP信息管理系统的重担,历史性地落在了到公司一年有余、新提升为计算机专业组主管的周燕妮肩上。

周燕妮凭着自己对公司的挚诚热爱和在大学掌握的信息专业技术,勇敢地挑起了公司ERP系统总体规划、总体设计的重担,在公司领导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下,她带领全体信息技术人员义无反顾地踏向了ERP系统方案实施的征程中。经过9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建立起了公司ERP系统的各个信息功能模块,使公司经营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生产系统JIT模块的生产流程、工艺流程、生产过程控制效应在国内汽车同行业达到领先地位;物料采购系统I.V模块的实施使库存周转率提高30%,延期交货减少50%,采购提前期缩短30%;财务核算GLD模块经过周燕妮对其核心技术的刻苦钻研,又成功进行二次化开发升级,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10万元;公司OA管理系统成为每名员工工作的有效工具,仅2001至2003年的三年间为公司节约办公经费70余万元。

加入“WTO”后的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激烈竞争的战场。为把华晨金杯公司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与国际接轨的独具华晨金杯特色的一流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应对国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公司审时度势做出新的战略决策:引进国际最先进的SAP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引进SAP系统的重任再一次历史性地落在了刚任信息部部长的周燕妮身上,任命她为公司SAP项目的项目经理。

德国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与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信息系统融合了世界最先进企业管理及业务实践经验。华晨金杯公司实施SAP系统管理,无疑将跨入全球优秀企业管理的行列。周燕妮深知肩负的担子有多重,她在德国SAP公司和美国德勤公司技术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带领信息部全体同事研究、制定了公司SAP系统的总体规划与总体实施方案,她把信息部人员组成7个项目实施工作小组,于2003年11月开始分别到各部门、各系统,从“项目准备”入手,历经“业务蓝图”、“系统实现”、“上线准备”、“上线及支持”五大项目实施工作阶段。在公司SAP系统即将完成上线的最后冲刺时刻,周燕妮和项目小组全体成员连续三昼夜奋战在微机操作台上,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走下操作台,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风尚。

2004年7月1日,公司SAP系统全面上线成功,标志着华晨金杯在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道路上又跨入了历史性前进的一步。公司经营工作效率展现了质的飞跃,如公司财务结算原需15天的工作量,SAP系统上线后仅3天多的时间即可完成;海狮冲压车间成本核算原4天的工作量,SAP系统上线后仅用4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对于华晨金杯SAP系统成功实施,德国SAP公司大中国区总裁西曼先生高度评价说:“华晨金杯SAP系统实施项目的成功上线,不仅让我们看到了SAP公司与合作伙伴德勤之间的出色合作,也让我们热切的期待着华晨金杯这颗积聚先进管理和生产方式的汽车行业明星的闪耀”。

“梅花香自苦寒来”。周燕妮以她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她对所学专业的充分发挥,从默默无闻的信息技术员成长为公司的IT总监,为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荣获“沈阳市杰出女职工”、沈阳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进工作者、“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中国焊接机壳拼装制造第一人杨建华

杨建华的最大贡献是研制了“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完成了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使他所在的沈鼓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这一制造技术的企业。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后来,他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69年冬,杨建华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初中刚一毕业就迈进了沈鼓大门,被分配到结构车间当工人。

杨建华白天细心观察师傅的操作,学习看图纸、放大样,晚上回到家再把白天学到的东西温习一遍,记扎实了才去睡觉。刚进厂时,一般都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然而,杨建华却不满足只跟一个师傅学习,稍有空闲,他就到别的师傅那儿“偷艺”。

那时,有关铆工的技术书籍非常少。他从师傅那儿弄来的铆工技术书,硬是用3年背进了脑子里。靠这种惊人的毅力,杨建华自学了机械制图、铆工工艺学、金属工艺学、焊接工艺学等专业理论,写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杨建华是个善于用“脑子”干活儿的人。他出师后干的第一个活儿是“50A集流器”。这种集流器的“进风口”用5块扇形板拼在一起,拼完后的形状就像“喇叭花”。

当时的铆工完全是手工操作,一般两个人一天能做4个。杨建华就琢磨上了:干“进风口”最费时的就是拼那5块扇形板,如果能搞一个“拼装模具”将“喇叭花”形状固定,只需将扇形板往上一对就行了。他悄悄找来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了一个“拼装模具”,一个人一天就能干5个。

接下来的事让杨建华名声鹊起。他们为煤矿制造的通风机高4.5米,最难干的是装“加强筋”,需要一个人一手把着天车吊钩,一手装“加强筋”。

杨建华发现,通风机虽然有4.5米高,但却是由两节拼起来的,一节也就两米多。如果干第一节时就开始装“加强筋”,那是在地下干,工人能施展开,又安全。他开始试着用这种办法干,结果大获成功:其他组两人4天干完一个,他们两人半天就完成了。

1992年夏末秋初,沈阳鼓风机厂召开誓师大会,中心议题是将压缩机机壳由铸造改为焊接拼装。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是工程技术人员,杨建华作为操作工人应邀参加。

那时,机壳完全是铸造的,一件小则十几吨,大则几百吨。每生产一个铸造机壳,就要经过造木型、砂型,周期长、造价高,而一旦铸造机壳加工时出现“砂眼”就得返工,不仅影响工期,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会议结束的第3天,杨建华来到工会主席赵计生办公室,提出要担当“铆焊拼装机壳”试制任务。杨建华是技协骨干,与工会打交道多。在他看来,铸造机壳与焊接拼装机壳只是制造工艺不同,但其制造原理是相同的。他反复研究后,认为有办法完成这个任务。

杨建华主动请战,让赵主席大吃一惊,他知道,一台机壳造价不菲,一旦出问题非同小可,他提醒杨建华慎重考虑,“我有信心!”杨建华斩钉截铁地说。

“既然你有信心,我为你请战!”赵主席成了支持他的第一人。

当时,见过国外铆焊拼装机壳的只有少数领导,大多数人包括工程技术人员还没见过铆焊拼装机壳什么样。因此,杨建华能找到的图纸也比较简单。按图纸要求,要把150多个零部件拼装成一个高3米、长4米、宽3米、重20吨的机壳。

杨建华努力与攻关组的同志一起细心“吃”透图纸,反复琢磨各部位支撑、连接关系,分析探求各零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力,并制订了三套方案。然而,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还是一步一个坎儿。

“中分法兰反变形”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而变形超过10毫米产品就报废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先将板材拼成产品形状,用圆钢进行刚性固定,然后再焊接;焊接时为防止受热不均匀产生变形,采取按不同顺序分段焊接,焊一道,量一次;同时采用“反变形”技术……杨建华连续攻克了“中分法兰反变形”、“进出口风管压型”、“筒体两端板曲率”、“下壳内孔加工”、“壳体焊接变形”五道难关。

每天,杨建华他们都要干到晚上八九点钟,到了攻关的关键时刻,他们干脆就不回家。冷了,烧几块包装板,烤烤火;困了,车间有一装焊条、杂物的仓库,就到里面躺在棉门帘上眯一会儿。

三个月后,鼓风机厂第一台铆焊拼装的压缩机壳诞生了!经有关部门检验,各项数据和几何尺寸都达到了技术要求。厂领导称赞说:“这台机壳完全可以与国外产品相媲美。”

杨建华成功了,好事也接踵而来。一张大红纸写的公告轰动全厂:奖励杨建华住房一套。接着,组织部门也连续找杨建华谈话:让他当车间干部。

同类推荐
  • 感动是最好的影响力

    感动是最好的影响力

    无论你是普通人还是为某一产品或行为观点游说的人,本书对你都是一本最有指导性的书,是你理解人们心理的基础。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这些心理技巧,让我们不知不觉被感动、被说服、被影响。
  •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

    本书采用大量生动的故事来展现那些征服困难的英雄,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介绍了战胜苦难的19种方法,帮助人们战胜苦难,应对逆境,走向成功。
  • 如何嫁个千万富翁

    如何嫁个千万富翁

    本书是最物质版的《玫瑰花与水晶鞋》,把嫁给千万富翁作为一项有前途的事业来经营,把嫁入豪门当做步入圣殿的终点,而起点就是让自己符合进门的要求。
  • 羊皮卷

    羊皮卷

    成功的大门就在我们的面前,手中的《羊皮卷》就是开启大门的钥匙。历史充满了个人奋斗的故事,人人都可以从本书开始自己的新纪元。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之路就在于他读了这本书。本书犹如一炬明烛,照亮你的人生之路。本次解读的这本承载百年智慧的励志读物,打破种种局限,以全新的风格,优雅的文字,最简洁的语言,最易懂的表述方式,全面彻底地表达了大师们钻石般宝贵的思想。
  • 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说话有技巧做事需手段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热门推荐
  • 翠琉殇战

    翠琉殇战

    和谐发展的大国暗藏杀机,黑暗中的阴谋真在发酵,兄弟携手,能否力王狂澜?百万大军,决一死战,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牺牲,死战,死守最后的防线。拿起武器,杀!
  • 原来天晴了

    原来天晴了

    一个冬天李发发为了逃离父母一个人躲到哥哥的家里,偶然遇见一个叫蒋言旭的男孩,偶然之间又产生了秦愫……[放荡不羁偶尔有点小可爱的女主]X[六亲不认超拽男主]李发发X蒋言旭[发言夫妇]
  • 我在地仙界的日子

    我在地仙界的日子

    文韬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地仙界,这里有威震天下的齐天大圣,还有被猴子打过的玉皇大帝,又有唯我独尊的如来佛祖...
  • 来着异世的王稳健

    来着异世的王稳健

    现代网红王稳健因沉迷赌博欠下巨额身债,在一次被债主追债之中,与债主小弟卢伟一同缠斗与火车轨道,双双被撞!当王稳健醒来之时。。。。
  • 邪王追妻:太后不好惹

    邪王追妻:太后不好惹

    穿越了,穿成太后!太后好啊,整个王朝地位最高的女人,连皇帝都得敬着她。不必宅斗、宫斗,不用担心婚事,没有糟心婆婆、小姑、妯娌和花心夫君。天!多完美的米虫生活。但是!这世上不只一个王朝,她倒霉催的成了亡国太后,从此为自己的小命疲于奔波。旁边还有一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吃掉她的死色胚。她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白首一生的良人,到头来却赔了身心,被他狠狠丢掉。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只为保护他心爱的女人。“司凤晟,你没有心吗?”“有,可那不是给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三国杀传奇之臣服天下

    三国杀传奇之臣服天下

    陆连清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然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玩三国杀的过程中,陆连清穿越了,来到了一个类似三国时期的世界,在这里陆连清遇到神秘人要他拯救这个混乱的世界。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卡牌都能吸人了!!!!地球有危险,大家快跑啊!!!!
  • 悄悄入住你心里

    悄悄入住你心里

    复杂又搞笑的八角恋,却被他一句简单的话打破了。"我教你怎么谈恋爱"
  • 末世塔主

    末世塔主

    塔的出现导致世界变成末世,而塔主则是末世的绝对主宰。那为什么我一个塔主竟然会穿越,重新开始,你知道我在末世混了多久吗?有多辛苦吗?苏侯骂骂咧咧的拿起枪,没有办法,一切又要重头开始。
  • 僵人上路

    僵人上路

    湘西赶尸、苗疆巫蛊、通天神卦、活人造畜。赶尸,这个神秘的职业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诡异故事,为大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