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60400000072

第72章 第三次产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包括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在内的新技术革命迅速兴起。以之为契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由于尖端技术的发展,在这次产业革命中,人们开始利用过去从来不曾利用过的天然乃至人造材料,如轻金属、新合金、塑料等合成品;利用了以前不可想象的新能源,如核能;随着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化的基础上,产生了全自动化生产[有人概括为“4A 革命”: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和农业自动化(Agricultural Automation)]。因此,就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趋势而言,第三次产业革命是由开发“人脑”的教育产业和制造“电脑”的科研产业共同作用的成果。

第三次产业革命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并得到优化,传统农业被改造为当代先进农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地位被迅速崛起的技术密集型新工业(被称为“朝阳工业”)取代。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的非物质化趋势愈演愈烈。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传统意义的服务业扩展为包括与信息产业联系的巨大新兴产业,其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而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制造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服务业为主的社会(1987年,英国、法国三个产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次为2%、38%和60%;日本依次为3%、40%和57%)。

如果说第一次产业革命造成机械化,第二次产业革命酿就电气化和石油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特点则是电子化。电子技术引起通信手段的革命,导致有关科技业、咨询业和信息业的勃兴[有人将这次革命概括为“3C革命”:通信化(Communication)、计算机化(Computerization)和自动控制化(Control)。到1999年,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超过1亿]。以电脑为核心,以智力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其到来标志着人类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1956年,美国白领阶层(一般指企业中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被雇佣人员)人数首次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生产日益现代化。这一现象在全世界越来越普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再次发生根本性变革。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称作“古典产业革命”,而把这次产业革命称作“新产业革命”。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科学的地位极其突出。以生命科学为例,其研究经历了从群体、个体、细胞,发展到分子水平的进步,从而提出用基因工程来改造生物,并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领域。在农业方面可以培育抗病新品种;在医学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在环保方面,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第三次产业革命更大程度地造成环境污染。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向天空中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温室效应形成,地球温度上升,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大工业还带来大气层中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污染、化学品污染、塑料垃圾泛滥,等等,直接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核电站事故更酿成灾难。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自动化生产

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诞生的直接前提。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广播已遍布全球,1937年英国发明雷达,这些都将电子的电路和元件技术提高到新水平。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1912—1954年)为计算机研制解决了数理逻辑和计算理论问题。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根据图灵理论,英国人在1943年就研制成功专为破译密码而使用的电子计算机(Colossus)。1975年,英国官方开始对它解密]是1945年底美国研制成功的爱尼阿克(ENIAC,电子数值积分和自动计算机),每秒完成加法5000次。其计算程序为外插型,需花很多时间事先将程序准备好。

1949年,英国根据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1903—1957)程序内存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EDVAC)设计思想,研制出每秒运行几万次的冯·诺伊曼机。它用二进制代替十进制,又能将程序存贮起来,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以后,电子计算机进入工业生产阶段。1952年底,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 M)第一台批量生产的IB M 701在纽约向用户开放。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9年)使用电子真空管,因此普遍比较笨重。“爱尼阿克”使用18000个电子管,全机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

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开发(1947年),1959年美国菲尔克公司研制成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进入第二代(1959—1966年)。它功耗省、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

第一、第二两代电子计算机主要是国家将其用于军事、科研、政府机构工作和企业界用于飞机制造,航空公司业务管理,火箭、卫星、飞船的设计发射等。

1959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将电子元器件与电子线路组合起来,构成微型组合电路。其进一步发展,就是把各种元件都制作在一个单晶硅片上,使一个硅片包含许多电路,这就是集成电路。

1964年4月7日,美国IBM 公司制成通用的集成电路3690系列计算机,标志着第三代电子计算机(1964—1978年)的诞生。其速度达到每秒千万次,成本大规模降低,计算机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60年代以来,集成电路向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在1970年前后,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72年,IB M 公司生产的计算机主存贮器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1973年交付美国航天局使用的ILLIAC—IV 机,全面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进入第四代(1973—1984年)。计算机朝微型化(体积小,功耗在10瓦以下)和巨型化(每秒运算在5000万次以上,1976年美国CDC公司研制的计算机速度达每秒2 。5亿次)两个方向发展。电子计算机进一步普及。1980年全世界拥有的微机超过1亿。它的应用也进入社会化和个人化阶段,一般的企业、商店、学校和个人开始购买并使用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在一块硅片上包含有10万个晶体管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0年代以后,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84年日本制成100万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应的第五代电子计算机已基本制成)。它具有模式识别、数学定理论证、自然语言理解等功能。因能模拟人的智能,所以也叫人工智能计算机(或机器人)。日本电器公司研制的超级计算机(1989年4月),每秒运行220亿次。美国库恩比公司又把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270亿次(1989年6月)。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是新科学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内容和主要的标志之一。它迅速影响并推动了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论是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以核电为代表的能源工业安全操作、废料处理,甚至调查开发人类无法涉足的海底世界,都需要机器人。

在生产领域,计算机被应用于实时控制(也叫过程控制),形成计算机管理生产系统(CIM),推动了自动化生产。生产自动控制技术早在19世纪初就已出现。19世纪70年代时在一些生产部门得到应用。1924年,英国摩林斯公司制成可从事53种作业的自动运输机,30年代时广泛用于汽车制造业。1946年美国的福特提出“自动化”概念。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伯特·维纳博士(1894—1964年)发表枟控制论枠,自动控制研究兴起热潮。但由于当时还缺乏控制装置,尚谈不上已经真正实现“自动化”。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运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研制出三坐标数控铣床,能按最佳控制要求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加工复杂的曲面零件。机床工业从此进入数控新时期。它于1955年实现商业化。10年内,美国数控机床达到机床产量的20%。

接着,全自动化生产又经历了从生产线、生产车间到工厂的进步。1967年,英国摩林斯公司据柔性生产线原理研制成第一条数控自动线“系统24”,实现在无人监控条件下,昼夜24小时连续加工。1978年日本富士通法纳克公司建成无人操作的全自动化车间。1980年又建成无人化机械制造厂——“富士工厂”,实现了从制造自动化向全面管理自动化的转变。

在这过程中,发电厂、炼油厂、化工厂、钢铁厂等企业很快实现了自动线与计算机的结合,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十分安全可靠。自动化还开始应用到办公室和家庭,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日常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核能技术的开发与新能源的利用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能源问题受到特别重视。人类继续直接或间接使用天然能源。1967年,法国在朗斯河口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发电站。80年代,美国在夏威夷建成一座10万千瓦的温差发电厂。

在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后,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风能等天然能源进一步被开发。煤炭的液化、气化和石油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研究得到加强。

人工能源也得到开发,那就是原子能的利用,从而形成人类最伟大的能源革命。但它首先被用于军事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实施制造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1941年12月,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1901—1954年)领导美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建造。到1942年底,反应堆建成正式运转,第一次实现了输出能大于输入能的核反应,宣告了人类利用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美国物理学家约翰·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1967年)负责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铀原子弹(利用重原子核裂变)在美国西部沙漠地带试爆成功。

苏联为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在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领导下急起直追。1949年8月29日,在哈萨克塞米巴拉金斯克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接着,美国加紧研究核聚变技术,根据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的原理,1952年11月1日在爱纽维特克采用液体重氢和三重氢湿式燃料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利用轻原子核聚变反应)。1953年8月12日,苏联的氢弹在北极圈的弗兰格尔岛爆炸成功(利用固体燃料)。

英国在1952年1月3日和1956年,法国在1960年2月13日和1968年,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和1967年6月17日,分别试验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第三代核武器是中子弹(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它也是利用聚变反应的热核武器,但从理论上讲,它不像普通氢弹那样包含裂变——聚变——裂变三个过程,而是一种纯聚变过程。它辐射强,污染小,有“干净核武器”之称。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就先后掌握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

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各国都先后建立原子反应堆。它通过控制裂变材料的纯度、临界体积和中子吸收材料等办法,减缓和控制链反应发生的速度,使它不发生爆炸。这实际上为和平利用原子能开辟了道路。

战后,美、苏、英、法等国相继发展起本国的原子能工业。它们在发展军用原子反应堆的基础上,开始小型发电反应堆研究。1952年12月,美国进行了利用原子能发电的最初尝试。1954年6月,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装机容量只有5千千瓦)。1956年10月和1957年,英国和美国也相继建成核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0万千瓦和23畅6万千瓦)。

20世纪60年代以后,核电站进入实用阶段,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新能源。但当时的进展并不快。70年代中期后,情况才发生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原子能发电成本已比普通电站低一半左右(1公斤核燃料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煤或2000吨石油燃料)。一些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原子能和平利用事业。核电站的广泛发展标志着能源的利用已进入原子能时代。

据日本原子能产业会议提供的资料(新华社2000年6月3日电),到1998年底,全世界共有核电站422座(其中,美国104座,法国55座,日本52座,德国19座,苏联26座,英国35座)总装机容量35849万千瓦(其中,美国10162万千瓦,法国5979万千瓦,日本4508万千瓦,德国2221万千瓦,苏联2126万千瓦,英国1417万千瓦)。目前在建核电站46座,装机容量3807万千瓦。

核电站在正常运转时相当安全。但万一出现事故,危害就极其严重。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机组爆炸,6000余人死亡,1万余人迁居他乡。目前的核电站均依靠核裂变反应获得能量,但裂变反应会产生大量核废料,至今仍未找到永久性处理办法。因而人们正在寻求利用核聚变反应(它不仅能量大,而且反应的生成物是稳定的元素,没有放射性污染)获取核能。

原子能和平利用除核电站外,还有核动力卫星、核动力舰船等等。早在1952年6月14日,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1957年7月,美国最早制成原子能商船“热带草原”号。2年后,苏联制成“列宁”号原子能破冰船。

原子能的副产品放射性同位素也得到广泛应用,在医学的诊断、治疗,生物机体内反应的研究,以及食品保存等很多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称为“航空”。卫星、空间站和宇宙飞船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飞行,称为“航天”(也叫“空间活动”或“太空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促进了航空事业。战前的飞机主要是用活塞式内燃机做动力的螺旋桨式,速度一般都低于音速。1939年8月,德国首先研制成喷气式飞机。随着气体涡轮机技术实用化,开始了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取代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的过程。最早出现的涡轮喷气机由英国于1941年5月制成,时速600公里。1943年,喷气式飞机便被大规模生产。飞行进入亚音速和超音速阶段。

1949年,英国德·哈威立公司研制出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彗星1”号,时速超过800公里。1951年,苏联研制成功米格战斗机。1954年,美国的喷气式客机试飞。1957年1月,苏联研制成功图104客机。1959年,美国研制成功波音707喷气式客机。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客机,除上述外,还有美国的道格拉斯DC—8、波音727,英国的彗星四型、三叉戟,苏制图144,英、法共同研制的协和式等亚音速和超音速客机。

新技术革命在航天技术方面更有惊人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83 。6公斤)送上太空。人造天体的诞生开创了空间时代的新纪元。1958年2月1日,美国“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行星。同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三号宇宙火箭(被称为“空间观测者”、“自动观测站”)。当月27日,它拍摄的月球背面照片向全世界播发。

1960年,美(8月13日)、苏(8月21日)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为载人探空飞行开辟了道路。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1934—1968年)首次乘飞船“东方1”号绕地球一周,在太空遨游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人类开始进入太空时代。

1964年8月19日,美国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火箭—卫星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此,全球卫星通信事业发展迅速。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首次尝试太空行走成功。1966年3月16日,美国的飞船第一次实现太空对接。5月30日,美国“宇宙神—半人马座”火箭发射的“勘察者1”号成功软着陆月球,在月面停留考察6周。1969年2月9日,美国空军发射了第一颗对地静止战术通信卫星。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话:“这对个人来说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大飞跃”已成千古名言。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美、法(1965年11月26日)、日(1970年2月11日)后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后,空间技术在许多方面由军备竞赛的重要手段转向民用。气象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陆续升空,航天器中还出现轨道空间站,遥感技术发展到了航天遥感新阶段。美国宇航局在戈达德空间中心建立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每年可处理50万张图像数据。

80年代以后,又出现集火箭、宇宙飞船与飞机技术于一身的空间运载工具——航天飞机(也叫太空船),它可重复使用。1981年4月12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1995年2月2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完成了与俄罗斯空间站的对接。1997年7月4日,经过7个月4畅97亿公里的航行,美国的“火星探路者”号航天飞船登陆火星成功。

由美国牵头,汇聚世界16国联合科技力量的国际空间站在20世纪末正在建设之中。此项计划1984年由美国政府提出。1988年,美国、日本、欧盟国家、加拿大签署有关空间站设计、开发、运行、使用等方面的框架协议。1993年,俄国被邀加入。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舱被送入指定轨道。同年12月4日,第二个组件“团结”舱被送入轨道并与“曙光”舱结合。空间站初具规模。

空间科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综合。从空间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许多新技术,如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等,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空间研究和开发正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利润丰厚的事业。

此外,航空、航天业的发展,需求大量先进的电子设备,对材料业和精密切削加工技术也提出极高要求。因此,航空、航天业对整个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巨大影响,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可以带动很多工业技术的发展。

正如美国众议院宇航科学委员会第86届会议提出的报告所说:“空间计划中最有利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涉及整个工业领域——电子工业、金属、燃料、制陶、机械、塑料、量器、纤维、低温、高温及其他各种领域。这样,宇宙开发的利益就直接间接地遍及美国全部经济领域。其中最大的经济利益,恐怕是那些为高难度的空间研究所必需的技术进步。空间新技术正在迅速提高。这种利益正在蔓延贯穿于整个工业、整个经济制度。”

通信革命与信息时代

20世纪是通信革命的世纪。电子学和通信的关系非常密切。1920年,人们发现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的反射作用。从此,短波通信成为国际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通信距离有了极大增加。

雷达的发明与运用,促进了微波(指波长在1米以下的电波。波长愈短,传递信息的容量愈大)技术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微波多路通信技术,在一条微波通信信道上能同时开通几千路甚至几万路电话。

随即出现微波接力通信技术。1947年,美国从纽约到波士顿间开始使用一次传送480路电话的微波通讯。1949年,在纽约和芝加哥间建立了微波中继(转播)站。

60年代以后,无线电通信进入卫星时代。1960年8月12日,美国发射了反射用的通信卫星“回声”。同年10月4日,又发射了以强电波为中继的能动卫星“信使1”号,这是最早试验的两颗中继卫星。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的“泰尔斯特1”号通信卫星,起到了在美国和西欧间电视中转的作用。美国1964年8月19日发射的“西柯姆3”号通信卫星,同年10月成功地转播了在日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

1965年4月6日,美国通信卫星公司控制的国际通信卫星财团发射了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1980年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5”号由美、法、西德、意、日共同研制,共耗资7500万美元。

1960年,依据受激辐射放大电磁波原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固体激光器制成,各类激光器随后诞生。1962年,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光通信技术的面貌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又使用光导纤维,成功地解决了激光在大气传输中信号衰减问题。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用高纯石英首次研制成功耗损率为20分贝/公里的套层光纤,一根光纤可以传输150万路电话和2万套电视。1976年,日本在大阪附近的奈良开始筹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用光纤实现光通信的实验区。光导纤维比普通通信电缆具有传输信息量大、距离长、抗干扰和保密性强等优点。

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在信息的传输、接受和处理过程方面具有高效能和通用性,其发展和应用成为信息革命的中心。自70年代以来,随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起来,并出现集电话、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打字机、报纸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信息器(Dator)。人们开始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电子商务等越来越红火。

随着因特网通信系统的广泛普及,一些国际财团正在实施更为庞大的低轨卫星通信计划。当时任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和麦考蜂窝式通信公司总裁的克莱格·麦考联合宣称,将发射840颗小型通信卫星,运行高度距地面500公里,覆盖地球表面95%的面积,可同时容纳用户2000万以上。这项耗资90亿美元的工程拟于2002年以前完成。因特网与卫星通信的结合,使个人电脑上网方便得多,而且入网运行速度比现有因特网快 1000倍。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还表现在传真机、寻呼机、移动电话等等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光是中国,1998年底信息服务机构已有1畅5万家,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在传呼业务方面,中国1984年在上海开通第一个寻呼台,短短15年后,用户已达1 。15亿人,成为世界寻呼第一大国。根据国际电信联盟1999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字,世界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亿,而且正以每天新增25万用户的速度“爆炸式”增长。信息产业的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人类迈入信息时代。

材料业革命

新科学技术革命造成材料业的巨大变革,具有优异特性、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它们主要包括:合成化学材料。现代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是由石油或天然气作原料的合成纤维(尼龙、腈纶、涤纶等)、合成橡胶与塑料“三大合成材料”。它们日益取代天然纤维、天然橡胶和木材等大部分天然材料,在解决人们的穿着、建筑和交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其中的高强复合材料、高绝缘材料、耐辐射材料、耐烧蚀材料、绝热材料、密封材料等,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飞行、宇宙航行、深海潜艇、电子技术、原子能工业等方面,对尖端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人类当之无愧地进入“塑料时代”。

半导体材料。锗材料出现后,发明了晶体管,引起电子工业革命,产生半导体电子学。硅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大功率晶体管、整流器、太阳能电池以及集成电路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砷化镓则用以生产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工业崛起。由于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投入使用有各自的特点,彼此不能取代,而锗、硅等元素半导体材料为数有限,科学家正在探索新的半导体材料,例如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等等。

超导材料。超导电现象在20世纪初(1908)就开始发现。195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巴丁、库柏和斯里弗提出超导电量子理论,简称巴库斯(BCS)理论。超导电研究进入微观领域。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两大特点,在科学技术和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广泛用于电工学和电子学方面(如制造超导发电机和电动机,用于回转器和高速火车等的超导磁悬浮系统)。

由于超导现象只存在于极低的温度环境,科学家们努力寻找转变温度较高的超导材料。1986年底,发现钇、钡、铜的氧化物临界温度可达90 K(K为绝对温度温标符号。零K相当于—273 。15℃)左右,能在液氮77 K温区呈现超导性,被称为高温超导。目前各国科学家仍在竞相寻找更高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

其他特种材料。像锆、钛等新金属材料以及金属陶瓷材料等。锆不太能吸收中子,被用于原子反应堆。此外,它耐酸性很强,也可用在制造外科器械、喷气发动机等方面。钛的比重只有钢的1/2,却和钢有同样强度,它的熔点也很高,适于制造飞机发动机的部件。金属陶瓷等超耐热、耐腐蚀硬质合金材料,可用于切削刀具、连续铸钢等新工艺。

近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政治变革

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在政治领域有突出表现。其基本走向是政治生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普选权的实现,各种权力的制衡,以新闻舆论为代表的第四种权力的崛起等等)以及国家权力的强化(表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或联邦制的发展,行政权力的建设,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协调,国家机器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干预等等)。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政治有它无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所谓的民主在很多方面只限于形式,而国家权力的强化当然更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与封建制度相比,不能不认为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限于篇幅,本章只扼要介绍英、法、美三国政治领域的重要变化。

同类推荐
  •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5年中国歌词精选

    编辑出版这个选本,一是为了展示这一年度歌词创作的佳作,为我国的文化积累作一点有益的工作;二是为尚示找到音乐伴侣的歌词牵线搭桥,希望能得到作曲家慧眼的赏识,为其插上音乐翅膀;三是为音乐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享受中国歌词最新最佳创作成果的机会。这便是我们的初衷和愿望。编完一年一度的这个选本,有喜也有忧。喜的是这样一年又有许多词作者经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写出了不少佳作,而且这一年又发现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他们的作品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却能让人眼睛发亮。新人辈出的词坛一道令人鼓舞的景观,所以每年都有一批新人的作品。
  • 世界戏剧艺术(上)

    世界戏剧艺术(上)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合在一起。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心中无痕挂窗帘

    心中无痕挂窗帘

    张小凡做梦也没想到他的第一次婚姻竟然是这个样子……
  • 女性腿部健美法

    女性腿部健美法

    无论是谁,多少对自己的双腿都有些许的不满或烦恼。即使是模特儿小姐,也有类似的困扰。然而您的双腿天生就应该是这样吗?不是的。本书由专业医师执笔,从腿部减肥、生活习惯等方面教您如何克服种种不良行为,矫正“有毛病的”腿形。只要您持之以恒,并按照本书中的方法去做,一定会使您拥有一双既符合身高、又顺应体形的美腿。
  • 地球第一刀

    地球第一刀

    神族侵袭,灵气复苏,修行时代降临!在人人都修行气血,修行念力的热潮中,总有一些人特立独行!“在下苏猛,请赐教,即分高下,也决生死!”少年扛着断刀,意气风发!
  • 四方图

    四方图

    八百年前,中原武林异军突起,为争夺武林霸主,各大派互相残杀。熊熊战火很快烧到了西南边陲。二十年后,巴蜀一带门派之间,同门之间,乃至亲人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山上遍地尸体、山下血流成河,白日刀兵相见、夜里哀鸿遍野。终于,救世英雄横空而出,杨玉手持“四方图”统一了西南武林,建立四方门,世世代代为保西南武林安定为己任。至此,西南边陲安享了三百年的和平盛世。由于四方图杀孽太重,杨玉封印四方图于四方门后山中,并立下门规:后世子孙不可开启。三百年后,武林再度大乱,四方门门主杨戚英年早逝,留下两位少不更事的儿子。杨戚的师傅决定开封四方图。不幸四方图被盗,江湖上又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 少将,别惹我

    少将,别惹我

    她出身高干,却备受冷落,只有姐姐的未婚夫宠她爱她关心她。一次表白,她知道他爱她,一场意外,她与他有了夫妻之实,相爱不能相守,她不得不带着腹中的小球一逃三千里。再相见,她是夜店老板,他笑的邪恶,“江泪汐,我不介意专为你一人服务。”
  • 肆逝时光之不负盛夏

    肆逝时光之不负盛夏

    四年前,她以为,她(他)们不会散;四年后,她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东西会永远留存的,在消逝的那一刻就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她,终将会涅槃重生,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
  • TFBOYS之有缘相见

    TFBOYS之有缘相见

    三位女主角和三小只(主角都是明星哦!)在机场遇见了,后面又发生了很多事。
  • 长河醉歌

    长河醉歌

    穿越而来的上官陌没有修仙天赋却意外获得长河剑仙的传承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 冷漠王爷俏皮妃

    冷漠王爷俏皮妃

    穿越异世复仇,看废材如何逆天而行。冷漠王爷爱上废材女。帮她成功进入巅峰。
  • 狐王酒妃:爱妃本王醉了

    狐王酒妃:爱妃本王醉了

    --雾雾新书《画身为牢:邪王囚宠妃》新鲜出炉,欢迎跳坑!各种求支持!收藏、票票、评论、打赏!新书简介:她是穿越异世的画仙传人,笔下万物皆能以假乱真。只是坑爹的,穿越过来她首先要画的,就是自己根本没有的小兄弟,以此来证实她是叶家‘惜少’!惜少你妹啊!某女欲哭无泪,这以后,看上她的不是基友就是拉拉了……这不!噩梦成真,她竟然被裙下男宠三千,实力强悍却生性暴虐的帝国‘七公主’抢了去。“公主殿下!草民不举啊!”“那正好!本公主喜欢在上!”“公主殿下,在上也是需要工具的啊!”某公主邪恶一笑,弹指间衣衫尽退。三少目瞪口呆的看着‘公主’殿下的真身……“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