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4600000001

第1章 原序

翰林學士開國侯 楊億 述

百丈大智禪師。以禪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來。多居律寺。雖列別院。然於說法住持。未合規度。故常爾介懷。乃曰。佛祖之道。欲誕布化元。冀來際不泯者。豈當與諸部阿笈摩教。為隨行耶。或曰瑜伽論瓔珞經。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隨哉。師曰。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異大小乘。當博約折中。設於制範。務其宜也。於是創意。別立禪居。凡具道眼者。有可尊之德。號曰長老。如西域道高臘長。呼阿闍黎等之謂也。即為教化主。處於方丈。同淨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不立餘殿。先樹法堂者。表佛祖親囑受。當代為尊也。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依夏次安排。設長連牀。施椸架。掛搭道具。臥必斜枕牀唇。右脇吉祥睡者。以其坐禪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儀也。除入室請益。任學者勤怠。或上或下。不拘常準。其合院大眾。朝參夕聚。長者上堂。陞座。主事徒眾。雁立側聆。賓主間酬。激揚宗要者。示依法而住也。齋粥隨宜。二時均遍者。務於節儉。表法食雙運也。行普請法。上下均力也。置十務寮舍。每用首領一人。管多人營事。令各司其局也。或有假號竊形。混於清眾。別致喧撓之事。即當維那檢舉。抽下本位掛搭。擯令出院者。貴安清眾也。或彼有所犯。集眾公議行責。即以拄杖杖之。遣逐從偏門而出者。示恥辱也。詳此一條。制有四益。一。不污清眾。生恭信故。二。不毀僧形。循佛制故。三。不擾公門。省獄訟故。四。不泄於外。護宗綱故。大眾同居。聖凡孰辨。且如來應世。尚有六羣之黨。況今像末。豈得全無。但見一僧有過。便雷例譏誚。殊不知輕眾壞法。其損甚大。今禪門若稍無妨害者。宜依百丈叢林規式。量事區分。且立法防姦。不為賢士。然寧可有格無犯。不可有犯無教。惟大智禪師。護法之益。其大矣哉。禪門獨行。自此老始。清規大要。遍示後學。令不忘本也。其諸軌度。集詳備也億。叨睿旨。刪定傳燈。成書圖進。因為序引。

清規證義記序

國家治民。律及例也。佛祖範僧。戒律清規也。釋律類儒律。唯佛說而無餘說也。清規同世例。從祖述而取合宜也。然清規始於梁僧法雲。住光宅寺。奉詔所制。今逸梁而著唐者。梁時禪教未盛。至唐。法備僧盛。百丈重集。故特彰其名也。全部九章。初祝釐。乃稱慶攄誠之義。次報恩。皆裕民福國之心。次報本。飲水知源。次尊祖。承恩追遠。次住持。明出令行止之重。次兩序。列各執分任之宜。次大眾。詳六和止作共持。次節臘。遵佛制結解應時。末殿法器。人天號令。於是乎在。更綴水陸清規。會入儀軌。以廣流通。大哉。天下師表。唯百丈大智一人而已。本山閣記云。佛之道。以達磨而明。佛之事。以百丈而備。雖世殊事異。張弛不一。文質損益之間。或不能不變通以盡利。至於宏綱巨目未有不取法於茲規者。惜乎。流傳既久。真偽雜糅。又以佛法秋衰。戒律寢廢。嗟此清規。勢將高擱。救時之弊。莫急於斯矣。(儀潤)於是參閱諸本。唯此最妙。見其綱目。與藏本同。又與列祖提綱目錄相合。文簡而明。義微而著。事理圓融。既醇且備。詢為利鈍均益時地不礙者矣。然恐初學未詳。復引古德成言。疏通而證明之。使文之要義愈顯。名曰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其著述緣起。詳凡例元義中。書成。蒙諸仁者。付梓流通。謹序簡端。以告時賢云爾。

道光三年歲次癸未解夏自恣日苾蒭儀潤源洪書於苕上迴龍真寂寺之耆舊寮

百丈清規。條例大備。能行者間有之。精此義者絕少。或謂但具事儀。無理學深談。抑知護戒之類。非理趣之不可思議乎。或謂。辭富事多。而難記憶。抑知九門之中。具一切法。猶嫌簡少。敢刪煩乎。是書大槩惟止作二持。止持如武庫兵卒之宜備。作持如文廟禮樂之莫遺。特文淺義深。未可為粗浮者道也。仁和芝塘沈徵士。以真寂比邱源洪法師所著證義記見示。觀其涉獵內典。薈萃成書。末附水陸儀軌。凡隱含關鍵處。無不搜剔科儀。闡明羲蘊。俾讀者開卷了然。誠佛祖救世之宏文。眾生普度之寶筏也已。

欽命浙江副都統署將軍事加三級長白松齡序

癸未冬。余友沈芝塘徵君。以源洪師所著清規證義記。囑余敘。讀之知能深契夫明心見性之理。宜其海內聞名。久為當代推重。是書為佛祖遺規。剖晣叢林當用之事。最精且備。依此行持。得有紀律儼然。靈山一會。至今未散。不皆為佛祖之遠裔乎哉。雖然清規義記。特其緒餘耳。祇以心存普利。故知言詮。若夫三學精思。六度妙諦。其理未可淺窺。唯學者。事理交融。名實兼顯。則源師殷殷著述之心。亦可無負矣。原任江蘇巡撫錢唐陳桂生序。

大哉。百丈清規之詳美也。忠君也。孝親也。事師也。尊祖也。報施恩也。行禮儀也。禪教律也。典章大備。條約分明。嘆觀止矣。晚近。三學衰微。叢林草草。於是舊制漸湮。前型半廢。幸佛教猶留。祖文未敝。苾蒭源洪。諱儀潤者。吾之教授師也。每覩古今典籍。各壍本宗。遇抑揚處。未免互謗。如法苑碎金之類。雖非偏滯。未免雜糅。若欲和而不雜。分而不異。似有待焉。於是吾師。彙成全璧。綜計百餘十卷。目曰緇門命脉記。各繫證義。分十二集。子集敘三寶并緣起。次之十集。即南山。懺摩。天台。賢首。慈恩。法性。禪定。密部。翻譯。淨土也。百丈清規等。殿於亥集。所集既多。刻行有待。唯清規水陸。先付剞劂。書成。盥誦。恍入法筵。以清規之重顯。得證義之新彰。目擊道存。心領神會。其鎔鑄古今。發明精蘊。不能增減一字也。唯願人人從事於斯。則清乎流者。濁不能混。規為圓者。矩即以方。遵此舊章。布之叢席。堪與經律論共為後學之津梁也夫。

道光二年四月佛誕日詔徵孝廉方正前陝西六品軍功受菩薩優婆塞戒  仁和弟子芝塘沈起潛了生稽首敬題

夫行以規而成圓。規以清而不紊。此叢林有清規一書也。清規作於梁之法雲奉詔而述。於唐之百丈禪師。至今千百餘年。時代既遙。傳聞非一。得源洪大師之證義。而所記乃備。夙曾持奉全編。於九章中。而見君親之仰戴及水陸之兼資。其為叢林軌範。益莫大焉。吾杭自庚申後。兩遭兵燹。經帙全淪。憫初參之無所行持也。將體證義者。手訂之意。重梓是書。迺邀慧月和尚慧機師。共募刻資。遂於三壇正範天台內集開雕之先。親督繕刊。逾年而竣事。置之經房。以廣流通。願人從事於斯。不特旨參清淨。動協規模。將老祖遺書叢林體制。胥於是在。夫明心見性。本不泥以言詮而循規。以端作止二持。始繹祖文。繼宣佛教。上契歷代之心源。無不於此肇之。後之學者。其知法門。有大體歟。

同治十年歲次辛未仲秋之月海潮寺後學清道普照氏序

予自咸豐紀元僻居海上。裹足不出者十年矣。辛未初夏。杭州海潮主人普照和尚。持重刻清規證義示予。且囑殿數語於後。固辭之。不獲已。乃濡筆書曰。竊聞。大聖人應現無方。動止皆成模範。下愚者知識有限。涓埃俱獲咎過。況法丁像季。去聖時遙。似窮子之走失他鄉。倉皇莫辨。如擔夫之迷入險道。皂白不分吾教清規一書。始成四卷。迺作於唐之中葉洪都百丈山大智懷海禪師。當時叢林。即奉為左劵。以迄於今。千有餘[示*冀]。迨至 國朝道光初年。杭州瓶窯迴龍真寂寺源洪大師者。宗教兩通。儒釋一貫。因念古人尚質。今人尚文。殆非質無以存其樸。非文不能暢其辭。爰蒐輯歷代古德語錄中。凡有裨益於重興始創耕種市井持律參禪講教諸門庭者。因事因人。因時因地。無不條分縷晰。一一增入。以便有志斯道者。隨宜采用。庶免臨時慞惶首鼠兩端之誚。累成一十六卷。付之剞劂。儲於西湖經房流通。咸豐庚辛之際。疊遭兵燹。一切藏板毀滅盡淨。而普公亟尋舊本。首傾鉢囊。繼募眾善。飜刻成帙。仍貯經房。其費貲若干。姑置弗論。嘉其勤勤懇懇一片利物利人之心。當與此書垂諸永久。是為跋。

吳中後學願定和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从神奇宝贝世界超脱诸天

    从神奇宝贝世界超脱诸天

    免费书籍,不喜勿喷,不喜勿入。(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顾魔王你老婆掉了

    顾魔王你老婆掉了

    绕是林鹿溪再冷静,被按到墙上的这一刻多少还是有些慌乱:“放开我,要多少钱都给你。”男人不屑的嗤笑一声,凑到她耳边轻笑:“我不要钱,我只要你。”再次相遇,顾璟从桀骜不驯的校园大佬变成了娱乐圈众星拱月的大明星。林鹿溪本以为自己和他再也不会有交集。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个无处不在,整天跟在她后头撒娇求宠,还不让她相亲的无赖是谁?化身粘人精的顾璟,每天要想的只有三件事情。昨天的老婆想没想我今天的老婆爱不爱我明天的老婆嫁不嫁我“小麋鹿,前半辈子都是你牵着我,余生我陪着你一起走。”【玩世不恭大魔王顾璟x木头美人林鹿溪】你历经苦难走向我,胜过所有的无羁承诺。
  • 换个方式宠女友

    换个方式宠女友

    油画系的大三女生苏源,在旅游采风的时候遇见了今生的白马王子贺帆。一个是家里极尽宠爱的小公主,一个是桀骜不驯的富家公子哥,可缘分就那么巧,在浪漫的巴黎,两人一眼就确定了彼此相爱一生的缘分。之后贺帆各种装穷卖惨,成功住进苏源的小房子里,暖暖的爱情从此开始。【甜文宠文】【男帅女靓,不虐,糖分超高】
  • 异妖之语

    异妖之语

    自潮湿阴冷的棺木中睁眼,却为何不是我所熟知的世界?停止跳动的心脏和诡秘的印痕,这个世界究竟因何将我召唤至此?灵印,言灵,机械,炼金术,人类,亚人,异妖,支配这个世界的究竟是万灵本身还是那诡谲虚空之中的虚幻之影?我,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吗?
  • 漂亮姐弟

    漂亮姐弟

    两起未破之悬案,牵出一对有重大嫌疑的漂亮姐弟。
  • 阎罗战天

    阎罗战天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仙帝魔神又怎样,天地往生我做主,轮回盘上有你名~我是阎君,尔等还不速速来拜!
  • 绝铃

    绝铃

    6位平凡青年阴差阳错的相遇会让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融天寂,伏地寞

    融天寂,伏地寞

    古有九重天,十八重地狱...身负天意厄运,浩劫不断,雷震雨如何在逆境中蜕变,如何在乱世中涅槃重生,浴火成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土地爱得深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德的本质是扬善抑恶。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 极道人间

    极道人间

    本为碌碌凡人.不甘现实为了爱情为了自己.得以证人间之大道翻手成雨.覆手成云.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