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9900000058

第58章 赵鞅称雄乱晋都,孔子受命说齐国

此前已经交代过赵午被杀,这里就接着讲赵午被杀以后局势的发展。话说涉宾满怀悲愤回到邯郸,把赵午被杀的事向众人哭诉,整个邯郸城群情激奋,声讨赵鞅实在是欺人太甚。邯郸氏家族谋划着为先主复仇,公推赵午的儿子赵稷为新一任邯郸大夫。一切准备就绪后,赵稷与涉宾在邯郸发动叛乱,准备举兵攻打赵鞅的封地晋阳。

赵鞅在晋国国都新绛听说邯郸氏不仅敢违抗大宗之命,如今更是拥兵造反。作为赵氏大宗之主,赵鞅想以一个大家长的身份去解决家族的内部纷争。夏六月,赵鞅下达军令:命上军司马籍秦统军攻打邯郸,以剿灭叛军。

看官,你道籍秦是什么人,籍秦是荀寅的内线。籍氏本为晋国公族之后,世代为大夫,依附于荀氏,确切地说是荀氏的家臣,曾多次跟随荀吴、荀跞,而今籍秦心向荀氏,铁了心跟随荀寅,成为荀寅监视赵鞅的眼线。而今赵鞅派兵攻打邯郸,籍秦哪里会俯首听命,他立即把这个消息星夜报告了荀寅。

话说回来,赵鞅以宗族的名义进攻邯郸,籍秦为何要把这样的消息告诉荀寅呢。看官有所不知,原来,那邯郸午(也就是赵午)的母亲是荀寅的姐姐,赵午便是荀寅的外甥,所以,作为荀寅的内线,籍秦向邯郸进军的同时,又命人将情况告急于荀寅。

此前,荀寅早已从姐姐那里知道了赵午被杀的情况,荀寅极为气愤,要去问罪赵鞅。但是,晋国有一条法律规定,首先发动祸乱的人罪当处死,如果自己去向赵鞅问罪,又该怎样开口呢,或是采取什么方法呢,想来想去,荀寅感到很为难。就在这时,籍秦的人来报信,说赵鞅派兵进攻邯郸,荀寅认为,机会来了,既然你赵鞅可以派兵进攻邯郸,我荀寅又何不以维护姐姐的名义去援助邯郸呢。主意打定,荀寅决定和自己的亲家范吉射商量,研究出兵的策略。荀寅、范吉射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营救邯郸城。荀寅把救援邯郸的理由和打算星夜禀报周天子,希望得到天朝的支持。天朝实为苌弘执政,荀寅与天朝的刘氏刘文公世为姻亲,苌弘又是刘氏的执政,所以荀寅即拜访了苌弘,请求苌弘支持荀寅和范吉射的行动。

其实,苌弘也早已有打仗的想法了。如前所述,晋国国君权力旁落,公卿专权,为所欲为,不仅欺压诸侯国,反而连周室也不放在眼里了。尤其晋国的赵鞅,越来越霸道,他自己霸道还不算,他的家臣居然也狗仗人势,比如那涉佗、成何,居然就敢把卫国国君弄得鲜血直流,这哪里还有一点礼数!再说,赵鞅杀赵午,也太残忍了,再怎么说,赵午也是个大夫,而且又是公卿荀寅亲巴巴的外甥,荀寅比起赵鞅,权力比你大,资格比你老,你就敢乱杀荀寅外甥,哪里还把荀寅放在眼里!荀寅与刘文公是世亲,赵鞅不把荀寅放在眼里,其实也是不把刘国放在眼里。而刘国国君是周天子的执政,不把刘国放在眼里。也就是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如此岂能容他赵鞅胡作非为!如今荀寅来求助,苌弘自然是满口答应,并且决定背后给荀寅、范吉射出谋划策,一定要把赵鞅的气焰打下去,如果可能,干脆就灭了他,不能再像他的祖宗赵武那样留个活口遗患无穷。

于是,苌弘给荀寅策划了具体的方案,叫荀寅回去行动。苌弘这里,却秘密采取行动,一切后援苌弘自有安排,希望荀寅大胆行动。荀寅十分感动,告辞而去。

再说苌弘,他仔细分析了赵鞅和荀寅、范吉射三家的军事实力,觉得这三家势均力敌,战争一旦爆发,必有一场恶战。为了打垮赵鞅,苌弘决定调动所有的力量,全力支持荀氏、范氏。

此时,正是用人的重要时刻。苌弘坐镇成周,而且年岁已高,不便东奔西走,必须要有一个极其得力的人上传下达,并且还要善于了解各地军情,且须有过人的胆识和才干。苌弘想来想去,又想到了孔子。孔子一经得到苌弘召唤,自然是义无反顾,欣然领命,了解战事动态去了。

按照一般的逻辑,孔子此行应该是去鲁国的邻国齐国或是其他近邻,然而他却直奔卫国而去。

为什么,因为这是苌弘的刻意安排。在苌弘看来,齐国与晋国是对头,不用怎么做工作,齐国都会参与这场战争,而且还会支持荀氏、范氏,这方面,只要稍稍去齐国活动活动就行。倒是卫国,一直就是晋国的盟友,如果这个盟友被赵鞅所利用,那就会对荀氏、范氏造成极大威胁。苌弘派孔子首先去卫国,就是要紧紧抓住卫国,使卫国为荀氏、范氏所用。要抓住卫国也很容易,因为卫国曾经受了赵鞅家臣的欺辱,又赔了五百户土民,而今这场战争也是因为这五百户土民所引起,孔子只要说服卫侯,通过卫侯再作其他诸侯国的工作,既名正言顺,又能占领战略要地。因为,卫国的战略地位,恰好是邯郸以东,对邯郸形成夹击之势。

按照苌弘的吩咐,孔子到了卫国,并没有公开去拜见卫灵公,而是住在他的学生子路内兄颜浊的家里,一住就是十个月。孔子没有公开与卫灵公来往,但是卫灵公却给了孔子在鲁国任宰相一样的待遇。孔子在鲁国任宰相,每年是六万斗俸粮,卫灵公也给孔子粮食六万斗。史书说,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公孙余假频繁进出孔子住所,孔子害怕获罪,就离开了卫国。

其实,史书曲解了这段历史。事实是,孔子住在颜浊家里,要与卫灵公商讨战事,却又不能公开来往,怕的是引起晋国的探子怀疑。孔子为了保护自己,遵照苌弘的指令,坚持不公开与卫灵公来往,因此,卫灵公就派公孙余假做信使,往来联络。十个月后,孔子因为要执行了解军情的特殊任务,就离开卫国,一个月后又回到了卫国。假如当时孔子是害怕获罪而离去,他哪里还敢在一个月后又回到卫国去呢?后来,卫灵公的夫人想见见孔子这位大学者,孔子不愿见,不得已垂帘相见后,南子夫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风光,鼓动卫灵公非要把孔子请来同车出行不可,结果孔子逼迫与卫灵公即南子夫人同车招摇过市,孔子害怕暴露自己特殊的身份,只好离开了卫国。随后,为了不使他人看出孔子的行动意图,苌弘又指令孔子绕道去曹国、宋国,在这些国家晃了一圈,然后便去了真正要去的郑国,继续执行特殊使命。

话说荀寅、范吉射积极备战,准备攻打赵鞅的情况被“内鬼”范皋夷通报给了赵鞅的家臣董安于。这个范皋夷本是范氏的旁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堂弟,但他企图取代范氏登上公卿的位置,因而暗中投靠执政公卿荀跞,这荀跞本是荀寅的本家,但其与荀寅却搞不到一起,本家之间素有矛盾,范皋夷投靠荀跞,寄希望荀跞提拔他。范皋夷知道荀跞与赵鞅关系很好,为了讨好赵鞅,便把家主范吉射与荀寅要进攻赵鞅的消息通报给了赵鞅的家臣董安于。

得知荀氏、范氏联合进攻的消息,董安于便匆匆忙忙跑去都城,告诉赵鞅提高警惕,早作准备。赵鞅胸有成竹地说:“晋国有一条法律,首先发动祸乱的人罪当处死,我打算后发制人!”董安于说:“情况非常危急,主公还是赶快离开都城,到封地晋阳去避避险吧!”赵鞅佯作无动于衷,董安于说:“如果获罪,那就让我董安于来承担乱国的罪过吧!”于是,董安于便私自调动赵氏的军队,暗中保护着赵鞅。

再说荀寅、范吉射,采纳苌弘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在经过了一个月的战备后,出其不意的向赵氏府邸发起了进攻。本来受赵鞅之命围攻邯郸的上军司马籍秦见战争爆发,也停止了向邯郸的进攻,相反却调转马头,与邯郸军一并向赵氏发动突袭。然而赵鞅的家臣董安于早有准备,在荀寅、范吉射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拼命杀开一条血路,保护着赵鞅仓皇逃离国都,撤回到赵氏的大后方——晋阳。荀氏、范氏、邯郸氏三家紧追不舍,兵临晋阳,把晋阳包围起来。因为晋阳城墙刚刚扩宽加固,高大雄伟,攻击十分困难,以至久攻不下。

再说荀氏、范氏、邯郸氏久久攻不下晋阳城,六卿当中的其余三卿——荀跞、韩不信、魏侈的站位就成为了左右战争的关键。

这个时候的晋国,六卿之间一直是矛盾重重:荀跞与赵鞅貌合心不合;荀寅与韩不信相互厌弃;魏侈与范吉射相互憎恨。于是荀跞及宠臣梁婴父、韩不信、魏侈与范氏旁支范皋夷,五人密谋策划:以荀寅、范吉射首先发起战争(即为首祸)为由,驱除荀寅,以梁婴父取代荀氏的卿位;赶走范吉射,范皋夷担任范氏之主。商量已定,执政公卿荀跞即向晋定公请命说:“法律明确规定,当年君侯命令臣僚,首先发动祸乱的人必须处死,君臣歃血为盟,盟书还沉在黄河里,昭告天下。现在赵氏、荀氏、范氏三家发动祸乱,赵鞅被赶到了他的封地,这样的惩罚对赵氏太不公平了。法律之上人人平等,请将荀氏、范氏一并驱除!”晋定公是个被架空的国君,毫无主见和权力,执政公卿有请求,他哪里敢不同意。于是,晋定公同意驱除荀氏、范氏。11月,荀跞、韩氏、魏氏三家军队打着晋定公之命的旗号,连手攻打荀氏、范氏。

然而,荀氏、范氏家底雄厚,实力很强,三卿的军队未能攻克荀氏、范氏。受到三卿攻击,荀寅、范吉射大怒,认为晋定公也太不够意思了,他不下令联军攻打赵鞅,居然向荀氏、范氏下手,荀寅、范吉射也是气昏头了,决定向晋定公发动进攻。齐国公族后裔高强提醒二卿:“攻打国君是以下犯上,弄得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很可能万劫不复!这个仗怎么打,最好还是请教一下苌弘,看看苌弘有何高见。”

然而,高强的忠告没能引起二卿的重视。荀寅、范吉射说,苌弘远在成周,往来很要一些时日,用不着请教,遂将囤积在晋阳的主力大军掉转方向攻打晋都新绛。苌弘得知荀寅、范吉射进军晋国国都新绛,非常震惊。那个时候,臣犯君毕竟是犯上作乱,一旦遭到民众反抗,后果将不堪设想。苌弘深感二卿犯了致命的错误,急忙派人前去阻止,但为时已晚。荀寅、范吉射已经攻到国都,情势发生着无可挽救的逆转。

且说荀寅、范吉射率军攻打晋国国都,晋定公惊恐万分,立即扇动臣民说,荀寅、范吉射叛变晋国,号召国人起来剿灭叛军,国人不知就里,纷纷起来保护晋侯。荀跞、韩氏、魏氏三家军队率领臣民,拼命攻打荀寅、范吉射,二卿大败而逃。荀跞、韩氏、魏氏三家趁势反攻,荀寅、范吉射无路可去,溃逃至朝歌休整,以图下一轮攻势。

在韩不信与魏侈的多方奔走、劝说下,执政荀跞认定荀寅、范氏为国家的敌人,请求赦免赵鞅。12月12日,赵鞅回到国都,继续担任上卿。荀跞、赵鞅、韩不信、魏侈四卿在晋定公的宫殿里盟誓,誓死讨伐荀氏、范氏,除死方休。

荀氏、范氏两大贵族败走,晋国国内权力应当重新组合。按照荀跞、韩氏、魏氏三家早已预定的计谋,即范氏旁支范皋夷为范氏宗主、荀跞的宠臣梁婴父取代荀寅之位,也就是六卿制度不变,国家继续由六个家族来分治。这样的分配是荀跞等人早已拟定的,大家将议案交给赵鞅,争取他的同意,结果赵鞅坚决反对。

赵鞅认为,荀跞是个阴险毒辣、唯利是图的政客,为发展自家,连自己本家荀寅都可以出卖,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出卖我赵鞅,所以不能同意他的宠臣梁婴父掌权,那样就会壮大荀跞的势力,再说梁婴父是个卑劣小人,赵鞅打心眼里鄙视他。

赵鞅坚决反对恢复六卿制,严重地侵害到梁婴父的利益。梁婴父决计报复。他对荀跞说:“赵鞅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之所以强大得这么快,都是因为董安于。如果不杀董安于,让他始终为赵氏出谋划策,赵氏终有一天会吞并晋国,为何不借口董安于先发起战祸之名,责成赵鞅除掉董安于呢?”荀跞采纳梁婴父的计谋,派人转告赵鞅:“范吉射、荀寅虽然确实发动了叛乱,但刨根问底还是董安于挑起的。晋国的法律早已明确:率先发动祸乱的人必须处死。如今范吉射、荀寅已被驱除,而董安于是你的宠臣,您就看着办吧!”

赵鞅当初迟迟不肯开战就是担心会有这一天,但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赵鞅六神无主,深恐赵氏也成为众矢之的。但是如果要杀董安于,又觉得愧对董安于一片赤诚。因此赵鞅迟迟下不了手,这事被董安于知道了,他对赵鞅说:“如果我死,晋国便会安宁,赵氏也会得到安宁,那我哪里还用得着继续活下去呢?人生谁无死,我董安于之死已经来得很晚了!”随即便上吊自杀了。

“士为知己者死!”董安于的自杀无疑解了赵鞅的危。赵鞅把董安于埋葬在赵氏的祖坟里。这也是赵氏祖坟埋下的第二个外族人。第一个是解救过赵氏孤儿赵武(也就是赵鞅的爷爷)的程婴,再就是如今的董安于。

董安于之死,给了赵鞅沉重打击。他不认为这是梁婴父的诡计,反而认为这是荀寅、范吉射反叛的恶果,从而进一步认为,荀寅、范吉射的反叛,又是周王室的执政苌弘支持的结果,因此,他把董安于的死归罪于苌弘,发誓终有一天要为董安于报仇!这也是后来苌弘遇害的前因后果。

好了,仍然书归正传。要知后来苌弘的结局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诺贝尔居里夫人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诺贝尔居里夫人

    本书侧重讲述诺贝尔和居里夫人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热门推荐
  • 傍观

    傍观

    傍观:1.在近处观看。2.指局外人从旁观察。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是我的同学,朋友们认为的。虽然我的母亲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是她对我和亲生的孩子一样,这是我认为的。11岁那年,她带着一个男孩子来到了我们家,那个男孩大概15.6岁。他们让我叫他哥哥,我叫了,他很开心但是又不是那么开心。后来我们就一起生活了。13岁的时候,我没有哥哥了。他自杀了。那年他高三,人们说他压力太大了,可是我知道他不是。 因为我看到过。我看到过他在房间里穿女孩子的衣服,我看到过妈妈歇斯底里的骂他变态,我看到过爸爸跪下来求他,求他不要这样。我也听到过,我听到他在我耳边说他不想这样,听到他问我自己做错了什么,听到他告诉我,他想当一个女孩子。后来,我的哥哥又恢复正常了,家里也恢复正常了,我很开心,因为我的家又回来了。再后来,我没有哥哥了。
  • TFboys之三位千金大小姐

    TFboys之三位千金大小姐

    心再痛,也无法挽回一份爱情。多少个夜晚无眠,多少顿饭无法下咽,多少次仰望天空就会看见你,多少次在熟悉的地方等你。娃娃,我爱你,你在哪……还记得第一次见面,还记得第一次你的呐喊声,还记得你的容颜,还记得你我的一切。璐璐,我想你了,你快点回来吧……你在我心里有无可替代的位子,你是我唯一认可的爱人。丽莉,我爱你,我想你,我需要你,你在哪……爱情,不会一帆风顺,但我,就是要他一帆风顺!(晴留,上面为瞎写)
  • TFBoys之爱的守护

    TFBoys之爱的守护

    这本小说写的是tfboys和二位女孩和王俊凯失散多年的妹妹的爱情故事。————————————————他拉着一位美丽无比的混血女孩说:“贝贝快点,很快就到了!”许贝贝难受的对小凯说:“小。小凯哥。哥,。我。我跑不动了!你。你可以慢点吗?”小凯塞了一颗糖到她嘴里自己也吃了一颗,其实他自己也很难受。但是他不想在她面前那样,所以一直忍着。吃下糖后,小凯蹲了下来偷笑的说:“呵呵!我背你!”“不要!”————————————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就请看文文吧!四叶草们这是我第一次写的小说要是写的不好我会尽量改的,也请大家能谅解!
  • 命之途

    命之途

    顺应天命者,悲;逆应天命者,死!如之可奈何?祈求天地庇佑?殊不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身世坎坷,且看他如何面对人生!经历大变,且看他如何渐渐蜕变!命运降临,且看他如何对抗命运!持戟弯弓,且看他如何挽破苍穹!毁天、灭地、戮神、屠魔、诛仙、噬魂、镇妖、斩尸、弑佛!逆命运,踏天途,一切尽在——《命之途》!
  • 听闻子歌长

    听闻子歌长

    看官注意!这并不是小说!闻子歌就是一个到了晚上思绪乱飞的人,既然无处安放,不如顺势流淌,于是开了一个随笔集,将自己的喜怒都放进去。其实主要还是来秀恩爱的啦啦啦!
  • 快穿之男主他又偏执了

    快穿之男主他又偏执了

    宴苑表示: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消化不了这个垃圾系统和偏执男主啊!!!【世界末日篇】萧潇:“苑苑,就算世界毁灭了,我也会一直陪着你的。”宴苑:“啊啊啊!不要陪着我,我要穿走!!!!”萧潇:“嗯?你说什么?”宴苑:“没……没什么,我说……我会一直陪着你的!直到世界毁灭!”萧潇:“嗯,乖~”垃圾系统:“没眼看啊,没眼看。”
  • 斗罗之伍六七

    斗罗之伍六七

    刺客――伍六七穿越到斗罗大陆。不知道剧情,跟随伍六七穿越的还有梅花十三哦!
  • 一念成神系统

    一念成神系统

    超级败家子,失手砸死自己,穿越至天辰大陆,偶然获得一念成神系统。此后,陈旋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只不过,陈旋不想太装逼,于是,我们就不太装逼了,就把这个大陆的人虐完就行了。书友群:588050007
  • 冷王溺宠:神医三小姐

    冷王溺宠:神医三小姐

    穿越咋样?傻子又咋样?看神医世家传人,冷月璃,如何在古代潇洒走一回。哇!这有座“大冰山”,不过,跟咱没关系,路过。可是,谁来告诉她,这冰山咱融化了呢?难道是“温室效应”?
  • 金珉锡:倒计时

    金珉锡:倒计时

    赠送给我的小可爱@周。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之一: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喜欢的那个人。就像彼此站在下雨的屋檐你不能上前说一句'一起走吧',因为你连伞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