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07

第7章 孔子儒家学说的易学根源(2)

而爱人之本则为忠信,忠信实质上也就是讲“诚信”。正因为如此,《孟子·离娄》言:“仁者爱人。”《礼记·中庸》亦言:“仁者人也。”准确地反映了孔子“忠恕”之道的基本精神。然而,以“诚信”、“爱人”为其基本特征的“忠恕”思想则是《周易》的基本思想。《周易》古经之《中孚》卦即为专言“诚信”之卦。所谓“中孚”即谓忠信。故《中孚》九五爻辞言:“有孚挛知,无咎。”意谓诚信爱人则无灾祸。在《周易》看来,诚信爱人,以诚相待,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既就是以薄礼祭天,天也不会降灾于你,反倒会保你大吉。《周易》之《观》卦卦辞亦言:“观,盥而不荐,有孚颥若。”意思是只要观者胸怀诚信爱人之心,就是祭天的礼节仪式也无须讲究。故《周易》之《比》卦卦辞言:“比,吉。”何谓之比?比者亲辅也。可以看出,《周易》把人们之间的相互亲爱,和睦共处看得比祭天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孔子大讲仁爱,张扬“忠恕”,“不语怪力乱神”并言“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见,孔子的儒学思想与《周易》是完全相通的。其次,“忠恕”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孔子不仅将“忠恕”视之为“仁之方”,而且将“忠恕”看作“终身行之”的一贯之道。《论语·雍也》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卫灵公》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出,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强调作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为人们提供一种现实的伦理道德修养方法。

诚如《中庸》所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意谓为人处事不可以己之所欲加之于人,从而体现出了一种“止于至善”的价值理念。所以,孔子非常崇尚“克己”。认为只有“克己”,才能实现“忠恕”的道德要求。

而事实上,以通过行仁之方从而达于至善的“忠恕”理念亦是《周易》的基本精神。《周易》古经之《节》卦九五爻辞就有“甘节,吉,往尚”之语,即能够达到以节为甘的修养境界就是实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何谓之节?节者,节制守正之谓也。可见,节是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一种伦理要求。《周易》古经之《谦》卦初六爻辞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传》释之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就是说君子要时刻注意用谦卑警惕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可以看出,孔子以“克已”为行仁之方的“忠恕”修养方法与《周易》必有其内在联系,《周易》的“节”“谦”中蕴含着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萌芽。

再次,“忠恕”是君主治国理民之道。孔子从“忠恕”“仁爱”出发,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他主张“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所以,“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季康之问政,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并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故《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可以看出,孔子以“忠恕”“仁爱”为本的为治思想在政治上表现为“亲民”,从而将“爱人”发展为“爱民”。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民之道亦是《周易》的基本理念。

《周易》古经之《观》卦九五爻辞“观我生,君子无咎”和上九爻辞“观其生,君子无咎”即为此意。何谓之“观我生”、“观其生”?李镜池言:“我生即我姓,指亲族。”也就是观我族之百姓。高享认为观他族即他国之百姓。此二说均以“生”为“姓”,指出观生即观百姓。可见,一个有作为的君主要治理好天下,不仅要体察我族百姓之境况,而且亦要观察他族民众之实际。一句话,要多方了解和体察民情,做到亲民、爱民和蓄民。唯有如此,才能观化知政,观民设教。故该卦六四爻辞言:“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勿庸置疑,孔子“忠恕”“仁爱”为本的民本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孔子儒学与《周易》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周易》学说是孔子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渊源。

三、孔子儒学的思想影响与《周易》

毫无疑问,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影响是通过《周易》得以发扬光大的。在先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虽为“显学”,也只仅是诸子百家中之一家。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祖述尧舜,彰宪文武”,但他的学说和思想并未引起列国诸侯的普遍认同,故不得不退而删述史书,聚徒讲学,从事教授弟子之事。他的言论集《论语》一书,尽管因其内容丰实,思想精深,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术史以及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道德风貌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因于秦始皇焚书,一度中绝。汉代就曾有三种《论语》辑本,经汉郑玄、晋王弼、宋朱熹等历代学人之共同努力才形成今传世之《论语》文本。然而,相比而言,《周易》文本却比较完整地反映和体现了孔子的易学学说和思想。

众所周知,《周易》本为卜筮之书,故秦始皇焚书独不禁。这就使得孔子对《周易》的整理以及《易传》各篇对孔子治《易》言论的抄录引述得以完整流传和保存,为人们从更为准确的角度了解和把握孔子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而且,孔子后学如曾子、子思、子夏等对于孔子开创的治《易》之事鼎力弘扬,从而使孔子易学学说得以发扬光大。

事实上,汉代儒学大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提出,就是以《易》为立论根据的。董氏言:“易曰:‘负且乘,致寇至。’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其患祸必至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位,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说,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以看出,孔子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其根源在于《周易》的广泛流传。

首先,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影响是通过孔子删述和整理六艺而产生的。孔子删述整理六艺之事,自古及今向无异辞。正因为孔子对六艺的删述与整理,六艺才得以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引起了儒家后学的广泛关注。而《周易》为六艺之一。司马迁言:“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经过孔子的删述整理,才有了今传世之文本《周易》。

可以肯定,从春秋《易》无爻题而文本《周易》各爻均以九、六标称爻题,从春秋《易》之《乾》卦各爻均言龙,而不见三爻爻辞到文本《周易》以“君子终日乾乾”补之来看,此应为孔子删述整理时所加。从史料学角度来看,我们还看不到除孔子删述整理《周易》外还有其他何人曾经整理过《周易》的材料。孔子在其整理《周易》的过程中发表了诸多如上所引的关于《周易》的言论。孔子的这些治《易》言论,为《周易》由专为卜筮向义理方向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孔子在整理《周易》古经的过程中,还特别对《易传》之《说卦》加冕,为《说卦》之文增加了性命之理和三才学说,如言:“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可以看出,《周易》的广泛流传推动了孔子儒学的发展。

其次,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影响是通过孔子后学阐扬易学而实现的。孔子晚而治《易》,读《易》“韦编三绝”,其用力之勤、用心之专,令世人叹服。而从文本《周易》之《易传》来看,孔子对《周易》卦爻辞之阐解和注释多达十九卦二十五条爻辞,真可谓用其心而尽其力。然而,尽管如此,孔子仍然对其治《易》之事感到终生遗撼。《论语·述而》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因为如此,孔子后学曾子作《象传》,子思作《彖传》,以继承孔子治《易》之未尽之事,直接从《周易》卦象中推阐出了《周易》的义理,发扬了孔子尚《易》而不占的易学精神和治《易》里路,将《易》由卜筮向义理方向推进了一大步。著名的《大学》和《中庸》历来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曾子与子思的作品,而《大学》《中庸》以《周易》的基本精神阐发了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再次,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影响是借助易学的发展而得到充实和完善的。众所周知,孔子儒学是伦理道德之学,其哲学意蕴并不很浓。然而,孔子儒家学说却借助易学从而使自身的哲学底蕴得以充实和完善。以礼论而言,礼论是孔子儒学的重要学说。如所周知,孔子重礼,《论语》一书言礼多达七十余次之多,足见孔子对礼的重视。然而,孔子言礼多指周礼,而礼由何出,其本为何?《论语》却甚少涉及。而《礼记》作为孔子后学的重要经典,却借助易学使儒学礼论具有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1.《礼记》运用《周易》的宇宙生成学说揭示了礼的本质,提出了“礼本于大一”的自然哲学命题。《礼记·礼器》言:“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意谓“大一”为礼之本,大一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四时,天地、阴阳、四时之化是礼产生的自然前提。

2.《礼记》运用《周易》的宇宙演化学说揭示了礼的产生,提出了“礼生于分别”的历史哲学命题。《礼记·乐记》言:“天地尊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大小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矣。”又言:“礼者,天地之序也……序故群物皆别。”将礼看作人类历史的起点。

3.《礼记》运用《周易》的人类起源论阐发礼的形成,提出了“礼始于男女”的伦理哲学命题。《礼记·昏义》言:“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郊特性》亦言:“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生义;义生然后礼作。”可见,男女之分直接关系到人伦秩序的建立和礼的形成。故“夫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诉,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正因于《礼记》借助于易学对儒学礼论的充实和完善,从而使儒学礼论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出,孔子儒学的思想影响与《周易》的广泛流传有着密切联系,易学广泛流传是孔子儒学得以发扬光大,而孔子儒学的独尊又是易学得以普及和发展。

综上所述,《周易》学说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根源和理论渊源。《周易》的文化精神对孔子儒家学说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启迪和影响。因为如此,笔者以为,孔子儒家学说根源于中国文化原典《周易》,它是《周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同类推荐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作为20世纪走红的哲学家,尼采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癫狂和孤独之下,是面对人生难题的无比真诚——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以生命意义之困惑和寻求为主线,把尼采思想的各个主题,包括权力意志、价值重估、超人等,贯通起来加以阐释,饱含知识分子的个体感悟和时代激情,重现一个真实的尼采——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哲人、一位无比真诚的人生哲学家。本书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时代共鸣,深深影响吴晓波、王军等一代知识分子。
  • 精进:极简论语

    精进:极简论语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论语》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论语》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孔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本书轻巧便携,每页一个独立主题,可以随时翻阅,获得《论语》中人生精进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千歌诀

    千歌诀

    白水,从小被一对乌林村的夫妇收养的孤儿,这时一个叫做牛厉的男人来到了这里,他就像白水的父亲一样对待他,之后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 重生2008当明星

    重生2008当明星

    一个现代网络扑街写手,穿越回了2007年的学生时期,且看他如何从普通人变成亿万富翁,大明星。
  • 我穿越到了刺客世界

    我穿越到了刺客世界

    主人公玄玉白带着刺客无敌系统走进了刺客伍六七的世界,帮助六七找回刺客形态,一起称霸刺客世界!
  • 重生的戚爷好黏人

    重生的戚爷好黏人

    睁眼,洛沐燃重生了。她苦笑,为什么,她好不容易死了,为什么还要回来。但她没想到的是,他也重生了。上一世,他欠她的,这一世,他到死都不会放手。“阿燃,给你做饭,手手切了。”戚宴眼泪汪汪的看着他家阿染。“额……”洛沐燃看着挤都连血丝都看不出来的伤口,一脸无奈。“阿燃,你果然不爱我了,你看你现在都不关心我了。”用力挤了俩下伤口,终于冒出来点血粒,“都流血了。”洛沐燃眨了眨大眼睛,终于把手牵了起来,轻轻吹了吹。“乖~别闹~”然后呢?然后……他就捂着热的冒气的脸,逃走了~##爽文+异能+甜宠
  • 我的异界开挂之旅

    我的异界开挂之旅

    宅男叶莫一次意外穿越到圣灵世界,依靠一双眼睛,成为强者的故事。
  • 卿本多娇之双瞳

    卿本多娇之双瞳

    是仙是神皆是人,不求无上之力量,但求爱人在身旁......
  • 食择食之绝技

    食择食之绝技

    相传上千万年前,人族修行,都以精、气、神为主,并未有源力这一说。精,为天地之精华,气便是人族之气脉。神,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神识。人族修行之时,便需要人与人之间神识互通,气脉相连,方可吸取天地之精华。虽极其麻烦,修行出来却也是极其强大。就在人族气脉鼎盛之时,天地间出现一吞天兽。此吞天兽吸食天地间日月之精华,万物之精气,生灵之神识为生,使其相当的强大。人族多次围剿吞天兽未果,牺牲了数不尽的人族血脉。就在人族面临着灭绝的紧要关头,人族中出现了一位自称食择圣者.........................
  • 从现在起我要拯救世界

    从现在起我要拯救世界

    团结一切力量,抛却一切负面,一百多个成熟的灵魂扎堆在我的身体里,从现在起,做一个拯救世界的圣母勇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成了大汉箭神

    我成了大汉箭神

    陆堪从小习练箭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准备着报杀父之仇,没想到只是为了报仇而练习的箭术,渐渐成为了他的天赋,他的本能,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