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000000049

第49章 探家的故事

范至庄中坤农场(六师四团)

每年都有农友回海南农场“探亲”,而最近几年还总采取“自驾游”的形式。说是从广州出发,当天晚上就能到达场部,极其方便快捷。这一切要是放在30年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我当年“探家的故事”吧。

坐上运胶车

我于1969年底第一次回广州探亲,是连队里的探家第一人。虽说有明文规定我们可享受每年一次探亲假,但为了不影响生产,这探家的名额是有严格的百分比控制的,我们连队人少,所以名额就只有一人。

那年月探家也没什么可带的,收拾两套换洗的衣服住书包里一塞,毛巾穿过口盅把往书包带子上一绑,下午放工后背上就可以出发了。先是走15公里山路到团部,在招待所住上一宿,第二天一早搭上运生胶到海口的卡车就可以了。

团部的招待所很简陋,一个房间靠墙摆放着几张碌架床,床上只有席子、忱头和蚊帐,被子则夏天一张被套,冬天一张棉被。没有客人离开就换洗这一说(那时候估计全中国的招待所都没有这个制度,这种不卫生的状况总使我感到不舒服)。

然而,这里却有闪烁着现代文明光亮的电灯!这是用柴油发电机发出来的电,每晚发电至十点。所以一到晚上,团部的任何一个角落总能听到电机发出的轰鸣声,但当年的我们听着这实为噪音的轰鸣非但不反感,反倒感到很是愉悦。

第二天一早,经别人指点,我找到了运生胶到海口的解放牌汽车,还没怎么说呢,司机就头一歪示意我快上车了。

车厢中间早已装满了用白色薄膜包好的一大块一大块浅黄色的半成品生胶,车上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不认识也是搭顺风车的人。从我们团部往屯昌去的路比较崎岖,而过了屯昌路就好走多了。早就听说海南岛有三条国防公路:东、西线和中线,我们现在走的就是中线。

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路况实在不错,能看到的车基本上都是其他兄弟团的运胶车,就这么一辆接着一辆的飞驰在国防公路上很是壮观很是“威水”。

那天我们的车不知为什么事还拐到文昌去了,在过一条小桥时,有人告知说桥下的那条水就是万泉河。我疑惑地瞅着这条被称为“万泉河”的河,怎么也无法与“红色娘子军”里经过舞台艺术加工的那条河联系起来。实在是很小,还没咱南渡江的三分之一却知名度如此地高,实在令我有点“不屑”。

海口的大通铺

到了海口已经是下午,赶紧向路人打听买船票的地方。运气不错,居然给我买到了次日上午十时开往广州的“红卫七号”的船票,四等舱。正要转身找旅社去投宿,却猛然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定睛一看是二班的杜红五,她也是咱农学院的子弟,不知从哪冒了出来!我喜出望外的一蹦老高然后一把搂住了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终于找到个伴了!

她说她买的也是明天“红卫七号”的船票,五等舱。记得那时候我们旅费的最高标准是三等舱,我奇怪地问她为啥要买五等舱,她说卖票的同志告诉她五等舱要快些!我觉得这说法太奇怪,但当时大家都有事,相约明天船上见便各奔东西。

旅社的房间比团招待所的大得多,说不上里面摆了多少张床,但估计少说也有几十张(后来才知道这种住法叫做“大通铺”)。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竟不分男女!好在床与床之间小有距离,否则可真是没法住。

入夜了,那几十张床渐渐都有主了,房间里男女老少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烟味汗味等各种怪味令空气越来越浑浊不堪。大家都将行李放到自己的床上,有的用来垫头,有的用来搁脚。也有的行李太多了人躺不下去,便盘腿坐到床上的行李堆里,准备眼光光的等天亮。旅店里的灯彻夜通明,不断有人进进出出,门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还有大人的讲话声、咳嗽声、随地吐痰声、小孩的哭声……

整夜我都没有合眼,警惕而烦躁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也绝不与陌生人说话。每隔一段时间,我便到外面去看钟,钟悬在服务台后面的墙上,秒针磨洋工般半天才极不情愿地挪动一下。感觉起码都已经过了两“粒”钟了,可出去一看也才走了不到“四个字”。真是漫漫长夜长夜慢慢啊!

……

街上渐渐传来行人的脚步声讲话声和不知道什么东西的撞击声,只听见旅社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天就要亮了!我再也不想在这里呆多哪怕是一分钟,背上书包,逃也似的一头扎进这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黎明时分的海口,不知咋的路灯都关了,我在黑暗中适应了半天才依稀看清眼前的路,却又分不清东西南北。好不容易见到一路人,结果那人却听不懂普通话,再逮一人,还是这样。终于有一位看来是听懂我的提问了,可他又用海南话作答,还挺耐心的,这回轮到我一头雾水了……

遭遇五级浪

终于登上“红卫七号”了。这就意味着明天中午可以到家!

我兴奋无比,咚咚咚的先是下到四等舱认好自己的床位,然后在船上转了几个圈之后来到五等舱找我的同学。

五等舱里的乘客一人一张席子的都坐在地上,上面杂乱的堆满行李,其混乱情形与昨晚旅社里的大通铺不相上下,令我瞅了一眼便心烦意乱。我仔细地在人堆里寻找了几遍,都不见同学的踪影,难道她真的先行一步了?

船起航了,一个人早早回到舱里去,怪没意思的,我只得站到甲板上靠在栏杆边看风景。天阴阴的,海口一片灰蒙蒙,正渐渐地向后面退去。

船上的广播响了,告诉大家可以到餐厅吃午饭。当我经过通向餐厅的长长的走廊时,无意中看到天气预报的小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今天海面上有五级浪。“五级浪?”我边走边想,不晓得五级浪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只觉得挺有趣挺幸运的,之前还没听谁说见识过什么浪呢,咋就给我遇上了。

午饭的味道好极了。说实在,自打离开连队踏上探家的路途开始,我就没吃过一顿正经饭。饭吃饱了,却还是不想回到舱里去,百无聊赖便爬上轮船的最顶层。上面空无一人,大风呼呼的刮着,明显感觉到船晃荡的幅度很大,人都无法站稳。我只得找了一只用来拴缆绳的大铁桩坐下。一抬头,却发现以前所见过的那个平静如镜的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脸!海面上尽是小山般的浊浪,一个接着一个,一排接着一排,我们的船在茫茫大海上被这些浪挤压着,追逐着,掀动着,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助,万一……我越想越感到恐怖。

突然。我觉得身上哪儿有点不对劲。

是胃,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没吃错什么啊,咋就这么难受呢?这难受的感觉来得既突然还非常猛烈,还没容得我想明白便一张口将中午纳进胃里的东西全吐出来了!哎哟,这不是把人家的地儿给弄脏了吗?我赶紧到处张望想找个拖把给清理一下,可这脑袋还没转回来呢,难受劲又上来了,不但想吐还又冷又晕!不行不行,得马上撒!我喝醉酒般踉踉跄跄东歪西倒地往梯口扑去,心里还为没将搞脏的甲板清理干净就走人感到自己很没道德呢,但实在是顾不上了。

当我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下到船舱时,里面的情景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人们像得了集体急性肠胃炎般,歪七倒八的都趴在床沿上。呕吐声此起彼伏。地上一片狼藉,两个男服务员拿着痰盂拖着拖把,救火般在舱里跑来跑去,高声的请大家快别往地上吐了,可这有限的痰盂实在是供不应求!最恐怖的是上铺的乘客了,难受劲一上来便直接“哇哇哇”,整一个“黄水天上来”!……

我找到自己的床铺便一头裁了下去,想着躺躺就会好,谁晓得躺下去的感觉更糟: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将我整个人纵向地不懈地耐心地晃荡着,把胃里的东西一下又一下地直往喉咙推去……哎呀!又不行了,我赶紧将上半身探出床外去找痰盂,一个服务员老远看见了,举着一个空痰盂边喊着“等一等”边向我冲来,可这事能等得了吗?……

大浪就这样折腾着.直到我们把苦胆水都吐光为止。渐渐的,外面的风浪收敛些了,船舱里终于安静下来,忙活了一个下午的人们都盖着被子静静地躺在铺位上一声不吭,只有柴油机的轰鸣声。

广播里又传来请大家到餐厅吃晚饭的悦耳的女广播员的声音,大多数人都充耳不闻,连动都没动一下。倒是几个下午睡了一大觉的海军起来了,没事人一样,招呼着去吃晚饭,回来时给我半板之隔的一直躺着的邻居带回了饭菜。从他们的对话中得知,我这位邻居是他们的战友,腿受伤了,他们是护送他到广州军区总医院去的。这时候船舱里就数他们几位最精神,一个个坐在铺位上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大讲他们当初训练时的趣事,讲他们是怎么从晕船练到不晕船,讲今天下午弄得我们全体翻江倒海的这点小浪是那么小的一碟菜……

夜渐渐深了,船舱里也慢慢安静下来。我躺在床上感到越来越冷,看看左右各位都裹着棉被正睡得香,我咋就没被子呢!我悄声的问从我床边经过的服务员,服务员说上午租被子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要啊,想省那五毛钱吧。租被子?上午?上午租过被子?我怎么不知道。我想啊,一张床一张被子,我的那张上午没租,那就现在租吧。谁知道,服务员一句“没有了”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我除了把自己缩成虾公状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件军用棉大衣和一句“先盖着吧”的声音从隔壁铺位上同时传了过来,哦,是我的那位解放军伤员邻居。充满了感激之情的我赶紧将大衣接过来,心中无比温暖,还是解放军好啊!

当我一觉醒来,天似乎要亮了,船已经驶进了珠江,怪不得平稳多了。

眼看着家越来越近,马上就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了!心一下子充满了期待,我还从来没有离开家这么长时间呢……

“要命”的篮球筐

二十天假期一眨眼就过去了,返回连队的日子即将到来,我才知道原来回程的船票也不好买,售票处黑压压的尽是排队买票的知青。

那会儿往返于海南与大陆间的交通工具除了一天一趟的红卫轮之外,还有“水陆联运”和飞机。“水陆联运”是先坐一宿的船到江门,然后坐一天汽车到湛江住一夜,再坐半天汽车到海安,最后是乘船横渡琼州海峡才到达海南。但两日两夜的又上又下费尽周折,叫我们这些肩挑手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知青如何吃得消,所以这条线路极少有人问津。而坐飞机呢,除了价钱昂贵之外,观念里也总觉得飞机是给中央首长和外宾坐的,估计大多数人也与我一样从来没敢动此念头。于是干军万马便只有一条路可走:坐船。

为买票之事我排过队也托过人,总之每每还没动身就被这事搅得心烦意乱,提前进入状态。

由于一年才探一次家,再加上上次来时行装实在太简陋,所以要带回去的东西还真不少。一个小皮箱和一条帆布被袋给塞得臌胀臌帐的,而随身背的大书包也是满满当当,几乎都扣不上了。

自己的东西本来就够重的,连长还让我给连队捎一对篮球架上的篮球筐回去,于是这担行李足足有一百几十斤,以至于在海口下驳船时若不是一个大只佬解放军眼疾手快的一把扯住我,我必定连人带行李掉海里“光荣”了。

我至今还清清楚楚得记得那条所谓的驳船,实际上就像当年解放军解放海南岛时用的那种大木船,左右晃荡上下起伏稳定性极差,船帮子又比红卫轮的甲板足足低了一大截,连接两船的唯一“通道”是一条不到半米宽的、一头搭着轮船另一头接着木船的相当陡的木板。我挑着这么重的行李,走在这晃动的“独木桥”上,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每天只有一班车

又踏上海南岛的土地了,迎着扑面而来的一股熟悉的热空气,那列往返于海口与秀英港间的窄轨小火车一摇一摆的将我们向海口拉去。我虽然坐在火车上,却是全身紧绷着、满脸的汗也没想到要擦一把,时刻准备着一下火车就以最快的速度挑起行李冲向汽车站,购买明天回屯昌的汽车票!

从海口到屯昌每天只有一班车,那种老式的客车走得慢且不说,关键是装的人也少,好像也就二十来座吧,若买不到票你就只有耐心地在海口再等一天。汽车站每天下午定时开卖这班车的票,卖完就“嗵”的关上木窗。记忆中我几乎每次都是刚把从小木窗里递出来的票抓到手,木窗就关上了,你说多玄,我怎么能不紧张呢,真的是要志在必得啊!

然后又是住进大车店般的旅店,耐心地待天明,然后也是天才蒙蒙亮便挑上行李到车站去,一切如旧……

记得当时从海口到屯昌县城要在路上走三个小时左右。到达县城后我便即时购买第二天下午从这里开往南坤,也就是我们团部的班车票。这也是一天班,但票好买得很,然后便又找旅社住下再等一天。

县城里的小旅社萧条得很,小房间很多都空着,非常安静,而最大的特点则是这里很文明,房间都分男女。第二天,直到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我才终于回到阔别了25天的团部,我的身心这才终于放松了下来。

躺在团部招待所的床上,我感到一种久违了的安全感。我一边打算着明天天一亮就立即赶回连队去,一边很快进入了梦乡。

同类推荐
  • 黑暗里的火光

    黑暗里的火光

    曹永,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已在《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山花》《江南》《长城》《作品》《滇池》《星火》《雨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若干,有作品被翻译到俄罗斯。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
  •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由美国著名的乔伊斯研究学家埃尔斯沃思·梅森、理查德·艾尔曼合编,收入乔伊斯从14岁至55岁写就的随笔、讲演、书评、提纲说明、信函、诗歌凡57篇。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杜立德诗选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杜立德诗选

    本书收录了诗人杜立德创作的经典诗作。包括:致敬,;十月;毕竟的寂寞;秋分;门,一直虚掩着;红峡谷;丽江之行;一种态度等。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是舔狗哇

    我真不是舔狗哇

    简介:东鞋、西do(inb)、南(con)di、北酱(777)……他,是云顶百晓生,各大流派的开创者!黑铁…,黄金…,再到王者……他,是鲨鱼一鸣惊人的直播鬼才!一夜之间,是什么让曾经的祖安状元变得如此温文尔雅!平步青云,又是什么让一个落魄的网瘾少年受万人崇拜!鲨鱼亲儿子的身份究竟是真是假;性感女主播频频被封的背后,又究竟是何人所为……这一切的背后,是三观的颠覆,还是人性的扭曲。让我们跟随‘醒咯天sei’的胡诌恶搞,一起走进舔狗的内心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御王座

    霸御王座

    百年前先知似乎在临死前道出了称霸御王座的真相,随后是无止无休的五族征伐。沦落孤儿的凯修,神秘莫测的黑炎,身份不明的秘密人物。百年前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到底谁才是御王座最后的归宿。“撒旦的意志从来不会熄灭。”
  •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头看过去

    回头看过去

    为钱嫁人,被弃;为爱嫁人,夫亡。为了儿子,我要嫁给我的第三任老公。虽然他没有展堂的桀骜、没有刘彦的财富、没有橙子的才华,但是他有对家的用心。老公太善良要好好保护,以后就叫他在家做家庭煮夫吧!
  • 幽潭潜龙

    幽潭潜龙

    经历无数次宫廷变故,皆有惊无险;曾三让天下,天下是否真的“好让”?《幽潭潜龙》为你演绎一代睿帝的传奇人生。
  • 修元大陆之风雪飘零

    修元大陆之风雪飘零

    两把巨剑,一道虚影、看少年奇幻穿越、修元的世界、强者的领域、这片大陆上,只有实力才是最好的说话权。在寻找各种奇遇的道路上,韩云枫又将成长到何时,何种境界?敬请期待……
  • 再好不过沈先生

    再好不过沈先生

    谨以此书献给仍深爱这世界的人们你还年轻,你能活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本书讲述了一个十分贫瘠,但人性单纯到可怕的农村孩子,从小学的单纯---初中的懵懂---高中的无畏---大学的沉沦---社会的险恶---监狱的蹉跎我是个渣渣,但我从不放弃。最终靠着,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坚持,以及圆滑的世故,丰富的经验,成功在城市里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的故事。不求登高,但求铭记!
  • 三石的风

    三石的风

    上一世,我无法不喜欢你。这一世,我还是无法不喜欢你。所以,我吃定你了!!!!
  • 微观红楼

    微观红楼

    本书从细微之处把握红楼,透视社会、历史、文化,感悟人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