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000000081

第81章 你太像知青了

宋晓琪兵团宣传队

很年轻的时候在海南岛当过九年知青;年轻的时候回城进了企业;抓住青春尾巴的时候成了记者、作家;不再年轻、但还不肯认老的时候,也就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又是知青了。不单因为叫知青多少和年轻沾点边,不那么容易老,而且还因为我渐渐悟出:如今若要说赞扬知青的话,最受用的一句就是:你太像知青了!

先说说我们兵团宣传队的老队员杨苗青,他是我们兵宣官做得最大的,担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多年,事业上很有成就,知青活动也总是不拉下。但我很想和他说“你太像知青了”这句话,却是在他2006年病重之后。在这之前他已经成功地和癌魔抗争了十几年,我们几乎忘了他是个病人。住进医院后他先是不能进食,后又无法说话,近来更是在重症病房一呆三个多月,痛苦万分却又坚强无比,好几次他发了自己写的诗给我,诗中没有悲伤和绝望,流露出的竟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春节前我和吴捷玲去看他,他坚持用笔和我们交谈,问及知青有什么活动,他专注地听我们说着,脸上因为疾病而无法有任何表情,笔下却依旧流淌着对那段岁月的向往,对知青战友的眷恋……感佩他的乐观,当着他的面我们一直笑着,我在心里说了很多遍:“杨苗(我们都这么叫他),你太像知青了!”

还有霍东龄,认识他多年,仅仅因为他是我们兵宣队员陈静娜的“家属”,而且只知道他的小名叫那个什么(还是不说了)。客客气气见过几回,看来看去总觉得他不像商人,却听说他早早下海搏风击浪收获颇丰。真正有些了解他是2006年5月之后,他和几个老知青商量要办个知青网站,我去开会才知道那儿是霍东龄公司的办公室,规模不小,而且还要搬新址(现在已经乔迁新址了)。以前有句话,叫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霍东龄却“通杀”,知青的活动,他出钱出力外带出人——2007年3月18日知青的植树活动,他们公司出动了几十人帮忙,其中有一位小马现在都快成“知青通”了。

接触多了,更发现霍东龄的知青情结很深。他多次回农场“探亲”,还捐资助学,对当年经常关照他的老班长,更是感激于心,视同亲人。得知老班长身患绝症后,他承担了所有的医疗赞,还在老班长弥留之际赶到病床前,含泪为亲人送行……如此有情有义,真想对他说一句:“你太像知青了!”

前些天和几位知青去过一次西培农场,其中有当年下乡到那里的广州知青苏炜。如今年过半百、已经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回忆煤油灯下的苦读书,寻找小河边的初恋足迹,拉着老工人的手问:你还记得我吗?我是苏炜……真诚和热情,不正是我们知青的本色吗?苏炜呀,你太像知青了!

像知青的人还有很多,常常让我感动不已。比如方坚,自己办个企业,整天操心得很,却老是抽空回海南农场,还在那里招收老工人的子弟去他的企业工作,不为别的,就是想为老工人做点实事;比如蓝蓝,放着退休在家的福不享,为网站的事任劳任怨;比如庞建青,单位有一大摊事,又兼管着网站的财务,精打细算那些来之不易的钱,却没有一分钱是属于她的……还有更多的叫不出名字的知青,或去慰问牺牲在海南的战友的亲属,或为一名参加电视台大赛的知青子女鼓劲撑腰,或共同去找寻一位失去联系的兵团战友,或以花甲之躯报名回农垦支教,再为那片热土尽绵薄之力……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偶尔打开电视机,江苏卫视的访谈节目《人间》正在播出,就那么一眼,我知道了是一个关于知青的故事,连忙往下看。原来是一位当年下乡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上海知青,30多年前与另一位上海知青同时爱上了一个云南姑娘,后来姑娘嫁了,新郎不是他。姑娘幸福地生活了几年,她的丈夫、另一个上海知青便按政策先回了上海,约定站稳脚跟就接她和儿子团聚。偏偏那位丈夫没站稳脚跟就出了车祸,丢下孤儿寡母以泪洗脸。

这时,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位退出恋爱竞争的知青挺身而出,承担起了这个破碎家庭的经济责任。上海,云南,两地相隔千里,他自觉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每月寄15元,逐渐增加到每月寄几百元,甚至更多。因为已经成家,主人公担心妻子不理解,一直善意地瞒着妻子。直到最近,那位云南姑娘(现在已是大妈)病重,想和几十年未曾见面的战友、也是恩人诀别,主人公于是悄悄地踏上了云南之旅,结果被妻子发现疑点,这才暴露了保持30多年的秘密。

不是三天,不是三年,甚至不是十三年,而是三十多年!这是怎样的道德坚守,又是怎样的知青情怀啊!

故事的结尾是云南大妈病情好转,伤心加气愤的妻子,也理解和谅解了知青丈夫。而泪水盈眶的我对着荧屏上那位素不相识的知青,涌出一句真诚的赞叹:善良、执著、坚定,战友,你实在太像知青了!

相比之下,真不敢说自己太像知青,但说句不大谦虚的话,有一颗感动之心,也是咱知青的特征啊。

不是闲着也是闲着、自讨没趣就喜欢当知青,要知道那是一个我们别无选择的年代;也不是故作天真赞美知青岁月,而是当那些青春年华沉淀成人生财富时,我们已经成熟透了,并且懂得了珍惜。

所以,我期待我的知青朋友们也对我说:你像知青!

同类推荐
  • 人生的盛宴

    人生的盛宴

    全书主要分为无所不谈、谈古论今、闲情雅趣、人生滋味、文苑勺拾、山海游历、臧否人物这七辑,收录了他的论读书、古书有毒辩、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孟子说才志气欲、论性灵、我怎样买牙刷、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老北京的精神、闲话说东坡等众多作品。
  • 读书与思考

    读书与思考

    本书为读书心得汇编而成的读书笔记。书中共收录了42篇文章,内容丰富,涉猎面较广,是作者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点滴思悟,或情感丰沛,或理性睿智,可供大家学习参考,以养成善思善悟的好习惯。
  • 枕着唐诗梦游

    枕着唐诗梦游

    读唐诗,我们感受较深的,是诗人们的失意、落魄、贬官、流放;是他们借酒浇愁,诟病读书,向往归隐的无奈;是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士子精神。读唐诗,虽然每每有引古自伤的情绪,但转瞬即逝。萦迴于胸间的,是对于唐代官员诗人、布衣诗人丰富社会阅历的艳羡,是对他们自由心灵的由衷的敬佩。
  •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本书是散文、随笔作品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把作者数十年在写作路上的阶段性成品一一展示出来,力求通过作品本身的不断进步与精彩,提供给读者一个“探求成长”的视角,吸取教训,获知经验,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象“散文是会生长的”的一样,自己也能不断地长大成人。而对于更广泛的成人读者来说,《散文是会生长的》则提供了一个“逆视角”,重在总结既有人生的种种感悟,以更智慧更勇敢地面向未来。这是一部特色明确,内涵丰富的佳作!
  • 读者精品——友情对白

    读者精品——友情对白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热门推荐
  • 是有花否

    是有花否

    别管我,我正在思考写什么题材,立什么人设
  • 不愧是他的甜甜

    不愧是他的甜甜

    由一封匿名信架起的小甜甜本书又名《两个戏精大佬的装逼日常》
  • 机智萌宝:爹地,我要妈咪

    机智萌宝:爹地,我要妈咪

    任傅沉刚回到家,一个小身影就蹿了过来,急着往他身上爬,“爹地,听说你缺个老婆?”“……”“正好,我也缺个妈咪,爹地,我给你介绍一个如何?保证你满意的不得了!”任傅沉冷着脸将这小家伙从自己腿上提了下去,道:“不需要。”另一边——任傅沉将一个女人逼到墙角,挑起她的下巴。“当初是你逼我离婚的!”林言冲着他吼道。“那现在,你逼我复婚,这样就扯平了。”“不要脸!!”“好了,儿子还等着我们拿结婚证去给他过生日呢,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弟翻身:溺宠傲娇小萌妻

    学弟翻身:溺宠傲娇小萌妻

    开学社团招新时,她一不留神就招了个妖孽进了自己的部门。“会编排报纸吗?”少年闪着耀眼的如猫眼石般美丽的眼睛,很恳切的点了点头,怕她不信般,他掰着手指头:“我不仅会编排报纸,还会编排程序黑人电脑,还会撒娇,会卖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怎样,学姐你收吗?”许伊人“……”却不想这只看上去无害又萌萌哒的学弟是怎样腹黑又无耻,以至于让自己在被拐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让自己未来的大半时间都在床上惨绝人寰地度过。“无耻,大混蛋,我要离家出走!”
  • 豪门佳婿

    豪门佳婿

    入赘两年,为了钱,他甚至可以磕头下跪!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骗子、废物!一朝云起,他默默的为她撑起整个世界!
  • 人本欲生经

    人本欲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门章

    禅门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糖煮姜茶

    红糖煮姜茶

    “江也!我肚子疼!”“哦。”“多休息。”江先生瞅了一眼旁边的江太太,嘴角微微地勾着。“你不说些什么吗?”洪唐委屈巴巴地看着自家老公。江也看着旁边楚楚可怜的江太太,什么也没说。立刻出门去买了些生姜,煮上了红糖姜茶。牵就着洪唐的小脾气。(此唐非彼糖,此江非彼姜,浓度100%的小甜文上线了鸭,大家一起奥利给)
  • 绝世圣天尊

    绝世圣天尊

    一个失足穿越到这来的少年,能逆转这具新身体的命运吗?白痴?还是战神?
  • 紫霄邪帝

    紫霄邪帝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掌杀伐之剑,屠尽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