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8800000020

第20章 紫禁城里争斗烈

吕知县到罗绫里走访一圈回到衙门,心中虽然非常气愤,但见到黄国贤时,还是尽量压抑心中的怒火,用平和的语气同他谈话。

吕知县问:“老百姓纷纷告你加征田赋,这是真的吗?”

黄国贤坐在吕知县对面,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大老爷,这是真的。”

“你为啥要这么做?”

黄国贤将椅子向前挪动了一下,压低声音说:“大老爷,三年免征太便宜那些贱民了。特别是那些瑶民,现在他们个个都有饭吃有衣穿了,你要他们捐点什么,缴点什么,他们便串通起来抗拒,巴不得什么都免了,永远免下去。这哪儿行?决不能让他们养成那种刁蛮习气,一旦养成事情就不好办了。自古种田要完粮,经商要交税,欠债要加息。三年免征的田赋,不加征利息也就很便宜他们了。我们又不是叫他们一年就把三年免征的田赋全部交上来,而是逐年交清。现在他们日子好过了,又不是交不起。就是个不愿交。如果不逼一逼,他们就一直给你拖欠着。逼他们交清当年的,实际上是为他们好,免得给他们子孙后代累一屁股账……”

“别往下说了!”吕知县见黄国贤啰嗦个没完没了,早听得不耐烦了,“你只说说,什么叫免征?”

“免征……免征么,我们为啥就不能说成是暂时免征,等到日子好过了再补交?”

吕知县脸色一沉:“免征就是不向老百姓征收!怎么能出尔反尔,把皇上的圣旨当儿戏?”

“这——那么我们就改补交为加征嘛。贱民们日子好过了,加征一点捐税又算得了什么?历朝各代都是如此,我们又何必那么老实?”

“你是不是看见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心里就不舒服?”

“太爷,什么老百姓不老百姓。一帮贱民!他们是穷得富不得,富了就了不得。当牛做马才是他们的本分!”

“胡说!”吕知县怒不可遏地说,“从前我听说这里俗敝民刁,顽梗抗欠,还真以为是老百姓刁顽,原来才是你们这帮贪赃枉法的污吏敲骨吸髓给逼出来的!现在请你先到监狱里去待着,等査清了你的违法行为再说下文!”

黄国贤一下子慌了:“太爷,不要这样做。卑职这都是为了能够多孝敬您一些啊!我哪敢吃独食……”

吕知县吼道:“闭住你的臭嘴!再往下说就要挨板子了。”随后又叹道:“这里的官员真是目无法纪,贪腐成性,冥顽不化,何堪重任啊!”

罗绫里的老百姓听说黄国贤被关进了监狱,他的儿子也被赶出了学宫,无不拍手称快。许多曾经蒙受冤屈的,遭受迫害的,纷纷到县衙来告状。吕知县叫他们找人写好诉状,等候开审。因为告状的人很多,只得按交状子的先后顺序排号审理。

第一号原告名叫莫子坤。吕知县问:“你所告何事?”

莫子坤说:“十年前,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名差役,说有人告我欠债不还,要我立刻到县衙去应诉。去了之后才知道黄国贤假造借据,说我爹借了他爹一百两银子,十五年下来,利滚利已经是一千多两,要我马上还清。还不起银子就将我的田地折合成银子抵债。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那回事。可是当年的知县大老爷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那几块上好的水田断给了黄国贤。我请求大老爷替我主持公道。”

“你凭什么说黄国贤是假造借据?”

莫子坤说:“我爹先死两年,他爹后死两年。这两年中,他爹都没说我爹借他银子,偏偏在他爹死后,他却说我爹借他爹银子,这不是有意诈我吗?再说,他爹死的时候,我已经四十五岁了。再往前推十五年,我也该三十岁了。我怎么没听说过借银子的事?而且借那么多银子来干啥?他分明是看上我家的那几块田,就想出了那么个招儿。他这种人一肚子坏水,请大老爷明察。”

吕知县又问:“已经整整十年了,这知县换了好几任,你为什么不到县衙来告状,偏偏要等到这时才来?”

“回大老爷话。”莫子坤说,“我告过的。可是那蒙大老爷说我是刁民告刁状,借钱不还,反而来告人家,不问青红皂白先打了我三十大板,打得我屁股开花,爬不起来,然后问我还告不告。我知道黄国贤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哪敢再告?要不是现在大老爷您把他关进了监狱,我还是不敢来告他的。”

吕知县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跪在堂下的黄国贤,问:“黄国贤,莫子坤的爹是不是比你爹早去世两年?”

黄国贤埋着头,眼睛盯着地板,回答说:“回大老爷话,他的爹死了两年之后,我的爹才仙逝的。一点不假。”

吕知县问:“你爹在的时候为啥不去向人家索要银子?”

“我催过爹去收银子的。可爹说不用着急,拖得越久,利息越多。反正又不急着用,收回来放在家里不划算。”

吕知县大声说:“黄国贤,抬起头来说话!难道你们就不怕这银子连本都收不回来吗?”

“爹说不用担心。”黄国贤刚说了一句,又将头埋了下去,“他家有几块上好的水田,很值些银子的。借据上写得明明白白,还不上银子,以水田抵债。”

“他爹借银子做什么用?”吕知县问。

“听说是做生意缺钱。”黄国贤的回答显得理不直,气不壮。

“做什么生意?”吕知县穷追不舍地问。

“这——当时我才二十多岁,不清楚。”

“他这完全是在撒谎!”莫子坤叫了起来,“按他们伪造的借据上的时间推算,他那时已经二十五岁了。他读过好些年的书,周围四五里以内,哪家需要写个什么,大都去找他。借一百两银子,这么大的数目,他爹能不让他看看字据写得对不对?他居然说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根本就没这回事!大老爷您可以去问我们周围那些老人。我爹从来就没有做过什么生意。”

黄国贤突然理直气壮地说:“就算你爹没做过什么生意,有了钱不能去干别的什么吗?前辈人做的事,我们后辈人咋知道?借据就是凭据。你们非要纠缠借银子做什么。这不是钻牛角尖吗?不管咋说,父债子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官司打过都十年了,现在又来翻案。真要没那回事,当年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承认的。真是岂有此理!”

吕知县将惊堂木重重地一拍,大声说:“黄国贤,有理不在声高。你说说,当时周围四五里以内,有人需要写什么,是不是都找你?”

黄国贤说:“回大老爷话,这是有的。但那张借据绝对不是我自己写的。他爹向我爹借银子,咋能叫我写借据?”

“那张借据还在吗?”吕知县问。

“以田抵债后,那张借据自然就作废了。还保存它干啥?”黄国贤一边回答,一边盯着吕知县的眼睛,并做了个暗示。

哪知吕知县又继续追问:“是莫子坤毁掉的吗?”

“记不清了。”黄国贤神色沮丧地回答说,声音小得几乎只有他自己才听得清。

莫子坤愤怒地说:“那张字据是他们捣的鬼!当时蒙开太手里拿着一张纸在上面念,我跪在下面听。念完之后就叫我在田地买卖文书上按手印,我说我要先看看那张借据再说,我多少还认得几个字。可是蒙开太立刻大吼起来,说我是刁顽之徒,不打不会老实。衙役们不由分说,把我按倒就打,重重地打了我三十大板。打得我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任由他们抓住我的手,在买卖文书上按了一下。按完之后,就把我拖出衙门,文书上面是怎么写的我全然不知。大老爷,你说我冤不冤?借据都不让我看一看,就硬说我爹借了他家的银子,把我家的田地断归他家所有,这世上到底还有没有天理良心?”

吕知县将惊堂木一拍,大声说:“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这是一起典型的敲诈勒索案!一百两银子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巨款,哪有借出去十多年不索要的?而且当事人都去世了还不提起,硬要由不明真相的第三者去追索,岂有此理!黄国贤,本县今天判你退还十年前霸占莫子坤的田产,你服也不服?”

黄国贤说:“大老爷,这是前任大老爷结的案子,你们衙门一定有存案的,怎么说推翻就推翻了?如此下去,是不是所有的案子都可以翻过来?”

吕知县严肃地说:“纠正了莫子坤的这桩冤案,并不表明以前的结案都是错的。但冤假错案历代以来确实存在,该纠正的必须纠正。如果你有确凿证据说明莫子坤的父亲借了你家一百两银子,他莫子坤今天还得挨三十大板。”

黄国贤打蛇随棍上,一下子又理直气壮起来:“我的证据就是那张借据。他莫子坤能拿出不曾借银子的证据来吗?”

吕知县将惊堂木重重地一拍:“黄国贤,你这是无理取闹!当了十八年里正,竟然还是泼妇心性。你刚才为啥不一口咬定借据退给了莫子坤?你现在说你的证据就是那张借据,那就赶快拿出来!拿不出借据来就给我打!狠狠地打!衙门里还怕你耍横不成?”

黄国贤老实了:“大老爷说咋办就咋办,我全都依从。”

“看来你还不服气。给我打!狠狠地打!”

“大老爷,小民没有不服气!我真心服您了!”

接连几个告状的都是告黄国贤采取各种手段霸占他们的田产,使他们本来是有田可耕的小康人家,一下子沦为租种他人田地,或者被迫给他人当长工的穷汉。开始,黄国贤总是狡辩,说别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直到屁股抵住了墙,才不得不承认。后来,他觉得故伎重演反而落得别人嘲笑和加深吕知县对他的愤恨,只要是确有其事的,他都一概承认,使后面案子的审理都很顺利,吕知县才没治他的罪,只将他霸占的田产全部退还原主,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金,免去他里正的职务,教育一番,放其回家。

由于前三年钱粮免征,里、甲等基层官员找不到借口敲诈勒索老百姓,尚看不出他们的真面目。第四年开始征收钱粮了,他们便像饿狼闯进了羊群一般,立刻凶相毕露。吕知县通过对罗绫里的考察,和对黄国贤强取豪夺、霸占民田案件的审理,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官员中存在的问题非常严重,若不及时加以查处,该撤的撤,该换的换,该关监的关监,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于是一有空就带上几个官员下乡去了解情况。结果,所到里甲,几乎都有类似于罗绫里的情况,甚至还有更严重的。这使他非常震怒。这一年,整个平南县,除了鹏化里暂时还针插不进,水泼不入,其它各地的里甲官员,相当一部分都落得了黄国贤一样的下场。

就在黄在栋被逐出学宫的第三天,吕秀玉就听到来饭庄就餐的食客们在悄悄传讲一件与她有关的事情。说与她结亲的陈思富是巨匪渠义侠的儿子。一听到这个消息,吕秀玉像遭了雷击一样,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许久,神志才清醒过来。从内心深处讲,她现在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陈思富。陈思富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如今十八岁,看似威武,谈吐却十分文雅。在学宫里,学业出类拔萃,人人夸赞,让人羡慕,可他父亲为什么偏偏是土匪头子。如果这是真的,陈思富即便是学富五车,将来也是没出路的。巨匪渠义侠的名字朝廷都知道。在广西就更是家喻户晓。与他的儿子结亲,有何面目见人?不但全家都无面目见人,就连哥哥吕兴居的前途也会给毁了。吕秀玉越想越觉得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她的脑子里闪过要退婚的念头,可是陈思富的影子却在眼前挥之不去。陈思富每次来民食饭庄时,神情总是那么阳光,那么自信,当脸上出现微笑时,是那么英俊、迷人,根本不像有什么忧愁,难道是人们传讲有误?要真是传讲有误,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无风不起浪啊!吕秀玉忍不住在心中喊道:“我的天,究竟是怎么回事!”

到了夜晚,饭庄里没食客的时候,吕秀玉才把她听到的传讲说给她妈妈听。覃洁清听了之后,也感到很震惊,立刻就叫吕民石同她一起去把这件事告诉吕知县。想听听吕知县的意见。

民食饭庄到县衙吕知县住处,不过一箭之地。吕知县听他们讲了吕秀玉听到的传闻后说:“不要紧张。上午就有人向我禀报过。我想,一定是黄在栋被逐出学宫后,他们父子两人散布的谣言。黄在栋很早就对陈思富和你们家吕兴居不满,加之你们又和陈家结了亲,所以才编出这些谣言来。我马上就要派人调查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再做下一步打算。几年前我就产生了这么个想法,要彻底平息这里的匪患。你们这里的土匪太多了,又很猖獗。但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因各种原因被逼成土匪的。我要想办法让他们都变成良民。使这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不过要让这个愿望最终实现,还有许多艰难的事情要做。你们不要着急,几天之后便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黄在栋父子造谣中伤,我决不会放过他们。”

两天以后,吕知县亲自去告诉吕民石夫妇,他已经派人调查过了,说陈思富是巨匪渠义侠的儿子,纯属黄在栋父子造谣。他们已贴出了告示,胆敢继续传播谣言者,抓到县衙严惩不贷。

吕民石夫妇听了吕知县的话,心里才安定下来。

这天,吕知县一时无事,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有差役跑来禀报说:“太爷,京城里传回消息啦!”

“啥消息?”吕知县心里立刻紧张起来。

“不知道。孟刚没回来,只托人捎回一封十万火急的信。”

吕知县接信的手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他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亲政以来,每天都要进行御门听政,就是在皇宫乾清门前,由他亲自主持御前朝廷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六部九卿的官员。听政的时间是早上八点,无论严寒酷暑,康熙帝从不缺席。吕知县曾经在京城呆了十多年,十多年前,还和朝中两位大臣有过来往。对朝廷的一些礼节和规矩都很了解。孟刚临走前,吕知县曾经反复交代过。吕知县讲的每一个注意事项他都牢记在心。

第二天早晨,孟刚起来得特别早,因为他要趁早朝大臣们进宫时混进去。昨天为了避免三名杀手来京城找着了他,他特地绕到地安门铁狮子胡同附近,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客店住下,只是进宫时又要走很远的路。好在不远的地方有座刘府,每天早晨天不亮,刘大人也要坐轿上朝。他就可以跟在后面找机会进宫。

一过卯时,进宫的轿子开始多起来。孟刚不即不离地跟在刘大人的轿子后面一直往前走。看上去很像刘大人的随从。进紫禁城的时候,左边那名守门士兵突然跨前一步拦住他的去路,厉声吼道:“站住!你进去干啥?”

孟刚神色不惊地撒了个谎,说:“刘大人要我进去的。等会儿皇上问起有关事情,要小人自个儿回答。你看,我身上有文书。”说着,从怀里拿出文书来,让士兵看那上面的官印。

此时,刘大人进门后已经走出老远,后面的官轿正在陆续进门,再要去问刘大人已经来不及了,守门士兵只得放行。

孟刚进了紫禁城,向前走了不多远,就看见了那面悬挂在朝堂外的登闻鼓。他提心吊胆躲避追杀,鞍马劳顿奔波数千里来到京城,目的就是为了叩击登闻鼓,面见皇上。现在终于见到登闻鼓了,他心里既兴奋,又紧张,怀里像揣了个小兔子似的。

登闻鼓的设置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统治者最初设置登闻鼓的目的,是方便臣民谏议和申冤,可是实行不多久,就只是个摆设了。原因是有人告状罔顾事实,尽说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或者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后来的皇帝于是就做了新的规定,凡叩击登闻鼓者,先杖责五十大板,再让其奏事。所言不实者,关监,甚至杀头。这样一来,一般人是不敢去叩击登闻鼓的。

孟刚既然已经接受了告御状的任务,又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现在是不能犹豫的,他把心一横,几个大步走过去,挥起棒槌就猛击起来。那鼓声还真够响的,紫禁城中几乎每个角落都听得见。就连已经坐在龙椅上的康熙皇帝心里也是一惊,心想,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鼓声刚响了六、七下,就有几名如狼似虎的士兵跑过来,把孟刚按倒在地,狠狠地杖责起来。五十板子打完,早将孟刚打得屁股开花,半死不活,然后,左右各一名大汉,架住他的两只胳膊,把他弄到朝堂里扔在地上。

孟刚忍着剧痛,爬起来跪在地上,向康熙皇帝磕了三个响头,才慢慢从怀里拿出吕知县交给他的那份奏折,双手举过头顶,等候太监来取。

朝堂上众大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值得这年轻人受这么大的罪要面见皇上,一时都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康熙皇帝看完奏折后的反应。康熙皇帝阴沉着一张脸,从太监手里接过文书,撕开封套,取出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眉毛就拧了起来,脸色也慢慢地变得十分难看。众大臣都低着头,捏着一把汗,心里猜测着那奏折上不知写了些啥。

康熙皇帝抬眼看了一下跪在堂下的孟刚,冷冰冰地问:“这奏折上的内容你都知道吗?”

“回万岁爷,奏折上写的什么微臣并不知道,但是广西平南县最近几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微臣完全清楚。总的一句话,情况万分危急。微臣就是四年前受皇上恩赐从八品委署骁骑尉职衔的孟刚,现在是吕知县的侍从。微臣深感皇恩浩荡,故万死不辞前来向皇上禀报实情……”

“住口!”康熙怒道,“朕问你这么多了吗?”

“微臣该死。微臣该死。请皇上降罪。”

康熙又低头看那份奏折。突然间,康熙劈桌子一巴掌,虎地站起来指着下面战战兢兢的大臣们,吼道:“浔州卫副指挥使彭得贵是谁推荐到那里去的?”

兵部侍郎左大人跨前一步垂首肃立:“当年他先是花银子捐了个虚缺,后来又买了个‘花样’,于是就补了个实缺。几年前,广西瑶民造反,他平叛有功,于是就升任浔州卫副指挥使。后来平南县匪患猖獗,又移驻平南,不知他近来……”左大人说到这里,将头稍微抬起一点看了康熙皇帝一眼,然后又低下头去。

“他近来只差没把天捅破了!”康熙皇帝怒气冲冲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倒背着手在御案前走过来走过去,显得十分愤怒。

康熙皇帝看了吕知县的那份奏折,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吓得朝堂上大臣们浑身战栗不已,个个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李太监赶紧用女人腔劝道:“皇上息怒,不要把自己的身子给气坏了。彭得贵犯了事儿,交给刑部处理不就行了吗?这人也真是的,只管来惹皇上生气,一点也不懂得替皇上分忧!”

王大人说:“皇上不必如此气恼,那奏折上的话未必都是句句属实,自古言事者危言耸听者多,罔顾事实者亦多。不如先派人到那里去看看,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再作处理也不迟。”

接下来又有两名大臣劝康熙皇帝息怒,其中一位说:“自古奏事者,言人善者难,言人恶者易,总想置人死地而后快。还是先派人调查所奏是否属实,再作区处。”

康熙皇帝余怒未消,已经有点儿失去了君王的风度,指手划脚地说:“派兵包围县府衙门,这是他该做的吗?他要是在这京城驻防,不是还敢派兵包围皇宫?”

兵部尚书郭大人说:“请皇上息怒,待微臣派人去查个水落石出,再法办他也不迟。对大清国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疥疮而已,不足为虑。”

孟刚听出几位大臣的话中皆有替彭得贵说情的意思,心里非常气愤,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侍从,在朝堂上是没有资格说话的,只得忍住皮肉之痛和心里之痛而默不作声。不过又想,千辛万苦冒着极大的风险来替吕知县告御状,没想到仅凭朝臣们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就把皇上的火气给浇熄了。心里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忍不住用袖子揩了一下眼泪,突然不停地在地上磕起头来,磕得地板嘣咚嘣咚直响。

吏部尚书张大人出班奏道:“皇上,这后生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投递奏疏,想必那奏疏上说的都是实情。皇上不得不察。”

“那依张爱卿的意思该如何办?”康熙皇帝终于听到了一个持不同意见者的声音。于是十分关心地问。

张大人说:“皇上不如派一名钦差大臣,全权处理那里的问题。”

康熙皇帝的心里终于平静下来:“朕自亲政以来十四个年头年,大事小事经历过无数。眼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举国上下,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唯独那平南县总是不得安宁。这样吧,各位爱卿多为朕推荐几个能够胜任到广西平南办案任务的人选,然后由朕确定一位前去,替朕查个水落石出,结症究竟在哪里。但是朕要提醒各位爱卿,你们谁也别动什么歪心思,否则,朕一旦查出来,绝不轻饶。”

众大臣都想派自己的心腹前去,于是争着向康熙推荐。

孟刚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心想,自己总算没白跑这一趟,没白受这份罪。因为屁股被打得稀烂,暂时不能回平南复命,出了紫禁城,便雇了一乘滑杆,把他送到一家客店,先写了一封信寄给平南的吕知县,然后再住下来慢慢疗伤。

平南县因靠近北回归线,气温常年较高。现在到了早稻插秧季节,又多是晴天,所以气温回升很快。吕知县连续几个夜晚看书都看到深夜,觉得闷热时,就到屋外去走一走。自从到了平南,他失眠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半月前,差点儿被毒箭射死,每逢想起这件事,心里毛骨悚然。心想,要不是他安排石满山提前动手,在相思洲惩治了罗大拿,一旦他们阴谋得逞,后果真是不敢设想。又因孟刚去京城一直没有消息,而彭得贵还在不停地四处活动。一想到和彭得贵之间较劲的事儿,吕知县就心烦意乱,所以接连几个夜晚睡不着觉,只能用看书的方法来排遣心中的烦恼,尽量少去想那些烦心的事。

十天前,终于收到孟刚的来信,知道奏疏已经交到康熙皇帝的手中,便放心了许多。但是前天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塔思拉,却不直接到平南县来,而是绕道去了浔州府,平南去浔州府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他先到那里去了解情况当然也讲得通。不过吕知县也知道,浔州府官员没少得彭得贵的银子。特别是上次罗大拿到县衙来所谓借堂审案,就是收受了彭得贵的银子。罗大拿和毛知府的关系非同一般,四处敲诈得来的银子,一部分进了毛知府的腰包。又特别是毛知府,要保他侄儿毛文举,必定会伙同罗大拿、彭得贵一起颠倒黑白。其他官员虽不一定都得了彭得贵的好处,但也决不会替他吕廷云说半句好话。再说,钦差大臣塔思拉先去浔州府,说不定出发前是接受了朝中某些大臣的嘱托,对彭得贵要网开一面,或格外保护。真是这样的话,情况就严重了。所以吕知县不得不认真思考对策。然而县衙里的几位师爷也没有什么可采纳的建议。于是吕知县就只能自己多动脑筋了。

直到第五天,钦差大臣塔思拉才带着随行人员来平南办案。出于礼仪方面的考虑,吕知县还是热情地款待了塔思拉一行人。餐桌上好几道菜都是平南的著名特产,如鲈鱼什么的。但塔思拉好像对这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刚端酒杯就询问石满山的情况。

吕知县说:“石满山是彭千总的人,他还有没有犯过其它什么罪,卑职并不清楚。他带领亲兵到饭店吃了酒肉不给钱,还用刀砍坏人家桌子板凳这是事实。但是杀人家的耕牛,打伤户主,带头和士兵**妇女,逼得人家上吊自杀这件事情绝对不是他干的。因为事情发生后有人来告过状,县衙里存有苦主的口供。”

塔思拉说:“本官完全相信明府的话。不过他真是被明府关押着的话,不妨把他交由本官审理。本官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这里的一切案件。”

吕知县笑了笑,说:“看来大人也是不相信卑职的话了。这样吧,别人不能搜查本县衙门,大人不妨带着您的人员,随便到您想要查看的地方去看一看。看是否真有什么石满山。”

塔思拉说:“那倒不必。石满山哪里藏不住身,非要藏在你的县衙里不成?本官的意思是,如果你们县衙里有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立刻把他抓起来,押到本官这里,本官要亲自审问他,并对提供线索和捕获者重加奖赏。”

吕知县说:“那是自然的。石满山这个人物太重要了。”

塔思拉说:“对,石满山这个人必须抓获,就是把平南翻他个底朝天,也要找到他。他肯定就在这平南城内哪个地方藏着。有人曾经看见过一眼,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又叫他溜了。”

吕知县若有所思地说:“既然有人看见过他,说明他确实还在城内。不知上差大人有什么高招能够把他给找出来?”

塔思拉得意地说:“哼,哪有个没办法的!本官的办法已经开始实施了。那就是在闹市口贴出一张告示,悬赏一万两银子捉拿石满山。如果无力捉拿,只要能够说出石满山藏身的地点,也奖他五千两。你看这办法还可以吧?”

吕知县惊异地说:“上差大人还真是棋高一着。过去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这一下捉拿石满山是没问题了。只是——这彭千总率兵包围县府衙门的事儿,大人打算怎么处置?还有……”

塔思拉用手势打断吕知县的话,笑了笑:“你不用往下说了。本官都已经知道了。这些事儿一定要严肃处理。不过得先放一放。等抓到了石满山再说。石满山身上隐藏着许多秘密,你不会不知道吧?等抓到了他,不是什么都真相大白了吗?”

吕知县听出了塔思拉的弦外之音,知道他已经和罗大拿、彭得贵等人勾结在一起了。不过现在大家还不能撕破脸皮。毕竟人家是钦差大臣。只要不撕破脸皮,总能想出个应对的办法。所以吕知县只得附和说:“那是。那是。”

塔思拉派人贴出告示以后,就静待佳音。他想,在平南这样穷困的地方,五千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说出石满山藏身地点只需几句话。石满山出事已经好几个月,知道他藏身地点的肯定不只是几个人。这些人中难道再没一个贪财的?只要知道窝藏他的人是谁,就能顺藤摸瓜,找出幕后策划者。这样,他和罗大拿等人商定的扳倒吕知县的计划就能实现,

彭得贵和罗大拿的猜测一点没错,石满山就在平南县城里。那次蒙面人刺杀石满山未遂,吕知县就把他们几个人秘密安排到吕民石的饭庄里当伙夫。吕民石的饭庄是平南县城规模最大的饭庄,可供旅客住宿。因有吕知县罩着,离县衙又近,无人敢到饭庄里去胡闹。吕民石一家人原来在鹏化里居住,又是瑶民。吕知县资助他们开这家饭庄,又特别关照,这是有长远打算的。石满山配合吕知县惩治罗大拿,保护吕秀玉,成了吕民石一家的大恩人,所以石满山隐藏在吕民石家里是最安全的。

民食饭庄是一座深宅大院,有四个内院,最后一个内院里有一口深井,石满山四人整天就在最后一个内院里劈柴打水,供伙房里使用。外人是不会到里面去的,因此很难发觉里面的秘密。还有一个安全之处就是,从后院出去,到县衙后墙距离很近,也很偏僻,后墙门上的钥匙就掌握在吕悝的手里,除了吕知县命令开这道门,其他人是没理由也不准许从这道门进出的。吕知县要去与石满山会面,除了大摇大摆从前面进民食饭庄,还可以从后面秘密地进去。虽然时间过去几个月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在一般情况下是没人去关心这些事情的。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了,钦差大臣出那么高的价格悬赏,就有不少人在研究这件事。而且很快就会有个结果。吕知县、石满山和吕民石一家人自然也会想到这一层。所以都不免忧虑起来。

同类推荐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古人夏天怎么驱蚊?怎么擦屁屁?一个月挣多少钱?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超过400万次点赞、1.3亿次播放的抖音大号“讲历史的王老师”作品。5大类主题,60多个话题,从衣食住行讲到社会文化,带你看清真实的古人。作者翻阅大量参考书,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翻开《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 大明江南王传奇

    大明江南王传奇

    弘光元年(1645年),南明弘光小朝廷岌岌可危,此时,南直隶扬州通州,江海大地一支新式军队正在悄然崛起,大明因此而变!
  • 楚汉霸主

    楚汉霸主

    汉高祖刘邦是他兄弟,西楚霸王项羽是他战友。吕雉一心想嫁给他,虞姬跟他搞暧昧。他既是真小人,也是真君子,坐怀不乱却也四处留情。“人人都说智囊张良,其实在我看来,赵阳才是真正的智囊。”——刘邦说。“能与我一争天下者,非赵阳不可。”——项羽说。“羽儿,刘邦虽是眼中钉,肉中刺,但赵阳更是你今后一统天下的阻碍,因此,赵阳非杀不可。”——亚父范增说。楚汉只是历史的标记,真正的霸主到底是谁,尚且不得而知。也许是刘邦,也许是项羽,也许另有其人,一切的谜底将会在《楚汉霸主》中揭晓。PS:本文纯属为大家寻个乐子,图个欢愉,与历史不符纯属正常,较真者勿进,YY者欢迎。战争很热血,情感很细腻,小叶携《楚汉霸主》前来报到。不用担心TJ,断更,请诸位动一动手中鼠标支持新人,放心收藏,多投推荐。
  • 红色苏联

    红色苏联

    巨大钢铁战机,流星般地闪耀长空,重生成为苏联远东军区的安德烈中尉,驾驶着三倍音速战机,搏击长空,尽显英雄本色!东平岛国,西定列强,科技强军,改革兴国,镰刀和斧头的旗帜,插满仇视苏维埃的自由世界!PS:新书《第三帝国》,已经上传,欢迎喜欢看二战的书友大大阅读!
  • 重生李元霸

    重生李元霸

    现代军人重生在隋唐时期,成为了李元霸,将会发生什么?英雄莫问出处,成雄才是王道!--------------------------书友群:136058299有兴趣地朋友可以加进来,交个朋友也可以!
热门推荐
  • 琴煞

    琴煞

    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介绍,请小仙女们多多见谅。嘻嘻
  • 全敏捷房东

    全敏捷房东

    林满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游戏高手,还是职业的那种。在《青天》这部全息与键盘结合的新款网游之中,他很幸运,抽到了3000个隐藏职业中的一个,白衣之剑。他建造了一栋别墅,一个新手收容所,大量接纳一开始不知如何玩游戏的新手,培养他们的才能。
  • 春风别对我动心

    春风别对我动心

    遵纪守法爱脑补的校园大佬×内心戏多敏感爱硬撑的优等生小姐姐,绯闻cp弄假成真,转学生和校园男神的暖甜初恋!我们班的学渣大佬拦住我,让我专心学习,不要随便喜欢他。那就很奇怪了,我本人为什么不知道这件事呢?“新来的优等生好大胆哦,每天都盯着顾律己看,听说把他耳朵根都看红了。”“真的么?7班的转学生看起来安安静静,没想到这么勇敢向前啊。”……被全级段学生议论的转学生本人,陆两两一脸懵逼。她什么时候盯着顾律己看?又什么时候喜欢他了?一个全世界她是最后知道的误会,把她跟顾律己捆绑在整个校园的八卦中心。你笑眼弯弯,我小鹿砰砰。顾律己,请你克制一下,别对我笑了。
  • 若非不離

    若非不離

    她是狡诈奸商,更是打工女王。同学舍友以为她爱钱如命,却没人知道她悲惨的身世。他是世界500强企业——世游集团CEO,上流名媛的梦中情人。有仇不报非君子是他的人生信条。这样一个腹黑、冷漠又记仇的男人,她竟然招惹上了他,更阴差阳错的做了他的特别助理,于是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开始上演。都说日久能生情,可是刘不离竟然为了这个曾经捉弄过他的丫头放弃自己青梅竹马的女朋友,而伊若菲也在斗智斗勇中爱上对她万般刁难的顶头上司。
  • 风雨飘渺

    风雨飘渺

    每个人的出生都不一样,有的天生就锦衣玉食,而有的却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小小的福利院,就是这群孤儿的家,是他们心目中天堂。多年以后,各有所成的这群孩子再次回到这天堂,各自倾诉着自己的生活的境况。虽然如今生活好了,可是他们都觉得还是曾经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洪荒魔帝

    洪荒魔帝

    “生于蓬蒿本平凡,韬光养晦锁尘缘。待到风云催世变,化龙腾空傲九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何为道!何为魔!何为正!何为邪?天不仁!我灭天!生于21世纪的一位普通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之下,开始了他修真的生涯。一步一步,会在战斗中陨落,还是成为天地的主宰?
  • 修罗神武

    修罗神武

    科幻,冒险,喜欢这部小说的,希望大家多多来支持
  • 比亚的路

    比亚的路

    当比亚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在一个漆黑的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当她挣扎着找到出口,来到了万象国,遇见了可爱的路甲和路西,还有绅士风度的斯金特先生,还有美丽的百灵鸟亮亮,吃糖球的小鱼池池,嗑瓜子的狗狗小金,吃棉花糖长大的精灵当当,还有比亚以前认识的刘宇,但是在万象国里他是一位国王,并不认识比亚。一开始比亚就发现了这里不论是斯金特先生还是国王,都存在的一个奇怪的问题。后来慢慢地,比亚有时候非常想纠正国王和斯金特先生的不一样的想法,努力让他们知道事实,和她一样。于是原本的轨迹被她打乱,所有的事情乱了套,这时候她才明白斯金特先生当初的话。而国王非白即黑,一旦他的心被唤醒,那么贪婪和可怕的欲望也将被唤醒,他的黑色虐待之心使他将封印已久的源头打开,造成万象国几乎生灵涂炭。比亚十分后悔,彼时大祸临头,斯金特先生临死之时告诉比亚进入找到变小的小金,跟着他找到烟花世界的入口,这些事情才有挽回的余地,于是比亚踏上了冒险之旅……
  • 元帝之始

    元帝之始

    悠悠古今未来,芸芸万物众生。主古今,控未来;化万物,净众生,我为元天帝,降临之地黑暗散,净化万物一手为!不得永生不得仙,灵有始终唯元在!
  • 新文创帝国

    新文创帝国

    “游戏是有极限的。”“在短暂的制作人生涯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游戏的世界观越宏大,就越是难以通过游戏表现出来。”“所以要超越游戏!”这是一个程序员穿越到平行世界,从游戏开始打造自己的文创帝国的故事。(书友群:60410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