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44300000002

第2章 第一课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态度(2)

工资或收入是劳动的价格。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都取决于供求关系,因此,我们也必须从这个角度来解释漂亮带来高收入的原因。漂亮的需求来自企业,这种需求的大小决定了漂亮的收入有多少,而需求大小又取决于漂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简言之,漂亮能得到多少收入取决于它给雇主企业带来的效益。应该说,漂亮的确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有些高效益的行业,如演艺界、电视主持、模特,只有漂亮的人才能从事。脸蛋和身材在这些行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其他行业中,漂亮对成功也相当重要,例如,服务员漂亮的饭店来的客人更多,漂亮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病人对漂亮医护人员的服务更满意,漂亮的记者更容易得到更多新闻,连领导开记者招待会,漂亮记者提问的机会也更多。在社会上漂亮是一张成功的通行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也就愿意为漂亮付费,这种付费就成为企业的效益。企业对漂亮的需求是大的。且漂亮的人毕竟是少数,供小于求,漂亮的价格高,俊男靓女收入高就正常了。

换个角度看,人的收入高低取决于他在经济中的贡献大小。贡献的大小取决于能力、努力程度和机遇。能力包括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先天能力(即天生的能力)包括智力和长相。长相好是先天能力强的一个方面,当然会有高收入。而且,漂亮还影响人的机遇。漂亮的人让人喜爱,机遇就更多。这就是调查报告中所说的,提升的机会多。由此看来,漂亮有高收益不能算是社会歧视,是理性人经济行为的正常结果。

这样说来,长相普通的人也许会抱怨父母没有给一个好脸蛋和好身材,自暴自弃。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绝不仅仅是长相。你看看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家以及政治家,有几个是俊男靓女?长相对成为名演员、名模也许更重要,但沈殿霞、潘长江、赵本山的成功并没靠长相。至于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富人,漂亮者并不多,即使长得很帅,也不是成功的原因。

在各种关于漂亮与收入的调查中没有讲清楚的一点是,衡量漂亮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有一些判断漂亮的常识,如身高、三围、脸蛋,等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漂亮往往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判断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也许对梦露这样的美女,绝大多数人是认同的,但对茱莉亚.罗伯茨,看法就不同了。“大嘴美人”这个称号可以解释为“美得有特色”,也可以解释为“嘴大哪有美”。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片酬最高的女演员之一。

在各种调查中,漂亮其实是个综合指标,包括外在的美(身材、三围、脸蛋),也包括内在的美(气质与修养)。而且,内在的美往往比外在的美更重要。一个外在美的姑娘可能会由于缺乏文化修养,举止言语不得体,而不让人喜爱,这时她很难成为得到高收入的美人。相反,一个外在普通的姑娘也会由于内在文化修养高、举止行为得体大方而被称为美人。如今选美已从过去单纯评外形改变为内外兼顾,甚至更重视修养与气质。

现在漂亮收入高的道理越来越为人们接受,这就是“整容热”的经济基础。整容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别人无权干预。但千万别进入一个误区:整容是人成功的起点。美是天生的,不是人造的,整容可以局部改变容貌,但难以根本改变。无论如何增高,一个一米六的人也长不到一米七。整容不能把无盐女、嫫母(历史上有名的丑女)变为西施、玉坏(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但是,一个长相普通,甚至有点丑的人,可以通过提高内在修养来改变自己的整体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外在的美会很快消失,但内在的美与年龄俱进。

让自己更漂亮是人的天性,也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外在的美是父母给的,但内在的美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记住这一点,人人都会更漂亮。

经济学助人幸福一生

一些朋友在事业成功、财富增长的同时,身体却每况愈下。并没有什么器官性病变,只是感到浑身疲乏,对什么也提不起精神。医生称为“亚健康”状态。再高明的医生,除了告诉你注意休息、多运动之外,也没有什么良方。其实能治疗“亚健康”的,不是医学,而是经济学。

“亚健康”的直接原因是工作压力大或工作紧张,引起这种状态的根源在于对财富的认识。经济学以最大化为原则,似乎人就是追求无限财富的经济动物。这种对经济学的误解是“亚健康”真正的罪魁祸首。经济学讲的最大的不是无限,而是在资源既定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任何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追求无限财富。所追求的财富只能是适度的。这点道理谁都会明白,但什么时候达到“适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判断出来的。那些拼命工作、搏击商场的人都不以无限财富为目的,只不过总认为还没有达到“适度”而已。

什么算“适度”?这就涉及经济学中另一个比“最大化”还重要的概念——均衡。就财富的追求而言,一方面是财富,另一方面是为财富而付出的代价。这两者均衡时,“适度”就实现了。我们知道,财富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即增加的财富给我们增加的满足或享受是递减的。为获得财富而付出的边际努力,即为增加财富所增加的努力程度是递增的。在这两者相等时,就实现了均衡,对财富的追求达到了“适度”。当然,什么时候财富的边际效用与边际努力相等,对不同的人而言并不一样,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条件和感觉,但每个人都存在这样一个均衡点。

“亚健康”的根源正在于没有找到均衡。当为财富而付出的边际努力大于财富带来的边际效用时,你会对财富失去兴趣,而感到工作的疲劳,这时“亚健康”就出现了。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治疗“亚健康”的第一个药方是走出财富这座“围城”。作为“围城”,财富与婚姻还有所不同。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说法,婚姻这座“围城”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又想出去。但财富这座围城有时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不想出去。对财富的迷恋,只想到得,而忘却了失,只想向财富围城的中心走去,不想退出,正是“亚健康”的病因。只要下决心向财富围城的外面走去,懂得退出,生活乐趣又会回来,“亚健康”的“亚”字就会逐渐消失。

还有些“亚健康”患者是想走出财富这座围城的,但却苦于找不到走出的途径。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财富已经相当可观,也不想无休止地追求下去,但他们或者由于竞争所迫,或者出于对员工的责任,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从事业中退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为了财富,知道走出财富围城的重要性,也仍然身不由己,只有沿着财富这条路走下去。难道这些人一旦绑在企业这辆战车上,就只有“亚健康”下去吗?

经济学也为这些人开出了药方。这些人事业可以照样做下去,甚至越做越好,但并不必以“亚健康”为代价。这就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钱大家赚,有事大家做。

由于种种原因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关键问题是企业的大小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不放心让别人做。每天24小时都恨不得全用在工作上,这能不“亚健康”吗?当企业起步或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时,希望成功的人当然要付出异乎寻常的努力。但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知道放弃,自己集中抓大事,把更多具体工作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做。企业做大与企业家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同比例增加。有多少大企业的领导者把更多时间用于打高尔夫球、读书、品茶,或者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们在做好事业的同时,又以不同的方式享受人生。这样的成功人士当然不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能不能放手让别人与自己一起做,取决于自己。如果总不相信别人,担心别人做效果不如自己,“放”就是一句空话。其实换个思路,你能力强,做一个项目可以赚100万元,如果别人做只能赚60万元。但你自己只能做一个项目,与别人一起可以做两个项目,赚120万元,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当然,与别人一起做,不能仅靠合作者之间的信任或友情,而是要靠一套制度。说的玄一点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这包括与合作者之间的权责利界定,也包括如何实现有钱大家赚,或者说如何与合作者分享收益。建立这套公司治理机制并不难,成功的例子多得很。从一个人做一个企业,到一些人在制度规范之下共同做一个企业,是一种质的飞跃。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不放弃事业的情况下,始终处于健康状态,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个朝阳。

我总觉得,“亚健康”不是一种生理上的病,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病。这种病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的思想。经济学不是教人如何赚钱,而是教人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

能力强才能上名校

每年一度的高考“黑六月”,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学生累、家长忙,甚至不惜上招生骗子的当。在所有的人看来,上好大学就等于有辉煌的前途,丰厚的收入,如花似锦的人生。毕业于名牌大学必定有高收入吗?

美国经济学家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兰.克鲁格与梅隆基金会的斯泰西.戴尔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他们调查不同大学1976年入学的学生在1995年的收入。结果是,进入耶鲁、斯瓦茨莫尔这类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年均收入为9.2万美元。进入丹尼逊、杜伦这类一般大学的毕业生年均收入为2.2万美元。收入差距在4倍以上,不可谓不大。好大学与成功之间的强烈正相关关系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国外的许多精英都出自名牌大学,中国的两院院士中绝大部分也出自名牌大学。在人们都认为名牌大学是精英摇篮时,学生为上北大、清华而一年一年地复读,家长为孩子上名牌大学从胎教起步,就不难理解了。

难道名牌大学真有化庸才为精英的能力,无论什么人只要能从这里出来就有大事业、高收入吗?在克鲁格等人的研究中是把入学的难易程度作为大学好坏的标准的。只有能力强的人才能进入这类大学。换言之,不是名牌大学使这些学生能力变强,而是这些人本来能力就强。他们即使不上名牌大学也是成功者。克鲁格等人研究了同样能力的学生上不同学校的结果。他们发现,能力强的学生无论选择录取严格的名牌大学,还是录取宽松的一般大学,毕业10年后收入差别并不大。这就是说,高收入不是取决于是否上名牌大学,而是取决于个人能力。耶鲁等名校毕业生收入高,不是因为他们上了名校,而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本来就高。不是上名校能力才强,而是能力强才能上名校。名校择优而取,这些学生本来素质就高,出的精英当然也多。

任何一种考试,包括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以及现在的高考,都是测试人的能力的。按考试成绩录取,能力强者自然进入了名校。不过考试能否真正测试出人的能力,还在于考试的内容与方式。美国的高校招生考试不仅包括统考成绩(SAT),而且还包括其他内容,如参与社会活动、科技发明、创新能力,等等。这样就可以把更具成功能力的学生录取进来。我们的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不少内容是死记硬背的,并不能全面反映人的能力,这才有高分低能之说。中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引导,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往往培养出了考试能手,而不是高能力者。这样的人进入名牌大学,综合素质不高,难怪不得不去卖肉或卖糖葫芦。

人的一生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说得俗点是能否有高收入,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市场经济是按贡献分配的。贡献的大小取决于能力、努力程度和机遇。人的能力有先天的和后天的。先天的来自遗传,这是在人出生前就决定了,无法改变。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不过引用这句话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面的一句话,“成功的关键还是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应该承认,人的先天才能对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先天才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上名校,绝不是上了名校才有这种先天的才能。

名校对人的影响在于后天才能的形成。应该承认,名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更好的设备和名师,以及学习气氛,对人的成才是有作用的。但这些条件仅仅是外因,要通过自身的内因才能起作用。上了名校的人能否成功还取决于自己的内因:先天的能力、努力程度,等等。许多名校毕业生终生一事无成,正在于缺乏这些内因,外因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名校绝不是人成才和有高收入的保险柜。

其实一个人只要有能力、肯努力,无论是否上名校,都可以成才。按通常的标准,是否名校毕业,关键看凭考试而进入的本科院校。按这个标准看,许多极有才华的成功者,并非名校毕业生。

我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的。许多学生和家长有一种名校崇拜风,甚至以北大、清华为“唯二”的目标。尽管高考成绩相当好,甚至可以进一本院校,也由于进不了北大、清华而去复读。这样的学生与家长就是进了名校崇拜的误区。其实许多学生无论在哪个大学,只要自己努力,同样会有骄人的成绩,高收入只是副产品。非要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一年又一年地复读,弄得学生心理都变态了。即使最后实现了名校梦,又会有多少成就?想进名校是正常的,如果非上名校不可就变态了。

向往名校不等于盲目推崇名校。把上名校等同于以后的高收入,更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把天真的想法变为行动,不惜一切上名校,甚至上当受骗高考移民,就会成为悲剧。人生在于一生的奋斗,而不是在一次考试中上了名校。

致富不能只靠勤劳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勤劳和节俭是财富的来源。勤劳和节俭的确可以维持一个人的小康生活,甚至使之成为一个小地主或小商人。但仅仅靠这两件“常规武器”绝对成不了晋商或徽商这样富可敌国的巨商大贾。对整个国家呢?就连没有来过中国的亚当.斯密也大为称赞中国人的勤劳和节俭,但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长期停滞而哀其不幸。勤劳和节俭从来没使我们的国家富裕过,也没有使经济起飞过。

把勤劳和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大体上并不错,一个懒惰的人当然让人看不起,一个民风懒散的国家也谈不上崛起。而且,无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多富有,也应该倡导节约。但扩大了勤劳与节俭的作用,那就使得真理跨过一步变为谬误了。

同类推荐
  •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是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结合重庆当前实际,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时期发展纲略,是在充分总结、吸取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原区域发展指导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完成胡锦涛总书记“314”重托、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平台。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这是一本讲述技术革新的书籍。那么,一名经济史学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技术是关于如何获得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和服务,即,它是关于生产制造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在于“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服务。
  • 谁在制造经济恐怖

    谁在制造经济恐怖

    《谁在制造经济恐怖》主要从十个方面来阐述和揭露美国利用由他牵头制定的全球贸易协定、世界经济体系、世界金融体系和碳排放等规则,以及美元这个利器,对全世界的经济进行幕后操控的阴谋事实。美国通常是指定一个有利于他自己的规则,然后等着其他国家乖乖走进圈套,当受害者明白一切的时候,已经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其摆布。
  • 小世界

    小世界

    本书从经济和公司发展的角度揭示这种机遇,同时告诉我们如何与时俱进,在全球整合的背景下,重塑中国商业模式。
热门推荐
  • 不管你是谁

    不管你是谁

    宁馨爱上了网路上意外邂逅的Ryan,Ryan的幽默和体贴都让宁馨陷入了甜蜜的感情中不可自拔。然而一次意外,宁馨发现了Ryan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他带着那么多的秘密接近她,是一时寂寞还是爱慕已久?面对宁馨的质问,Ryan百口莫辩……
  • 沉梦三千

    沉梦三千

    一杯酒,一首曲子,纵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品灵感源于做梦
  • 快穿:一起搞事情

    快穿:一起搞事情

    论有一个动不动就喜欢搞事情关小黑屋放小电影还美名其曰为宿主修身养性的系统怎么办?一句话!来呀!互相伤害呀!。。。。这是一部没事搞搞事情做做任务再顺便调戏系统的日常快穿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止幻

    无止幻

    男主星光朔所在的国家,逐渐被瓜分的所剩无几的时候,奇迹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他就如他自己的名字一样星光璀璨的性格,和他如同耀眼明星般在黑暗中也不服输的韧性,以及他一出生背负的强大使命,在他不自知自己身世之谜的情况下,他的脚步渐渐走向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高手,没有一点畏缩和胆怯,而他的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呢?真的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吗?尽情期待无止幻的更新,让废柴男主给你面对梦想最鉴定的决心。
  • 草根神医

    草根神医

    有些人注定要孤独一生,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没有尝试到这个世界的冷暖就伴随着无数的悲剧事情让一个人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不是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换做是五十年前,这样的人肯定挨不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或许可怜的人总是会受到上天的眷恋,每个人总是幻想着拥有电视或电影里面那些特异功能能在自己身上,通天下地无所不能,甚至还有神话里面的七十二变,但是那些也许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父母留下的唯一遗物让一个穷山沟里的熊孩子走出了十万大山,利用那神乎其乎的医术掀起了医术界的一场风波,因为没有高学历,没有上过专业的大学,被救治的人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草根神医!
  • 大概是初恋的样子吧

    大概是初恋的样子吧

    江蓠是班里都知道的“小哑巴”“冷血人”,林越竟然公然招惹她,胆子肥了!但是招惹上了又突然消失,一走就是八年。不说分手就算了,回来还要带个小妖精。忍无可忍,这林越就是欠揍!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三国演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三国演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近代侠义英雄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是平江不肖生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内容所涉及时间大略以晚清“戊戌六君子”殉难之际为坐标,上下各推十年左右,个别人物事迹延伸至民国初年。本书以大刀王五为引,带出大侠霍元甲本传,穿插介绍清末各路英雄豪杰,演绎神拳霍元甲“三打外国大力士”的传奇,最后以霍元甲被毒害为结束总结全书。本书结构严谨绵密,情节跌宕起伏,文字波翻云涌,呈现了很高的文学价值。
  • 求你们差评我

    求你们差评我

    周暮觉醒了一个奇奇怪怪的系统。差评系统。别人要死要活求好评,但是周暮:来啊,差评我啊!那些差评不死我的都将使我变得更强!来吧,正面差评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