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400000011

第11章 病(1)

小引从“钗黛”的生而有病说起

作为一种重要的身体现象,病与生俱来,至死方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有多少种器官,就会有多少种疾病。每一个器官的病变都可以引发不适和疼痛,从而影响到人的整个身体。如果发生病变的是人体中的重要器官,那就随时有可能导致生命的终止。人在病中其实就是在向死神靠拢,只不过有时靠得近些,有时靠得远些。所以,这个世界上一共有三种人,那就是活人、死人和病人。

在交代梁山好汉的结局时,《水浒传》的作者对无疾而终的戴宗等人流露出特别的欣赏之情。我不知道有没有从来不曾得病的人。“人食五谷,焉能不病?”这句话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表明了疾病的不可避免性。曹雪芹对疾病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悟与见解。在《红楼梦》中,他非常仔细地写过大大小小各种人物的病。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生而有病的人。

林黛玉自述其病说:“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曰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出家,我父亲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由此可见,林黛玉的病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病与生俱来,所谓“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二是病“一生也不能好”,除非不见外姓亲友。外姓亲友实指她要“还泪自然要哭)的对象贾宝玉。

和她类似,薛宝钗也是生而有病。她在和周瑞家的谈话时说:“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是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薛宝钗的病是从胎里带来的,可谓真正的与生俱来。能治她这种病的药叫“冷香丸”,其配方很有意味:“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的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这么多的“十二”其实都是年岁的隐喻。

当贾宝玉幼稚而执著地向王一贴寻求“疗妒汤”时,王一贴以荒诞的形式表达了如下真理:“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在我看来,这不只是对王一贴之类的江湖医生的讽刺,其实包含着曹雪芹对疾病的深刻理解。从根本上说,病是无可治愈的,它与生俱来,占有人的一生。

在“金陵十二钗”当中,“钗黛”为何生而有病,而且病伴随她们一生?这其实是在“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总体布局下从太虚幻境到红尘福地转换后的副产品。与她们相应的是,贾宝玉“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写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生而有玉(欲望何尝不是一种病呢?薛宝钗有一个璎珞,上面写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婚姻但是,贾宝玉本来是一块顽石,所以他更看重“木石前盟爱情这就造成了他在“金”与“木”之间的冲突。首先出现在他的生活中的是林黛玉。当她得知林黛玉没有玉时,便当场把自己的玉摔了,只为求得和她达到完全同一的地步。在探望宝钗时,宝玉第一次观看了宝钗的金项圈(又是那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表现得很平静,微笑着认同了莺儿说的那句话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贾宝玉并不讨厌薛宝钗,甚至有时对她还很欣赏。但是,他倾心的还是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林黛玉。

在结局呈现之前,承受病痛折磨的始终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秋窗风雨夕》就诞生于林黛玉患病期间。每年春分、秋分以后,林黛玉都会犯咳嗽病。所以,秋天的风雨之夜对于她来说是不好过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其实,“助凄凉”的不只是与秋有关的一切,更主要的是她的病。说到底,“木石前盟”只不过是前世盟约,终究敌不过“金玉良缘”的现实人生。最终是猝然的心碎和哀痛的歌吟:“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黛玉死了,宝玉的身体给了宝钗,心却随黛玉去了,这种分裂最终导致了他从红尘中出走。由此来看,“钗黛”的生而有病是作者对人这种肉体凡胎的隐喻,它表明死亡是人生的最终结局,也是一种最严重的疾病。

说到底,病主要是个肉体事件。即使是精神病,也会在肉体上体现出来。林黛玉的病就和她的情感追求密切相关。因此,要认识疾病就得探讨身体的秘密。

(第一节)疾病或身体的秘密

人的身体本来是上苍精心设计出来的杰作,却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对我们这个身体的设计,看来是既有超越一般水平的精确性,又有难以置信的疏忽。好像是宇宙间上帝麾下的那些最高明的设计师在礼拜天把事情交给了一个马虎草率的专门会把饭烧糊的徒弟。”织尼斯、威廉斯《我们为什么生病》)对于疾病有一套天然的防御体系,即使在生病后也有一种自动痊愈的能力,这是身体的高明之处。但是,身体并不是完美的,它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并且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疾病。身体的内在疏漏以及某些人为因素为疾病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身体一旦患病,治疗便应运而生。因此,医生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在为病所困的日子里,谁不盼望来到身边的医生如同一个高明的机械修理师,把正在脆弱中感受疼痛的身体恢复到它原来的样子?所以,完全可以说,正是疾病促使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如果身体从来不会生病,谁会主动地探讨身体的内在秘密呢?

“病从口人”,这是一句俗话。人有七窍,每一个窍都是一个口:一张嘴,两个鼻孔,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人有两大基本生理需要:一是饮食,二是呼吸。“病从口人”首先指的是一张嘴,其次是两个鼻孔。嘴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器官,饮食、说话和亲吻都用它。不卫生固然会使人生病,暴饮暴食或者忍饥挨饿同样也会损伤身体。伤风感冒是最常见的病,它的产生与鼻孔以及身上的其他毛孔有关。这种病变源于人体与外界在气体交换中发生的逆反与紊乱’致使整个身体冷热不均,阴阳失调,从而陷人病变之中。

七窍中的两只眼睛和两只耳朵则关系到人的精神需要,所谓“悦目悦耳”就是使眼睛和耳朵感到快乐。老子说“不见所欲,使心不乱”,意思是压根就不看见不听见想要的东西,这样就不会心烦意乱。但是,耳聪目明的人怎么能不看不听呢?一看一听就有了欲,欲之不得,则心乱如麻矣。这也许可以算是“病从眼入”吧。《西厢记》中的张君瑞本来要去赶考,在他寄宿的普救寺里邂逅了崔莺莺,惊艳之下一见钟情,赶考的事早已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在建构美好爱情的渴望当中,对方不可触摸的肉体以及不可捉摸的感受都构成了主动获取爱情的人所要承受的重负。于是,多情的书生禁不住为得不到手的美人害起了沉重的相思病。诚如林语堂所说:“相思病在中国爱情小说中真是异样的普遍。”而且往往是相思的对象愈美丽,这种吸引力就愈强,相思也就愈苦。所谓“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

在所有的吸引当中,吸引力最强的莫过于这种相互钟情的青年异性。如果这种感受一直无法得到实现或排遣的话,其结果就是疾病的来临。林黛玉的病其实是个心病,她一直徘徊于能否和宝玉成婚的幻想里。一旦在这方面不利的因素增强时,她就会旧病复发。总之,她的病就是“平日郁结所致”,是心中的强烈渴望遭受压抑的产物。相对来说,贾宝玉并非一个相思病患者,却是一个十分害怕离别的人。他的渴望就是让大观园中那些美丽的女子们守着他一辈子,和他一起化灰化烟。他尤其不能舍的是黛玉。在《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态度,就对他说:“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宦之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的。”哪知宝玉听了之后“眼也直了,手脚也凉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他也不疼了”。醒来之后,他拉住紫鹃不放手,并且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看见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以为是来接黛玉的,急忙要来掖在被中。医生说宝玉这病是“急痛迷心”,并解释说:“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闭,较诸痰迷似轻。”精神作为一种致病的因素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展现。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病固然和精神有关,但并不是精神病,因为他们的病是暂时的,还可以恢复健康。而精神病却是失控的,几乎不会再有康复的可能。明代艺术家徐渭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疯癫文人。他是父亲晚年纳妾所生,出生后百日丧父,归嫡母苗氏。十岁时,生母被苗氏逐出家门,骨肉分离,他受到很深的刺激。徐渭一生热衷于功名,却屡试不第。二十六岁时,爱妻潘氏病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浙闽总督胡宗宪把他招人幕府,并帮他续弦,娶张氏为继室。后来,胡宗宪在政敌构陷下人狱而死,徐渭因自己曾为胡宗宪代笔歌颂严嵩而忧心忡忡’以致精神失常,九次自杀未遂。嘉靖四十五年0566年),他在一次狂病发作时产生幻觉,以为继妻张氏与僧人通奸,竟将张氏杀死,在狱中服刑七年。其后精神病反复发作,甚至持斧毁面破头,直至在穷愁老病中去世。徐渭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丧父,母亲被逐,屡试不第,爱妻早亡。但是,真正使他陷人疯癲的并非这些因素,而是政治党争。古代的党争异常严酷,最终失利的党派中的大小人物面临的往往都是灭顶之灾。由于徐渭曾代胡宗宪歌颂过严嵩,严嵩倒台之后,胡宗宪被捕人狱而死,这让他深感恐惧。正是这种被杀头的恐惧使他陷入了疯癫。就此而言疯癫就是已经到场的死亡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红楼梦》中的“馒头庵”把“食”“色”合而为一,是“病从口人”与“病从眼人”的结合:“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诨号,离铁槛寺不远。”“馒头”的原型是乳房,人之初都是靠吸吮乳汁长大的。小时候,母亲的乳房就是“馒头”。随着青春的来临,幼时吸吮过的乳房重新出现,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成为情欲渴望的对象。此庵又名“水月庵”就是对这层意味的特别提醒。王梵志说:“城外土馒头,馅食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这里的“土馒头”指的是坟墓。王梵志的诗表明:依靠“饮食男女”长大的人终将成为坟墓的“馅食”。从吸吮乳汁到迷恋异性,最后被土覆盖,这就是人的一生。所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就是这个意思。

在《红楼梦》中,秦钟是和宝玉对照来写的人物之一。他们虽然出身迥异,却有相同的志趣,即风流多情。但是,和宝玉不同,秦钟的攀升之路助长了他青春期热情过于强劲的爆发,以致丧失了必要的节制。宝玉曾当面“揭发”他和智能的事:“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做什么?”他最终得手还是在秦可卿殡葬期间的馒头庵里:“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得跺脚,说着:‘这算什么!再这么着我就叫唤。’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这种急切得以死相求的性渴望充分显示了秦钟的情种本色。从馒头庵回来时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缱绻”,秦钟就咳嗽伤风起来。智能得知此情,私逃进城看望他,却被秦钟的父亲知觉,结果智能被逐,秦钟被打,秦老先生一气身亡,秦钟的病也一天比一天严重。最后,宝玉去看他,他的临终遗言是:“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因欲而病,为情所误,这是秦钟对自己一生的悔悟以及对生者的最后规劝。

人的肉身无疑具有土的品格,而情欲如水,把这些土弄成了一堆泥。从生而有“玉欲)的贾宝玉到为情而死的秦钟,这些现象说明的道理只有一个:情欲也是一种疾病。得到时的极度陶醉与内心狂喜,得不到时的无尽渴慕与樵悴相思,是它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节)中国人对待疾病的态度

一中国人为什么讳疾忌医

“夫死,病之甚者也。病,死之征……王充《论衡》)既然疾病给人带来的是痛苦,并且可能危及生命,有病自然应该去看。然而,事实却并非这么简单。人们只是怕死,却不怕病,并从心中一相情愿地切断了疾病与死亡的联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

扁鵲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韩非子》

扁鹊原名秦越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集大成者。这个故事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韩非讲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治病要趁早,所以,他细致地写了蔡桓公病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从蔡桓公这个人物来看,他好像只是不相信医生的判断,不相信自己有病,事实上,是他不想看病,因为看病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医生“修理”的对象。蔡桓公是个高高在上的人,怎么能让医生说“修理”就“修理”自己的身体呢?蔡桓公之所以讳疾忌医,就是因为他潜意识里这种自以为是的尊贵性在作怪,除非迫不得已,他把自己的身体看成了包括医生在内的人都不能轻易触及的对象。

同类推荐
  • 棒喝中国

    棒喝中国

    满纸疯狂言,一颗赤子心。都说我偏激,且听话外音。关于王绍璠:蒙古族。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零项修炼的创始人。王先生师从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深得先生的心传,自20世纪80年代回国后,历年举办传统“禅七”及在北大、清华等院校举办系列中国文化讲座。王先生在传承千百年中国文化及禅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零项修炼”课程,该项修炼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禅七”,使现代学人都能够多、快、好、省地引爆激情、顿开智慧,令学人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充实自性之美,进而传承中国及禅文化的精蕴,引领人类,和谐社会。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祖传书籍刻印

    祖传书籍刻印

    周丽霞主编的《祖传书籍刻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商代的甲骨文与甲骨书、西周时期金文与青铜书、先秦时期石鼓文与石刻书、汉代以前的简牍与简牍书、先秦时期至汉代的缣帛书、西汉时期造纸术与纸质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东汉时期纸质书的流通、两晋南北朝时的写本卷轴、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的书籍装帧形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老七的生活一团糟

    老七的生活一团糟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有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名字陈七。他是世界上唯一有异能的人,本应该呼风唤雨的他,生活却过的一团遭。
  • 错误不可原谅

    错误不可原谅

    世上所有被原谅的错误,只是因为没得选择……
  • WLDM德赫向HP

    WLDM德赫向HP

    全称:WizardloveのDromione&魔法石由原故事背景改编,人物双视角,更具带入感,高甜的糖果乐园建议与推荐bgm一起享用。^o^德赫王道!
  • 天上飞来个灵妹妹

    天上飞来个灵妹妹

    万物皆有灵性,而供万物生长的的陆地便是这万灵大陆!在这大陆上崛起最为强盛的就是人族,羽族和魔族。而羽族最为尊贵的灵鸟族新一代的守护者却是灵鸟与人类的结合。天一破晓便为人形,夜幕降临便幻为灵鸟栖息在树洞。从小一起长大的炼哥哥身份也不简单!一段由两人为各自身后的责任开启了一场爱恨情仇之路在结界两人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场混乱让两人分离!也是那场混乱,爹爹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万灵只好踏上寻找娘亲与炼哥哥的艰辛知路!临走,爹爹有交待,定要找到那两段红绳连接手臂上已有的绑上!切记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人再遇重逢,却已不再是当初平顺的环境,因人心险恶,万灵处处被关注,处处受阻碍!“启禀王妃,小的见到一只身批五彩羽毛鸟一样的生物飞到小王爷跟前!然后变成了人形!小王爷唤她灵妹妹!”一名持刀带剑的男子单跪在地哆嗦地禀报着所见!“老爷!你看,都说万灵这女子是妖孽,把小炼迷得神魂颠倒不务正业!”王妃得一的眼神示意跪在地的男子下去!红绳另一段的拥有者是一位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对万灵也是一见倾心,立马要一生守护万灵的重情重义之人!
  • 星辰月下独钟你

    星辰月下独钟你

    和男朋友分手不到一天,就被帝都位高权重的萧氏总裁给表明爱意。对这一见钟情,她从来不敢去相信接受,直到——“看你为公司这么辛苦,要不给我个公司管管吧?”“这是公司转让合同。”“我想要天上的星星。”“给你摘。”最后祁筱汐红着脸:“那个……我想要你。”萧奕柯:“带上户口本,去办结婚证!”
  • 吃定彩虹

    吃定彩虹

    遇见彩虹,吃定彩虹,彩虹系列第一弹。季清浅作为一个超级宅女,最爱的无非吃睡二次元。奈何有一天,有一个打破了次元壁,还偷走了她的心。苦追了三年星,发现不在一个圈实在是无法接触。某人终于决定,为了吃到梦中极品,勇敢的踏出家门!冰山呆萌女主,和实力温柔男主,喜欢温柔挂的尽情入坑呗。
  • 只把温柔给你

    只把温柔给你

    靠财大气粗进A高的清窈童鞋在开学第一天就放下了追高二妖孽学霸的“豪言壮语”。姜知言额头一跳:滚下去许清窈:不如咱们……自此姜知言有了一条能抗能打训小尾巴两个月后姜知言黑着脸:不是说要追我?许清窈:人嘛要知难而退霸气胆大女汉纸x妖孽学霸总而言之本篇文就是甜宠甜宠甜宠!重要训事说三遍。集美们放心入坑,
  •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生活里人们离不开色彩,正确地使用色彩不仅能提升你的形象、美化你的环境,还有助于你的健康。资深色彩培训师伊卉老师通过本书向大家分享了有关色彩的心得:通过了解色彩的特性掌握色彩的秘密,利用色相环轻松练就色彩搭配高手,学习基因色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颜色,甚至还可以以色彩为职业成为色彩顾问去帮助别人。
  • 火影之月光一族

    火影之月光一族

    木叶的月光一族,人口稀少,被人熟知的月光疾风,也只是一个特别上忍,还被送了便当。逸风,一个刚看完火影忍者,觉得火影里面许多人物死的很可惜的人,被六道选中,穿越到了火影的世界里。逸风表示,断(纲手的男朋友)白牙(卡卡他爹),琳(带土女友),四代,辛久奈,宇智波泉(鼬的女朋友),宇智波一族,自来也,我来了,你们一个不许死。宇智波斑说:“我非要他们死。”逸风回答:“那我就砍死你。”这个时候,千手绳树说道:“为什么没有我?”逸风挠了挠头,说道:“我刚穿过去,你就死了,我也没办法~”绳树表示,我已哭晕在厕所!
  • 再整江山

    再整江山

    明末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之巅的最好时机。然而为何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明的贪腐集体宁愿抱着堆积如山的财富和大明同归于尽,也不愿意施以援手。吴三桂,洪承畴等数不剩数的汉人宁愿投降异族,也不愿意精忠报国。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以勤奋节俭著称的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手下却无一人忠臣良将得以善终。又为何并没有落后于西方的科技并没有拯救大明于水深火热之中。飘洋过海而来的各种农作物却没有丰收一个崇祯盛世。作者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明末时代,一个全方位揭示明末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时代。只为以史为鉴。警醒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