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400000013

第13章 病(3)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的形成常常有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一旦疾病发作起来,说明它已经攻占了健康的堡垒。疾病会让人意识到庄子所说的“此身非我有”,所谓的“我”只不过是暂时寄居于肉体中的一段生命,这段生命的长短就连寄居者本人也不清楚,他只是在肉体中暂住而巳。一旦身体生病,寄居在肉体中的人就会不可避免地想到死,想到死亡离“我”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疾病就是这样真切实在而不无恐惧地唤起了人的死亡意识。阎王面前无老少,谁也不知道哪一次疾病会让自己一病不起。林黛玉之所以能唱出哀婉动人的《葬花词》,正是源于她疾病缠身的经历,是疾病让她获得了深切的死亡意识。

一般来说,最初意识到死亡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这种恐惧主要表现为绝望,绝望于自身的生命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甚至让人产生濒临死亡的念头。从一场噩梦中惊醒后,林黛玉发现自己咳出的“痰中一缕紫血,簌簌乱跳”,“自己早已灰了一半”。袭人给宝玉开门却被踢了一脚,吐了一口鲜血,她见了“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也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这里的“灰”就是绝望的意思。她们之所以这样想,道理很简单,就像紫鹃所说的,“身体是根本”,身体不存在了,别的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基于身体疾病的绝望其实是最深刻的绝望。这种绝望如果深人到无可挽回的地步,病人对疾病的态度将不再是躲避,而是靠近。当林黛玉听说贾宝玉已和别人订婚之后,她“如同将身撂在大海里一般。思前想后,竟应了前日梦中之谶,千愁万恨,堆上心来。左右打算,不如早些死了……”于是她立意自戕,“把身子一天一天的糟蹋起来,

一年半载,少不得身登清净”。

疾病就是横跨在阴阳两界间的一座桥梁,它要把人“超度”到哪里去呢?王维在《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中写道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阴界”不仅无比宽容,而且十分理想,因为那里没有患病的肉体,只有健康的游魂。

(第三节)儒道两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阴阳文化,中医学体现的正是一种典型的阴阳文化。阴阳协调就意味着身体的健康,阴阳失调将导致疾病。在汉语里疾”指小病病”指大病,正是疾病引发的疼痛与死亡促成了中医学的诞生。

在与自然界斗争的同时,早期人类也在与自身的伤病死亡作斗争。因此,中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源头。据说,人类的始祖伏羲氏也是中国医药学与针灸学的始祖。他所处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其中的“尝百草之滋味”就是中医学兴起的标志。

相传,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录的就是他的观点。该书记载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其中植物药有二百五十二种,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药物的著作。岐伯是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黄帝内经》基本上是黄帝问岐伯答,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修养。因此,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岐黄之术”,其中岐伯占着首要地位。“黄”指黄帝,他被称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所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随着原始社会晚期生产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巫和巫医,并在医疗保健中居于显要地位。中国古代的医巫分离大约开始于奴隶社会初期,大致完成于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天官》中已经没有了巫的位置,其中列有医师(最高医官)、疾医(内科医师)、疡医(外科医师)、食医(营养师)以及兽医。总体而言,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中国医药科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最终奠定了中医药学体系的基础。

中医药学主要包括中医药学技术和中医药学理论两个部分。中医药学技术是从对疾病的认识中起步的,在治疗手段上逐渐形成了两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这是产生最早、运用最多的治疗方式;另一类是针灸与外科治疗,其中,针灸为中国独有。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就是针砭技术的高手。中国古代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理论都是整体哲学理论的分支,中医药学也不例外。中国古代哲学以“气”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医学上也认为人是“气之聚”。“气”也叫“精气”或“精”,并分成阴阳两种。阴阳既是一对矛盾体,又是一对统一体,二者的消长变化是事物变化的动力,决定着事物特性的变化。因此,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中医学上健康的标志,而任何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衡不调。五行指的是世界万物中最基本的物质,战国时期,子思、孟子学派与邹衍把它的内涵推演到了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人类生活领域,同时在五行的相生相克上大做文章,对中医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出现了“五脏”、“五体”、“五志”、“五液”、“五色”、“五味”等概念。现代作家林语堂认为:“中国全部医药学和生理学乃根据道家的五行说一金木水火土,更以人体的组织为宇宙的雏形。肾代表水,胃代表土,肝代表火,而肺代表金,心代表木。”“天人对应”是另一个对中医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汉代以后发展为“天人合一”,其源头可追溯到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上述种种思想影响与具体的医学相结合,在战国晚期结晶为一部杰出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全书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内容极其丰富,从基本理论到具体的生理解剖、结构、病理、病因、诊断、治疗、针灸、经络、保健等都有精辟论述,其精髓是基本理论部分。《黄帝内经》对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作了总结性归纳,对生命和“气以及“精”、“神”)、脏腑、经络、阴阳学说以及诸病的生理机理都有精辟的阐述。该书开辟并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后世的中医学理论虽然有许多发展,但基本上不出此书阐述的范围。所以,《黄帝内经》被称为中医学理论的开山鼻祖和万世经典,古代中医学的整体框架从此正式诞生了。

在影响中国最大的两派思想中,儒家人物对身体的病痛所持的是一种命运观念。在孔门弟子中,孔子最喜爱的是颜回,因为颜回不但好学而且贤明,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幸的是,颜回短命死了。孔子痛惜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面对死亡,孔子所持的是天命思想。弟子伯牛病重将死,孔子去探视,隔着窗子握着他的手,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后来,子夏把它概括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儒家人物之所以在中医学方面缺乏贡献,是由他们修身治国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相反,道家人物特别注重个人养生。这个流派对身体的关注程度是其他流派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在演化成道教之后,追求长生不老以及炼制丹药、修炼方术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方式。《红楼梦》中的贾敬就是“吞金服砂,烧胀而殁”的。尽管道教人物并未达到修炼成仙的目的,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葛洪就是这样一个著名人物’他在炼丹采药、隐逸求仙中度过了一生,人称“葛仙翁”。他的号是“抱朴子”,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葛洪的代表作《抱朴子》分内篇与外篇两部分。内篇体现的是道家思想,涉及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以及禳邪驱病等事,其中,《金丹》、《仙药》和《黄白》是总结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书中记载了他做汞与丹砂还原变化的实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是炼丹术在化学上的一大成就。葛洪还在实验中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中医外科至今普遍使用的“升丹”和“降丹”都是葛洪在化学实验中发现的药物。后来,葛洪的炼丹术传到西欧,成为制药化学发展的基石。由于在炼丹过程中做出了许多重要发现和创造,在后人心目中,葛洪成了一个著名科学家。

除了炼丹之外,道教人物还试图通过男女“双修”的“采阴补阳”术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房中术的主角。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房中术大师都是道家人物。但是,从宋代以后,医家人物逐渐取代了道家人物在医学方面的地位,尽管他们也谈养生,却是把养生作为医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对待的。从此以后,医家人物才真正成为医学发展的实际推进者。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 季风讲四库全书里的传统文化

    季风讲四库全书里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众多,乾隆皇帝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基本包含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典籍。书海浩瀚,我们或许并不能尽读,但是作为中华儿女,就应当了解本国文化、学习国学,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识。本书将为我们打开这套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深入了解《四库全书》中的国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幽冥寂丒

    幽冥寂丒

    父亲的离去,母亲的死亡。让她痛不欲绝……六年后,她重新回到这里,“天道之网,疏而不漏”她又是如何报仇雪恨,站在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宙域尊王

    宙域尊王

    当普通人突然拥有了各种游戏中的技能,整个世界开始疯狂。不趋同,不附和。书友群:573398512
  • 新恐婚时代

    新恐婚时代

    都市轻喜剧,主要讲述的是身为巡防队员的丁苙与豪门千金蔡俊雅之间的甜蜜爱情故事。丁苙,原本是“大龄”,“剩男”,“宅男”这一群体当中普通的一员,如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家世背景、工作普通的他为人憨厚,原本恐婚的他,没想到阴差阳错却意外成为了一只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旁人眼里得厚积薄发,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没有人知道,一方面为了抱得美人归,另一方面又是各种恐婚的他可是经历了一番苦痛折磨。从身材魁梧的女壮汉、初入社会的女护士、朴实的乡下妹到高学历女博士,他都一一过招。而与此同时,漫漫相亲路,又岂是独自一人默默潜行?虽然说他们这对欢喜冤家想要共同摘掉“剩男剩女”这顶大帽子,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但诙谐幽默的故事背后牵动着一大群人的婚姻问题。Q群:371729809
  • 三界之子

    三界之子

    机缘巧合下,平凡、贫穷的俗世少年得到了修真界人人为之动容的绝世之宝。从此,这位少年在修真一途中,历经无数坎坷、生死考验、千难万险,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站在了人界、仙界、神界的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大陆之我是唐昊

    斗罗大陆之我是唐昊

    唐浩因为一场车祸来到了斗罗大陆穿越成了唐昊从而觉醒了雷神系统看他是如何在斗罗大陆上成神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脸白脸

    黑脸白脸

    商场中每个项目就好比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要走过层层叠叠的阶梯通往顶峰。在践行的过程中,你就像一个深入人性和人心的摄影记者,冲在最前方,走在最前沿,记录下最真实的风景。
  • 宠婚之唯妻一顾

    宠婚之唯妻一顾

    她没心没肺,却在一次任务后,改头换面。他冷酷无情,却默默给予了她整个世界,而她却浑然不知,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