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600000012

第12章 梁冠华:白纸、龙套、二度梅

梁冠华:国家一级演员。1964年9月生。1981年6月考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1984年9月毕业并留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至今。

主要戏剧作品:《王建设当官》、《红白喜事》、《小井胡同》、《二次大战中的帅克》、《狗儿爷涅盘》、《茶馆》、《白鹿原》。

曾获1984年全国现代题材戏剧调演优秀表演奖、1987年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6年第三届中国话剧金狮奖、2001年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奖。

王毅:你当时考的是人艺演员的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怎么个训练法?

梁冠华:应该说跟戏剧学院的训练一样,而且更丰富。为什么说人艺一直用自己培养的演员,因为戏剧学院光是教一些元素的东西,交流、判断,但不知道你到时候会被分配到哪个单位去。人艺有自己的风格,所以它爱用自己教的演员,因为既教给你元素,又培养了风格,同时进行。最近三五年进的演员,多数是上戏、中戏的,还不是单为北京人艺定向培训的,所以他们有这样的问题:在大学学了四年表演,到这里来,起码还要花四年甚至更多时间来适应北京人艺的风格,所以就比较费劲。而我们当时是既学了表演,又继承了人艺的风格,而且老师还都是具备丰富舞台经验的老师。带班的是苏民、童弟,授课的是蓝天野、童超、于是之。

每个人教的内容都不一样吧?

是啊。有的侧重教台词,有的像蓝天野、童超、张瞳,教的是1950年代向苏联专家列斯里学来的东西,比如在剧院里不常提的,但对于表演很必需的元素,如自信、想象力。教的时候就是出个题,给你一个啤酒瓶子,告诉你是冰棍,你跟你女朋友去演吧。有的就想象冰棍快化了,有的想象咬不动,还有交流判断什么的。苏民老师教我们朗诵,另外文学的基础的东西,诗词的鉴赏等,课也很多。另外,根据北京人艺的传统,除了西洋的形体技巧,比如芭蕾、舞台形体等,还学了京剧的一些东西,比如起罢。北京人艺很重视这方面,比如像《蔡文姬》穿大袍,就需要这些戏剧的元素。训练班这三年下来,觉得吸收的东西很多很多。偶尔还能参加剧院的一些演出,我们当时是参加《蔡文姬》的演出。每一班来都是《蔡文姬》打旗。从1958年开始,每一班都如此。我的这三年很快就过去了。

后来这个班就断了?

我们之后又弄了一个岳秀清他们班,算是85班。但北京人艺本身没有教学的职权,只能挂靠在别人的单位,比如北京戏校,算合办,这样也只能招北京地区的生源,觉得生源紧张一些,不是太有选择的余地。于是往更高一层,就找了中央戏剧学院,全国招生,定向培养。

就是徐帆他们班?

对,87班。为北京人艺定向培养,好的就留在北京人艺,其他的就跟中戏其他毕业生一样,自己找工作。

他们就不是人艺的老师教,而是中戏的老师教?

中戏的老师也教,算班主任,教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如形体,主要的还是人艺的老师教。苏民老师也带他们这个班。等于教我这个班的老师原班端过去。另外找一些能讲课的老演员,也给他们去讲课。中戏别的班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听到老演员讲课。

他们这班办了几届?

就两届,87班一个,04班一个,04班我还给他们考过试呢。

那你没去授授课?

没有,我属于不太说得出来的。

你当时去考试是哪个老师考的?

第一试是童弟、李大千,第二试是董行佶、童弟,第三试是从院长到很多着名演员都来了。

你演的小品是第几试?是小品《挤》吗?

《挤》是上学后的了。第一试的小品是搬东西,无实物的。我当时找了一个辅导老师,是电影学院的老教授唐远之,跟赵丹他们一块儿拍戏的。是我父亲的朋友,但是他辅导我考试,我父亲一点都不知道。因为我不敢跟我父亲说,他不让我干这行。这个老师当时就对我说,你既然是一个小胖子,就充分利用一些形体上的东西,你就来一个抱东西这样的小品吧。第二试朗诵的是鲁迅的作品《孔乙己》,因为作品里有不同人物的对话,适合考试。我一考完,董行佶老师追出来了,他问我这个《孔乙己》的朗诵是否有人辅导过。我当时生怕说了有人辅导的,就不录取了,就说是我自个儿想的。等上了学以后,董老师还是觉得纳闷儿,一个没学过表演的孩子,怎么把握得这么好。

因为他对朗诵特别在行。

后来才知道,他也是特别喜欢鲁迅,而且他当年也是受到唐老师的推荐。三试我记得朗诵的也是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小品演的是比较复杂的,讲一个中学生,放学后在传达室帮一个老太太看着电话,一边写作业,一边还看着孩子。老太太出去办什么事儿,一会儿孩子哭了,一会儿电话响了。蓝天野老师还在一边模拟电话铃响,就看你的反应能力。

这是他设计的考题?

小品是我自己设计的,但最后他加入了一些即兴的元素。老师在最后加一点东西,是考你能不能急起来,能不能缓下去,就是考你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后来我也看到很多学生,倒是什么都做得挺认真,喝茶呀、着火呀,都是一个节奏,这就不行,在舞台上就等于没有激情。

没有爆发力。

对。考学生就是这样的。可能看我还有点爆发力,所以就收了我。

当时录取多少?

录取14个人。1500多人报名。

还真是百里挑一。

基本上是百里挑一,而且我报名还晚了,要不是延长了两天,我可能就报不上了。原来是1981年6月1日到4日报名。后来延长的这两天是礼拜六、礼拜天。是不是觉得报名的人少,有的人不到周末不能来报名,所以就延长了两天。这样我才去考的。当时刚恢复高考没多久,我觉得大学功课压力大,自己又喜欢表演,我就有点神不守舍。我爸是坚决反对,我妈说你要真喜欢就去试试,反正人艺的环境也不错,考上了也就说明你能吃这碗饭,考不上你也就死心了吧。后来考上了,我也觉得很意外。我还问童弟老师,为什么录取我。他说,他们希望考来的学员是一张白纸,当然如果你要有一些表演经验更好,但怕在业余的文工团、文化馆,学了一身坏毛病,改不了,就麻烦了。我属于一张白纸,但通过考试看得出来你有一些起码的演员的素质。

1983年你就主演了《王建设当官》,当时你还在上学吧?

这等于是我们的毕业大戏。

你在毕业大戏上就演了男一号。

对。

这个公演了吗?

公演了,但没演多少场。学生毕业大戏,演一个工厂团委书记,没多少人爱看。一共也就演了六场。

演主角挑大梁,跟以前演龙套,不一样了吧?

不紧张了。一个是因为经过了三年严格的专业训练,一个是毕竟所有对手都是自己班里的同学。从排小品开始,就经常一起合作,而且排大戏,大家很兴奋。

之后就是《红白喜事》?

之后是《家》。我们班有一些人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比如宋丹丹演了鸣凤,王姬演了梅。我在这个戏里没太合适的角色,演了一个小角色,瑞珏的房东。但这个戏排了一半的时候,林兆华要排《小巷深深》,是一个现代戏,于是就把我和王姬调出来了。我俩是在这个戏里最年轻的两个演员。我演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王姬演林连昆老师的女儿。等于我就从《家》剧组跳出来了。这个戏当时也不错,用林兆华的话说,戏剧冲突就是好与更好的矛盾,因为戏里没坏人。当时是一个歌颂年轻人自己考大学的故事。比如我演的图书馆管理员,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就在图书馆里帮助年轻人考上大学。这戏在首都剧场演了也有小一百场。这戏和《家》都演完了,才开始排《红白喜事》。基本上主力都在这个戏,年轻演员都上了。去河北定县体验生活,学定县语言,排戏。老演员有林连昆、朱旭、封智、金昭、徐秀林……

你是凭着这个戏拿的梅花奖?

对。这个戏,和紧接着的那个《二次大战中的帅克》。前几届梅花奖要求还很严格,必须是外地进京演主角的戏。在北京的演员必须是两个戏的主角才可以报名。我是1987年获得的第四届。

你是属于获奖早,评职称也早的。

对。我在我们班最小,但这些都还比较早。

你觉得这是机遇吗?

我觉得“机遇给有准备的人”,这又贫了。你要说有机遇,那你自己要不行,也不行。自己还是要有这个能力。我一直认为,演戏这东西,天生的成分比较大。你说漂亮、英俊,但必须要有极强的悟性。判断、交流的东西你都会了,但人物内心的东西,你要会演出来。

这两年,你主要是复排了一些大戏?

对,从《茶馆》开始。其实《茶馆》是1999年排的。2000年排了《蔡文姬》,2001年排了《狗儿爷涅盘》,等于人艺三个不同时代,三个顶尖的角色,都让我一人给包了。

有压力么?

《茶馆》还有压力,其他两个戏都好。

这三个戏你以前都参加过?

对。但《茶馆》的感觉完全不同了。《蔡文姬》以前去西南演出过,没事就坐侧幕条看,看过很多遍,很熟。“狗儿爷”我原来演儿子,现在演爹。这些东西都比较熟悉。《茶馆》压力较大。我自己觉得那是一个高峰的东西,主要压力还是来自社会。社会上认为这不可能再有人演了,所以我也是战战兢兢。我排过刘麻子的B制、黄胖子,也觉得两个灰大褂有的演。我也没想到,林兆华会把这个戏里王利发的角色交给我,虽然知道这个角色是大主角,一个是敢想不敢演,二是觉得肯定很累。很多正面角色是费力不讨好。但林兆华就觉得我合适。演完了以后,观众还比较认可。

这两年,你参演的影视剧里也有很多是人艺的演员,比如“张大民”里的徐秀林、鲍大志,“狄仁杰”里的吕中、严燕生。跟这些演员演戏,是不是还跟上学的时候感觉一样?

对,比较熟,演起来不那么费劲。“狄仁杰”的导演就是我们院的子弟。你别看他上学的时候背了九个处分,但他古文功底特好。自己编剧,自己导演,其实他自己还是学表演的,电影学院87班的。

刚才说到“狗儿爷”,想请你谈谈林连昆。

林连昆我合作也多一些。

他没教过你?

没有。其实他也带过班,他带的是工农兵学员班,一共俩班。1972年尚丽娟他们班,和1975年杨立新他们班。他是他们班的班主任,苏民是副校长。我们知道他是通过几部戏,一个是梅阡老师的《咸亨酒店》,他演一个衙门里的班头,搞革命,有句台词,说“我们把黄龙旗子都拔了,插上五色的,齐了”。意思是又插上五色旗了,又革命了。我们当时觉得,这个演员的台词很不一般。后来又看了林兆华给他排的小剧场的《绝对信号》,慢慢就开始知道他了。因为原来只听说有蓝天野、于是之,不知道有一个“小林子”——他们管他叫“小林子”。他应该比我们大20岁到30岁,跟我们还比较能聊得来。比他更高的人,都搭不上话。然后就是《小巷深深》,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成熟演员,从他身上学到如何塑造人物。首先是形象,他演一个画家,他给自己弄一个卷曲的半长头发,弄一个大胡子。他说我就照着凌子风的劲头来。因为凌子风的老婆石联星也是我们院的。我才知道原来演员塑造人物,还可以根据脑子里已经有的熟悉的形象来设计。走路、说话也都可以学。然后就是《红白喜事》,下去体验生活,看到林老师能喝酒,我想,在北京人艺除了演戏还得能喝酒啊。他们创作戏的方法,这个戏让我更加了解,从读剧本到学语言再到练台词,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创造人物的方法。

后来跟他合作的“狗儿爷”?

还有《天下第一楼》。我的戏,90%是林兆华导的,85%是和林连昆老师演的。还有《鸟人》。《鱼人》他最后没演,因为他觉得林兆华的东西太超前了,加上他也正好要退休了。他还是比较忠实遵守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继承人艺的东西比较全面。

你们在排戏的时候交流多吗?

开始的时候也不敢问,到了“狗儿爷”的时候,他也跟我说,让我想想。说年轻人要有新的样子。

我记得徐帆说过,在楼道里看到他拿个杯子走过来,都感觉到有气场,不敢跟他说话。

林连昆还不至于,我觉得蓝天野、于是之更严肃。

他也看你的戏吗?

不知道。他还是喜欢现实主义的戏。他演林兆华的戏也说,你的形式归你的形式,我还是要按照现实主义来演。

同类推荐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康有为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康有为

    好学深思,立志救国、1858年,古老的中华帝国又一次蒙受了列强的羞辱,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攻入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天津条约》,致使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陷入更深的苦海。就在这年3月,一位在近代中国救辱图强的斗争中斩将搴旗的伟人诞生了。他就是几十年后在神州掀起洪波巨澜的康有为。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名祖诒,戊戌政变后改号更生,晚年自号天游化人、游存叟、游存父等,因祖籍南海被尊称为南海先生,或康南海。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苏村敦仁里康氏老屋。南海康氏是南海县的大族,世代习文修礼,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
热门推荐
  • 香浮

    香浮

    他,一代帝王朱棣宠妃所出爱子,纵使潇洒如风,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身份诡异多变,他背负着母亲的仇恨和嘱托,白莲教步步逼近紫禁城;他,在亲情与权欲之间挣扎徘徊,有所得,必有所失!一个来自现代西洋的女孩,三段纠缠不清的感情,她的抉择,是否会颠覆朱棣苦心营建的大明王朝?
  • 回到南宋当少卿

    回到南宋当少卿

    现代刑警离奇穿越到南宋初年,依靠着自己的推理和侦查的本领,在普陀寺救赵构与危难之间,并与赵构第一宠妃结成了莫逆之交。因其有功,被赵构封为大理寺少卿。山河破碎,风雨飘渺,大宋江山内忧外患,在赵构的密令之下,携丹书铁劵彻查屠龙堂谋反一事,经过重重险阻,最终直捣狼窝,活捉欲谋朝篡位的活死人赵柽,立下赫赫之功。被官封丞相,领假节钺,兼一字并肩王,泉州侯;与秦桧同掌朝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男儿当志在四方,驰骋疆场。岳飞被害,丞相挂帅,效仿武侯,北渡黄河,六战大名府,直捣黄龙,雪耻靖康!此书与2014年7月18日在起点签约,为了准备存稿,近期内一日两更。待情况稳定之后,一日至少三更,绝不断更!
  • 重生之千言2010

    重生之千言2010

    2070年一家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躺着一位油尽灯枯老人,他回想着他一生的酸甜苦辣伴随他回忆的还有那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这时他脑海里出现一男人的声音:“赵先生你听说过量子领域吗?”…………哈哈,以上是本人意淫,但如果真的可以从来一次你会作何选择,你会弥补遗憾还是,按原来在来一次……
  • 轻松腌卤拌

    轻松腌卤拌

    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全新的家常菜谱,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穿越者少主

    穿越者少主

    关于穿越,关于梦想,关于很多人很多事。一开始我以为天上掉馅饼,后来才发现是个麻烦。我不介意戒指里有老爷爷吸我血,看在给我秘籍当我字典的份上我也就忍了,可是为毛老爷爷有一群?还有,表哥大人,为什么你也混在老爷爷里面?
  • 牛叉家政公司

    牛叉家政公司

    他原本是一名梦想成为白领而实际只是穿着白内裤的搓澡工,可他最终超越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家日进斗金的家政公司的老板,恩,其实这不是励志小说。他混迹于不同的组织中,倒霉的是这些组织都要他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充当卧底,于是他成为了卧底专业户,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头的,恩,其实这也不是谍战小说。他敢让具有超能力的未来人为他打工,他敢对国家隐瞒真相,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维护世界和平,恩,其实这也不是YY小说。好吧,我坦白,这个故事其实是这样的……以下省略N万字,你们知道了吧,其实这还是一篇搞笑小说。
  •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孤标傲世携与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那样一个绝世风姿的草木之人。红楼一梦几百年、痴情男女泪涟涟。冷月无情葬花魂、三生石刻难成眷。提笔续红楼,只是为着那一个女子,那一个让人怜让人疼让人惜,那样一个“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两弯眉”的绝世风姿的女子——林黛玉!
  • 美男如云:一等魔妃倾天下

    美男如云:一等魔妃倾天下

    21世纪的顶级药学家意外穿越到冷家最卑微的养女身上,相貌丑陋,心术不正,名声败坏?她悄然一笑,素手翻转间亮瞎了那些刻薄的嘴脸。废柴女涅槃重生,封印解除,魔力无边。谁还敢再挑剔她的不是?美男如云,桃花朵朵围绕在她左右,她嫣然一笑,甜美冷情。却不知,何时身边隐藏了这么一只狡诈坑爹的大腹黑,他在人前病弱残,人后是匹狼。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某女:“爷,我相貌丑陋,配不上你!”某爷邪魅一笑,揭开了女人脸上的人皮面具,宠溺的眼眸中倒映着女子倾国倾城的容颜:“娘子别谦虚,我们是有夫妻相滴!”(《邪龙戏凤:纨绔召唤师》的续篇开坑啦!一对一宠文,亲们准备好跳坑了么?)
  • 苍穹武尊1

    苍穹武尊1

    一代剑祖,劫后重修,化身苏州城江家江辰。从此,一代妖孽横空出世,搅得周天寒彻。天才,又怎如妖孽?更何况,我还是个老妖孽!东土之地,皇族遮天;南荒大地,武墟传承;西方漠土,古神传说。北冥海域,幽冥蛰伏;武道神路,天骄争霸,万道争锋!这一世,我江辰,便要成为这苍穹霸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邪魅王爷俏郎君

    邪魅王爷俏郎君

    21世纪天真烂漫的她,被家里抛弃送给邪恶博士做实验,拥有异能、各种杀人技巧。杀博士、毁大楼让他一家全变残。一朝穿越变王爷,什么?_?夫君不想嫁?哼!使用各种奇招拐夫郎。“你……你别过来,你要再往前一步以后就不要碰我!”“影儿,你舍得吗?”某王爷睁着大眼可怜的问到又无耻的说到“没有我谁带你去玩、没有我谁给你抓萌宠、没有我谁替你暖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