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600000017

第17章 孙海英:救救话剧

孙海英:演员。1956年出生在辽宁歌剧院家属大院里。1974年考入西藏军区话剧团。1979年进入福建军区话剧团。两次入伍。1985年转业,1989年进入沈阳话剧团。

主要戏剧作品:《喧闹的夏天》、《北方的湖》(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培尔·金特》。

王毅:你的舞台梦想是从小就有的吗?

孙海英:戏剧对我来说不是梦想的问题,我从很小的时候接受的信息就是戏剧。我三个月大时,父母就把我带到后台去,在演艺界里面,我可能是最小的。我是老大,父母在演出,我在后台慢慢长大。当然,那个时期并没有记忆,可是从记事以后,每一年上不同的舞台,因为有家属招待专场,每一个戏我都去看,从四岁半记事以后就开始看。那时候对戏剧的印象是很神秘的,舞台、后台、休息室我都去过。中国戏剧延续苏联“斯坦尼”体系,剧院都是按照苏联的戏剧流程设计的。自己很小就梦想上舞台做一个表演者。

那第一次上舞台是什么时候?

我最初上舞台是“文革”时期,1967年,我11岁,有了机会,可以做歌舞表演。我那时候歌唱得非常好,舞蹈也学习了大概有一年到两年。那一年也很忙,一年演了大概三百场。当时因为演出非常少,我父母都进了五七干校,我们成立了红小兵宣传队,在辽宁很有名气,影响非常大,足迹踏遍整个城市,当时沈阳各个企业抢着要我们去演出,因为那时文化生活很贫乏,希望看到我们演出的人非常多,几乎爆棚。我们在辽宁大学演出的时候有三万多人看,在一个体育场。那天演出有一个巨大事故,我们在唱京戏清唱的时候,舞台上毛泽东的大塑像倒下来了,砸了几个孩子。观众全跑上来了,结果没有一个人被砸伤,虚惊一场。经历了很多这样的演出过程,对舞台有了更多的认识。

真正认识还是在自己懂事以后,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有很多人跟我讲戏剧是从什么派生的。我自己脑子里有一个种子出现,戏剧是古希腊赞美神的一种形式,戏剧原本是从那里出来的,唱歌也是古时候人们赞美神的,舞蹈也是这样,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源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去说这件事情,但是不说也是这样一个源头,因为总归在你的心里埋下种子,当然现在很清楚,大家也不避讳,有很多教课的也会从这里讲。

当时中国话剧是什么状况?

中国戏剧整个复兴是从1958年到1964年。百花齐放的时候我很小,三四岁,一直到我小学二年级以前这段时间是戏剧鼎盛的时候,最辉煌的时候,因为当时国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各种样式的戏剧、外国的戏剧都进入了,那时候我看了很多,像莫里哀的《吝啬鬼》、苏联的《海鸥》、《带枪的人》,我爸爸演的《第二个春天》在1962年获得国家话剧最高奖。这些在我心里留下的烙印很深。这个烙印打下以后,我对戏剧情有独钟,但是这么多年没有机会、没有胆量碰戏剧。获得梅花奖以后,我再也没有去碰舞台戏。实际上我演过大概几十个戏,获过大小奖很多,从最基层的奖、部队的奖励到省里的、东北地区的奖,到国家的各种奖,基本都获全了。自己对戏剧的热爱以及当时的情感都在这些奖里面。

第二次戏剧复兴的时候,我也参与了。从改革开放以后,1977年一直到1985年,将近十年时间,戏剧相当火爆,因为人们没有其他选择,虽然有电视,但那个时候电视信息量不够。到1985年以后发生很大变化,戏剧的格局被破坏了,这个实际让我非常不理解和痛心。

戏剧从诞生到现在,是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的。我这么多年对戏剧的钟爱、追求,最后导致我远离戏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已经没有这样一个种子的派生地,土壤没有了。人们失去了诚实,人们没有那样的心理去平和对待事物,而是浮躁地对待任何事情,认为钱是最重要的。钱已经变成偶像的时候,我们就面临着崩溃,文化崩溃。最重要表现出来的是整个戏剧的败落,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没落,文化素质的整个堕落会导致国家的崩溃,好像很多人不太注意这个,也不关心。我小的时候,中国戏剧有很好的基础,在国内有几百个剧团,几十万上百万的演员,不要小瞧这些演员,他们对民族的文化气质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而且我们造就出一代优秀的演员,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40岁以上这代人,他们从基础培训一直到舞台实践都非常优秀,我们几乎把这代人给埋没掉了。这是戏剧最大的责任,我觉得文化部门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情,是要负责任的。如果你现在不看到这个责任的危害,将来会吞下巨大的苦果,我们国家会跌跟头的。因为我们有这样大的一批很有技术含量,而且很有能力的优秀演员,都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都转行干别的去了,少部分从影生存。

为这个事情我调查了很多国家,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瑞士、法国……我看到世界上最辉煌的文化品质能够得以发扬下去的基础是戏剧。为什么美国能有这样大的胸怀,能把戏剧容纳到这个诞生两百年的国家呢?对它有天大的益处,这个益处我们没有发现,也没有人探究,只是从表面去领受,在美国百老汇看个戏,说百老汇多么好。实际上美国人对这个相当重视,我接触了很多美国各地的普通百姓,他们休假最荣幸的是带着全家到纽约去看百老汇戏剧,而且是成建制的,整个一个社区,包下一个大的通道车,几乎每年要有一次这样的活动,去看纽约戏剧。

我们把百老汇戏剧先放下来,它表达什么咱不要说,但是总体戏剧的表达是让人们有一个良善的心理,以诚实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是戏剧的原本。戏里充满爱,对生活的爱,对给人们一种信心和盼望,起了很大的作用。不是主要作用,但是起了很大作用。在文化方面给人们一种信心,这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现在去哪里找?老百姓没有地方去让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或者所想的事情得以宽慰,只有浮躁的电视剧和不伦不类的电影,强制性接受这种不花钱的快餐。我们文化部门在这个上面下点功夫,也在北京合适的地方建一个每天晚上二十几个剧团演出的场所,我们有那么多的优秀演员,我们要各种门类的戏剧在这里每天都有演出。开始可能是政府行为,各个企业来援助,形成规模以后,就会自然让所有人买票。现在票价是非常可笑的,全世界最高票价都在110美元,这是最好的票。中国一张票卖好几千块钱,我们票价应该在30到50块钱,一个月看一场戏就可以了,老百姓都可以接受。票价为什么没有人管理,而是让它恶性膨胀?在那里不劳而获,或者一锤子买卖挣完钱就跑,这是短期行为,不做长期的文化积淀。国家的爱,国家对人们生活帮助的一些东西,都可以通过各种戏剧,通过文化的形式传播给观众,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北京唯一骄傲的就是存留下来一个剧院,我觉得这是非常怪的怪胎。它是非常优秀的团体,但不能最后剩一棵树孤独地在沙漠上站着,形成不了绿洲。最后这棵树怎么办?成了文物了,像熊猫一样,大家来维护这棵树。话剧进中国虽然只有一百年时间,但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不管是哪个时期,都是对人们有很大的益处,戏剧原本出现的时候就是对人们有益的,但我们还不能把这个事情放下去,因为现在所有的经济都发达了,可是人们的心没有前进。

你当初打算从事戏剧的时候,你父亲是持反对的态度,是吗?

这个东西淘汰率很大,一百个人里存活一个人就不错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像现在选秀这种胡选八选,完全是快餐性的,不劳而获培养年轻人。我们都是经过培训的,我经过一百多个老师的教导,他们不停来培养你,你得认真去学习,从戏剧基础开始,戏剧台词形态、声乐都要接受。那是培养出来的,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出来的。我经历了三个剧团,表演者存留下来的寥寥无几,两三个能够继续做,其他几乎都不做或者远离,或者做不下去。艺术家是需要保护、需要培养的,要耐下性子慢慢培养,不是一下子搞出一个集团军来,弄一个选秀选出几个的,完全不可能,这是拔苗助长的事情,那是短命的,必死,把孩子还害了。

美国也有选秀,他们的选秀是非常良性的,出来的孩子是相当优秀的。他们每一个人都相当负责任,从评委到观众对他的认真态度,证明美国总体文化品质是相当高的。他们各方面素质全具备,这非常难得。从表演素质到唱功、形体,到内心品质都相当好。我每年都去百老汇看一个新戏,青年人演的戏,非常高兴,所以在培养我们学校学生的时候,我们也尽量让他们保留自己原来的天性,让执着的青年人对生活固有的激情和热爱保留下来,不要破坏他们原有的激情。

你等于是跟着院团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专门花几年时间去学习?

“文革”十年没有学校,不招学生。1978年考的时候,团长不让我去,说我工作忙,不能让我学习,会耽误工作的。但是我还是很遗憾,应该去学校系统学一下。我所有的老师都是系统学校下来的,我90%的老师都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生。我在西藏中央戏剧学院五七大学的开门班进行过专业培训,那是1974年到1975年,在一起待了很长时间。当时不叫中戏,叫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因为“四人帮”,教学材料是可笑的,可还是学,系统地学。

你觉得表演光靠自己的磨还是不行?

最好还是要系统学,这个非常重要。对一个表演者来讲,可以让你信息量增大,而且学到的东西更全面一些,不然的话,只有自己特别用心才行。

你跟你父亲除了前几年《原野》的合作,还有其他的吗?

他过去排短剧的时候我帮他忙,给他做副导演,再没有在一起做过事情。过去辽宁的戏剧在中国是独树一帜的,懂得一点中国戏剧史的人都知道,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在中国戏剧界的位置相当高。1978年,刚改革开放,第一次来演《市委书记》的时候,我父亲导的戏,北京火车站两千多人来看。

你有一部获得梅花奖的作品,愿意谈一下吗?

就是《北方的湖》。当年在沈阳举办戏剧节,文化局局长说你能不能给我们演个戏,我说可以,我抽个时间回去了,做了《北方的湖》。这个作品至今也是一个很难超越的好作品。写在品质堕落的今天,有那样一种为了别人的生命舍弃自己生命的好。那个戏剧在中国戏剧节没有争议地获得了中国戏剧节一等奖,我的表演也是金奖,包括文华奖。最后没有争议地获得梅花奖。

如果有特别合适的剧本、导演、比较齐整的主创班底,你还愿意演话剧吗?

我非常愿意。可是总体品质下滑的时候,要坚守这个东西是非常艰难的。为演一个舞台戏,我可以舍掉所有的片约。我从小的志愿就是在舞台上,让人们知道好的东西是什么,歌颂善良的人,让人们有信心,我非常钟情于这个形态。让我去演舞台戏,我肯定不接那些烂电视剧、电影,我对它们嗤之以鼻,电影和电视剧像没头苍蝇,我不喜欢这些东西。我选电视剧的时候非常谨慎。戏剧需要政府和艺术家共同呼吁,使之复兴,救活戏剧。

同类推荐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民国才女的爱情往事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六位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六段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最美丽的风景,亦是世间最特别的存在!
  • 有趣的中国妃子

    有趣的中国妃子

    选取了中国历史上23个妃子,讲述了她们在深宫中的人生。在这里,你能看到美艳如毒药的夏姬、最优秀的美女间谍西施、最悲惨的妃子戚夫人、最幸福的母亲薄姬、史上最绝姐弟恋中的万贵妃、处在政治旋涡中的珍妃……她们每一个都在那一段历史中曾经灿烂过,又归于湮灭。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兰芳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又字浣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诞生在北京李铁拐斜街一所家道中落的“梨园世家”里。祖父梅巧玲自幼学戏,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文化教育,但是他不甘心做一个只会唱戏的演员,在学戏、演戏的空闲,勤学好问,刻苦自修,终于成为一位既能演戏,又善书法,也能鉴赏金石、古玩的艺术家。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韩国娱乐圈见闻录

    韩国娱乐圈见闻录

    一个读者看了这么多年的韩娱不解恨,起义了!这是一个我想象中的韩国娱乐,非种马,非后宫。尽量贴近现实生活的韩国娱乐
  • 小小医生闯异界

    小小医生闯异界

    麻醉师叶凡获得无限穿越异界的能力。没有什么是一针麻醉剂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针。凭着小小麻醉针一步一步成为异界的王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一路向阳

    她一路向阳

    从学霸到学渣,需要几步?第一步,熬夜;第二步,走神从学渣到学霸,需要几步?只需找到那个共勉的他就行了啊!十七岁的相遇,是一生的邂逅,幸or不幸?且听心随意动……
  • 迷案追踪

    迷案追踪

    一起起扑朔迷离的事件,让她一步步地走入其中,是恐怖还是人性的扭曲?消失的那一届学生,舞蹈室里诡异的影子,还有那唯美摩天轮上的告白,却引来血腥一片。。。。。。禁忌之爱,甘愿自食苦果,孤寂的我,一个人守在这里,守护着你,请你告诉我,我是谁?!童年挚友离去,三个人的痛苦,可她再次归来,为何你们要惊恐多过友情?告诉我,人心的模样?故事还在继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蹲在墙角种蘑菇

    蹲在墙角种蘑菇

    心理专家徐医生,坑蒙拐骗全靠嘴。徐硕变态心理学研究多了,自己心理难免有点阴暗扭曲。同事聂医生春风得意地拉着只小土包子秀恩爱,徐硕面上表示不以为然,心里十分嫉妒。决心一定要找块高端洋气的精致小蛋糕来扬眉吐气!没想到,费尽心血找来的,居然是个发面大馒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瞳天下

    医瞳天下

    冥界入侵,秘境被毁。师父也因为救我,尸骨无存!我有什么用!连至亲都保护不了。强者为尊吗?呵,我必须要修炼!我要变强,很强很强,强大到所有人都畏惧!
  • 大宋宰相陈尧佐

    大宋宰相陈尧佐

    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当中,陈尧佐排行老二,大哥是陈尧叟,小弟是陈尧咨。三兄弟的父亲叫陈省华,陈省华的曾祖父叫陈翔,祖籍内蒙古。陈翔本为唐末并门的书记官,后随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入川,在王建身边任从事,为了劝阻王建不要称帝,因此忤逆了王建的本意,被王建发配到新井任县令。新井县当时隶属阆州阆中郡,以境内多盐井,故而名为新井,古新井就是如今的四川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
  • 总裁夫人又失踪了

    总裁夫人又失踪了

    女主多身份,男主高冷,霸道,唯独只爱女主,五岁的南宫夜看到奶萌的韩诗灵,就知道一生就要她了,高冷的他怎么才能收获女主的心,片场一,10岁的韩诗灵表白15岁的南宫夜,被拒绝,理由还小,片场二,“我是冤枉的”,我没有给你下药,18岁的韩诗灵望着23岁的南宫夜,望着身边的亲人,可是没有相信她,因为是她把果汁给南宫夜喝的,韩诗灵被韩父送出国,结果失踪了